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最全复习资料3
电大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0001)
![电大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0001)](https://img.taocdn.com/s3/m/4a4e7732b7360b4c2e3f64ed.png)
名词解释1、竞争失灵:指的是市场处于一种不完全竞争状态,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2、信息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3、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4、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
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它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
5、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消费的强制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特征。
一般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6、外部效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有益的影响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称为负外部性。
7、公共选择:(1)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
(2)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8、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9、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10、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11、公共定价法。
对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的定价问题,就是所谓的公共定价,政府通过公共定价方法,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三)](https://img.taocdn.com/s3/m/b0038c1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4.png)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单项选择题 1、资本总公式是:G—W—G‘。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成为商品。
3、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率。
4、准确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5、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6、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资本主义⼯资的本质。
7、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资本积累。
8、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的两条途径。
9、资本主义⽣产⽅式的基本⽭盾是:⽣产社会化与⽣产资料资本主义私⼈占有制的⽭盾。
10、相对剩余价值⽣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多项选择题 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是(ABD)A.⾃⾏增殖的价值B.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定的物品D.资本家剥削雇佣⼯⼈的⼀种剥削关系E.⼀定数量的货币 2.剩余价值(ABE)A.是由雇佣⼯⼈的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B.是雇佣⼯⼈创造的超过劳动⼒价值的价值C.是由雇佣⼯⼈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D.体现着商品经济的⼀般经济关系E.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的剥削关系 3.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产中所起的作⽤不同可将资本划分为(BD)A.固定资本B.不变资本C.流动资本D.可变资本E.流通资本 4.资本家提⾼对⼯⼈剥削程度的基本⽅法是(BD)A.超额剩余价值⽣产B.绝对剩余价值⽣产C.降低雇佣⼯⼈⼯资D.相对剩余价值⽣产E.提⾼⼯⼈劳动强度 5.资本家获取绝对剩余价值的⽅法是(BD)A.提⾼劳动⽣产率B.延长⼯作⽇C.改进⽣产技术D.提⾼劳动强度E.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6.决定资本家不断进⾏资本积累的原因是(CE)A.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B.增加供给以满⾜消费需求C.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D.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E.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强制压⼒ 7.相对过剩⼈⼝(BCD)A.产⽣的原因是⼈⼝的增长超过⽣产的增长B.产⽣的原因是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C.是劳动⼒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D.是资本主义⽣产⽅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E.是相对于经济发展对劳动⼒的需求⽽出现的过剩 8.资本主义基本⽭盾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的各种⽭盾是:(ABC)A.单个内部⽣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与社会⽣产⽆政府状态的⽭盾B.⽣产⽆限扩⼤趋势与劳动⼈民有⽀付能⼒的需求相对缩⼩的⽭盾C.⽆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盾D.资本主义简单再⽣产与扩⼤再⽣产的⽭盾E.各个资本家集团之间争夺剩余价值的⽭盾 三、名词解释 1、劳动⼒:是⼈的劳动能⼒,是存在于活的⼈体中,在进⾏⽣产劳动时运⽤的⼈的体⼒和脑⼒的总和。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经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经](https://img.taocdn.com/s3/m/a262034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e.png)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 分)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3、准确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
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垄断经营有限的较优等土地);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6、在股份制中,实行一股一票,体现的是(出资者)主权;在合作制中,实行一人一票,体现的是(劳动者)主权。
7、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是由其(处于主体或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
8、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企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而被称为不变资本。
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
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由于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会发生价值增值,所以被称为可变资本。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方式。
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即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方式。
而资本集中则是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
