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复习资料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下复习资料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本册课文中要求我们养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的学习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在社会上获得,在大自然中获得。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
3、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相近的名人名言:
①、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多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书。
——鲁迅
与“读万卷书行万卷路”意思相当古诗句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第一单元
★《长江之歌》
1.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的?
答: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她滋润了长江两岸;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无私奉献,胸怀宽广,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贡献。
2.《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作者是王世光,赞颂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无私奉献,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赞美和依恋。
3.《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长江,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读起来更亲切,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4.长江资料:长江,全长6300千米,与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
5.描写长江、黄河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代·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代·李白·《望天门山》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唐代·刘禹锡·《浪淘沙》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代·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6.描写长江、黄河的成语:
浊浪排空、源远流长、气贯长虹、波澜壮阔、汹涌澎湃、滔滔不绝、惊涛骇浪、浩浩荡荡、一泻千里、气吞山河。
我国名山大川: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桓山、中岳嵩山;
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松花江。
★《三亚落日》
⒈词语理解: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硕大无朋:大的无与伦比。
朋:比。
赤朱丹彤:不同程度的红色。
赤:红色;朱:大红色;丹:一般的红色;彤:红色。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来。
形容奋勇向前,连续不断。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四字并列的成语:
赤朱丹彤、笔墨纸砚、亭台楼阁、琴棋书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油盐酱醋、刀枪剑斧。
3.带有“日”的成语:夸父追日、日积月累、日薄西山、日新月异、日上三竿、夜以继日。
4.描写落日的古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代·白居易·《暮江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代·李商隐·《乐游原》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代·李白·《送友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代·杜甫·《绝句》
5.体会一下下列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担心:不放心。
表现了白鸥飞得很低,让人感觉快要接触到海面了。
人们的不放心体现出海水之蓝。
生怕:表现了人们全神贯注地欣赏着落日之美,被深深吸引了,体现了人们对落日的喜爱之情。
感染: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落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那火红的颜色把天和海都染红了,作者也深深陶醉在这美景中了。
6.《三亚落日》中依次将落日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7.资料袋:
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第一湾”之称。
★《烟台的海》
⒈课文是按照季节变换顺序来写的。
(总分总)
2.课文主线:海人
冬凝重不畏严寒
春轻盈勤劳播种
夏浪漫人海相依
秋高远充实忙碌
3.词语理解: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崇:高。
锲而不舍:不停地刻镂,比喻坚持不懈。
锲:雕刻。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也迅速冲了上去。
赴:到(某处去)
4.体会两个“扑”的差别:
①“……锲而不舍地扑向堤”体现出涌浪的来势猛、力量大、速度快,让人感受到冬日还得壮观景象。
②“……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体现出“微波泛起时的可爱与轻盈。
”
5.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广阔的背景”和“壮丽的舞台”,你是怎样理解的?答:说它是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它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它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空间。
6.资料袋:
烟台位于山东省,北面临海的叫渤海。
7.如X如X:如痴如醉、如火如荼、如诗如画、如泣如诉、如兄如弟、如丝如缕。
X 如X X:浩如烟海、恩重如山、胆小如鼠、生不如死、力大如牛、心急如焚。
★《记金华的双龙洞》
1.课文是一篇游记,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
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中国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
他的著作有:《稻草人》、《倪焕之》等。
2.课文以游览线路和泉水流经的路线为线索,描写了外洞的宽大、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
3.课文浏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4.泉水流经的线路: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5.课文第六自然段描写了内洞景物的“奇”,一是“形奇”,表现为形状变化多端的石钟乳和石笋;二是“色奇”,表现为颜色各异,三是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6.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挤压”“稍微”“准会”(采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山石离“我”很近,表现了孔隙的小、窄、低。
)
