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史导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史导论
《当代史导论》作者是(英国)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本书主要介绍了当代史的本质、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冲击、相形见绌的欧洲、从欧洲均势到全球政治时代等内容。
在此我选取了第一章:当代史的本质——结构的变化和本质区别的前三部分开始我的读书报告。
作者开篇就提出了问题:世界时势在不同的时代总是变化多端的,那么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当代的显著特征,即它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格局和本质是什么?这是作者在这本书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作者将其称为当代史导论的原因。
这本书的一个主要论点是:无论是性质还是内容,当代史与众所周知的“现代史”截然不同。
本书主要探讨的是分割人类历史发展两个不同时代的这个巨大的分水岭,因为塑造当代世界的诸种力量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然而,由于“当代”一词内容含糊和界限不明,当代史研究面临了很大的困难,其中一个必然会遇到的困难是,各人对“当代”一词具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当代史观念是1918年之后提出来的一种迎合觉醒的大众急于了解“以战争结束所有战争”的错误的需要的时新看法,但这种时新看法并不是一种与现在密切相关的历史概念,而是一种与过去紧密联系的十九世纪的历史观点,另一方面,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当代史因缺乏科学性而不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事实上他们这种看法总是被证明是正确的,而我们武断地加以否定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总之,如果当代史旨在阐明塑造当代世界各种基本结构的变化,那么它只能证明它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而不是当代景象
浮光掠影的考察。
尽管研究当代史的历史学家必须注重各种不同的事物,但我们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他们的搜索和眼光就一定要比其他历史学家来得肤浅和短浅。
当代史并非如一些历史学家有时所蔑视的那样,意味着仅仅是对近来发生的各种事情进行肤浅的探讨,以及根据时下思想观念来加以曲解。
当然,就算我们将当代史的概念与新时代的开始联系起来,我们也很难给它起个确切的名称,虽然历史学家为寻求一个新的方案已做了许多种尝试,但却没有一种是完全令人满意的,对于注重史实的历史学家来说,从当代史的整体图景来看,他们所认为的当代史就是新的“大西洋”时代兴起的历史观点,但似乎没有什么合理的根据。
的确,我们没有划分当代史与现代史的确切界限,就这一点来说,我们与那些坚持历史的连续性理论的历史学家看法相同,新世界是在旧世界的阴影下逐渐成长起来的。
我们不要根据明确的时间断限来考虑问题,当接近19世纪末的决定性变化开始时,这些变化是在牢牢地固定在两个固定点的世界中进行的,这两个固定点即拥有主权的民族国家和严格建立起来的由拥有丰富财产的中产阶级来维持的社会秩序。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风暴,它们仍成为今日世界应认真加以考虑的因素,诸如主权、民族国家、拥有财产的民主等概念。
这些概念作为维持平衡的因素而存在于当代社会,而作为连续性的因素,它们补充了非连续性和变化的因素。
正如任何在过去时代经历同样变化的历史学家所期待的那样,这些概念显示了已经诞生的新世界既没
有完全割断它同旧世界的联系,也不只是旧世界的延续,这是一个根植于旧世界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