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2012新版)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主观题部分)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主观题部分)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2.政府经济学:是指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政府及其政府行为,用经济分析的价值,评估政府绩效的一门学科。
3.政府失败:是指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人们期望政府能够办好市场办不好的事,结果却发现政府不仅不能补救市场的失灵,反而降低了社会效益。
4.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它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
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外部性、垄断、公共产品的生产、信息不对称以及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的调节上运作不灵。
广义的市场失灵除了包括狭义的市场失灵的内容外,还包括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导致的经济波动。
5.公共支出:狭义的公共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公共部门预算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造成的费用。
从广义上来说,公共支出还包括政府实行的许多政策和法规所导致的私人部门增加的开支。
6.公共支出对社会经济的一半影响:第一,公共支出有助于你补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
第二,公共支出有助于实现收入的分配公平。
第三,公共支出有助于烫平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目标。
7.衡量公共支出规模的指标: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绝对量指标: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公共支出的货币价值总额。
相对量指标: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公共支出占当期国民生产总值或当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8.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1)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基础性决定因素:公共支出需求,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你补市场失灵的公共财政需求规模;公共财政能力。
(2)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宏观原因:第一,经济发展因素。
经济发展促进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会引起一系列新型的属于补救性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推动公共支出扩张。
政府经济学考试重点复习提纲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提要一、名词解释1.财产税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所拥有的财产课征的税种。
财产主要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财产税具有税源稳定、税负难以转嫁的特征。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财产税具有其重要功能。
2.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使用城镇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从量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实际使用的土地,以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地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
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地区差别定额幅度税率,按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规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税的年应纳税额。
3.房产税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房产税的纳税人是房屋产权所有人。
房产税采用比例税率。
房产税计税依据有两种。
与之相适应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也分两种:即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
4.耕地占用税耕地占用税是对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占用耕地面积,规定税收一次性定额征收的税种,属于对特定土地资源占用课税。
耕地占用税的征税对象,是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占用的耕地。
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是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耕地占用税实行地区差别幅度定额税率。
6. 流转税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制度的总称。
与其它类型税收制度相比,流转税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功能。
5.契税契税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7.印花税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印花税的征税对象是税法列举的各种应税凭证。
印花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书立、使用、领受上述应税凭证并应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政府政策经济学复习资料和历年真题版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篇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第一章稀缺性与选择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需要”正确的说法是()A、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但人们的需求却是有限的B、人们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要可以无限增长,因而需要是无限的C、在不同的经济水平下,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是相同的D、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是有限的2、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下,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正确说法是()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靠近横轴的点比靠近纵轴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靠近纵轴的点比靠近横轴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比以外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比以内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3、关于生产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没有影响B、水是一种经济资源,进入生产过程后也是一种生产要素C、职业经理人年薪中按企业效益分配的奖金是其企业家才能的报酬D、资本要素就是指厂商用于投资的货币资本金4、关于资源稀缺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当前发展水平下,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供给是有限的B、无论任何时代,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求来说,供给都是有限的C、在经济危机时,厂商将卖不出去的牛奶倒掉是供给有限性的例外D、大量失业的存在是因为劳动力要素的供给是有限的5、厂房属于以下生产要素中的()A、土地B、资本C、劳动力D、企业家才能6、小王即将大学毕业,他有三种选择:留校当老师、到外企工作、回老家山区作一名小学教师。
留校当老师每年收入10000元,到外企工作每年收入30000元,回老家山区作一名小学教师每年收入3000元。
他选择回老家山区作一名小学教师的机会成本为()A、3000元B、10000元C、30000元D、40000元7、在经济领域中,人们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是()A、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B、完善社会生产关系C、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D、促进经济快速发展8、以下四个选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A、土地B、资本C、企业家才能D、生活必需品9、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是()A、生产的选择和选择的效率B、生产的选择和生产的过程C、生产的选择和生产的成本D、生产的选择和生产的目的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决定厂商如何生产的问题是()A、现有资源条件和企业生产成本B、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企业生产成本C、现有资源条件和市场价格机制D、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市场价格机制11、当社会资源有限而人类需要无限时,人们必须( )A、作出选择B、选择放弃C、降低期望D、自给自足12、劳动力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被称为( )A、资本密集型企业B、劳动密集型企业C、技术密集型企业D、劳动集约型企业13、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政府经济学》齐全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二、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的主体是(A)A、政府B、企业C、个人D、行业协会2、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A)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追求商业利润C、满足官僚享受D、维护阶级统治三、多项选择题1、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BC)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C、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D、矛盾的分析方法2、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ABC)A、政府收入 B、政府支出 C、宏观经济管理 D、政府间转移支付四、简答题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
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2、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3、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政府经济学重点整理
