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论文小学班主任论文贴近童心春风化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特别是像现在,班中的学生大都是拆迁户,尽管已经住上了楼房,成为城市居民,可行为习惯的劣根还是比较差,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够重视。
但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把学生视作“另类生命”,随意“修剪”。
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一棍子打死”。
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为学生所接受。
当然,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
陶行知先生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 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
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而这种结缘这是教育的基础。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希望:在我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知识,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在工作中,我关心着每一个孩子。
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
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每一次过
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人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人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人的每一份成功,贴近童心,春风化雨。
一、偏爱后进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
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大胆鼓励后进生参与课堂活动和班级管理,让他们逐渐克服内心的胆怯。
比如我们班的孙秉易,反应慢,动作慢,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没过几天,他就会积起一大堆作业没有完成。
同学给她起了个绰号叫“懒洋洋”。
每次看到他这副懒洋洋的样子,有时我也真是气极了,但静下心来想想也挺可怜的。
有一次我进教室找他要作业,听到他正和同学们讲话,大家都笑成一团。
于是我趁机也给他起了个绰号“喜洋洋”,当着他的面对同学们说:“没想到你说起笑话来,一点也不懒洋洋啊!如果我们大家多去督促他,指导他完成作业,相信他完成作业后会是更加的喜气洋洋。
”这令他感到很意外,马上坐下刷刷刷地做作业。
这以后,大家都热情地帮助他,我也时时提醒他,他也在慢慢进步。
我认为,委以任务的方法也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去争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
二、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
但他们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被原谅、袒护。
对这类学生,做到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
比如值日班长白晨语,对学习、工作认真负责。
自从让她当班长以来,平时有什么事,我只要跟她说明一下,她都能够安排得井井有条。
作为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她的能力是所有老师都肯定和认同的。
自习课发小红花的权利也给了她。
但有一个星期,我们评“学习之星”,谁知她说,一个星期得了50个小红花。
我惊呆了,同学们也惊呆了,一个星期是不可能发这么多的。
那时,我觉得非常痛心:一个让老师这样喜欢的优生怎么会做这种事呢?那天我把她叫到办公室里。
我搬了个凳子,让她坐着,给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白晨语,一直以来,我很欣赏你,你是个敢作敢为的女孩子。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嗓子不舒服,上课声音都是沙哑的,作为班长的你,心疼老师,便自觉地带领同学们听写生字,课堂纪律非常好。
你还时不时地关心老师。
你说,我有你这样的学生能不开心吗?
聪明的她可能早听出我“弦外之音”,低着头说:“老师,我知道错了。
以后我不再给自己乱发了,你取消我所有的小红花吧!”那一次,我真的取消了她所有的小红花。
自从那以后,我发现她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热情主动帮助同桌丁悠然的学习……
三、博爱中等生
我曾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过一个中等生写给老师:“老师,当我看到你
找尖子生谈话时,我很羡慕;当我看到你找犯了错误的同学谈话时,我也很羡慕。
我知道,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可又比较听话。
有时我真想违反一次纪律,哪怕是一顿训斥……”我看了这段话,感受非常深。
对照自己,作为班主任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最多的往往是特别好与特别差的学生,而那些内向的、文静的中等生,很容易就成了被人忽视的角落。
当他们一次次悄悄地举手,却没有获得发言的权利;当老师的眼光一次次地跃过他们,落在身后的捣蛋鬼身上,他们便越来越沉默,离老师也越来越远。
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我觉得这些学生其实有许多是完有潜力进入优生行列,如果能为他们创造锻炼的舞台,激发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就能为班级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在班级中组织开展“路队长轮流制”、“执行班长制”、“小组长轮流制”等。
特别是“执行班长制”,大大鼓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性。
通过组织活动,我觉得对这一行列的学生进步起了较大的作用。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我班的小干部工作能力也比较强。
有时,我要去听课或去开会,就有意地让小队长管理班级,发现他们也管理得不错。
可以说,有部分执行班长做的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也能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我想,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培养具有高度文化知识的人,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成为一个个心中有“爱”,有“他人”的真正的人。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时更要注重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注重情感的发动。
也只有有血有肉的教育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
才能使教师的言传身教渗透的学生的灵魂中去,从而使他们终身受益。
贴近童心,春风化雨。
我想让孩子的童年有一个良好的起步,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加油,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