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油田分析试验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油田分析试验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82fe758fbceb19e8b8f6ba34.png)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分 析 试 验 中 心 样 品分 析 、 托 ( 交 ) 田 外 单 委 送 油
各 采 油 厂 的 分 析 试 验 工 作 主 要 是 对 油 气 水 进 行 分 析 ,业 务
因 建 采 位 进行 的分 析 试 验 数 3 渠 道 产 生 。以往 , 田未建 立 分 析 试 验 性 质 相 似 。 此 应 统 一 标 准 , 立 相 同数 据 结 构 , 用 相 同 的 功 个 油
长距 射 频 产 品 多 用 于 交 通 上 . 别 距 离 可 达 几 千 米 。 自动 收 费 识 如
或识 别 车 辆 身 份 等 。 其 所 具 备 的独 特 优越 性 是 其 他 识 别 技 术 无
法企 及 的
无 源 电子 标 签 ( 动 标 签 ) 有 内 装 电池 。 阅 读 器 的 读 出 被 没 在 时 .电 子 标 签 从 阅 读 器 发 出 的射 频 能 量 中 提 取 其 工 作 所 需 的 电 源 。 无 源 电子 标 签 一 般 均 采 用 反 射 调 制 方 式 完 成 电子 标 签信 息 向阅 读 器 的传 送 无 源 电 子标 签 识 读 距 离 较 短 . H U F无 源 技 术 一 般 可 达 到 3 8 ~
21 0 2年 5月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n a a e n f r to iain iaM n g me t n o main z t I o
Ma , 01 y2 2
Vo .5. .0 I1 No 1
第 1 5卷第 l 期 O
油田分析试验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 薇
(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西安 7 0 1) 10 8
油田井下作业数字化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的构建
![油田井下作业数字化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55e511292f60ddccda38a0ba.png)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 石油开采领域的计算机应 身特 点 而独 立开 发 的 .大 多是 运行 于 本部 门的单 机 系统 , 用 越来 越广 泛 ,国 内外 石 油公 司经 过多 年 的探 索 实践 , 油 反映作业系统综合信息的数据却是分布在各三级单位、 机 数 田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已经十分成熟 , 信息技术 已经成为提 关科 室 的单 机数 据或 文 件 中 ,系 统之 间缺 乏 统一 规 划 , 升 企业经 济效 益和市 场竞 争力 的主 要手段 之一 。 据共 享性 低 , “ 形成 数据 孤 岛” 象 。 现 由于世界 能源 经济 形势 风 云变 幻 . 国石油 企业 面 临 我 () 软件平 台 间不能 互利 互用 2各 新 的竞争 压 力和机 遇 ,为 了缩小 与 国外 石 油公 司 的差 距 , 由于 历史 的原 因 . 井 下作 业单 位不 同程 度 地实 现 多数 降低石油开采成本 , 提高企业 的竞争力 , 田企业建立符 油 合 国 际运 行 惯例 的现 代化 企 业制 度 . 实施 主辅 分 离 、 制 改 分 流 , 织机 构 和 管理 模 式 发生 了变 化 , 业 系统 需 要 利 组 作 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应用集成系统 , 对生产 经 营 的科 学化 管理 提供 完整 的信息 支持 。 1 油 田井下作 业特 点与信 息 共享需 求
油井钻探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油井钻探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733d9dd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f.png)
油井钻探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报告:油井钻探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油井钻探工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在油井钻探的过程中,各种设备和仪器需要进行联动和协调,以达到科学高效的钻探效果。
然而,在信息化程度不高的传统钻探管理模式下,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存在着许多问题,这给钻探作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并实现一个高效、科学、智能的油井钻探信息管理系统,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分析和共享,为油田勘探和开发工作提供支持。
二、需求分析1. 数据采集:系统需要能够接收多种数据,如温度、压力、液位、地震等数据,并自动进行记录和存储。
同时,还需要能够接收人工提交的工作日志、检查记录、安全状况数据等。
2.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自动发现和报警异常情况。
同时还能够提供数据查询、报表生成和趋势分析等功能。
3. 任务调度:系统需要按照钻探计划,自动生成任务清单,进行任务调度和安排。
同时还能够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修改。
4. 设备管理:系统需要对钻探设备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购置、维护、保养和更新等,以确保设备的工作良好。
5. 通讯管理:系统需要支持与各类设备的通讯,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指令下达等操作。
三、系统架构设计整个油井钻探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压力等传感器设备,主要用于实时采集数据,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模块。
2. 数据采集模块:主要是采用传感器获取的采集数据并进行存储和处理,同时也接受人工提交的数据,并与设备管理模块相互交互。
3. 任务调度模块:主要用于生成任务清单,并将任务分配给负责的设备或工作人员。
同时,还可以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修改。
4. 设备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对钻探设备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购置、维护、保养和更新等。
5. 系统监控模块:主要用于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分析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d0c0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e.png)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分析随着石油产业的不断发展,油田的开发和生产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各种智能化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就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分析。
一、设计目标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油水井生产效率:通过实时监测油水井的工作状态和生产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及时调整生产参数,提高生产效率。
2. 减少人力资源成本: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和自动化的监控,减少人为操作的需要,降低管理成本。