②“再加上”“即使……也……”(不仅说明石钟乳、石笋形状各异,更强调了它们颜色多样,值得观赏。
)
★练习一
1.描写四季的古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代·孟浩然·《春晓》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代·贺知章·《咏柳》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代·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代·张继·《枫桥夜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代·杜牧·《山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代·岺参·《白雪歌》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代·高适·《别董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代·柳宗元·《江雪》
第二单元
★《卢沟桥烽火》
1.“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在“九一八”事变后,也称“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
2.课文主线:
“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
3.体会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
“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径,带有鄙视和唾弃的感情色彩。
“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4.描写战争场面的成语:
千军万马、人仰马翻、刀光剑影、背水一战、冲锋陷阵、炮火连天、步步为营、枪林弹雨。
5.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6.词语理解:
万籁俱寂: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儿声音。
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同仇敌忾:形容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忾:愤恨。
猝不及防:因事情发生突然而来不及防备。
猝:突然,出乎意料之外的。
众寡悬殊:众,多。
寡,少。
悬殊,相差很远。
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
出乎意料,来不及防备。
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
震耳欲聋:欲,快要。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
像火那样红,如荼般白。
原来比喻军容之盛,现在形容旺盛、热烈、激烈。
夜以继日:日夜不停。
多用以形容人勤奋。
7.设计一条关于和平的公益用语:“让和平之花开满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
8.关于战争的诗句: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马上作》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9.资料袋:
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郊,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向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中国官兵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打败了有着险恶用心、卑鄙行径的日本军队。
《卢沟桥烽火》通过叙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略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半截蜡烛》
1.想一想下列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
因为①“似乎”一词准确的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一时的;②“似乎”逼真地写出伯诺德夫人当时紧张的心理。
2.描写情况危急的成语:
千钧一发、燃眉之急、十万火急、火烧眉毛、岌岌可危、兵临城下、迫在眉睫。
3.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镇定的词语: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处之泰然、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4.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周旋的经过:
当德军把蜡烛点燃时,伯诺德夫人以油灯更亮为由,吹熄蜡烛,结果又被重新点燃;
当敌人重新点燃蜡烛时,大儿子杰克以搬柴为由,想端走烛台,结果被德军一把夺回;
当蜡烛越来越短时,小女儿杰奎琳以上楼睡觉为由,拿走烛台,结果成功化解了一场危机。
5.《半截蜡烛》本文通过记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入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从容镇定、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6.课后习题2(想一想带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①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似乎”一词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
②……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似乎”逼真地反映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不能去掉。
)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1.聂荣臻将军对美穗子做了那几件事?——①看伤口②找奶吃③问名字④给梨⑤喂饭2.形容聂荣臻将军的词语:
和善可亲、至仁至义、心胸宽广、仁爱正义、心地善良、恩怨分明。
3.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答:称他是“活菩萨”是因为聂将军恩怨分明,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个日本孤女;称他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聂将军心胸宽广、至仁至义,他架起了中日友谊的桥梁,为中日友谊作出了贡献。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并说说句子表达的情感:
答:“杀害”是指非法杀死;“受害”是指受到损害或伤害;“伤害”是指受刑损害。
这句话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主义之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
5.理解词语:
无辜:没有罪。
辜:罪。
至仁至义:最仁爱最讲正义。
至:最。
6.《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记叙了聂将军关心照料
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他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广的胸怀和中日人民的深厚友谊。
7.“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人民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
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而并非日本士兵和日本人民,所以我们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同时表明了我八路军的态度,要为民族的生存与人类和平抗战到底。
体现的是聂将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
