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物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阳市2008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
物 理
(本试卷共6页,20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并在“座位号”栏内填写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元素除天然的外,还可以通过合成的方法获得新的人造元素,如1996年德国的达姆施特重离子研究所就
合成了一种新的人造元素,它是由Zn 70
30撞入一个Pb 20882
的原子核,并立即释放出一个中子后而形成的,
则该新元素的
A.原子序数为113 B.原子序数为112
C.中子数为165 D.核子数为278
2.按照玻尔的理论,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
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
当一个氢原子从n =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加
B.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 C.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不同波长的光 D.氢原子可能辐射3种不同波长的光
3.汽车以2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m/s 2
,那么刹车后2s 内和刹车后5s 内汽车的位移
大小之比为
A.4:13 B.3:4 C.4:5 D.1:3
4.右图是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的原理图,质量为m 的金属球,固定在一细
长的轻金属丝下端,能绕悬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角θ的大小与风力大小F 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与θ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F=mg ·tan θ B.F=mg ·sin θ C.F=mg ·cos θ D.F=mg ∕cos θ 5.在地面上观察下列物体的运动,其中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是
A.向东运动的质点受到一个向西的力的作用 B.正在竖直匀速上升的气球突然遭遇北风的均匀吹割 C.汽艇在江水缓缓流动的长江上匀速驶向对岸
D.一个小球相对缓缓行驶的列车以速度v 在空中水平向前抛出 6.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的力的大小,实验时让质量为M 的
某消防员从一平台上自由下落,下落2m 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
F/N
Fm
Mg
风向
θ
m
O
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m ,最后停止,用这种方法获得消防员受到地面冲击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t 1时刻消防员的速度最大 B.t 3时刻消防员的动能最小
C.t 4时刻消防员的动能最小 D.t 2和t 4时刻消防员的动能相等,且最大
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已知斜面体与地面之间也是光滑的。
在木块下
滑的过程中
A.木块的机械能守恒
B.木块所受的弹力对木块做负功 C.木块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小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之和
8.电学单位关系是较为复杂的,要通过其物理量的定义式或定律公式帮助确定。
下列单位关系式不正确的
是
A.1V /m =1N /C B.1Wb =1T ·m 2
C.1T =1
m
A N ∙ D.1V =1Wb ·s
9.把一带正电小球a 放在光滑绝缘斜面上,欲使小球a 能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需在MN间放一带
电小球b ,则
A.带正电,放在A点 B.带负电,放在A点 C.带负电,放在C点 D.带正电,放在C点
10.右图中的D 为置于电磁铁两极间的一段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在电键S 接通后,导线D 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11.自耦变压器的构造如图所示,线圈A、B绕在一个圆环形
的铁芯上。
A、B间加上正弦交流电压U ,移动滑动触头
P 的位置,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
在输出端连接了滑动变 阻器R和理想交流电流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为Q,下面
那些做法电流表的读数将变小。
A.保持P 的位置不动,将Q 向上移动时 B.保持P 的位置不动,将Q 向下移动时
C.保持Q 的位置不动,将P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
D.保持Q 的位置不动,将P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
12.如图甲,在线圈1l 中通入电流1i 后,在2l 上产生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通入线圈1l 中的
电流1i 随时间变化图线是下图中的哪一个?(1l 、2l 中电流正方向如图甲中箭头)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02分) 二.非选择题部分只需做7小题,共102分。
其中第13、14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其中一题作答。
多做以13题评分;第15-20题为必做题,每位考生必须作答,请把此部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并按题目要求作
答。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
D
下
左
右
上 软铁心
· ·
M
A C N
a
t i 2
0 T/2 T 乙
i 1
i 2
G
1
l l 甲 2l t i 1 0 T/2 T C
t
i 1 0
T/2
T
B i 1
t 0 T/2 T D
i 1 t
A
T/2
T
θ
a
m
计时装置
电磁铁 光电门
小钢球
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1分,适合选修3-3(含2-2)模块的考生]
