临县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天中午还要酬谢亲友,就是丧事办完后,丧主家要备办酒席,请事宴上劳累过的人。同时宴请死者生前看望过的好友,还有路祭过的人。
②做斋七(俗称过七)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的兴盛,丧葬礼仪中还普遍增加了做“斋七”的追荐仪式。即人死后每逢一个七日哭祭一次,有的还请僧人和道士诵经、共经过七次(即七七四十九天)追荐。据说是为了超度亡灵,摆脱苦难。“斋七”礼仪还要求备办不同的祭食。比如有的地方是“头七”馍馍,“二七”糕,“三七”馅饼,“四七”火烧(干饼类),“五七”扁豆馅水饺,“六七”“尽七”无定食。
尚飨!
7、祭夫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贱妻△△△闻夫不幸去世△日,远具庶羞之奠,谨向
先失△△△之亡灵吊以文曰:呜呼我夫,恩爱同宿。白发齐眉,犹嫌短速。胡天不祜,中年分途。同林好鸟,你归冥府。悲痛欲绝,昏迷于路。心绪茫茫,只有号哭。欲见无缘,凄凉寂寞。吊以斯文,远方祝托。临天祭拜,心何徬徨。先夫地下有灵,来品来尝。呜呼哀哉!
文赞:主要负有读祭文的责任。
哑赞:除了同引赞一起引孝子赴里返外,还在祭礼过程中吼礼,但只吼三句:“迎神”“辞神”“礼毕”,俗称礼毕先生。办丧事一般请四位礼生,现在大都是请两位。
(二)传统礼歌
民间丧葬一般请四位礼生,即:通赞、引赞、文赞、哑赞,以下简称:通、引、文、哑。
①灵前礼歌(家奠礼仪)
通:执事者,各执其事。
引:各执其事。
通:护丧者就位,丧主就位。
引:就位。
通:序立、捺杖、盥洗。
引: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诣香案前。
通:上香(奏乐),复位。
哑:迎神。
通:起杖,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行献礼,献爵。
引:诣爵樽所,司爵者奉爵,诣灵柩前,跪。
统:皆跪。
引:献爵,再献爵,三献爵,俯伏。
统:皆俯伏。
统:皆俯伏。
引:兴。
通:皆兴。
引:平身。
通:皆平身。
引:复位。
通:丧主以下皆跪,合门以乐侑食(响工打戏,先生暂歇。)乐止,启门撤馔。供茶。
引:诣供茶所,司茶者奉茶,诣灵柩前,献茶,跪。
统:皆跪。
行:俯伏。
通:皆俯伏。
引:兴,平身。
统:皆兴,皆平身。
引:复位。
通:丧主以下皆跪,焚文举哀(奏乐,孝子哭)哀止,俯伏(四拜礼)平身。
哑:礼毕,除坛(鸣炮)
注:1、祭菩萨,祭塔喝礼皆同,但塔(溪海大士)与菩萨皆为善佛,不供酒,要供清茶。
2、祭风伯、雨师神,在灵前拜礼后,要脱孝衣,更换素服。
③人前礼歌
通:在榜者请升。
引:已升。
通:丧主就位。
引:就位。
通:捺杖,诣上位前,左酙盅(奏乐)右酙盅(奏乐)左安箸(筷子),右安箸(奏乐),请饮馔(奏乐),复位。丧主跪,以下皆跪。
4、祭母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孝男△△等虔具素酒醴之奠,致祭于
先慈之灵前,吊之以文曰:生死永诀,最足伤神。不幸吾母,一别辞尘。魂迷屺岭,风日之曛。忆思吾母,克俭克勤。奉待翁姑,恭敬孝顺,娌妯共处,相爱相亲。迨生永辈,苦育成长。筹谋婿娶,万苦千辛苦。职尽内助,居贱食贫。劳劳碌碌,以度长春。具斯淑德,宜寿百旬。菽水承欢。略报深思。胡天不祜,过早亡身。哀哀儿女,百喊不闻。薄酒祭奠,聊表微忱。愿母九泉有觉,来赏来品。呜呼哀哉!
