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检查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
查阅档案资料
有教师授课教案、参考课程、教材和家长培训相关记录等资料
1分
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归档、保管、借阅)
1分
小计
4分
合计
15分
场所设置与设施15分
场所设置
康复机构设置在安全区域
1分
现场查看
室外康复训练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固定且自成一体;安全、易于疏散,通风透气、采光好
1分
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
1.5分
现场查看
2.基本训练器具:运动垫或PT床、条台、楔形垫、巴氏球、滚筒、姿势矫正椅、分指板
1.5分
3.站立训练器具:站立架、倾斜台、踝关节矫正站立板、肋木等
1.5分
4.步行训练器具:平衡杠、步行架、阶梯、姿势镜、多用组合箱等
1.5分
5.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器具:木钉盘、砂袋、套圈、手功能综合训练板、生活自助器具等
1.查阅档案资料
2.随机抽查3.家长访谈
家长培训每月至少1次,每次至少1小时
2分
家长能够依据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完成在家庭和社区适合的目标
家长知道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
2分
家长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实施康复训练
2分
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目标实现75%以上
2分
小计
10分
合计
32分
质
量
监
督
10
1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现场看课、评课
每日基本的康复训练至少3小时
集体训练课每日至少1小时
1分
组别/小组训练每日至少0.5小时
1分
个别训练每日至少0.5小时
1分
运动训练/感统训练每日至少1小时
1分
每名儿童每周至少进行1次音乐游戏活动,每次至少0.5小时
1分
每名儿童每月至少进行1次社会融合活动,每次至少0.5小时
2分
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
1分
根据受助智力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小步子、情境和观察学习等多种方法开展康复训练
1分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转介和跟踪Fra bibliotek务1分
小计
7分
家长培训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咨询服务
1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座谈、访谈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1分
小计
2分
1.5分
小计
7.5分
合计
15分
人员配置与要求23分
项目管理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1名,由机构主任或分管脑瘫儿童康复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担任
1分
1.现场查看
2.座谈、访谈
有一定的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
1分
经过项目管理专项培训
1分
小计
3分
项目专业人员
脑瘫儿童康复教育业务主管需具有医疗、教育、心理、社会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3分
骨干教师能够示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
3分
康复治疗人员
专科以上学历
1分
具有医疗、康复、心理、社会、保健和护理等专业背景,进行过相关专业领域的学习,基本达到实施康复训练的工作要求
2分
康复治疗人员与儿童的比例为1:10~1:15
2分
小计
20分
合计
23分
业务开展情况32分
康复训练时间和活动
每名儿童在机构训练时间至少6个月
10
分
依据项目要求开展工作,制定本单位实施项目工作的相关管理、财务、安全、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制度
1分
1.现场查看
2.查阅档案资料
3.随机抽查
4.查看问卷记录
5.家长访谈
每年度上报项目执行情况自查和总结报告
1分
儿童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100%
2分
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85%
2分
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知情满意率≥90%
分
依据项目要求开展工作,制定本单位实施项目工作的相关管理、财务、安全、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制度
1分
1.现场查看
2.查阅档案资料
3.随机抽查
4.查看问卷记录
5.家长访谈
每年度上报项目执行情况自查和总结报告
1分
儿童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100%
2分
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85%
2分
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知情满意率≥90%
2分
1.现场观摩
2.查阅档案资料
3.座谈、访谈
康复
医师
有专(兼)职康复医师,并有执业医师
康复医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20
每年参加40学时以上相关技术培训
6分
康复
治疗
师
有医疗、康复、护理等专业背景并接受过脑瘫康复专业培训
康复治疗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5
每年参加40学时以上相关技术培训
8分
康复
教师
1分
符合国家消防、卫生等相关规定和要求
1分
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
1分
小计
5分
合计
5分
业务职能15分
康复训练
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
2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观摩主题课
3.座谈、访谈
4.个案抽查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
1分
集体训练课:要求2名老师:分主教和助教,6~12名儿童;具体细分:①低能力/小年龄段儿童,4~6名儿童;②中等能力儿童,6~8名儿童;③高能力儿童,8~12名儿童
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
2分
教案规,有互动评价表
2分
课堂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目标实现75%以上
2分
组别/小组训练课:要求1名老师,3~6名儿童;具体细分:①低能力/小年龄段儿童,3~4名儿童;②中高能力儿童,5~6名儿童 (如果是外出小组课或是低能力/小年龄段儿童则需2名老师,分主教和助教)
1分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