⑴(5分)下面列举五个热事实:a .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b .糖在热水中溶解得较快;c .粉笔在黑板写下了字;d .花粉微粒越大,其在液体上的运动越慢;e .放在封闭气体的瓶里的乙醚自燃。
再列举产生这五个热事实的原因:f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g .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h .分子间存在着空隙;i .分子对物体的碰撞几率与物体的体积有关;j .压缩气体时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请你找出热事实所对应的热原因:a — ;b — ;c — ;d — ;e — 。
(填代号)
⑵(6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如下:
2
221
1
1T V P T V P。
从理论的角度,设定一定的条件,我们便能得到气体三
大定律:玻意尔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
下面请你通过设定条件,列举其中两条定律的内容。
(要求条件、内容要与定律名称相对应,不必写数学表达式)
14.[11分,适合选修3-4模块的考生]
⑴(5分)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在不同时刻通过同一确定位置(非平衡位置和最大位移处)时必定相同的物理量是下列的哪些 ;在通过平衡位置时具有最大值的物理量是下列的哪些 。
(填代号)
a .加速度;
b .速度;
c .位移;
d .回复力;
e .动能;
f .势能;
g .动量。
⑵(6分)如图所示,红光和紫光分别从介质1和介质2中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介质和真空的界面,发生折射时的折射角也相同。
请你根据红光在介质1与紫光在介质2的传播过程中的情况,提出三个不同的光学物理量,并比较每个光学物理量的大小。
15.(12分)物体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越来越大,
为了“探究重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我们提供了如右图的实验装置。
⑴某同学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右图设计一个本实验情景的命题: 如图如示,质量为m 的小球在重力mg 作用下从开始端自由下落至光电门发生的 ① ,通过光电门时的 ② ,试探究重力做的功 ③ 与小球动能变化量 ④ 的定量关系。
请在①②空格处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和对应符号; 在③④空格处填写数学表达式。
⑵某同学根据上述命题进行如下操作并测出如下数字。
①用天平测定小球的质量为0.50kg ; ②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为10.0mm ;
③用刻度尺测出电磁铁下端到光电门的距离为80.80cm ; ④电磁铁先通电,让小球吸在开始端。
⑤电磁铁断电时,小球自由下落。
⑥在小球经过光电门时间内,计时装置记下小球经过光电门所用时间为2.50×10-3
s ,由此可算得小球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 m/s 。
⑦计算得出重力做的功为 J ,小球动能变化量为 J 。
(结果保留三位数字) ⑶试根据⑵对本实验下结论: 。
16.(15分)要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所备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V(量程3V ,内阻未知) B.电流表A(量程3A ,内阻0.01Ω)
真空 介质1
红光
真空 介质2
紫光
C.定值电阻R(阻值2k Ω,额定电流50mA ) D.蓄电池E(电动势略小于3V ,内阻不计) E.多用电表
F.开关K1、K2,导线若干
有一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选用×100Ω倍率,操作方法正确。
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测量的结果是 Ω.
②为了更精确地测出此电压表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乙、丙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合理的电路图是 。
其理由是 。
③在图丁中,根据你选择的电路把实物连接好。
④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请简述实验步骤:
; 用上述所测量的符号表示电压表的内阻RV = .
17.(14分)2005年10月11日9时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经过115小时32分的太
空飞行,在完成预定任务后,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1)飞船返回时,在接近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与飞船最终分离。
返回舱着陆是由三把伞“接力”完成的。
先由返回舱放出一个引导伞,引导伞工作16s ,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180 m/s 减至80 m/s 。
假设这段运动是垂直地面匀减速下降的,且已接近地面;返回舱的质量为3t .试求这段运动的加速度和引导伞对返回舱的拉力大小;(设该阶段返回舱自身所受的阻力不计)
(2)假定飞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轨道距地面高度为343km .试估算飞船一共绕地球飞行了多少圈(保留整数)?(已知地球半径R =6.36×106
m ,地球表面附近处的重力加速度g =10m/s 2
,
88.077.0≈,8.124.3≈0)
18.(14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块长平行金属板a 、b 相距d=0.10m ,a 、b 间的电场强度为E=5.0×105
N/C ,
b 板下方整个空间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6.0T ,方向垂直纸
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今有一质量为m=4.8×10-25
kg ,电荷量为q=1.6×10-18
C 的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贴近a 板的左端以v 0=1.0
×106
m/s 的初速度水平射入匀强磁场,刚好从狭缝P穿过b 板而垂直进入匀强磁场,最后粒子回到b 板的Q(图中未标出)处,求P、
Q之间的距离L.