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因而单个资本增大的同时,也使社会总资本增大;而资本集中是原有资本的重新组合,虽然使单个资本变大,但不能使社会总资本增大。
(2)资本积聚的规模和速度最终受到原有资本积累速度和社会财富增长限制,因而其增长是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可以不受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可以在较短时间有效资本合并为大资本,所以增大速度很快。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总产量(包括商品和服务)和生产能力的增加。
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产值的变动率来衡量。
《政府经济学》齐全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政府经济学》齐全复习资料,考试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d6fa7871a26925c52cc5bf57.png)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二、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的主体是(A)A、政府B、企业C、个人D、行业协会2、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A)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追求商业利润C、满足官僚享受D、维护阶级统治三、多项选择题1、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BC)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C、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D、矛盾的分析方法2、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ABC)A、政府收入 B、政府支出 C、宏观经济管理 D、政府间转移支付四、简答题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
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2、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3、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经济学:政府经济学试题预测三
![经济学:政府经济学试题预测三](https://img.taocdn.com/s3/m/9781031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7.png)
经济学:政府经济学试题预测三1、名词解释契税正确答案:是在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权属转移过程中,向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契税的征税对象,是指在我国境内发生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权(江南博哥)属转移的土地和房屋。
契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指以受让、购买、受赠、交换等方式取得土地、房屋权属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契税税率为3%-5%。
2、名词解释营业税正确答案:是对我国境内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营业额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包括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三个方面。
营业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营业税按行业、类别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比利税率。
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可直接将计税依据和适用税率两者相乘得出。
3、问答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目标正确答案:(一)经济增长在经济学界,经济增长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剔除价格因素以后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另一种说法是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加。
和前者相比,后者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经济增长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追求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追求经济增长并不是谋求经济的高增长,而是经济的适度增长。
一般而言,经济的增长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的扩张,即一国GDP的增长。
但是一国的经济增长必须与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保持市场物价稳定保持市场物价稳定通常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物价总水平过高或过低,对于经济的发展与稳定都是不利的。
因此各个都把物价稳定作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收入公平分配公平分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和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下,社会成员之间和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之间的均衡和协调。
大学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e321e3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e.png)
政府经济学*★JG212041——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一、单选题1.()反映了人们对公共品过度使用带来的外部性问题A.搭便车现象B.交通拥挤现象C.偷盗现象D.毒品犯罪现象答案:B2.体制转型国家能否顺利完成经济转型,主要取决于()A.市场经济法律能否及时建立B.政府能否及时和适当地调整性质、转变职能C.能否坚持政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D.领导人的意志力坚强与否答案:B3.从多项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方案的集体决策往往体现的是()A.中间投票人的最佳偏好B.领导者的偏好C.全体投票人一致相同的偏好D.宪法精神答案:A4.以下各个税种不属于直接税的有()A.个人所得税B.财产税C.保险税D.增值税答案:D5.商品税比所得税更容易()A.转嫁税负B.实现税负公平C.调节利益分配D.降低税收成本答案:A6.在政府征税的各种原因中,()是税收的最主要原因A.为公共支出筹集资金B.调控市场,促进资源有效配置C.矫正收入分配,促进分配公平D.实现对社会经济行为的监督管理答案:A7.政府征税凭借的是()A.国家公共权力B.生产资料所有权C.土地所有权D.人口所有权答案:A8..容易引起“经济滞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是()A.紧财政,紧货币B.紧财政,松货币C.松财政,松货币D.松财政,紧货币答案:B9.具有自动稳定功能的财政政策是()A.税收B.国债C.货币发行量D.经济计划答案:A10.不列入预算的国家财政支出称为()A.预算外支出B.预算支出C.国防支出D.购买性支出答案:A11.政府介入经济的原因是()A.市场本身存在缺陷B.政府本身存在缺陷C.资本主义制度D.市场社会主义制度答案:A12.决策成本最高的集体决策规则是()A.最优多数规则B.简单多数规则C.过半多数规则D.一致同意规则答案:D13.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基本思路是()A.设法监督买方的行为B.让消费者在交易之前了解足够的关于商品的信息C.取消市场经济制度D.制订厂商权益保护法答案:B14.市场价格信号有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A.价格必须完全由市场决定B.价格必须由消费者决定C.价格必须由生产者决定D.价格必须由政府有目的的进行调控答案:A15.()是市场秩序的核心,市场的正常秩序以()的存在为前提A.竞争,竞争B.垄断,垄断C.公平,公平D.自由,自由答案:A16.一般情况下,()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损失A.保险市场的不完全信息B.买方的不完全信息C.代理人比委托人拥有更多信息优势D.消费者比厂商拥有更多信息优势答案:B17.