哑:宣榜。
④请主礼歌(招魂)
1、招魂起程时礼歌:
通:丧主就位,更衣,披青帕(奏乐)
引:青帕披(奏乐)
通:束朱绳(奏乐)
引:朱绳束(奏乐)
通:请主登程,诣坟墓前。
2、坟前招魂礼歌:
通:祭主就位。
引:就位。
通:祭主跪,上香。
引:诣坟墓前上香。
通:行献礼,献爵,再献爵,三献爵,读请主文。焚文化吉。供馔,俯伏,再俯伏,三俯伏,四俯伏。兴,平身。解红绳。
供馔。
引:诣供馔所,司馔者奉馔,诣灵位前,献馔,跪。
通:皆跪,以乐侑食(奏乐)乐止撤馔。
引:俯伏。
通:皆俯伏。
引:兴。
通:皆兴。
引:平身,复位。
通:供茶。
引:诣供茶所,司茶者奉茶,诣柩位前,献茶,跪。
通:皆跪。
引:俯伏。
通:皆俯伏,
引:兴,
通:皆兴。
引:平身,复位。
通:丧主以下皆跪,焚文化钱(奏乐)俯伏,兴(凡四拜礼)平身。
尚飨!
3、祭父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孝男△△等,谨以清酌时馐祭于
显考△△府君之灵前曰:呜呼,痛维吾父,年仅六旬。偶染微恙,一病亡身。嗟余不孝,祸延严君。号天泣血,泪洒沾尘。深知吾父,毕世艰辛。勤耕苦种,日夜忙奔,创家立业,俭朴忠信。处世有道,克已恭人。至生吾辈,爱护如珍。抚养教育,严格认真。如斯人德,宜寿百旬。俾为吾女,定省晨昏。侍奉敬养,略报深恩。胡天弃我,一别吾分。魂游冥府,百喊不闻,瞻望不及,音容莫亲。哭断肝肠,情何以伸,兹当祭奠,聊表孝心。化悲为俭,化痛为勤。继承遗志,成家立身。先父九泉有灵,来尝来品,呜呼哀哉!
过周年居丧的基础是孝与亲情即孝子们在其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节制其生活的许多方面以表示对亡人的哀悼思念居丧有的地方叫服丧有的地方叫守孝一般是守制三年
临县丧葬礼仪(下)
第三部分守孝礼制
按照封建礼教,父母病故之后必须守制三年,就是遵循封建礼制在三年内按规定时间祭奠,其孝子也有许多清规戒律,现略述如下:
①复三在埋葬的第三天凌晨,先由孝子到墓前垒墓门,安饭桌(饭床),烧纸化钱,摆放祭品。上午,先由配偶到坟里认亲,后孝男孝女穿着孝衣也去祭奠,并焚烧串院(纸制住宅院落)以及纸币、钱箱等。
引: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诣香案前。
通:上香(奏乐),复位,鞠躬,拜(凡四拜礼)平身。行献礼。。(捧两盅酒,到主前和柩前)。
引:诣爵尊所,司爵者奉爵,诣灵位前(去两个孝子,一个跪主前,一个跪柩前)献爵,跪。
通:皆跪,读告文(安主文)。
引:俯伏。
通:皆俯伏。
引:兴。
通:皆兴。
引:平身,复位。
通:丧主跪,以下皆跪,读安主文。
哑:礼毕。
(三)祭文范例
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紧接着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祭文内容要简短,语言要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沉痛之情。过去的祭文,多以韵文,现在尽量通俗易懂,有的先有一段导语,后编唱词,用民歌调演唱,很受群众喜欢。
祭文结尾用“尚飨”。尚,希望也;飨,设牲醴以品尝也。
引:兴,平身。
统:皆兴,皆平身。
引:复位。
统:丧主跪,以下皆跪,读哀章。兴,平身,盥洗,供馔(供馔时供几馔皆可,但供单不供双)
引: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在调换孝子供馔时,引赞应多喊一声“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如不换孝子,则不必再重复)诣供馔所,司馔者奉馔,诣灵柩前各执其事。
通:谢土官(现为土工)就位。
引:就位(告者立北向,执事二人其后)
通:鞠躬,拜,兴(凡四拜礼,告者与执事者皆拜)上香。
引:诣香案前,上香,斟酒(执事者一人执酒西向,一人执盏东向,跪告者,注酒于盏,反注取盏)
通:斟酒。
引:献酒(倾酒于地)读祝文。跪,叩首,再叩首,三啊首。(行三跪九叩首礼),兴,平身,复位。
尚飨!