2.查看从业执照
3.查看合格证书
4.现场查看
注:其中任何一项不达标者不予评估
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
1分
日收训能力不少于20名
1分
康复服务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要求
1分
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
1分
小计
5分
合计
5分
业务职能15分
康复训练
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
1分
合计
20分
注:本评估标准总分为100分(不含加分项分值),75分为评估达标分值,75分以下为不达标;得分相同者,以加分项得分高低排序
件2
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试行)
项目
评估容及计分标准
分值
得分
评估方法
基
本
条
件
5
分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
有专(兼)职、经过培训的教师,具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专业背景,并取得教师资格
教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10;每年参加30学时以上的相关继续教育
教师可由经过相关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兼任
4分
小计
20分
合计
23分
业务开展情况32分
机构康复训练时间和
活动
每名儿童在机构训练时间至少6个月
6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随机抽查3.家长访谈
家长培训每月至少1次,每次至少1小时
2分
家长能够依据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完成在家庭和社区适合的目标
家长知道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
2分
家长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实施康复训练
2分
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目标实现75%以上
2分
小计
10分
合计
32分
质
量
监
督
语言/认知训练室配备图形认知组件、“看图说话”用的挂图、录音机或语言治疗机、非语言交流写字画板等
1分
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配备各种小型敲击乐器、电子琴或钢琴、收录放机、拼图、插板、积木、彩色画笔、黑板、剪纸及贴图用具、纸牌、儿童作品展示柜等
2分
生活辅导室配备洗漱、饮食、清洁、简单劳动等日常生活训练物品等
教
师
专科以上学历
1分
专业背景为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
2分
医疗、康复、心理等专业背景人员通过相关专业学习,基本达到进行儿童康复教学活动要求的也可承担部分教学任务
2分
教师与儿童的比例为1:3~1:5
2分
骨干教师具有3年以上特殊教育或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实践经验
1分
骨干教师具备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评估和制定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的能力
2.现场观摩
每日基本的康复训练至少110分钟
物理治疗至少40分钟
4分
作业治疗至少40分钟
4分
教育活动至少30分钟
4分
每名儿童每周至少进行1次音乐游戏活动,每次至少30分钟
2分
每名儿童每月至少进行1次社会融合活动,每次至少30分钟
2分
小计
22分
家长指导和培训
家庭康复指导每周至少1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分
项目管理人员1名,由机构主任或分管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担任
1分
1.现场查看
2.座谈、访谈
有一定的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
1分
经过项目管理专项培训
1分
小计
3分
项目专业人员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业务主管需具有教育、医疗、心理、社会中级以上职称
1分
1.现场查看
2.查阅档案资料
3.座谈、访谈
4.现场看课、评课
1.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
项目
评估容及计分标准
分值
得分
评估方法
基
本
条
件
5
分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
1分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
2.查看从业执照
3.查看合格证书
4.现场查看
注:其中任何一项不达标者不予评估
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
1分
日收训能力不少于20名
1分
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
1分
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至少150㎡,其中: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至少2间,每间至少15㎡
1分
个别训练室至少3间,每间至少5㎡
1分
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感统训练室)至少1间,每间至少50㎡
1分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家长培训室/儿童评估室/教师培训室/资料室)至少1间,每间至少15㎡
1.5分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家长培训室/儿童评估室/教师培训室/资料室):配备接待用桌椅、档案柜、电脑、电脑桌椅等;配备基本的康复与教学评估设备;配备供家长学习、借用的康复普及读物和玩教具等
1.5分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滑梯、秋千等大型玩具
1分
小计
6分
合计
15分
人员配置与要求23分
项目管理人员
1分
查阅档案资料
有专业人员对康复服务活动设计、家长培训等相关记录等资料
1分
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
1分
小计
3分
合计
15分
场所设置与设施
1 5分
室外康复训练场所通风透气、采光好
1分
现场查看
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
1分
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
1分
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不少于150㎡
1分
1分
小计
2分
宣传普及康复知识
利用“全国助残日”、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脑瘫儿童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
2分
查阅档案资料
小计
2分
档案管理
按照项目要求建立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见“全康办〔2012〕10号”文件),完整填写档案容,提供反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
