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与海洋的分布说课稿第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第一课时说课稿
单位:会昌县白鹅初中姓名:卢地长生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是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
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世界的海洋与陆地的概况,初步认识海陆的分布。
既是世界地理的开篇,也是区域地理教学的起点。
所以这一节的内容显得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动手能力、与他人合作、读图、识图、填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讨论、绘图等活动,拓展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轮廓意识和空间概念。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七大洲的位置及分布特点。
2.难点:七大洲的轮廓、相对位置与分布(能在没有文字的地图上正确指认七大洲)。
二、说学情
(一)学生心理特征:七年级学生往往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但自我调节和自控能力较差。
(二)知识基础:这节课方位感和形状轮廓意识较强,需要学生不断动手操作及读图分析。
三、说教学法
(一)教法:多媒体与教材相结合;黑板与白板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动脑动手相结合。
(二)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分组竞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播放跟本节课内容有关的MV《大海啊,故乡》,让学生轻松愉
悦而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地理课堂。
(二)新授
1.地球——水球
(1)展示图片,引出问题:陆地和海洋相比,谁的面积大呢?
(2)展示图片,得出海陆比例: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3)多媒体与教材相结合,讲解地理书上39页类似的活动题。
2.海陆分布特点
(1)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___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___半球,但无论哪个半球都要_____面积更大。
(2)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特点: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___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___半球,但无论哪个半球都要_____面积更大。
(3)再次解释“无论哪个半球,海洋面积都要比陆地面积大”:重点内容重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3.认识大陆、半岛、岛屿、海峡
(1)读图并根据地理书40页的概念判断abcd分别代表什么地理事物:(2)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大陆、半岛、岛屿,以加深学生的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4.认识大洲
(1)通过展示七大洲的轮廓示意图、面积大小及名称,引出问题:面积最大的州_____,面积最小的州_________。
(2)为突破这节课的难点(七大洲轮廓的识记),让学生对照课本42页的活动题,书上已经画好了非洲的轮廓简笔图,自己动手画一下其他六大洲的简笔图,然后挑选较好的在全班展示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3)学生画完后,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更为标准的大洲轮廓简笔图及各大洲来源的简单介绍,进步加深学生的轮廓意思和对七大洲的印象。
(4)七大洲的分布特点: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 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呢?东半球主要有那些大洲?西半球呢?
(5)老师在黑板上画好平面的七大洲几何图,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七大洲的空
间感与方位感。
(6)以板书的形式进行阶段小结:黑板与白板相结合,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及整节课内容的概况。
(三)课堂巩固
1.填空题。
(1)地球表面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两部分组成。
(2)2.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分别是()和()。
2.单项选择题。
(1)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 B. C. D.
(2)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被称为()
A、岛屿B、海峡C、半岛D、大洲
(3)位于世界最南的大洲是()
A、亚洲B、南美洲C、欧洲D、南极洲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
A、北美大陆地B、亚欧大陆C、非洲大陆D、澳洲大陆
(四)课堂总结与评价
1.课堂总结:主要通过板书的形式再次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以及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方法。
2.评价:对表现比较好小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对表现较弱的组别提出期望和建议。
五、说反思
(一)在设计这一课时,考虑内容抽象,尤其是学生对辽阔的七大洲了解甚少,所以希望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记住它们,同时也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学习如何学习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