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紫南村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线观察
佛山紫南村: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文/闭菱英 图/郑建明
紫南村,是一条位于广东省佛
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内的行政
村,全村面积5.88平方公里,下
辖15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
有户籍人口6400多人,外来人口
7000多人,已先后荣获“全国民
主法治示范村”“中国十佳小康
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
美村镇” 以及“广东省十大美丽
乡村”等荣誉称号。
在众多的荣誉
面前,紫南人没有骄傲自满,而是
更加务实,不忘初心,坚持走绿色
发展之路。
如今的紫南村,在蓝天
下,在绿水旁,迎来了“广东省环
境教育基地”又一荣誉称号。
近十年来,紫南村以“村容
整洁、环境优美、水质洁净、空气
清新、适宜人居”为目标,开展了
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大刀阔
斧地对旧村工业园区进行改造,为
紫南村招大商招优商腾出空间,构
建了“四个专业市场和一个饮食产
业链”的绿色环保产业格局。
优越
的环境吸引了56家企业落户,紫
南村正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紫南村走绿色发展之路,也经历了村民不理解、不支持的过程。
原来村民分红和村内收入主要来源是村级工业区众多小企业,但这些小企业大多是“散乱污”企业,对生态环境影响大,制约了紫南村进一步发展和招商引资。
没有好的环境如何吸引来好的企业?紫南村党委书记潘柱升深深地意识到阻碍紫南村发展的症结所在,没有绿水青山哪来金山银山?
正视问题、对症下药,紫南村
大刀阔斧地对旧村的工业园区进行
改造,关停搬迁了22家高污染、低
产出的企业和小作坊,为紫南村招
大商招优商腾出空间。
经过近十年
的发展,紫南村已形成了“四个专
业市场(即紫南商贸城、易运物流
城、国际卫浴城、银河广场)和一
个饮食产业链”的绿色环保产业格
局。
同时,优越的环境吸引了56家
企业落户紫南,其中有3家上市公
司,23家规模以上企业,村集体收
入在2017年突破了1亿元,实现了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村民们
的荷包鼓了起来。
紫南智慧不仅是让村民们荷
包鼓起来,还要让村民真正幸福起
来。
紫南村建成了省级名校——紫
南幼儿园和紫南小学,建设了一流
的公共文化设施,紫南村的好人馆
及村史馆也为这两所学校建立定点
校外教育基地奠定了基础,绿色教
育从娃娃抓起的观念深入人心。
紫
南村的孩子,高中毕业后不论考上
哪一所大专院校,都有奖学金,为
莘莘学子在求知求学的道路上前行
解决了后顾之忧。
在医疗保障方
面,村民看病只需交4元门诊挂号
费或600元住院费,便可享受医保
范围内的药费、床位费等费用全
免,实现了紫南村民“小病不出
村,大病有人帮”的目标。
如今的
紫南,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
所医,学有所教,弱有所助。
紫南村美丽村貌
作为重点打造的文旅项目,“紫
南船说”将有效盘活13.3公里的
生态水体
一线观察
坚定不移改造提升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世代传承
村级工业园整治成果,坚定了紫南村环境改造提升的决心,紫南村开始加大对村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打造绿水青山的宜居环境。
加大投入,全面改造提升村居生态环境
近十年来,紫南村共投资3.8亿元进行村居环境改造提升,率先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增加村内人均绿化面积,实现道路硬化、绿化和亮化,兴建立体停车场、生态停车位、人行天桥、人行隧道,实行人车分流。
同时,紫南村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成立市政处,建立村级环卫队伍,购置洒水车、扫地车。
全村污水管网全覆盖,全面改善水环境。
早在2010年,紫南村就自筹资金完成农村地下污水管网建设,在15个自然村全面推进下水道改造工程,在各街巷铺设下水管道,累计共改造下水道长达60公里,把明渠改为暗渠,实现了雨污分流,并把生活污水接驳到南庄镇属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纳污、统一处理。
该举措极大改善了紫南村的河涌水质,实现村内无黑臭河涌,没有劣Ⅴ类河涌,岸绿、水清、鱼游、嬉水的景象常现紫南。
成立专业队伍,解决农村垃圾问题。
紫南村在2011年初成立了禅城区首个村级绿化环卫管理处,建立了一支由60多人组成的专职环卫队伍,负责紫南辖区内的卫生清洁、河涌清洁以及绿化维护工作,并逐步对绿化环
卫队伍进行优化,分设垃圾汽车
清运、绿化养护、环卫清洁、河
涌清理、四害灭杀五个班组,实
行层级管理、专人负责、责任到
人。
紫南村自行投入资金购置自
动装卸式环卫垃圾车、垃圾桶、
洒水车,将辖区内各个工业园区
