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工程应用题总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类复习(工程应用题)
一、填空:
1、 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5天完成,甲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乙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甲3天完成这项工程的)()(,乙5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甲乙合做4天,共完成这项工程的
)()(。
2、 一项工程,甲3天完成41,甲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甲完成这项工程一共要( )天。
二、应用题:
1、 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0天完成,乙独做要15天完成。
(1) 甲乙合做多少天完成?
(2) 甲乙合做多少天完成这项工程的4
3?
(3) 甲先做3天,余下的乙做还要多少天?
(4) 乙先做3天,余下的甲做还要多少天?
(5) 甲乙先合做2天,余下的甲做还要多少天?
2、 学校想买一批课桌椅,全买桌子可以买30张,全买椅子可以买60把,如果成套的买可以买多少套?
3、 王大妈买了一块布,可以做20件上衣,或者30条裤子。
现在先做了6条裤子,余下的布如果全部做上衣可以做多少件?
4、 一批零件,师傅独做要20天,徒弟独做要30天,现在师徒合做5天,余下的徒弟一人独做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5、 一批零件,师徒合做要10天完成,已知师傅独做要15天完成,如果徒弟独做要多
少天完成?
6、 从甲到乙,客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货车要10小时。
现在客车先行2小时,然后
货车才出发,货车出发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7、 从甲到乙,客车要8小时,货车要12小时,现在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多少小时两车行了全程的
54?
8、 一项工程,甲乙合做要8天完成。
现在甲先做6天,乙接着做了10天才完成,求
乙独做要多少完成?
9、 一项工程,甲乙合做8天完成,已知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2:3,求甲乙独做各要
多少完成?
10、 一批零件,甲乙合做,甲完成了这批零件的7
3,乙比甲多完成120个,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11、 一根绳,用去52又15米,这时用去的是余下的23,求这根绳长有多少米?
12、六(1)班有学生60人,调走男生的
3
1,调走女生10人,这时男女生相等,求原来男女生各多少人?
5 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 6 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财富、修
理厂、名牌、方式、赠给、拥挤、道德、难题、彩票、存根、号码、回忆等。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 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
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
教学时
间:教学
过程:第
一课时
●名言导入,直奔中心
①导入:齐读一句名言: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
大笔财富。
”
一位普通的母亲
朗读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除了记得这句话,还了解了哪些内容?
(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白父亲遇到了什
么样的“道德难题”)
●品析词句,探究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一)学习三~五自然段
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去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①自读三~五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父亲中彩后表情的句子。
②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品析词句。
a.中彩后的父亲有怎样的表情?(中彩获车──神情严肃)
b.品读句子:
“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 “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
揣摩人物心理:同学们,为什么中彩后父亲会不高兴呢?(因为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做了记号“k”,正是这张带“k”字标记的彩票中了奖)比较父子间的不同态度:(我的心情与父亲的心情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父亲的不悦)
c.拓展想象,练习说话,深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
大
街上人声鼎沸,只有神情严肃的父亲缓缓地开着
车,他的心里矛盾极了。
在这里穿插的句式练习比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剖析父亲当时矛盾的心里:我想留,但不能留,。
我想还,但又舍不得还,。
这样的练习不仅揣摩了人物的内心,更帮助理解父亲为何在领奖时毫无喜悦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学习六~八自然段
①默读思考:万般无奈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奔驰车,回到家里,他又做了些什么?
②学生根据有关词句汇报学习情况。
(父亲把“05102”上的“k”字擦去了,上面还留有‘k’字的痕迹)
③体会父亲当时的内心世界。
深入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启发说话。
同学们,现在的你,就是这位家境贫寒,梦寐求车,并用自己一个人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亲,你在擦掉“k”字时,心里都想些什么?能对同学们说说吗?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说:1.昧着良心满足个人私欲;2.对家庭的责任感)
④品析句子,再次剖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理解句子: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2
a.出示配图朗读投影。
(同学们,文中的我因百般喜爱这辆车,而又担心失去这辆车,竞委屈得差点流泪了)“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
说。
b.显而易见,“我”的意见是留下车。
理由是什么?(因为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理由成立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
句。
再次引入情境,小组讨论。
语言引入情境;这声音强烈撞击着父亲那本想留下车的欲望。
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位贫穷而有责任感的父亲,面对眼前的这位正在成长的儿子,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呢?
⑤深入探究心里变化,感受父亲的人格魅力。
同学们,位家境贫穷,靠自己一个人的工资来养活老老少少一家六口的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守信面前,经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毅然选择了后者,这怎能不令我们对这位父亲肃然起敬呢?请大家用心来读这句话。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