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养老服务业提升发展实施方案【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县养老服务业提升发展实施方案【最新】
为推动养老服务业提升发展,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据省、市关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主体作用,以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发展和智慧养老为重点,进一步强化规划扶持引导,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整合医疗养老资源,吸引社会力量XX泛参与,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尽快建成覆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全过程的“机构化、连锁化、一体化、智慧化、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满足不同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助推全县新旧动能转换。

(二)发展目标。

到XX年,全面建成覆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全过程的健康养老产业体系,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覆盖60岁以上户籍人口的3%,社会力量独立运营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占比达到80%,民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占比突破85%,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30%以上。

其中:
1.全部镇街敬老院完成社会化改革并打造成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二级以下医院空闲床位全部转型为护理型养老床位,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达到2—3处(总床位1000张左右),全县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2.规范化建设及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全部城市社区,60%的农村建立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以中心村或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为重点建设的农村幸福院实行社会化、机构化运营,全县社区居家养老水平全面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积极发展机构养老。

1.按照一镇一院布局,分两步推进镇街敬老院社会化改革,改公办公营的粗放式养老服务,为专业社会组织运营的规范化、标准化养老服务;改仅供养特困老年人,为既保障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需求,又面向社会重点收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改单纯养老服务,为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

第一步,XX年年底前全部镇街敬老院在不改变性质的前提下,运用服务外包等方式,实现由社会组织提供管理运营服务,全部设立卫生室,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面向社会老年人开放;第二步,根据专业社会组织运营成熟程度,进一步深化镇街敬老院改革,逐步转制为企业、社会组织或实现公建民营。

XX年年底前,各镇街敬老院要全部打造成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辐射周边社
区、村庄,普遍执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2.整合养老、医疗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公建民营等多种方式,引导扶持社会力量新建、改造、运营,逐步满足全县不同层次机构养老需求。

到XX年,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达到2—3处(总床位1000张左右),其中建成1处医养结合的县级养老服务中心(养老床位300张以上,护理型床位不低于50%)。

3.面向社会经营的公办养老机构要考虑政府投入、社会捐赠等服务成本,实行全成本核算,合理确定收费标准。

没有社会保险收入或社会保险收入不足以缴纳成本性费用的特困老年人,申请入住改革后镇街敬老院,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代为支付;其他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尤其是高龄、失能老年人,积极利用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高龄津贴和护理补贴、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现有保障措施,以及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多种方式支持入住养老机构。

放宽民非类养老机构资产管理政策,允许民非类养老机构出资者拥有对投入资产的所有权,并按不高于同期银行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2倍的标准提取盈余收益。

(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卫生计生局、县公安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