3. 提高安全性:通过实时监测油水井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优化生产计划: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优化生产计划,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二、系统构成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各种传感器对油水井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数据传输至系统后台数据库。
2. 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存储以及分析。
3. 控制模块: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通过控制器对油水井的生产参数进行调整。
4. 监控模块:实时监控油水井的工作状态,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
5. 用户界面模块:为操作人员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其进行系统的监控和管理。
五、系统应用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该系统的实施数字化管理,提高了油水井的生产效率,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提高油水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这一系统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并为油田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57e2f2f705cc1755270996.png)
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摘要:从客观角度而言当前井下作业系统于生产管理及数据应用层面依旧存在着诸类问题,亟待优化解决,诸如在数据的格式及分布层面相对分散,难以集中化处理,产生信息孤岛情况,作业系统的内部单位之间数据查询较为不便,资料文件的交流不够便捷,导致信息互通程度较低等。
因此基于这类问题的存在,在当前着力做好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促使信息数据区域统一规范化,深度吻合使用维护及生产业务所需,尤为现实和必要。
abstract: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data application of downhole operation system. for example, the dispersive data layout makes it difficult to do centralized processing and lead to information island. data query between internal units of the operation system is not convenient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files is not convenient either, which lead to low degre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downhole operation is particularly realistic and necessary. it can promote the reg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information data and meet the need of use and maintenance and production. 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开发;论述key words: oilfield downhole operation;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research and development;discuss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27-021 油田井下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营理念研究从现实层面分析,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油田的井下生产作业为主要对象,实现对生产信息方面的良性处理、存储及传递,全面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操作,对于作业的质量效率而言能够做出大的提升,可以使油井的使用更长,最终达到作业成本降低,作业占井周期缩短,低投高收的目的,在提升管理业务成效的同时,促进油田生产的根本效益。
浅析油田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
![浅析油田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ac6a952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c.png)
浅析油田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1. 引言1.1 油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油田信息化建设在当今石油行业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油田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油田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
油田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油田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效率,提升油田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油田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实现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高勘探开发效率,降低勘探风险,帮助油田提高生产力,增加产值。
油田信息化建设对于促进油田产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加强油田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油田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油田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油田管理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油田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国油田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相比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油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信息化应用范围和效果等方面。
油田信息化建设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滞后和薄弱的情况。
在油田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够高效的情况,导致油田信息化建设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油田信息化建设在管理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油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思考,导致信息化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和协同。
我国油田信息化建设在现阶段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和实施,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油田信息化建设与油田管理和生产的无缝对接。