θ
B
v 0
v P
a
b
d
100 500
50
5
0 10
20
Ω
1K
∞
甲
Ω
V A E
K 1 乙
V k 1 k 2 R
E
丙
K 1 K 2
R
丁
× × × × × ×
A
L
b
B
19.(18分)如图所示,一根竖直杆穿过一个质量M=2.0kg 的带孔的物块A,另一正方形金属线框B的质量
m=2.7kg 、边长a=0.16m 。
杆的右侧距杆L=2.0m 处固定有一定滑轮,一柔软绝缘的细绳跨过定滑轮,两端
分别与物块A和B连接。
开始时滑轮左侧的绳子处在水平方向上,让A、B同时由静止释放,B向上运动h =0.5m 便进入长度b=0.16m 的指向纸内的磁感应强度B=0.5T 的匀强磁场,经过磁场过程线框做匀速运动;而后A沿竖直杆下滑。
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g 取10m/s 2
,sin 37°=0.6,cos37°=0.8,2≈1.41.
⑴求线框B上边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
⑵问线框B经过磁场过程中物块A向下做什么运动? ⑶求线框B经过匀强磁场时获得的内能。
20.(18分)在绝缘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2.0×10-3
kg 的带正电滑块A,所带电量为q=1.0×10-7
C ,在滑
块A的左边 处放置一个不带电、质量M=4.0×10-3kg 的绝缘滑块B,B的左端接触(不连接)于固定在竖直墙壁的轻弹簧上,轻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弹簧原长s=0.05m ,如图所示。
在水平方向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4.0×105
N/C ,滑块A由静止释放后向左滑动并与滑块B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结合在一起共同运动的速度为v=1m/s ,两物体一起压缩弹簧至最短处(弹性限度内)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0=3.2×10-3
J 。
设两滑块体积大小不计,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0,摩擦不起电,碰撞不失电,g 取10m/s 2。
求: ⑴两滑块在碰撞前的瞬时,滑块A的速度;
⑵滑块A起始运动位置与滑块B的距离 ; ⑶B滑块被弹簧弹开后距竖起墙的最大距离s m .
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全部选
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C
AD
B
A
ABD
C
BD
D
AC
A
BC
D
二、非选择题部分只需做7小题,共102分。
其中第13、14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其中一题作答。
多做以
13题评分;第15-20题为必做题,每位考生必须作答。
13.⑴h ;g ;f ;i ;j ;。
(每空1分,共5分)
⑵玻意尔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查理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盖·吕萨克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它的体积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答对以上其中两条定律得6分,条件、内容与定律名称有偏差给4分)
14.⑴a 、c 、d 、e 、f ;b 、e 、g 。
(答对第1空得3分,答对第2空得2分,共5分;漏选每空得1分,错选
或不选得0分)
⑵①介质1对红光的折射率等于介质2对紫光的折射率;②红光在介质1中的传播速度和紫光在介质2中的传播速度相等;③红光在介质1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与紫光在介质2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相等。
(其它答法正确也可;答对每1条得2分,共6分)
(若答成:在同一介质中紫光比红光的折射率大;在同一介质中红光比紫光的传播速度大;在同一介质中红光比紫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等。
共补2分)
E
B A
s
15.⑴位移s ,瞬时速度v ,mgs , 21mv 2。
(每空1分,共4分) ⑵⑥ 4 ;⑦ 4.04 ; 4.00 。
(每空2分,共6分)
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成正比。
(2分) 16.⑴3000;(3分)
⑵丙(2分);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太小,误差太大。
丙图中R
的阻值与电压表阻值接近,误差小。
(答对一句得2分)。
⑶实物图连接如右图所示:(4分)
⑷实验步骤:
①闭合K 1.再闭合K 2,读得电压表示数U1;再断开K 2,读
得电压表示数U2.(2分) ②RV =R U U U 2
12
-。
(2分)
17解:(1)由于物体做运变速运动,所以这段运动中的加速度
20/25.616/180/80s m s
s
m s m t v v a t -=-=-=
-----------------------------(2分) 这段运动中返回仓受引导伞的拉力T 和重力mg 两个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a T mg =- ------------------------------------------------(2分) 解得:N s m kg ma mg T 4
2
1088.4/)]25.6(10[3000⨯=--⨯=-=----------(2分) (2)飞船在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有
2
22
)
(4)
(T
h R m
h R GMm +=+π ---------------------------------------------------① (2分)
又由于在地球表面附近2
R GMm mg =
