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初中篮球的三对三比赛练习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篮球教学
篮球的三对三比赛练习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在“健康第一″理念指导下,本课主要依据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实施部分要求,在充分体现初中生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课的设计主要是以人教版教科书中小篮球内容为载体,以起动、急停、运球急起、、转身、同侧步持球突破、单手肩上传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传球、对抗、配合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已掌握原地运球的基础上强调学生行进间运球技能的同时,以各种形式的练习方式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善于体验、思考、讨论、发现,主动学习并获得技能。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教材是在七年级教材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一步学习较难掌握的脚步动作,以及提高传接球、运球、投篮等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运用能力。
在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弹跳等身体素质的同时,逐步提高传、接球动作的准确性和运球时变换身体重心的能力,以及手脚配合的协调性。
突出篮球运动的游戏性、竞争性和集体性,激发学生参加篮球锻炼的兴趣,提高篮球运动能力。
(一)教材内容价值与设计思路
1.教材内容价值
起动是在比赛中,由静态变为动态的一种动作。
进攻队员的突然快速起动是为了尽快地摆脱防守的有效手段;防守队员快速起动可以保持和抢占有利防守位置。
运动员在场上的速度和反应常常取决于起动的快慢。
急停是在跑动中突然制动的一种动作方法,是各种脚步动作衔接和变化的过渡动作。
在比赛中急停可以直接摆脱对手,也是多与其它技术结合运用。
转身是利用跨步和身体的转动,来改变站立的位置和方向,进攻时用以摆脱防守,或在防守时强占有利的位置,获得堵截、抢断球和抢篮板球的机会。
运球急起急停是在对手防守较紧的情况下,运球推进时,用急停急起的方法来摆脱防守。
单手肩上传球是传球技术中较为常用的一项技术,其特点是传出的球力量大、飞行速度快且出手点相对较高。
适合运用于中、远距离的传球,在快攻中常采用这种传球方法。
持球突破,是以运球和脚步动作为基础的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具有强烈攻击性的进技术,是完成个人攻击的主要手段,也是破坏和打乱防守的有效方法。
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是在切人篮下时常用的投篮方法。
其具有出球稳定性好、出手速度快、伸展距离远的特点。
2本年级教材设计思路
移动技术的教学,首先要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明确移动技术中的各种动作概念、动作时机、动作方法和动作关键。
然后让学生在原地或慢速练习中体会动作方法、难点和控制重心的方法。
在基本掌握所学移动技术之后,结合信号、球和其他技术进行移动组合技术练习。
最终由一对一的攻守对抗逐渐过渡到比赛实践,通过实战来巩固、提高学生运用移动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运球急起急停教学主要通过由“慢一快″的速度变化进行行进间练习,在基本掌握技术动作之后,进行由一名防守逐渐过渡到多名防守队员的运球练习。
与持球突破、投篮、传球或各种运球技术动作衔接进行组合技术的练习。
通过教学比赛提高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
单手肩上传球教学首先进行徒手练习,让学生体会手形、用力、球的路线、落点、引球等动作;通过距离的远近调整来进行练习;在掌握各种传球技术之后,进行有防守情况下的练习。
持球突破技术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明确持球突破技术的动作概念、运用时机、动作方法、技术要素和动作关键。
包括突破前持球(或接球)时的身体动作以及运用假动作的方法;突破时蹬地、转体探肩、放球、加速的做法和要求;持球突破时机的判断和方法的运用以及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借助辅助工具,限制方向、步幅等的突破技术练习;与各种脚步动作,以及传球、运球、投篮等技术结合起来的组合练习;结合防守的持球突破练习。
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教学要强化原地徒手投篮手法的模拟练习,过渡到跑动中拿固定球上篮和行进间运球上篮。
技术基本掌握之后,把投篮与各种脚步动作,以及传球、突破、假动作等结合起来,通过防守和比赛巩固提高。
三、学情分析
1、学生身心特点
篮球运动比赛是以两队队员相互协同攻守对抗的形式进行的竞赛过程。
只有集整体的智慧和技能,发挥团队精神,协同配合,才能获得最佳比赛成绩。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运动技术的形成期,有篮球运、传、投的基本功,善于学习和思考,但是对技术的学习和运用能力不稳定,很容易反复出现错误动作,所以应该多做些强化练习。
同时关注学生的差异,可根据男、女生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对技术、技能掌握程度的要求也不同,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尽可能给所有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学生学习基础
本单元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小学大多在我校就读,因此了解到学生有一定篮球基础,大多数学生能够进行运球,但技术动作有待提高,部分其他学校过来就读学生,无排球基础,因此课堂教学需要分层教学,尽可能照顾到所有学生。
八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学生但同时高效注意时间短,所以将主教材更多的放前半节课,后半节更多安排比赛、体能锻炼,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与学习中体会运动乐趣。
本校八年级学生中男多女少,男生相对女生更活泼好动,可多进行比赛对抗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带动女生提高运动兴趣。
3、本课特色
⑴注重整体教学,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球类运动是青少年普遍喜欢的体育活动,篮球更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
根据学生的兴趣,在本节课教学中对每位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以确保全体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⑴实施层次化分组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由原地运球向行进间运球过渡,体验不同触球部位,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再到观看展板—分组练习直线运球(慢到快)—正误对比纠错—改进练习—直线运球,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整节课结构严谨、环节过度自然、过程比较流畅,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⑴以不同类型的运球游戏贯穿全课,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寓教于乐,逐渐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
4、特殊学生关注
本校七年级学生中有各种慢性病和心脏和关节动手术学生,也有其他原因不能剧烈运动的,因此本教材学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分层、分组、教师重点辅导、针对性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等方式,力争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身心获得良好发展。
四、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掌握移动、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技术动作方法,提高准确运用
技术的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简单战术配合在比赛中运用时机,基本掌握配合方法。
在篮球的游戏和比赛中合理运用所学的篮球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
2、健康行为:培养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良好学习心态,帮助学生养成坚持运动锻炼的习惯。
3、体育品德:在课堂活动培养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所有学生通过篮球运动来调控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都能协助同学或者在同学协助下高效完成课堂内容,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五、教学流程
1、激趣导课。
教师通过简短的语言诱导,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参与意识投入到活动之中;
2、体验。
在进行主教材教学时,本着培养学习兴趣,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精神,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研学,提高认识。
教师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体会动作要领,积极练习。
4、学练,巩固知识。
通过练习加深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并掌握技能。
5、身体素质练习。
让学生体能素质与运动技能相长。
六、安全防范措施
1、教师组织合理,引导监管学生到位。
2、学生在学、练习过程中遵守课堂纪律,不做危险动作。
3、加强思想训练、增强防范意识;中同学好胜心强,体会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老师要训练同学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
4、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需细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新课标水平五(篮球的三对三比赛练习)体育与健康教案
组织队形
要求:
1.按两臂距离散开站
好
2.散开和集合动作要
快
3.注意安全
4.注意力要集中
组织队形
要求:
1.队伍整齐,纪律严明
2.练习精神面貌强
3.突破时注意力度
4.同学之间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