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在行军打仗时都吃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士兵在行军打仗时都吃什么?
一般情况下是有什么吃什么。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对于消耗体力的士兵们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士兵在行军打仗时吃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粮在军队作战的时候就是重中之重,一旦发生缺粮的情况,再精锐的军队也会瞬间崩溃。
而在中国历史上,围绕着大军粮草所发生的各种经典战役和典故数不胜数,最有名的就是曹操一把火烧掉袁绍存在乌巢的粮草,最后以少胜多的典故。
那么我们中国古代的军队在外出作战的时候,一般都要吃那些东西呢?
1、主食
古代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主要食物都是以植物类的种子为主。
因此中国最早的谷类食物一般被称作五谷杂粮,其中“五谷”分别是麦、稷、黍、菽、麻,而杂粮则是高粱、谷子、荞麦以及各种豆类的作物。
所以在中国古代行军打仗的时候,一般主要也都是以吃这些五谷杂粮为主。
2、辅食、配菜。
这个就不好说了,一般的情况下在军队行军的时候,会携带很多的腌菜坛子,里面装满各种腌菜。
这种腌菜主要是为军队提供调味的配菜和盐类的补充,要知道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必须要吃盐的,不然就会浑身无力,失去战斗力。
所以在打战的时候,士兵能够吃到足够的盐,对于军队战斗力的强弱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除此之外,在有些盐类物资比较缺乏的时候,军队还会用一种东西来暂时替代盐做调味品,那就是醋布。
这种东西就是用粗麻纺织出来的布浸泡到醋里面,再拿出来晒干,然后在浸醋,这样反复几次再晒干。
等到缺乏调味品的时候,士兵就会把这种醋布撕一块下来丢进锅里面煮,这样锅里的食物就有了味道。
这种东西吃起来虽然难吃,但是好歹还是有味道的,总比什么味道都没有要强。
3、肉食
这个就比较少了,一般情况下,军队也会携带一些腌肉干和活猪、羊作为军队的肉食补充,不过吃肉食的情况并不多,一般是在打赢了战,犒赏的时候才会有机会享受到。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发生战斗以后,将战场上的死马、伤马带回来收拾一下,吃马肉;第三种就是就地掠夺敌国的民众的食物,这里面自然就会包括猪牛羊等物。
不过这种情况不多,一般也是打赢了才有机会享用到。
古代打战就是这样,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危险,能够吃饱,就是万幸了,吃好是不敢想的。
在中国像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二战时期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经济搞上来了,再加上我军有自立更生的优良传统,军队食物供给才渐渐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