2.2 油田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油田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油田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展示,从而实现对油田生产、管理和决策的智能化支持。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与传输:油田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数据,包括生产、地质、工程等多种类型的数据。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分析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1e54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6.png)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油水井实时监控、智能控制和数据分析的系统。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油井开采也日益进入了智能化、自动化阶段。
传统的油井管理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实时监控不足、生产数据反馈不及时、人工干预过多等,制约了油田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通过在油井井底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井下参数,将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油井的远程监控。
同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反馈,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生产策略。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还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智能控制策略,使油水井的生产运行更加高效和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和实现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可以为油田生产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促进油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1.2 研究意义石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油井的开采对于能源供应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油井管理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人工监测不及时、数据获取困难等,这些问题导致了效率低下和生产安全隐患。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提高油井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监测井底传感器实时获取油井状态参数,实现对油井生产过程的精准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油井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减少人力成本,同时提升油井管理的便利性和效率。
数据分析与反馈则可以通过对油井生产数据的分析,实现对油井生产情况的精准判断和优化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智能控制策略的引入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化的控制决策,实现对油井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系统实现与效果评估可以通过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的评估,验证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的效果,并为智能油井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浅谈油田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胜利油田采油管理区的实践为例
![浅谈油田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胜利油田采油管理区的实践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831a129e518964bce847c3d.png)
信息系统工程 │ 2018.10.2067SYS MANAGEMENT 系统管理摘要:胜利油田最基层的原油开发单位为采油管理区,将采油管理区逐步实现信息化是油田的既定目标。
文章介绍了项目实施的背景和采油管理区的概况,阐述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突出了信息化实施的过程和效果。
通过信息化的实施,油气田的原油开发过程实现了可视化,自动化,降低了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优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减员增效的目标。
关键词:油田;信息化;自动化一、企业概况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国有特大型企业,胜利油田分公司为其下属的分公司,胜利油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
采油管理区为胜利油田最基本的油气开发单元,承担着某一区块或某几个区块的原油开发任务。
本文就油田某一采油管理区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管理区基本情况。
该管理区油井总数113口,开井94口。
注水井19口,开井17口,年产原油5万吨。
管理区现有职工194人,下设综合管理室、经营管理室、技术管理室和生产指挥中心四个部室。
基层站有注采站3个,集输站1个,维修站1个,合计5个基层站。
生产过程采用单井罐车拉油方式,将油井产液由罐车送到集输站,由集输站脱水后,通过管道外输。
二、项目实施背景中国石化的总体信息化目标是:贯彻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两化融合”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在“十三五”(2016-2020)期间全面实现老油气田可视化、新油气田自动化和高压气田、酸性气田、海上油气田智能化,并打造一体化油气生产运行指挥平台。
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该采油管理区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的有关工作。
三、项目建设的原则(一)按照集团公司(中国石化)统一安排,推进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为油气开发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强大动力。
(二)以简洁、实用、高效、经济为原则,按照“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的原则,实现数字巡检、中心值守、人机联动、快速响应,形成以生产指挥中心为核心,注、采、输一体化管理的信息化采油管理区运行模式[1]。
长庆油田采油一厂井下作业监督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长庆油田采油一厂井下作业监督管理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99c6402f78a6529647d5375.png)
下作 业监督 。 外, 此 针对 措施 井施 工专业 化工 作特点 ,
聘 用 市场化 专业 井下 作业 监督 员对油 水井 井下作 业 施 工 的主要 工序 施工 质量 进行 重点全 过程 监督 。
厂级监 督 主要 负责全 厂措 施井 和大修 井等现 场 质 量 、 控安 全等 的监 督 , 对作 业 区监督 工 作开 展 井 并
监督 的人事 管理 及劳 资关 系均归属 各作 业 区 . 区级 、 井 区级 监督 考核 均 由作业 区进 行 ,考核结 果报 井下 监 督站 备案 . 考核兑 现 由所在作 业 区执行 。
21 制 定 并 发 布 井 下 作 业 质 量 监 督 管 理 制 度 。 .
为 进一 步完 善分级 管理运 行机 制 ,规 范现 场监 督 管理 程序 . 证监 督工 作 的连贯性 和完 整性 , 保 针对
23 提 高现场 监督 员的综 合业 务素质 .