运动治疗室至少1间,面积不少于50㎡
1分
作业治疗室至少2间,总面积不少于50㎡
1分
培训教室至少1间,面积不少于20㎡
0.5分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儿童评估室)至少1间,每间面积不少于15㎡
0.5分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
0.5分
小计
7.5分
基本设备
1.评估工具:具有物理治疗(GMFM)、作业治疗(STEF)、言语治疗(S-S评定)、认知训练(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的评估量表和工具
1分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
1分
小计
9分
场所设施
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配备儿童课桌椅、大小白(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挂图、卡片及相关教具
1分
现场查看
个别训练室:配备个别化训练课程评量表、个训用桌椅、玩教具
1分
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感统训练室:配备PT软垫、木条台、滑板车、大滑板、吊筒、钻滚筒、羊角球、大龙球、布袋跳、触觉球、按摩地垫、按摩大龙球、平衡木及平衡踩踏车、万象组合包、精细运动训练用玩具等
3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现场观摩
3.座谈、访谈
4.个案抽查
开展脑瘫儿童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言语、认知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
3分
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
1分
开展脑瘫儿童转介和跟踪服务
1分
小计
8分
家长培训
向家长提供脑瘫康复咨询服务
1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座谈、访谈
向家长提供脑瘫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
2分
教案规,有互动评价表
2分
课堂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目标实现75%以上
2分
个别训练课:要求老师与儿童1:1或1:2
主要应用在儿童认知、语言、运动训练等方面,有教案
1分
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目标实现75%以上
2分
小计
22分
家长指导和培训
家庭康复指导每周至少1次,每次至少0.5小时
宣传普及康复知识
利用“全国助残日”、“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和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
2分
查阅档案资料
小计
2分
档案管理
按照项目要求建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完整填写档案容,提供反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
2分
组织儿童参加社会融合活动每年≥6次
2分
小计
10分
合计
10分
总计
100分
加
分
项
20
分
有教育资质
4分
1.查看资质证书
2.现场查看
有医疗资质
4分
设置在有教育或医疗资质的残联康复中心
4分
如提供餐饮,有卫生合格证和独立的厨房操作间
2分
增设语言/认知训练室、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生活辅导室等专用训练室
2分
查阅档案资料
有教师授课教案、参考课程、教材和家长培训相关记录等资料
1分
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归档、保管、借阅)
1分
小计
4分
合计
15分
场所设置与设施15分
场所设置
康复机构设置在安全区域
1分
现场查看
室外康复训练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固定且自成一体;安全、易于疏散,通风透气、采光好
1分
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
1.5分
现场查看
2.基本训练器具:运动垫或PT床、条台、楔形垫、巴氏球、滚筒、姿势矫正椅、分指板
1.5分
3.站立训练器具:站立架、倾斜台、踝关节矫正站立板、肋木等
1.5分
4.步行训练器具:平衡杠、步行架、阶梯、姿势镜、多用组合箱等
1.5分
5.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器具:木钉盘、砂袋、套圈、手功能综合训练板、生活自助器具等
1.查阅档案资料
2.随机抽查3.家长访谈
家长培训每月至少1次,每次至少1小时
2分
家长能够依据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完成在家庭和社区适合的目标
家长知道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
2分
家长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实施康复训练
2分
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目标实现75%以上
2分
小计
10分
合计
32分
质
量
监
督
10
1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现场看课、评课
每日基本的康复训练至少3小时
集体训练课每日至少1小时
1分
组别/小组训练每日至少0.5小时
1分
个别训练每日至少0.5小时
1分
运动训练/感统训练每日至少1小时
1分
每名儿童每周至少进行1次音乐游戏活动,每次至少0.5小时
1分
每名儿童每月至少进行1次社会融合活动,每次至少0.5小时
2分
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
1分
根据受助智力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小步子、情境和观察学习等多种方法开展康复训练
1分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转介和跟踪Fra bibliotek务1分
小计
7分
家长培训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咨询服务
1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座谈、访谈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1分
小计
2分
1.5分
小计
7.5分
合计
15分
人员配置与要求23分
项目管理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1名,由机构主任或分管脑瘫儿童康复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担任
1分
1.现场查看
2.座谈、访谈
有一定的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
1分
经过项目管理专项培训
1分
小计
3分
项目专业人员
脑瘫儿童康复教育业务主管需具有医疗、教育、心理、社会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3分
骨干教师能够示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