政府对市场的介入首先是从()的角度出发的A.维护市场B.取代市场C.控制市场效率D.实现社会公平答案:A18.凯恩斯用()来解释危机,认为生产过剩和失业的原因是总收入和总消费之间存在差额,且无法依靠私人投资来弥补,因此必须由国家采取措施刺激需求达到社会充分就业水平A.有效需求不足理论B.自由市场经济理论C.新政治经济学理论D.新自由主义理论答案:A19.“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A.经济政策和法律政策B.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C.就业政策和产业政策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答案:D20.重商主义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地位,主张()是国家致富的保证A.自然秩序B.政府的放任自由C.国家的干预D.自由市场机制答案:C21.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集体选择规则是()A.最优多数规则B.简单多数规则C.过半数规则D.一致同意规则答案:D22.()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行使职能的经济基础A.国家债务B.国有企业利润上缴C.对外贸易收入D.政府税收答案:D23.下面是我国国有资产与西方国家的国有资产的特征对比状况,不合实情的选项是()A.我国国有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高,西方国家国有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低B.我国国有资产长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国家的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不具有主导地位C.我国国有资产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并重,西方国家的国有资产主要行使社会职能D.我国国有资产的非经营性资产占比大,西方国家的经营性资产占比大答案:D24.在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当采取的措施是()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买进债券B.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卖出债券C.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买进债券D.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卖出债券答案:C25.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保障充分就业的根本手段是()A.努力发展经济B.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C.实现扩张性货币政策D.实行社会主义政策答案:A26.公司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公司的()A.净所得额B.毛收入额C.全部销售收入额D.全部资产总额答案:A27.现实税收过程中一般采用的税率可以概括为()等几种A.货币税率、实物税率和虚拟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累进税率C.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D.增殖税率、所得税率和商品税率答案:C28.以下各个税种属于直接税的有()A.增值税B.消费税C.关税D.工薪税答案:D29.以下全部属于社会保险支出项目的是()A.财产保险、火灾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人寿保险、存款保险、再保险B.人民保险、平安保险、新华保险、泰康保险、华联保险、中信保险C.医疗保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性保险、农业保险、社会灾害保险D.老年人养老保险、意外灾祸幸存者保险、失业保险、残疾人保险、医疗保险答案:D30.按照支出项目分类,中国的国防费用不包括()A.人员生活费B.活动维持费C.装备费D.警察费答案:D31.能够实现增值的国有资产被称之为()A.经营性国有资产B.非经营性国有资产C.资源性资产D.金融资产答案:A32.常情况下,根据()来确定公共品被政府管理的程度A.全社会对公共品需要的程度B.不同公共品的公共程度和其与市场的关联程度C.政府有效管理公共品的能力D.官僚集团利益大小答案:B33.以下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经济政策工具是()A.税收B.预算C.国债D.货币供给调节答案:D34.政府提供公共品也会产生低效率问题,其重要原因是()A.公共品无人管理B.公共品具有消费的排他性C.政府无法克服“搭便车”现象D.私人不能提供公共品答案:C35.一般来说,税收成本主要包括()A.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收税成本B.管理成本、转移成本和资源浪费C.征税成本、管理成本和转移成本D.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和社会经济成本答案:D36.最优多数规则的优点在于()A.保护每个人的平等权利B.降低决策成本及保护少数C.便于投票者实现利益交换D.保护利益集团答案:B37.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答案:A38.市场价格信号有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A.价格必须完全由市场决定B.价格必须由消费者决定C.价格必须由生产者决定D.价格必须由政府有目的的进行调控答案:A39.按照经济性质分类,政府支出可以分为()A.财政支出和行政支出B.生产支出和消费支出C.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D.补偿支出和积累支出答案:C40.下列各组公共品中随着消费者增加而全部可以采用收费管理的是()A.教育、国防、治安B.公路、桥梁、公园C.啤酒、香烟、咖啡D.毒品、假钞、海盗船答案:B41.依据自然垄断的新定义,在平均成本下降阶段,企业应当按()定价;在平均成本上升阶段,企业应按()定价。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4e74a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9.png)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政府经济学复习题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什么是帕累托最优?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什么?答:经济学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境地,即任何重新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在其他人没有受损的情况下收益。
换言之,经济运行达到最高效率时,一部分人要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处境恶化为代价。
这一资源配置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或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
实现条件:当某一社会的全部资源配置都满足这样一个条件,即每一种产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都等于该种产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收益时,该社会的经济制度就是最具有效率的。
2.简述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答:市场失灵是指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1)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是必须由政府提供的产品,是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
2)垄断: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垄断的产生。
形成垄断的另一个原因是规模报酬递增。
3)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指某些市场主体的活动给社会或其他市场主体带来影响,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费用或没有获得应得的报酬,而受影响者也没有因为受到损失而得到补偿,或者因为得到利益而付款。
4)市场的不完全:市场除了无法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具有外部效应特征的产品外,对另外一些产品也难以适度供应,此时则存在着市场不完全的问题。
5)信息不完全:完全竞争市场关于信息的假定是非常理想化的,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市场主体对信息的获取程度很难达到这一层次。
另外,获取完全信息也要付出成本。
因此,经济生活中会出现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现象。