5、祭伯(叔)母文

岁次甲子,△月△日,侄儿△△△、△△△等,虔具清酌时馐之奥,致祭于
先伯—(叔)母△△△老孺人灵前,吊以文曰。噫嘻伯(叔)母,扶我犹子。养育提携,亲如慈母。伯(叔)母一生清贫,居贱食苦。昼耕夜织,不避寒暑。筹谋家业,内外驰驱。服待姑嫜,尊敬爱护。和于娌妯,不骄不妒。左邻右舍,皆称贤妇。胡天不祜,过早作古。慈容渺渺,不可再睹。犹子悲伤,无法弥补。反哺之情,向谁倾诉。聊具祭筵,旨酒为鲁。一滴入泉,表我心腑。伯(叔)母,伯(叔)母,你地下有灵,速来吞吐。呜呼哀哉!
第四部分礼歌与祭文范例
(一)礼生职责礼生俗称先生,是主持祭奠的司仪。礼生应为四人。
通赞:礼仪的总指挥。“通”就是通领、启导的意思。礼仪是由通赞发端。例如每祭奠开始,通赞就吼:“执事者各执其事,护丧者就位,丧主就位”,接着吼捺杖、盥洗、上香、献爵、供馔、供茶,每项祭礼活动,都由通赞开启。
引赞:主要引内引外。通赞吼什么礼,引赞就吼什么礼。例如通赞吼:“祭主就位”,引赞就吼“就位”。通赞吼“行献礼献爵”,引赞即吼“诣爵尊所,施爵者奉爵”,一直按次序吼完礼歌。
下面略举几例,供参考。
(1)古祭文范例
1、祭祖父文(例一)

公元一九△△年△月△日,孝孙△△△等,谨以薄酒时肴致祭于
显祖孝△△太府君之灵曰:鸣呼,我祖之德,忠厚贤良,我祖之功,恩泽无量。方期托我,百岁称觞。胡天不祜,遽尔魂亡。哀哀孙子,号泣徬徨。爰陈牲醴,奠献于堂。帷希祖灵,鉴不可忘。是歆是享,来格来尝。呜呼哀哉!
尚飨!
6、祭兄(弟)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恭弟△△△、△△△等,时以同羞之奠,致祭于
吾兄△△之灵前前曰:惟弟与兄,同气情深。少小共被,长大同衾。兄友弟恭,患难同心。支撑门户,兴旺可钦。晴天霹雳,诀别于今。往事已矣,雁群散分。门庭萧索,痛切同根。棣萼凋射,兄意别亲。浮土一堆,野冢藏身,黄沙白草,寥落英魂。悲风哀号,蓬绕弧坟。杜鹃啼血,惨不忍闻。吾兄何在,睹物思人。阴阳相隔,寻觅天津。悼念吾兄,情何以伸。爱奠椒浆,酒洒言陈。吾兄有觉,鉴此香薰。呜呼哀哉!
其实,从去世以后一直到三年守制期间,按古礼还有“虞祭”“卒哭”“入祠堂”的仪注。丧后一周年(亦称小祥),二周年(亦称大祥),三周年(亦称谭礼、除服、脱服)孝子、执拂亲友都要到坟前祭奠,特别是对“斩衰”一服的孝子,更有严格的要求。居丧期间,不喝酒,不吃肉,不与妻妾同房,不听丝弦音乐,不穿皮鞋华服,不能外出做官应酬等。据说服丧期间出来做官,不仅官做不成,还要受到别人的耻笑,舆论的谴责。违礼者会自觉不安、内疚、自责。此外,守制三年期间,春联不用红纸。第一个春节用黄纸,第二个春节用绿或兰纸,第三个春节用粉红色纸。三周年脱服,就是在过三周年那天,孝男到坟前脱去孝服,换上艳装。有的地方孝女在二周年就脱服。另外,届时不能到坟前者,或有特殊喜事需要提前脱者,即到开花树下脱去孝服。从此,丧葬礼仪全部结束。
尚飨!