第 一采 油厂井 下作 业监督 机构 成立 之初 ,即对
全厂 10余 名各级 监督 进行集 中培 训 ,聘 请具 有监 4 督 资 质 的专 业 监 督 公 司 的优 秀 培训 师 担 任 培 训 教
师 , 监督员 进行 专业 理论培 训 。同时 , 对 选派基 层技 术经 验丰 富的监督 员 至油 田公 司深 造 ,进 行井 控培 训和监 督知 识培训 ,进 一步提 高 了基层监 督技 术素 质 。 同时 , 针对 基层监 督人员 流动性 强 , 专业知 识缺 乏 的实际情 况 ,组织 编写 了 《 井下 作业 技术手 册 汇
f r e h t v r r e— r e p r t n c mp n o s s e O a o s re te d wn o e o e ain o o 1 0i P o u t n F co y i o c s ta e y ma k t d i n o e ai o a y p s e s s S s t e v h o h l p r t fN . e v o o l r d ci a tr o n C a g i g Oi e d Co a y n o o f r t e u iu ,ef c ie a d s san b e d v l p n u e vso o c p n o d r t h n q n l l mp n ,a d h w t o m h n q e f t n u ti a l e e o me t s p r iin c n e t i r e o i f e v sr n t e r c s o to n mp o e t e o e ai n q ai . a e o n h te n t e n g e td T e e p re c s a d s o c m— te g h n p o e s c n rla d i r v p rt u lt h sb c me o et a a ' b e l ce . h x e n e n h  ̄ o h o y i i g u ig o e y a mp e n ai n o o n oe o e a in s p r iin a e s mma z d a d c mmu i ae n t e p p r wh c r — n s d rn n — e r i lme t t fd w h l p r t u e v s r u o o o i r e n o n c td i h a e , i h p o
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究
![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fdeb0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5b.png)
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究井下作业是一种以提升采油速度与采收率为主要目的,根据油田改造、调整、挖潜等需求根据相关的工艺技术利用相关井下与地面设备,对油水井进行井下挖掘的一种新技术,其内容十分的广泛。
本文对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标签: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发展一、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分析1、国外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
在现阶段下,国外发达国家井下作业技术主要使用压裂酸化技术、修井作业技术与试油测试技术,压裂酸化及时主要通过使用新材料与相关压裂工艺,降低开采成本提升采收率的一种技术。
试油测试技术包括数据采集、地层测试、排液与压力恢复、射孔、分析解释几个内容,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技术有油管传输射孔+地层测试+电子压力计三联作工艺技术、有关传输射孔+地层测试+喷射泵三联作工艺技术等,这几种技术均可以显著降低采集的成本,缩短采集周期;修井作业技术主要应用于连续有关作业技术与工具开发使用过程中,修井工具的种类较多,包括组合修井工具、液压操作工具、辅助工具等等。
2、国内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
油田井下技术包括工艺技术、机具技术、装备技术、企业管理技术、方案设计等等,近些年来,我国石油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对于勘探与开发技术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之下,各个行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开始逐渐改变传统运营战略,同时,油田井下作业也开始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积极的引入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技术,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油田井下作业技术效率的都了一定的提升。
二、油田井下作业技术发展趋势1、压裂酸化技术。
目前国内的成功率较低,生产成本较大。
因此发展重点为努力提高措施的成功率,大幅度降低成本。
在压裂方式上,变单层压裂为多层压裂,单井压裂变为整体压裂。
在压裂液方面,发展低伤害低污染清洁型压裂液,同时推广使用双千型压裂设备,并匹配适宜的及时配液设施、高温高压评价设施、多功能回路仪以及旋转粘度计等设备。
油气田井下作业技术和井控安全工作研究
![油气田井下作业技术和井控安全工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23281f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e.png)
油气田井下作业技术和井控安全工作研究
油气田,对发展国家经济,提升国家能源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油气田井
下作业的技术及井控安全工作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要追求最高安全技术标准。
油气田井下作业的核心是井控,需要建立一套完整
的安全技术方案,通过合理的将设备置入井控中,获得更加安全的作业条件。
在井控中,
要实施智能集中管控系统,让设备有更好的监视机制,应对更加严苛的井控环境。
其次,应该全面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实施教育细致要求,进一步提高人员
的安全意识。
同时,要加强井下作业领导者的安全技术熟练度,通过对生产安全的技术进
行全面而系统的培训,增强技术人员的安全素养。
另外,井下作业还需要充分视野,要在井口施工前全面了解储层形态,按照安全要求
进行操作,以减少不能预料的危险。
另外,合理配置抢修物料,确保在出现故障时及时安
全抢修,并对井控系统进行严格检查。
此外,还要合理使用可替代性非道具设备。
油气田井下,作业设备的替代件的使用,
方便快捷,但也较为危险,应尽量使用道具作业,以减少井下损坏率,降低危险程度。
总而言之,油气田井下作业技术和井控安全工作的研究,是提高井下作业安全程度和
提升作业效率的关键,必须重视,特别要追求最高安全技术标准,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充分视野,以及合理使用可替代性非道具设备。
从而使油气田井下作业更加安全有效。
基于物联网的石油钻具生产线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石油钻具生产线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2b41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1.png)
基于物联网的石油钻具生产线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兴技术正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中。
石油钻具生产线作为石油行业中的关键生产环节,其生产过程需要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物联网的石油钻具生产线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这一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启示。
1. 系统概述基于物联网的石油钻具生产线智能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集成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在石油钻具生产线上部署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设备,实时采集生产线上的相关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该系统还能够通过各种智能设备和平台,实现对石油钻具生产线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生产质量。
2. 系统组成(1)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在石油钻具生产线上部署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用于实时采集和监控生产线上的相关数据,如温度、压力、振动等。
(2)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负责将传感器和控制装置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一般采用无线通信技术或者有线网络传输技术。