6)优值品、劣值品:我们把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优值品;把消费者的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称为劣值品。
7)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失衡:市场经济对经济失衡的自发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 竖栏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 竖栏](https://img.taocdn.com/s3/m/63596c00e2bd960590c677e7.png)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题目答案---------“A”(40个)1.政府经济的主体是( A )。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行业协会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追求商业利润C.满足官僚享受 D.维护阶级统治5.外部正效应指的是( A )。
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B.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C.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D.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9.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A)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B.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D.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10.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 A )。
A.免费搭车的问题 B.逆向选择问题C.委托代理问题 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12.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 A )。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13.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 A )。
A.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B.交易成本很高C.交易价格很低D.交易价格很高16.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 A )。
A.政府决策 B.企业生产决策C.个人消费决策 D.劳动者劳动决策20.下列支出工程中适合用公共定价法的是( A )。
A.公路 B.国防 C.政治 D.资本性投资25.政府应承担的科技支出范围应限制在( A )。
A.政府财政负责基础理论研究B.政府财政负责应用技术研究C.政府财政负责开发技术研究D.政府财政既负责基础理论研究又负责应用技术研究27.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使用城镇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 A )的一种税。
政府经济学重点
![政府经济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0167d0d15abe23482f4d8c.png)
1、政府观(国家观):政府(国家)是最主要的公共部门。
关于什么是政府(国家),有两种不同的典型观点。
第一种将政府视为有机体,即“政府有机论”;第二种把政府看作机械体,即“政府机械论”2、政府有机论:“政府有机论”将社会视为自然的有机体,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而政府是有机体的心脏;政府(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3、政府机械论:“政府(国家)机械论”将政府(国家)看作是个人为了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人为创立的东西。
据此,处于舞台中心的是个人,而不是群体。
个人是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个人是社会的基础。
4、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表现:第一,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第二,市场中垄断因素的存在,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三,市场本身无法正当地解决外部影响对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第四,市场不完全会阻碍市场经济有效运转,;第五,信息不完全如保险市场等需要政府的介入;第六,优值品和劣值品不能完全靠市场来调节,需要政府进行引导或规制。
,第七,市场经济活动经常受到经济波动(例如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使稀缺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第八,分配问题,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无法兼顾社会的非市场目标,缩小贫富差别。
5、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表现:1.公共政策失效 2.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3.政府部门的扩张冲动4.寻租行为6、判定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两个基本准则:1.效率准则(帕累托效率准则)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境地,即任何重新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在没有其他人受损的情况下受益。
这一资源配置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或称为“帕累托有效”。
产品的最佳产量的决定条件:当MSC=MSB,即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时,这种配置状态符合“帕累托效率”。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731c87f1711cc7931b71628.png)
第一章国民经济就是国家经济政府的经济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政府对国家经济的管理行为2.政府的自身经济活动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的科学政府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政府:在特定区域内唯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行驶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的实体政府的本质是强制性运用权力,目标是谋取社会的公共利益企业与居民是以收益最大化为前提和目标政府是以全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为前提和目标政府经济学中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的国有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最终目标是实现效率和社会公平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工作量的大小公平的涵义:1.投入和收入的适度平衡 2.收入均等政府经济管理要将公平作为目标的原因:1.经过竞争达到的初始分配结果不公平2.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影响社会的稳定3.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也不符合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观念政府的经济管理包括:1宏观管理 2.微观管理 3.收入分配管理 4.其他方面的管理政府经济学除了研究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还研究政府的制度安排职能原因:1.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效果是与决策形成的机制密切相关2.政府可以制定政策、条例、法规来约束市场3.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新的组织机构等方式来为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帮助和保证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包括:1.政府经济管理的范围 2.政府实施管理的目标和工具4.政府经济决策的评价和选择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公共经济学包括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政府自身经济行为的研究2.对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研究福利经济学重点研究的三个方面:1.共同利益问题 2.公平分配问题 3.社会福利问题福利经济学是政府经济学的基础,福利经济学中帕累托最优原则,成为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微观经济学:是以研究经济个体经济行为的科学。