2、祭祖母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孝孙△△△虔具清酌时馐,致祭于
先祖母△△老孺人之灵前而哀曰:天苍苍,地茫茫,我哭祖母别家堂,千呼万呼不闻应,捶胸顿足断肝肠。我伶丁弧苦、幼失爹娘。饥寒交逼,艰难成长。祖母苦心,含泪扶养。相依为命,甘苦共尝,形影相吊,寒暑相望。希我成人,山高永长。孙无祖母,骨早抛霜。祖母无孙,自绝路旁。今我长大,配偶成双。云开日出,初见阳光。童子扑怀,天伦刚享。敬奉馀年,晨昏周祥。唯愿祖母,长寿无疆。无奈黄天不祜,一病卧床。气息奄奄,速归帝乡。喊地地不应,呼天天不响。祖母恩祖母,你死得太早,走得太忙。你劳苦一生,晚福未享。我深恩未报,只有悲伤。悲伤!号泣祭奠,怎表衷肠!愿祖母地下有灵,来品来尝。祖母,祖母,你安息吧!呜呼哀哉!
③过百日(俗称过百)做“斋七”以后,又有百日的追祭仪式,再到墓前穿白行奠,并将“斋七单”焚烧,谓火化大吉。另外,百日内,还有禁忌,即孝子禁理发、夫妻不同房,禁与宾友赴宴不参与歌舞看戏,不参拜寺庙等。此类守制之俗,今已不再遵守。
④过周年居丧的基础是孝与亲情,即孝子们在其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节制其生活的许多方面,以表示对亡人的哀悼、思念居丧,有的地方叫服丧,有的地方叫守孝,一般是守制三年。
哑:礼毕,持杖,举哀入帏(或入堂)。(如娘舅家祭奠完之后,应喊“礼毕谢客”孝子向娘舅家磕一头)
②神前礼歌
通:祭主(承祀生)就位。
引:就位。
通:上香(奏乐)复位,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平身,行献礼,献爵,跪,读祝文,叩首,再叩首,六叩首,兴,平身,跪,焚文参献(奏乐)叩首,再叩首,九叩首,兴,平身。
哑:礼毕安主,持杖入堂(入帏)。
⑤亲奠、客奠礼歌
通:祭主就位。
引:就位。
通:上香。
引:诣香案前,上香。
通:鞠躬,拜,兴(凡二拜礼)行献礼。
引:诣爵尊所,司爵者进爵,诣灵柩前,跪,献爵,再南爵,三献爵,读祭文。俯伏,兴,平身。
通:鞠躬,拜,兴(凡二拜礼)兴,平身,焚文化钱。
⑥谢后土礼歌。
通:执事者,各执其事。
引:红绳解。
通:起青帕。
引:青帕起。
通:披红绫。
通:束红绳。
引:红绳束。
通:抱主登程,诣灵柩前。
3、回到丧院安主礼歌:
通:抱主就位,起朱绳(奏乐)。
引:就位。
通:撤坛位尘。解红绳。
引:红绳解(奏乐)。
通:起红绫(奏乐)。
引:红绫起(奏乐)。
通:披青帕。
引:青帕披。
通:束红绳。
引:红绳束。
通:安主,复位,盥洗。
尚飨!
祭祖父文(例二)

公元一九△△年△月△日,剂期孙△△△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
先祖父△△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仅七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避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克已恭人。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讲私情。祖父之德,足启后人。老当益壮,宜寿长春。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迅速辞尘。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觉,来品来尝。呜呼哀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