和村小组的垃圾池进行升级取代,
规范管理整个紫南村内的垃圾收集
和清运以及绿化维护。
村委会和各
村小组在绿化和环卫方面加大投
入,用于绿化环境、修建休闲公
园、整理废弃土地、清除卫生死角
以及烂地及边角地硬底化、水厕改
造、下水道建设等,实现垃圾日产
日清。
村内环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在改善村内环境方面,紫南村不遗
余力,修建了18座文化休闲公园,
实现道路绿化,人均绿地面积增加
到60余平方米,是广东城市人均绿
地面积的近4倍;打通部分断头河
涌,对全村4.5公里河涌进行清淤,
对其中大部分河涌进行砌岸、植绿
处理;扩建、改建大小桥梁60多
座,修建亭台水榭40多座。
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巩固环
境整治成果。
为巩固环境治理成
果,紫南村先后制定了《紫南村
环境卫生管理自治规定》《紫南
村公共环境整治提升管理提升方
案》《紫南村辖区内河涌管理制
度》等一系列制度,明确村内禁
养鸡、猪禽类,实施鱼塘投包合
同制,辖区内所有鱼塘及用地严
禁搭棚建舍、杜绝饲养,改善河
涌水质、合理布局农用地,遏制
村内生态恶化。
制定《私人住宅
建设规划管理规定》规范私人住
宅建设行为,对建筑杂物等的摆
放也进行了细致的规定,村容村
貌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改善。
打造环境文化,涵养生态文
明民俗乡风
在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紫
南村保留着典型的珠三角桑基鱼塘
农耕文化。
目前,紫南村是一派岭
南水乡田园风光,一派田园牧歌
渔舟唱晚的乡村风情。
村内河岸
两旁,既有保留完整的古建筑群
落被改建为特色民宿,更有村民
新建的小洋楼错落有致、排列有
序,还有古老的祠堂、雅致的书
院、岭南风格的亭台楼阁,掩映
在榕树林中;佛山陶艺、艺术壁
画,随处可见。
在紫南村,处处呈现出“建
设生态文明,走前列当表率”的
浓郁氛围,广府家训馆、佛山好
人馆、紫南村史馆,是教育村民
学习好家训,保护好环境,铭记
好家风,学好人做好人,记住乡
愁的重要教育阵地。
一万多米
长的仁善文化和生态文明展示长
廊,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主题
公园,让村民处处都能受到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保护环
境,爱护村内的绿水青山,成为
广大村民的普遍共识。
如今的紫南,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并将
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对于紫南村今
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其打造“一
带一环三区,22个旅游项目”的
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紫南人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
共识与行动。
深耕环境教育基地,
打造美丽乡村璀璨明珠
在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的同时,紫南村也实施一系列环境再升级项目。
2019年10月,紫南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2020年9月,紫南村又成功创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目前正积极申报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在这期间,探索打造出“一带一环三区”旅游品牌,构成紫南村“787”旅游项目体系。
其中,“一带”为“北江风光带”“一环”为“乡村游憩环”“三区”为“文化体验区、综合服务区、休闲农业区”。
22
个旅游项目中,7大核心项目分别
为:仁园、孝园、善园、礼园、福
园、紫南船说、仁善三馆;8个重
点项目分别为:村头原舍、体育公
园、生态湿地公园、紫南农业公
园、北江花堤、画里锦石、狮舞充
美、水韵澳边;7个支撑项目是:
沙边书院、丛林营地、贤德公园、
鱼耕粤韵、水果市场、陶瓷佳园、
紫南商圩。
现在,紫南村每年接待前来
学习和参观团体近百次。
每年节假
日组织区内外各中小学、幼儿园学
生及家长,开展仁善紫南亲子体验
等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生态环保
意识。
未来,生态湿地公园、紫南
农业公园、北江花堤、画里锦石、
狮舞充美、水韵澳边等项目建成
后,每位来到紫南村的人都会身临
其境体验绿水青山的优美生态环
境,更能直观感受紫南村环境治理
带来的乡村巨变。
打造环境教育基地,一方面
能够有力提升青少年生态环境意
识,另一方面通过产业拉动还能够
带动部分返乡青年、失业青年在家
门口实现创业和再就业。
如今,
“新紫南人”正踌躇满志,多措并
举、多元共治,为将紫南村打造成
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珠三角美丽乡
村而不懈努力。
紫南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