(3)数据中心:用于接收、存储和处理从生产线上采集到的数据,通常采用云计算技术来实现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4)智能控制系统:基于数据中心分析的结果,通过各种智能化算法和控制策略,实现对石油钻具生产线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5)远程监控和管理平台: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对石油钻具生产线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供实时的生产数据和报警信息。
3. 系统功能(1)实时监控: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和监控石油钻具生产线上的各种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2)数据分析和预测:通过数据中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预测生产线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4. 系统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实时监控和智能化控制,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油田井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油田井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0f59b7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7.png)
油田井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在石油行业,井下管理系统对于油田的生产和管理至关重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提升,如何设计和实现高效可靠的油田井下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油田井下管理系统概述油田井下管理系统是指对油井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和调度的系统,包括井下设备的远程监测、数据采集、故障诊断和自动化控制等功能。
其设计和实现需要充分考虑油井所处地质环境、油井类型、井口设备和井下管道等多个因素。
三、系统设计1.技术选型在设计系统时需要进行技术选型,结合井下环境和实际运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如传感器、PLC控制器、SCADA软件等。
同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兼容性等因素。
2.井下数据采集油井的数据采集是系统设计的核心。
通过对井下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的采集,实时监测井下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实时传输到地面中心,如此操作便能及时进行相应的调度,保证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井下电力设备油井处于一个恶劣的环境当中,长期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所以,井下电力设备选取也十分重要。
首先需要选择适用于井下环境的低功耗和中功耗的控制设备和硬件,以及高稳定性的电源。
针对井下用电特点,需要结合油井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布置电气线路。
四、系统实现1.数据处理处理采集到的数据是系统实现的核心。
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生产异常情况,派遣相应的技术人员处理。
2.故障诊断和维修井下设备在长期工作中会发生故障,因此,需要针对常见的故障情况开发一系列故障诊断方案。
一旦发现井下设备故障,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
3.协同作业为了保证井下管理的高效性,井下设备需要实现与地面中心的协同作业。
地面中心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井下进行远程监控和调度,从而快速响应井下的异常情况,调节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
五、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油田井下管理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信息化技术在石油钻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信息化技术在石油钻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d16c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8.png)
信息化技术在石油钻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石油钻井企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对生产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安全生产管理在石油钻井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石油钻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优化。
信息化技术在石油钻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分析、预警预测等功能。
通过信息化技术,企业可以及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事故应对和处理的效率。
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在安全培训和教育中发挥作用,帮助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发生。
信息化技术为石油钻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效率。
研究信息化技术在石油钻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推动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石油钻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改善工作效率、降低事故风险的重要手段。
深入研究信息化技术在石油钻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研究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信息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信息化技术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中的作用,有助于企业制定更加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事故应对能力,减少事故损失。
研究信息化技术在监控和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研究信息化技术在培训和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进行一项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的关键。
基于信息自动化的油田发展探究
![基于信息自动化的油田发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f8bb12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7.png)
基于信息自动化的油田发展探究摘要:文章以油田发展中信息自动化重要性为切入点,简单阐述了信息自动化建设,能够减轻人员工作量,远程把控油田开采情况,降低开采工作难度,以此为基础,结合油田发展中信息自动化的集散控制、可编程控制等系统应用,提出油田发展建议,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提高油田工作效率,推动油田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息自动化;油田发展;信息处理前言:油田企业是以油气生产为主业,集勘探、开发、后勤辅助、施工于一体,专业门类较为齐全,由于勘探、钻井等油田工程均处于野外,环境较为复杂,加上油田施工人员、设备流动性强,存在距离长、多点分散的特点,增加了油田管理难度。
因此,油田发展中,应采取信息自动化系统,实现原有生产的自动控制、检测、管理与调度,从而增加油田产量,降低油田维护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油田发展中信息自动化重要性自动化作为工业时代产物,是工业发展代名词,是指机械设备、信息系统显示管理中,根据既定流程进行操作,在完全没有人,或是只有少数人参与下完成的,经过自动信息分析、检测识别与设备操控程序,达成预期生产目标。