★练习二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锄头。
——《四时田园杂兴》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木犁。
——《四时田园杂兴》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锄头。
——《悯农》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耧;镰刀。
——《悯农》
★第三单元
★《三打白骨精》
1.四大名著: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代故事:《三借芭蕉扇》、《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误入小雷音寺》、《八戒大战流沙河》。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代故事:《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黛玉葬花》。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明代故事:《三顾茅庐》、《温酒斩华雄》、《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火烧连营》、《火烧新野》、《三气周瑜》、《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望梅止渴》、。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明代故事:《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武松醉打蒋门神》、《真假李逵》、《逼上梁山》、《官逼民反》、《义薄云天》、《替天行道》。
2.出自四大名著的四字成语:
望梅止渴、草船借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逼上梁山、官逼民反、义薄云天、替天行道。
3.出自四大名著的六字成语:
过五关,斩六将有眼不识泰山
4.出自四大名著的八字成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出自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人物。
6.人物特点:
孙悟空:坚定机智疾恶如仇除恶扬善神通广大
白骨精:奸诈狡猾诡计多端
唐僧:心地善良
7.白骨精三次分别变成了:①美貌的村姑;②年满八旬的老妇人;③白发老公公。
8.理解下列词语所表达的人物形象:
①“夺”表现了八戒迫不及待想吃、嘴馋的样子。
②“闪”代表了一个很迅速很敏捷的动作,一个年满八旬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样的动作,说明她与寻常人不同。
③“摔”体现出唐僧的胆小且受到了惊吓。
④“笑”字体现出悟空的自信与乐观。
9.《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六大要素是:
①时间: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
②地点:一座高山中;
三打白骨精③人物: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
④起因:白骨精要吃唐僧肉;
⑤经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⑥结果:白骨精被打死。
★《词两首》
1.字词的理解:
兴尽:尽了兴致。
斜风:微风。
归路:回家的路。
不须:不一定要。
2.词的意思:
《如梦令》:常常记起太阳快要落山时在小溪边凉亭里的宴饮。
可能是人高兴了,喝醉了酒,以至连回家的路都不知道了。
直到尽了兴致,夜幕降临时才想到要调转船头,准备回家。
可是,走着走着,却发现小船闯入了藕塘的深处。
这下词人可急了,拼命地划船,就在这慌乱无主、夺路而归的时候,惊动了正在沙洲栖息的鸥鹭,害得它们都扑棱棱地飞了起来。
《渔歌子》:美丽的西塞山前,一群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着。
湖边,盛开着的桃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湖水清澈见底,肥美的鳜鱼在水中嬉戏着。
湖面上,一位头戴青色斗笠、身穿绿色蓑衣的渔翁,正坐在小船上悠然自得地垂钓。
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渔翁完全沉醉在这美好的春光中了,竟忘记了回家。
3.《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与心境。
4.《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的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的情趣,抒发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淡泊名利的情怀。
词中描写的自然景物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风、雨,这真是一幅《春日水乡垂钓图》啊!
5.词牌名:
虞美人、满江红、水调歌头、卜算子、破阵子、西江月、清平乐、念奴娇、蝶恋花、浣溪沙、渔家傲、雨霖铃、鹧鸪天、点绛唇、永遇乐、玉楼春、忆江南。
6.描写春风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诗僧释志南《绝句》
★《螳螂捕蝉》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本意是:比喻看见眼前有利可图,却不知祸患就在后面。
告诉我们的寓意是: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想想身后是否隐伏着祸患。
2.少年→打→黄雀→啄→螳螂→捕→蝉→喝→露水
3.体会一下下列两个“死”所表达的意思:
①“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句中的“死”与“生”相对,表示失去生命。
②“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
句中的“死”表示不可更改。
4.听了少年的话,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答:大臣们直谏时的形式分析和少年的故事是相辅相成的。
少年的话使吴王突然想起了大臣们的分析,使他明白了此时的吴国正像那只螳螂,一心只盯着眼前的楚国,而没有想到其他诸侯国正如那只黄雀,准备乘虚而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5.四字成语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塞翁失马、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杯弓蛇影、杞人忧天、坐井观天、狐假虎威、掩耳盗铃、郑人买履、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刻舟求剑、自相矛盾、画龙点睛。
6.八字寓言成语: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蚍蜉撼树,不自量力塞翁之马,焉知非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7.蝉眼前的利益是露水,身后的祸患是螳螂;螳螂眼前的利益是蝉,身后的祸患是黄雀;黄雀眼前的利益是螳螂,身后的祸患是少年拿着弹弓。
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共同点是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隐患。
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读书要有选择》
1.跟读书有关的成语:
博览群书、一目十行、字斟句酌、开卷有益、书声琅琅。
2.跟读书有关的名言: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朱彝
3.我们可以读①优秀的文学作品;②名人传记;③科普类的书;④工具书。
★练习三
1.关于“笑”的词语:
讥笑、嘲笑、苦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哈哈大笑、狂笑。
2.关于“笑”的成语:
开怀大笑、朗声大笑、哄堂大笑、捧腹大笑、眉开眼笑、破涕为笑、不苟言笑、回眸一笑、强颜欢笑、相视而笑、哑然失笑、嫣然一笑、喜笑颜开、谈笑风生。
3.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使筋斗云腾云驾雾、来去无踪;拥有七十二变,千变万化、大显神通;一双火眼金睛可以明察秋毫。
他曾大闹天宫,赢得了“齐天大圣”的美誉,后来保唐僧去西天取经,除恶务尽
★第四单元
★《夜晚的实验》
1.