它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及相关经济政策政府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连接点:1.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2.政府经济学中有关政府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政府调节如何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宏观经济学:将国民经济视作一个总体加以研究的科学。
政府经济学学习重点(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政府经济学学习重点(名词解释和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05b33084254b35eefd34e8.png)
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本科)《政府经济学》学习重点(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一、单项选择题,请见期末复习指导(白色封皮小册子)二、单项选择题,请见期末复习指导(白色封皮小册子)三、判断题,请见期末复习指导(白色封皮小册子)四、名词解释1.政府经济提示: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2.政府经济学提示: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3.市场失灵提示: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4.信息的不对称性提示: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提示: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6.经济发展提示: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医疗教育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
7.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提示: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8.公共物品提示:公共物品,是指和私人物品相对应,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生产、供给,而主要由政府等公共组织来提供,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9.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提示: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当一个居民或企业享受政府等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时,不能排除其他居民或企业也能享受公共服务。
10.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提示: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居民或企业享受政府等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时,其他居民或企业也能同时享受。
(完整word版)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网考题库)
![(完整word版)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网考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cf263eddd88d0d233d46a97.png)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网考题库)已整理试用,百分之90的题目。
判断题1.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A正确2.按照政府经济学的理论,政府完全可以解决市场失灵的现象。
B错误3.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是政府履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能的目标。
B错误4.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应该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府经济政策。
B 错误5.边际利润大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可达到最优状态,也就是“帕累托效率”(B错误)6.公共物品的消费既具有竞争性也具有非竞争性。
(B错误)7.布坎南提出的“俱乐部物品”是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
(A正确8.准公共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对于准公共物品,消费者数量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
(B错误)9.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属于市场化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
(A正确)10.总的说来,管制方法通过牺牲经济效益来实现环境目标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
(B 错误)11.从公共选择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发展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公共选择的程序.公共选择的决定机制没有很大的差别。
(B错误)12.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A正确)13.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多峰偏好,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位选民的偏好决定的。
(B 错误)14.政府购买性支出不能遵循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准则。
(B错误)15.皮考克和怀斯曼认为内在因素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B错误)16.公共投资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
(A正确)17.政府公共投资的范围主要涵盖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起到基础性作用,有利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同时具有利润的项目。
(B错误)18.财政贴息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成人教育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
![成人教育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e821bc5f18583d04864598f.png)
成人教育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1、政府提供社会保险的基本目的是( )。
A.减少人民因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所承担的风险B.把有能力承担意外事故者的风险转嫁给无能力的承担者C.为人民群众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医疗服务内容D.使我国医疗服务水平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水平答案:A2、一般情况下,( )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损失。
A.保险市场的不完全信息B.买方的不完全信息C.代理人比委托人拥有更多信息优势D.消费者比厂商拥有更多信息优势答案:B3、政府提供公共品也会产生低效率问题,其重要原因是( )。