----------------------------------------------② (2分)
由①②得 2
3)(2gR
h R T +=π -----------------------------------------------------------(2
分)
将m h m R s m g 5621043.3,1036.6,/10⨯=⨯==代入计算得54.11053.53=⨯=s T h (1分)
所以飞船飞行的圈数 7554
.15.115≈==
T t n (76也得分)------------------------------(1分) 18解:粒子a 板左端运动到P 处,由动能定理得
2022
121mv mv qEd -= -------------------(2分)
代入有关数据,解得s m v /103
326⨯=-----(2分)
v
v 0cos =θ,代入数据得θ=300
----------(2分)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为O ,半径为r ,如图.由几何关系得
030sin 2
r L
= ----------------------------------------------------------------(2分) 又r
v m qvB 2
=-------------------------------------------------------------------(2分)
θ
B
v 0 v P a b
d v O
Q K 1
K 2
R
联立求得 qB
mv
L =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L =5.8cm ----------------------------------------------------------(2分)
19解:⑴设B上升了h 时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cos θ=h L L
+=0.8 ---------------------------①(1
分)
此时A、B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v A =θsin B
v --------------------------------------②
(1
分)
A下降的高度为H1=Ltg θ=1.5m--------③(1分) A下降B上升过程中,A、B组成系统机械能守恒:
MgH 1=mgh+21Mv A 2
+21
mv B 2
---------------④(2分)
将①②③代入④可得线框B上边刚进入磁场时的 速度v B ≈
2.0m/s 。
------------------------------------(1分)
⑵根据v A =θsin B
v ,当线框B匀速通过磁场的过程中,随着θ的增大,物块A做变减速运动。
----------------------------------------------------------------------------(3分)
⑶当线框B下边刚离开磁场时,设绳子与水平方向
的夹角为θ′, cos θ′=b a h L L
+++≈
2
1 -----------------⑤(2分)
此时A、B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v A ′=θ'sin B
v =22m/s ----------------------⑥(2分)
设从B开始上升起,A下降高度为H2,
则H2=Ltg θ′=2.0m ---------------------⑦(1分) 设线框B经过匀强磁场时获得的内能Q,整个过程 中,A、B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有:
MgH 2=mg(h+a+b)+21Mv A ′2+21mv B 2
+Q------------------------------⑧(2分)
联立⑤⑥⑦⑧并代入v B ≈2.0m/s 的值,可求得:Q=4.46J ---------(2分)
20解:⑴设A与B碰撞前A的速度为v 1,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有:
mv 1=(M+m )v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v 1=3m/s ……………………………………………(2分) ⑵对A,从开始运动至碰撞B之前,根据动能定理,有:
q E -μmg =2
121mv -0……………………………………………(2分)
代入数据解得: =0.3m …………………………………………………(2分)
⑶设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的压缩量为s 1,对AB整体,从碰后至弹簧压缩最短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q Es 1+2
21)(v m M +=μmg s 1+E0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s 1=0.02m ……………………………………………………(1分)
L
H 1
A
× × × × × ×
v B v B
B
v A
θ
L
H 2
× × × × × ×
v B v B
B
v A ′
θ′
A
设弹簧第一次恢复到原长时,AB共同动能为Ek,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E0=qEs1+μ(M+m)g s1+Ek-----------------------------------①(2分)在弹簧把BA往右推出的过程中,由于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小于A受到的向左的摩擦力和电场力之和。
故至他们停止之前,两者没有分开。
……………………(1分)
弹簧第一次将AB弹出至两者同时同处停止时,B距离竖直墙壁最远,设此时距离弹簧原长处为s2,根据动能定理,有:
-qEs2-μ(M+m)g s2=0-Ek-----------------------------------②(2分)
①②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s2=0.03m ……………………………………(1分)
故B离墙壁的最大距离s m=s+s2=0.08m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