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之河阳——白墙黑瓦小巷深,马头墙下丽人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水之河阳——白墙黑瓦小巷深,马头墙下丽人行...
古村河阳,位于缙云县新建镇西1.5公里,距仙都景区16公里。

河阳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是个有着1100年历史的古村庄,以朱姓宗族血缘为纽聚族而居。

村庄是世间罕见的座西南朝东北布局(专家说法,村民说法正相反)。

据介绍,河阳村先祖来自河南信阳,为使朱氏后裔不忘祖宗之本,特取河南信阳四字中两字,命村落为“河阳”,这就是村名的来历。

如今,我们看到的河阳村是一个平静、整洁的江南小村,你走在街道上,很少感觉到喧哗。

这里一门一户,一街一巷,一人一物无不透露出古风古韵。

为了读懂河阳村(所谓读懂,也是走马观花而已。

因为我们今天要赶回杭州,时间紧迫,只能看几个重点景点喽),领队为我们请了一位导游,是位30多岁的朱姓女士,自称是朱姓第38代孙。

朱女士身着旗袍,和这古香古色的街道倒是很相配。

朱女士介绍说,村中现存有一溪两坑的水系、一街五巷的村落规划布局均为元代设计。

此外十大宗教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十多座古
祠堂乃明清两朝所建,初步统计明清建筑有1500余间,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为全国少见。

其中,无论是“朱大宗祠”还是“精凿遗风”,从“循规映月”到“廉让之间”,此外,“虚竹公祠”、“三院同春”……河阳村的古建筑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而且,一座建筑有一段特殊的历史,一个院落孕藏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故事。

河阳的古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四合院式设计。

多数建筑为18间房,所以叫做“十八间”。

“十八间”当属典型的江南古建筑群了,黑瓦白墙,在夏天晴朗的天空下舒展着,重檐和那檐角兽头投下巨大的阴影,使得一切显得更加沉重厚实。

这里不是摆样子的“空巢“,都有住户呢。

导游首先带我们到了文翰公祠。

该公祠是为祭祀河阳朱氏祖先——清朝中叶朱文周、朱翰臣父子而建的。

文翰公祠建于清嘉庆十八年
(公元1803年),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太平军进驻河阳村,局部被拆毁,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重建。

现在是全村朱姓大族进行春秋大祭的地方。

占地面积780余平方米,座东北朝西南,有房屋20余间,一进三开,有前厅、围廊、天井、后堂。

现辟为河阳民俗陈列馆,它的特点是馆内古匾众多,古时所用的一切农具,家具等都集中于此,是了解河阳历史文化的一把钥匙。

我们不得不赞叹,河阳古村极其历史文化保护的真好,原汁原味的奉献给游人,让人大开眼界。

难为可贵的是,这儿没有被商业化,找个吃饭的地儿都挺难。

文翰公祠门上匾额“义阳望族”是由清朝浙江学政朱珪为河阳所题,字数不多,但洋溢着满满的赞扬之意。

在一家“十八间”大门前的建筑上写着“循规映月”四个大字,是清嘉庆年间房主人朱锡田写的。

从大门望进去,小巷内还筑有“月洞门”,门像十五时的满月,似古代的园林建筑,门上写上“循规”、“映月”等字样。

导游手持彩虹伞,沿小巷款款而行,像极了中国工笔画中的仕女。

人景相映,恍惚之间,我们仿佛穿越回到了千百年前。

说明:1、当时我们只看到了“映月”两字,并无“循规”。

后来一琢磨,“循规”两字应在月洞门的另一侧,从大门望去是看不到的。

到家一查资料果然如此。

2、第一个月洞门上有四个奇怪的字,资料是这么解释的:牛田为“耕”,心口合用为“读”,屋顶下住人为“家”,云动为“风”,合起来就是“耕读家风”。

后来,导游朱女士还请来一位阿婆,两人共同为我们充当“模特”,给我们的画面增添了温馨的色彩。

“廉让之间”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是河阳所有古民居建筑群中最精致设施最完备的封闭形的“十八间”。

它有独立的自用水井,整幢建筑分前厅、后堂、伙房、猪舍、厕所几部分建筑,共计三十五间。

外墙字画古诗保存十分完整,房内木梁木柱上方全是精致的木雕,木雕动物栩栩如生,龙飞凤舞。

在河阳答樵路上,马头墙上集中了三十多个马头,成为了河阳古民居外墙建筑之精华。

我们惊叹和流连于那里气势非凡的马头墙,远远望去就象三十多马在仰头长啸。

感谢团友承担模特的重任,在黑白世界里为我们带来一抹亮色。

八士门是河阳村一处重要景点。

“八士门”为河阳村正大门,总体宽约4.5米,高约4.8米。

“八士门”由元朝河阳村中兴之祖朱竹友始建。

因宋元时期,该村朱氏家族共出了八位进士,为纪念河阳这八进士而建此门,并希望子孙后代以他们为学习榜样,故名“八士门”。

据说当时是一座门楼式建筑,明朝中叶被战火烧毁,明末重建成现在这个样子。

进入八士门就是河阳古街,也叫中街,两侧多为店铺和民居。


条街是河阳村于元代重建时定的中轴线。

古村落、古建筑、古文化,叫我们感慨万千,流连忘返。

区区两三个小时,实在无法读懂河阳古村。

我们还有疑问,一是为什么村民
说,朱氏先祖在建村时是采用座东北朝西南的“大凶”布局?二是为什么“十八间”这样的民居在河阳大量存在?若有机会,我们还会再到河阳来走走,以解谜团。

贴士:河阳古村没有可以住宿的地方,餐饮店家也很少。

门票每人40元,早九点开始售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