现阶段,信息自动化技术已经用于社会方方面面,涉及工农业生产、商贸业、交通运输、医疗服务、家庭及军事领域等,使用信息自动化技术,能够解放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油田自动化对于油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油田长期战略规划,为促进油田发展改革,实现油田高效开采,需实施信息自动化建设,通过控制系统,可远程操作采油站或采油井,不仅可将人员从恶劣环境中解放,保护工作人员安全,降低油田工作难度与强度,还能保证采油井/站能够按照流程运营。
二、油田发展中信息自动化的应用1.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为DCS系统,监控画面较为丰富,能够对油田开采进行全面监控,有助于人员控制生产设备,把控现场环境。
并且,系统具有良好逻辑控制效果,能够将操作调节阀参数变化直接反映出来,反应监控画面,保证工作人员安全性,提高作业活动可靠性与安全性,确保集散控制系统运行正常。
新疆油田第二采油厂QHSE管理体系研究开题报告
![新疆油田第二采油厂QHSE管理体系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b905d7b9f3f90f76c61bbe.png)
1. 课题的意义在新疆第二采油厂建立QHSE管理体系,对于采油厂有效地开展体系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好处。
1为采油二厂提供了一个系统、连续的管理新思路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使得系统内各要素、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有了协调统一的主体,促进了各管理领域的取长补短,为全面满足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要求提供了解决方案。
通过建立统一标准,避免了因个人(部门)认识上的差异而导致各要素、子系统发展不平衡和出现各管理体系各自倚重的现象。
2有利于统筹安排管理活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有利于采油企业统筹开展管理活动,统一策划体系的运行,统一协调资源配置,统一组织文件修订,统一组织内审和管理评审,统一考虑满足生产与管理需要的纠正预防措施等等。
不仅可实现资源共享,减轻采油二厂负担,还可避免不同体系间的重复要求、不协调的要求或矛盾,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管理整体优化的目的。
3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的确定是建立各管理体系的关键,分别建立不同的管理体系往往造成组织机构庞大、人员设置重复。
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和职能分配,统一考虑人员的岗位配置。
此外,由于整合型管理体系对员工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油二厂利用这一时机还可以发现和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4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目标的效率和效益。
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的采油厂,为同时审核认证不同的管理体系创造了条件,不仅使企业可以通过一次认证审核获得三个体系或三合一的证书,而且还使采油二厂用较小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实现了多个管理体系目标,提高贯标认证的效率和效益。
.5为其他管理体系的整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逐渐建立并实施运行了内控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强调财务、计划等工作的控制管理。
作为海外上市公司,以后还可能引入其他的管理体系,QHSE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为新旧管理体系的整合提供经验,有利于采油二厂实现整合意义上的综合管理。
油田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技术研究
![油田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d2db35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9.png)
油田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油田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油气勘探的难度不断增加,人工采油已经难以满足油田生产与管理的需要。
因此,油田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一、油田智能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发展现状传统的油田开采方式主要依赖人工管理和控制,这样的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人力成本高、效率低下、安全隐患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油田开采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油田智能化管理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过程中。
目前,油田智能化管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对油田生产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控,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信息化管理。
其次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油田采油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油田采油效率。
最后是将数据驱动的智能算法应用于油田生产计划优化和调度,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二、油田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技术的落地问题油田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如物联网、传感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其实施过程面临着多种挑战和问题。
其中,最困难的任务是如何将传统的油田管理模式与现代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油田智能化管理系统。
此外,还需要解决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型建立和验证、系统运行和调试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油田智能化管理技术的研发者们不断探索和实践,试图找到最优的解决方式。
例如,有些研究者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油田采油的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实现对采油过程的智能化监管和优化。
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设备,实现对油井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提高了油田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三、油田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技术的应用前景油田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油田开采和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将不断提高,管理成本将不断降低,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石油工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石油工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e093241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8.png)