A.公共品无人管理B.公共品具有消费的排他性C.政府无法克服“搭便车”现象D.私人不能提供公共品答案:C4、在政府征税的各种原因中,( )是税收的最主要原因。
A.为公共支出筹集资金B.调控市场,促进资源有效配置C.矫正收入分配,促进分配公平D.实现对社会经济行为的监督管理答案:A5、凯恩斯主张国家最重要的议事日程是( )。
A.那些由私人已经在完成的活动B.那些落在个人活动范围之外,如果国家不出面不会有人去做出决定的事情C.那些可以由市场机制来完成的事情D.那些关于自由市场制度的事情答案:B6、不列入预算的国家财政支出称为( )。
A.预算外支出B.预算支出C.国防支出D.购买性支出答案:A7、现实税收过程中一般采用的税率可以概括为( )等几种。
A.货币税率、实物税率和虚拟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累进税率C.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D.增殖税率、所得税率和商品税率答案:C8、决策成本最高的集体决策规则是( )。
A.最优多数规则B.简单多数规则C.过半多数规则D.一致同意规则答案:D9、下列各组公共品中随着消费者增加而全部可以采用收费管理的是( )。
A.教育、国防、治安B.公路、桥梁、公园C.啤酒、香烟、咖啡D.毒品、假钞、海盗船答案:B10、市场失灵的原因来自( )。
A.市场自身的缺陷B.自由竞争C.资本主义制度D.国家干预答案:A11、重商主义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地位,主张( )是国家致富的保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9cb3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7.png)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导论:1.你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内涵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它是透过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来揭示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研究商品物体本身。
从外延看,他涉及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交换、分派、消费四环节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派关系、消费关系。
2.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其客观性体现在:第一,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是客观的。
第二,所谓经济条件,涉及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经济运行体制等。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社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生作用,并随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经济条件的消失而退出历史舞台。
第三,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第四,经济规律作用的过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发现、认识规律,但人们不能凭个人的主观好恶来发明、改造、压制或消亡规律。
无论人们对经济规律认识与否,经济规律都客观地存在并发生作用。
3.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什么意义?第一,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对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二,有助于人士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运行的普通规律,更加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服务。
第一章:1.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有何关系?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普通人类劳动。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首先,多个多样的具体劳动发明了千差万别的、形形色色的、能够用来满足不同需要的使用价值;另首先,在每一种具体形式的劳动过程中,同质的人类的抽象劳动形成了同质的价值,作为商品交换时比较与计量的基础。
2.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什么?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涉及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
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又涉及两种情形:第一,在单纯作为流通手段时: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的流通速度或次数。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d5a271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d.png)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D )。
A.生产绝对过剩 B.生产相对过剩 C.社会总供给不足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D )。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积累理论 C.商品二因素理论 D.劳动二重性学说3.资本总公式是( D )。
A.W—G—W B.W—G—W‘ C.G—W—G D.G—W—G’4.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要求注重发展的( C )。
A.局部性、激进性 B.超前性、差异性 C.全面性、整体性 D.跳跃性、可能性5.当剩余价值被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被称作( A )。
A.利润 B.利息 C.平均利润 D.超额利润6.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B )。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7.新常态下解决发展动力的核心问题是( B )。
A.赶超发展 B.创新发展 C.渐进式发展 D.激进式发展8.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形式是( C )。
A.国家直接投资 B.国家间接投资 C.跨国公司直接投资 D.跨国公司间接投资9.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看中的是劳动力商品的( B)。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价格 D.交换价值10.社会总供给的组成部分是( C )。
A.收入、储蓄、消费 B.收入、消费、投资 C.收入、储蓄、进口 D.消费、投资、出口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D )。
A.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辅助性作用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2.新殖民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B )。
A.政治控制 B.经济兼并 C.军事侵略 D.文化渗透1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居主体地位的是( A )。
A.公有制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外资经济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A )。
A.可变资本的比率 B.不变资本的比率 C.预付资本的比率 D.固定资本的比率1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生贸易冲突的内在根源是( A )。
政府经济学作业3
![政府经济学作业3](https://img.taocdn.com/s3/m/c182894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1.png)
政府经济学作业3政府经济学作业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
A.道德劝说B.社会公共权力C.财产所有权D.法律制度2.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B. 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C. 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D. 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3.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