3分
康复治疗人员
专科以上学历
1分
具有医疗、康复、心理、社会、保健和护理等专业背景,进行过相关专业领域的学习,基本达到实施康复训练的工作要求
2分
康复治疗人员与儿童的比例为1:10~1:15
2分
小计
20分
合计
23分
业务开展情况32分
康复训练时间和活动
每名儿童在机构训练时间至少6个月
10
分
依据项目要求开展工作,制定本单位实施项目工作的相关管理、财务、安全、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制度
1分
1.现场查看
2.查阅档案资料
3.随机抽查
4.查看问卷记录
5.家长访谈
每年度上报项目执行情况自查和总结报告
1分
儿童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100%
2分
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85%
2分
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知情满意率≥90%
分
依据项目要求开展工作,制定本单位实施项目工作的相关管理、财务、安全、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制度
1分
1.现场查看
2.查阅档案资料
3.随机抽查
4.查看问卷记录
5.家长访谈
每年度上报项目执行情况自查和总结报告
1分
儿童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100%
2分
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85%
2分
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知情满意率≥90%
2分
1.现场观摩
2.查阅档案资料
3.座谈、访谈
康复
医师
有专(兼)职康复医师,并有执业医师
康复医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20
每年参加40学时以上相关技术培训
6分
康复
治疗
师
有医疗、康复、护理等专业背景并接受过脑瘫康复专业培训
康复治疗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5
每年参加40学时以上相关技术培训
8分
康复
教师
1分
符合国家消防、卫生等相关规定和要求
1分
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
1分
小计
5分
合计
5分
业务职能15分
康复训练
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
2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观摩主题课
3.座谈、访谈
4.个案抽查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
1分
集体训练课:要求2名老师:分主教和助教,6~12名儿童;具体细分:①低能力/小年龄段儿童,4~6名儿童;②中等能力儿童,6~8名儿童;③高能力儿童,8~12名儿童
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
2分
教案规,有互动评价表
2分
课堂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目标实现75%以上
2分
组别/小组训练课:要求1名老师,3~6名儿童;具体细分:①低能力/小年龄段儿童,3~4名儿童;②中高能力儿童,5~6名儿童 (如果是外出小组课或是低能力/小年龄段儿童则需2名老师,分主教和助教)
1分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
2.查看从业执照
3.查看合格证书
4.现场查看
注:其中任何一项不达标者不予评估
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
1分
日收训能力不少于20名
1分
康复服务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要求
1分
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
1分
小计
5分
合计
5分
业务职能15分
康复训练
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
1分
合计
20分
注:本评估标准总分为100分(不含加分项分值),75分为评估达标分值,75分以下为不达标;得分相同者,以加分项得分高低排序
件2
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试行)
项目
评估容及计分标准
分值
得分
评估方法
基
本
条
件
5
分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
有专(兼)职、经过培训的教师,具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专业背景,并取得教师资格
教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10;每年参加30学时以上的相关继续教育
教师可由经过相关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兼任
4分
小计
20分
合计
23分
业务开展情况32分
机构康复训练时间和
活动
每名儿童在机构训练时间至少6个月
6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随机抽查3.家长访谈
家长培训每月至少1次,每次至少1小时
2分
家长能够依据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完成在家庭和社区适合的目标
家长知道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
2分
家长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实施康复训练
2分
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目标实现75%以上
2分
小计
10分
合计
32分
质
量
监
督
语言/认知训练室配备图形认知组件、“看图说话”用的挂图、录音机或语言治疗机、非语言交流写字画板等
1分
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配备各种小型敲击乐器、电子琴或钢琴、收录放机、拼图、插板、积木、彩色画笔、黑板、剪纸及贴图用具、纸牌、儿童作品展示柜等
2分
生活辅导室配备洗漱、饮食、清洁、简单劳动等日常生活训练物品等
教
师
专科以上学历
1分
专业背景为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
2分
医疗、康复、心理等专业背景人员通过相关专业学习,基本达到进行儿童康复教学活动要求的也可承担部分教学任务
2分
教师与儿童的比例为1:3~1:5
2分
骨干教师具有3年以上特殊教育或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实践经验
1分
骨干教师具备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评估和制定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的能力
2.现场观摩
每日基本的康复训练至少110分钟
物理治疗至少40分钟
4分
作业治疗至少40分钟
4分
教育活动至少30分钟
4分
每名儿童每周至少进行1次音乐游戏活动,每次至少30分钟
2分
每名儿童每月至少进行1次社会融合活动,每次至少30分钟
2分
小计
22分
家长指导和培训
家庭康复指导每周至少1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分