2.现在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以及寻找地下的矿藏。
超声波就像一位无声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
3.引号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④表示特殊含义。
㈠“难道它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还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直接引用)㈡原来,蝙蝠在夜间飞行,是靠“超声波”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㈢蝙蝠的耳朵又怎样能够“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表示特殊含义)4.人类的“老师”:
①青蛙——电子蛙眼②袋鼠——越野车③变色龙——迷彩服④鸡蛋——薄壳结构⑤蝙蝠——雷达⑥萤火虫——日光灯⑦鱼——潜水艇⑧野猪鼻子——防毒面具
5.《夜晚的实验》本文通过记叙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的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晚飞行秘密的经过,以及这一实验结果促使人们对超声波进行研究,并给人类带来巨大
恩惠的事实,表现了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精神。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本文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
“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2.“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3.开发海洋资源
热爱、敬畏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物
开发、利用利用海水运动发电
保护、珍惜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开拓人类生存空间
4.描写海的成语:
风平浪静、水平如镜、、浊浪排空、风急浪高、惊涛拍岸、惊涛骇浪、波澜壮阔、波峰浪谷。
5.关于海洋的诗句:
百川到东海,何日复西归?——汉乐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代·李白·《将进酒》
6.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学会合作》
1.词语理解: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想到它的含义。
顾:看。
卓有成效:很有成绩、效果。
卓:杰出、不平凡。
2.关于合作的成语:
齐心协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同甘共苦。
3.关于合作的谚语: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众人拾柴火焰高。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国语·晋语》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4.背诵:
①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
②我想,这主要是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③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5.本文一共举了交响乐团的成功演奏和模拟火屋逃生的小实验两个例子表明作者的观点。
之所以举两个例子,是因为交响乐团成功演奏的事例说明了合作要有统一的目标和协作精神;而火屋逃生的小实验则说明了合作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真正成功的合作只具有一种精神是不够的,只举一个实例不容易让人信服,举两个实例就说明得比较全面,更为透彻,更容易让人心悦诚服。
★练习四
1.背诵默写古今贤文及意思。
★第五单元
★《天游峰的扫路人》
1.破折号的作用:
“哗——哗——”:声音的延长;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解释说明。
2.“……我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的理解:惊讶之余又深深敬佩老人的自强不息、豁达开朗,
他把工作看成一种享受,他热爱这种生活。
3.课文通过描写天游峰的高和险以及游人攀登天游峰的样子来侧面烘托出老人工作的辛苦以及他的乐观开朗、自强不息。
4.从“三十年后我再来看您”中我读出了这是作者对老人衷心的祝福。
5.《天游峰的扫路人》通过描写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我对老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6.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的特点是:高、险。
扫路人的特点是自强不息、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热情好客
★《最大的麦穗》
1.机会的名言: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巴尔扎克
机会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
——查理·艮尔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唐代·张九龄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不知道他们已经碰到它。
——达尔文
2.弟子们两手空空的原因:①犹豫不决;②把希望寄托于未来;③视野不开阔。
3.课文是一篇借事明理的散文,主要写了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通过叫弟子们去麦地里摘最大的麦穗,而结果两手空空的事情说明虽然理想是最大的,但只有善于把握住眼前的机会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4.“最大的一穗”是指自己追求的目标与理想;“颗粒饱满的‘麦穗’”是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眼前的一穗”是指出现在眼前的机会。
5.说说你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句话的理解:一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更需要抓住出现在眼前的机遇,实实在在地完成当前的任务。
这样就不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了。
6.从“看看”和“用心地挑挑拣拣”可以体会到弟子们摘麦穗的态度是认真的;从“埋头”和“低着头”又可以看出他们的眼光不够开阔;从“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试着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