A.公平与效率兼顾B.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C.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D. 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4.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往往会产生()现象。
A.免费搭车B.逆向选择C.委托代理D.劣币驱逐良币5.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的办法的是()。
A.征税B.财政补贴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C.排污权交易D.排污收费6.下列属于政府支出微观增长模型的是()。
A.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B.皮考克和怀斯曼的“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C.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D.鲍莫尔的“财政支出费均衡增长模型”7.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A.政府决策B.企业生产决策C.个人消费决策D.劳动者劳动决策8.政府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的相同点在于()。
A.都属于转移性支出B.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C.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D.都属于购买性支出9.按照()分类,可将政府收入划分为中央政府收入、地方政府收入,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享收入。
A.收入形式B.财政管体制C.收入产业部门D.地域10.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采用()。
A.定额幅度税率B.地区差别幅度定额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D.幅度比例税率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下列不属于公共收费功能的是()A.体现政府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目标B.稳定市场物价C.提高资源配置效率D.大幅提升财政收入2.公债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 )是指政府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 B.转移性支出 1998年以来我们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国债投资项目大约有70%的资金投向了中西部。这是典型的( C )的政府经济 决策。 C.更注重社会公平 BOT的全称是( A )A.build-operate-transfer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的话,增值税属于( A )。A.流转税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国设立( C )级政府预算。C.五 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D )。 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按照联合国范本和经合组织范本的规定,下面那一项不是确定居民身份判断规则( A )。A.是否具有经常性住所 部门预算的分类基础是( D )。D.按部门分类 部门预算下预算的调整的审批权在( C )。 C.财政部 财政投融资与商业投融资的区别不包括( C ) C.结果的非盈利性 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是按( A )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A.按预算组织形式划分 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 A )的作用。A.缓和需求不足 当政府收入增长率大于通货膨胀率时,政府名义收入会( A )A.增长 当政府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政府收入( C )。C.名义增长,实际减少 对具有拥挤成本,或资源稀缺,需要抑制消费,防止浪费的公共物品,可按(D)定价。B二部定价法C高峰负荷定价法 D.B和C均可 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种选择,A.B.C三个人的偏好如下:对A而言----高>中>低,对于B而言-----低>高>中, 对于C而言-----中>低>高。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 B )。 B.B 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等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 C )。C.国务院 改革开放后,我国与( B )年恢复国内公债的发行。B.1981 公共定价的对象是( C )。 C.准公共物品 公共事业支出是一种( A )A.购买性支出 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根本性的区别不包括( D )。 D.投资的监管方式不同 公共物品的提供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是( A )A.搭便车现象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 A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公共选择的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将( C )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C.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 B )。B.布坎南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 A )。 A.政府决策 公债负担率是指( C )。C.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 广义的政府收入( A )A.包括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B )。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国际税收协定的核心内容是( D )。 D.免除双重征税 国家税收制度中不同税种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A )。A.课税对象 国有资产收益的获得是凭借( B )。B.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国有资产收益的来源是( D )。 D.剩余产品价值 划归中央税的是( A )的税种A.税源集中,收入规模较大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 C )。C.产出变化不确定,利率下降 经立法机关审核批准后,政府预算就具有( A )。A.法律性 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 A )。A.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 跨国纳税人偷税.逃税最常见的手段是( C )。 C.转让定价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划分依据是( A )。A.按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划分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 D )。D.产出增加,利率变化方向不确定 目前世界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中,( A )采用了社会保障税的形式。A.大部分 目前我国企业亏损补贴处理的方式是( A )。A.收入退库 目前在环境保护领域应用最广泛.最典型的外部效应的治理方法是( A )A.庇古税和庇古补贴 纳税期限是税收( B )的重要体现。 B.固定性 能较好地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的税率是( C )。C.累进税率 社会保险不包括( D ) D.汽车保险 社会保险的特性包括( A )A.强制性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不包括( B ) B.现收后付式 社会保障与一般家庭自我保障不同之处不包括( D )。D.保障的功能 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C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市场的不完整性使得市场需要政府干预,比较典型的市场有资本市场和( A )A.