石油工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探摘要:面对我国石油工程监督管理的现状,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时代对石油工程监督管理的要求,也是提高石油工程监督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因此,利用信息系统辅助进行石油工程监督管理,己经成为提高石油工程监督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介绍石油工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探索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降低成本,减轻监督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监督效益和效率。
关键词:石油工程监督;信息化;信息系统1 引言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国家对能源行业质量要求的不断加强,信息化在石油工程监督过程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石油工程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适应新形势下对石油工程监督“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工作要求,体现了“统一性、业务适用性、技术先进性、可操作性”原则。
当前,国内石油石化生产建设现场分布在全国各地,地域辽阔,业务范围广,办公地点分散。
同时,石油建设工程点多、面广、线长,生产工艺复杂,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技术要求高、责任大,需要多专业协同配合。
以往监督相关业务数据需要手工填写纸质表格再由人工汇总统计,并向建设单位、管理部进行信息共享与报送。
低水平信息化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且挤占了部分人员视频监控工作时间,信息化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因此,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减轻监督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石油工程监督部分工作流程信息化处理就成为当务之急。
2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思路建设石油工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思路是按照石油工程监督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通过实施完全信息整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国家和各专业化公司以及各地方与工程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行政文件、规程规范、强制性标准等为基础,应用互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影像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等,实现工程质量信息从采样、存储、传输、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全面信息化、自动化,形成一个向导型、智能化的业务体系,为石油工程监督提供实实在在的工作手段和信息化的工具,使其既可方便快捷地完成具体监督任务,又可对全局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并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进而提高石油工程监督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全面的安全、质量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e g r e e o f i n f o ma r i t o n s h a r i n g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f o ma r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o f d o wn h o l e o p e r a t i o n i s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r e a l i s t i c a n d n e c e s s a r y .I t c a n p r o mo t e t h e r e g i o n a l s t nd a a r d i z a i t o n o f i fo n r ma t i o n d a t a a n d me e t t h e n e e d o f u s e a n d
ma i n t e n a n c e 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
关键 词 : 油 田井下作 业; 信息管理系统; 研究开发 ; 论述
Ke y wo r d s : o i l ie f l d d o wn h o l e o p e r a t i o n; i n f o ma r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 d i s c u s s
陈崇斌 C HE N C h o n g — b i n
( 辽 河 油 田公 司 生 产 运行 处 , 盘锦 1 2 4 0 1 0)
( P r o d u c t i o n O p e r a t i o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L i a o h e O i l i f e l d o f C N P C, P a n j i n 1 2 4 0 1 0 , C h i n a )
s y s t e m.F o r e x a mp l e , t h e d i s p e r s i v e d a t a l a y o u t ma k e s i t d i ic f u l t t o d o c e n t r a l i z e d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l e a d t o i n f o r ma t i o n i s l a n d .Da t a q u e r y b e t we e n i n t e r n a l u n i t s o f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s n o t c o n v e n i e n t a n d t h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o f i f l e s i s n o t c o n v e n i e n t e i t h e r , wh i c h l e a d t o l o w
中 图分 类号 : T P 3 1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3 ) 2 2 — 0 2 2 7 — 0 2
1 油 田井下生产信息管理 系统的运营理念研究
产 作 业 为主 要 对 象 ,实 现 对 生 产 信 息 方 面 的 良性 处 理 、 存 从 现 实 层 面 分析 ,油 田 井 下 作 业 生 产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储 及 传 递 , 全 面 实 现 计 算 机 网络 化 的管 理 操 作 , 对 于 作 业 ( 以下 简 称 为信 息 管 理 系统 ) , 主 要 是 通 过 对 油 田 的 井 下 生 的质量效率而言 能够做 出大 的提升 , 可 以使油井 的使用更 长, 最 终 达 到作 业 成 本 降低 , 作 业 占井 周 期 缩 短 , 低 投 高 收
域统一规 范化 , 深度吻合使 用维护及生产业务所需 , 尤为现 实和必要 。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l y s p e a k i n g , t h e r e a r e s t i l l m a n y p r o b l e ms i n p r o d u c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a n d d a t a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d o w n h o l e o p e r a t i o n
Va l ue Eng i n e e r i n g
・2 2 7・
关 于油 田井下作Hale Waihona Puke 业生产信息管理 系统 的开发研 究
De v e l o p me n t Re s e a r c h o n Pr o d u c i t o n I n f o r ma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o f Oi l ie f l d Do wn h o l e Op e r a t i o n
摘要 : 从客观 角度 而言当前 井下作 业系统 于生产管理及 数据 应用层面依 旧存在着诸 类 问题 , 亟待优化 解决, 诸如在数据 的格式 及分布层 面相对分散 , 难以集中化处理 , 产 生信 息孤 岛情况 , 作 业系统 的内部单位之 间数据 查询较为不便, 资料丈件的交流不够便捷 , 导致信 息互通程度较低等 。 因此基 于这类 问题 的存在 , 在 当前着力做好油田井下作 业生产信 息管理 系统的研 究开发 , 促使信 息数据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