项目管理人员1名,由机构主任或分管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担任
1分
1.现场查看
2.座谈、访谈
有一定的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
1分
经过项目管理专项培训
1分
小计
3分
项目专业人员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业务主管需具有教育、医疗、心理、社会中级以上职称
1分
1.现场查看
2.查阅档案资料
3.座谈、访谈
4.现场看课、评课
1.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
项目
评估容及计分标准
分值
得分
评估方法
基
本
条
件
5
分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
1分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
2.查看从业执照
3.查看合格证书
4.现场查看
注:其中任何一项不达标者不予评估
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
1分
日收训能力不少于20名
1分
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
1分
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至少150㎡,其中: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至少2间,每间至少15㎡
1分
个别训练室至少3间,每间至少5㎡
1分
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感统训练室)至少1间,每间至少50㎡
1分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家长培训室/儿童评估室/教师培训室/资料室)至少1间,每间至少15㎡
1.5分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家长培训室/儿童评估室/教师培训室/资料室):配备接待用桌椅、档案柜、电脑、电脑桌椅等;配备基本的康复与教学评估设备;配备供家长学习、借用的康复普及读物和玩教具等
1.5分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滑梯、秋千等大型玩具
1分
小计
6分
合计
15分
人员配置与要求23分
项目管理人员
1分
查阅档案资料
有专业人员对康复服务活动设计、家长培训等相关记录等资料
1分
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
1分
小计
3分
合计
15分
场所设置与设施
1 5分
室外康复训练场所通风透气、采光好
1分
现场查看
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
1分
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
1分
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不少于150㎡
1分
1分
小计
2分
宣传普及康复知识
利用“全国助残日”、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脑瘫儿童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
2分
查阅档案资料
小计
2分
档案管理
按照项目要求建立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见“全康办〔2012〕10号”文件),完整填写档案容,提供反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
运动治疗室至少1间,面积不少于50㎡
1分
作业治疗室至少2间,总面积不少于50㎡
1分
培训教室至少1间,面积不少于20㎡
0.5分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儿童评估室)至少1间,每间面积不少于15㎡
0.5分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
0.5分
小计
7.5分
基本设备
1.评估工具:具有物理治疗(GMFM)、作业治疗(STEF)、言语治疗(S-S评定)、认知训练(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的评估量表和工具
1分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
1分
小计
9分
场所设施
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配备儿童课桌椅、大小白(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挂图、卡片及相关教具
1分
现场查看
个别训练室:配备个别化训练课程评量表、个训用桌椅、玩教具
1分
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感统训练室:配备PT软垫、木条台、滑板车、大滑板、吊筒、钻滚筒、羊角球、大龙球、布袋跳、触觉球、按摩地垫、按摩大龙球、平衡木及平衡踩踏车、万象组合包、精细运动训练用玩具等
3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现场观摩
3.座谈、访谈
4.个案抽查
开展脑瘫儿童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言语、认知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
3分
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
1分
开展脑瘫儿童转介和跟踪服务
1分
小计
8分
家长培训
向家长提供脑瘫康复咨询服务
1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座谈、访谈
向家长提供脑瘫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
2分
教案规,有互动评价表
2分
课堂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目标实现75%以上
2分
个别训练课:要求老师与儿童1:1或1:2
主要应用在儿童认知、语言、运动训练等方面,有教案
1分
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目标实现75%以上
2分
小计
22分
家长指导和培训
家庭康复指导每周至少1次,每次至少0.5小时
宣传普及康复知识
利用“全国助残日”、“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和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
2分
查阅档案资料
小计
2分
档案管理
按照项目要求建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完整填写档案容,提供反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
2分
组织儿童参加社会融合活动每年≥6次
2分
小计
10分
合计
10分
总计
100分
加
分
项
20
分
有教育资质
4分
1.查看资质证书
2.现场查看
有医疗资质
4分
设置在有教育或医疗资质的残联康复中心
4分
如提供餐饮,有卫生合格证和独立的厨房操作间
2分
增设语言/认知训练室、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生活辅导室等专用训练室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