保险市场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种( D )行为。 D.主动 外部效应存在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庇古认为解决这两种外部效应的方法是( C ) C.罚款或收税 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 A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外部正效应指的是( A )。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我国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税的 是( B )。 B.消费税 我国现行企业所税的税率是( A )。A.比例税率 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是( B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我国于( B )年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B.1996 我国在对外已经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列入协定的适用税种主要( C )。 C.所得税 我们大致可以认为,( C )以后,政府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C.亚当·斯密 我们通常所说的“帕累托效率”,根据经济学原理,应该是指市场处在( C )的状态下。 C.完全竞争 西方财政学理论中著名的“灯塔理论”,主要讲述的是公共物品的( C )C.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下列不属于公共选择中的全体一致原则的优点的是( D )D.可以克服“免费搭车”的现象 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的有( D ) D.个人生活用品 下列部门中属于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B )。 B.工业 下列部门中属于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B )。B.工业 下列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不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的是( D )D.微软的office系统
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货币供给量的是( B )。B.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下列各个政策目标中,货币政策侧重的是( B )。 B.物价稳定 下列经济学家中,不认为公共物品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必须由政府进行配置的是( B ) B.科斯 下列描述中不是基数预算缺陷的是( D )。D.对所有的收支都进行审核,是一项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特征的是( C )。C.社会保障是一种精神保障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D )。D.政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 下列商品中税负较易转嫁的是( A )。A.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商品 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 C )。C.皮衣 下列事项中不属于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内容的是( C )。 C.国有企业核算 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是( A )。A.增值税 下列税种属于直接税的是( D )。 D.所得税 下列行为不属于外部效应的是( D ) D.政府腐败行为 下列行为具有生产的外部经济性特征的是( D )D.兴修水利 下列行为具有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是( C )C.公共场所吸烟 下列支出项目中适合用公共定价法的是( A )。A.公路 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 C )。C.排污权交易 现代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 A )。 A.英国 现收现付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优点是( D )。D.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 一般来说,下列产品不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D ) D.火车票 隐性债务是指( A )。A.没有反映在政府预算帐面上的债务 有些支出项目,如政治.国防等,其成本容易计算,但绩效难以衡量,这时的政府支出绩效往往采取(A )。A最低费用选择法 与初等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外溢效应( B )B.较不显著 在不突破预算支出总额的前提下,预算科目间进行经费调剂的情况是( A )。 A.经费流用 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这主要是指公共物品具有(A )A.消费的非竞争性 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分析中,个体是( D )。 D.价格调节者和产量接受者 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 A )。A.免费搭车的问题 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项目时。所使用的贴现率一般是( C )。C.大于一般贴现率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B )是开展充分竞争.公平竞争,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的重要前提。 B.交易信息的充分性 在我们国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反映了( C )C.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选择性政策工具的是( A )。A.消费者信用控制 在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各项方法中,最彻底的方法是( D )。 D.免税法 在政府经济活动领域,大部分的决策通过( C )进行的。 C.政治程序 在政府预算发展史上,最早提出并推行绩效预算的是( A )。A.美国胡佛委员会 造成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原因是( B )。 B.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债务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的技术,它不包括那个环节( B )。B.风险分类 政府采购的特点不包括( B )B.采购目的的盈利性 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 D )。 D.都属于购买性支出 政府对社会医疗支出的责任是( C )。C.部分参与医疗支出的提供 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B )。B.社会公共权力 政府经济的主体是( A )。A.政府 政府经济学中,外部效应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B ) B.市场行为 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 D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政府收取行政规费的主要目的是( D )。D.配合国家有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政府收入的源泉是社会总价值中( D )部分。D.剩余产品价值 政府应承担的科技支出范围应限制在( A )。A.政府财政负责基础性理论研究 政府在公共投资中的作用不包括( C )。C.调节社会分配状况 政府债务收入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 B )的身份取得的收入。B.债务人 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 B )趋势。B.增长 中国目前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存在着( B )问题。 B.过于单一 著名的经济学家科斯的“灯塔”理论从经验的角度论述了( C )C.公共物品也可以由私人提供 最早研究外部效应经济学家是( D ) D.英国经济学家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