政府经济学重点整理第一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资源配置合理的基本原则:效率与公平2、达到帕雷托最优的定义和条件:定义:帕累托效率指的资源的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任何分配方案的改变,都不可能达到在不损害一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
条件:①完全竞争—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企业很多,每个企业都不能操纵价格,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各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关于交易的信息是透明的、完全的。
②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供给价格=需求价格。
3、市场失灵的定义和表现:定义:指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表现:◆公共产品的提供◆垄断◆外部效应◆市场的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优值品、劣值品◆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失衡◆分配问题4、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和职能范围:◆提供公共产品的◆防止和管理垄断◆纠正外部效应◆提供部分市场◆纠正信息不对称◆防止劣值品取代优值品◆预防并制定政策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失衡◆使分配公平职能:①资源配置职能②收入再分配职能③稳定经济职能④市场管制职能5、政府失灵的表现①公共政策失效②公共产品供给低效率③政府部门的扩张④寻租行为6、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富裕程度的指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第二章公共产品1、私人产品: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向社会提供、满足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的私人需要的产品。
属性:①可分割性②竞争性③排他性公共产品:需要通过财政机制向社会提供、满足作为群体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的产品。
属性:①不可分割性②非竞争性(消费者)③非排他性(提供者)第三章外部效应1、外部效应的含义: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或私人边际效益与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外部效应的成本和收益不能通过价格来反映。
2、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①组织一体化②界定产权与科斯定理③社会制裁界定产权的条件:(1)产权是明晰的(2)产权是可以自由交易的(3)交易成本接近于零3、政府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1)征税和罚款(2)补贴(3)政府管制4、政府与市场联合纠正的方法(1)污染费(2)押金—退款制(3)可交易许可证第四章公共选择1、全体一致同意规则(一票否决制度)优点:每个投票人使自己的偏好得到满足,实现了帕雷托最优;避免了“搭便车”。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册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财政贴息: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
其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工程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2.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3.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4.行政规费:是指政府机关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这些收费主要是配合国家对有关行为、活动的统计、管理,并适当弥补政府管理成本费用,不以增加政府收入为目的。
5.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消费者对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消费。
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6.阿罗不可能定律:阿罗认为,一般来说在多数原则下,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所有标准的集体决策规则是不可能的。
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
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
7.社会保险:是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在劳动者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等原因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收入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劳动者及家属基本生活的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保障制度。
8.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它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主要包括税收法律、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
9.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
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最新版2012.06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松江版
《政府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A 68.按照联合国范本和经合组织范本的规定,( A )不是确定居民身份的判断规则。
A.是否具有经常性住所80.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的话,增值税属于( A )。
A.流转税类5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国设立( C )级政府预算。
C.五49.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D )。
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B 109.BOT的全称是( A )A build-operate-transfer60.部门预算下预算调整的审批权在( C )。
C.财政部59.部门预算的分类基础是( D )。
D.按部门分类C27.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使用城镇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A )的一种税。
A.从量定额征收108.财政投融资与商业投融资的区别不包括( C )C.结果的非营利性D 28.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A )的作用。
A.缓和需求不足55.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是按( A )。
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
A.预算组织形式118.当政府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胀率时,政府实际收入会( A )A.增长32.当政府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政府收入(C )。
C.名义增长,实际负增长17.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种选择,A.B.C三个人的偏好如下:对A 而言——高>中>低,对于B而言——低>高>中,对于C而言——中>低>高。
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 B )。
B.BF 76.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等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 C )。
C.国务院G16.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 A )。
A.政府决策9.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 A )。
91.公共物品的提供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是( A )A.搭便车现象45.公共定价的对象是( C )。
C.准公共物品111.公共事业支出是一种( A )A.购买性支出15.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 B )。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1、政府的经济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目标:保证全社会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通过政府分配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政府在明确其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从而实现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目标:实现国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合理,调整国家与企业,个人之见,企业与企业之见,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1、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政府分配的界限与范围2、改进和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改进和完善财政转移性支出制度(三)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政府实践中,通过制度安排,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等公共社会的发展,促进产业平衡4、保证非生产性社会公共需要(四)其他政府经济职能1、政府协调职能2、政府制度创新职能(五)政府职能间的关系效率、公平和稳定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稳定2、效率3、公平2、美国模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只有在私人企业妨碍了其他对象的自由后,政府才会限制其发展。
干预手段:1、法律的制定与实施2 、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4、收入政策(工资与价格控制)5、社会保障6、福利政策7、对外经济政策8、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3、收入政策收入政策又称“工资与价格控制”,是后凯恩斯主流学派提出的政策主张之一,指政府为了影响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降低物价的上涨速度。
主要通过财政、货币机制来实施,还可以通过行政干预和法律调整等机制来实施。
政府经济学重点(老师画的)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外部效应:某些市场主体的活动给社会或其他市场主体带来影响,却没有承担相应的费用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而受影响者也没有因为受到损失而获得补偿,或因为得到利益而付款2.公共选择: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或私人选择转化成集体选择的一个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3.利益集团:由少数有共同利益,特别是有共同政治经济利益的投票人组成的力图影响公共决策的组织4.国际收支:一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各项经济贸易5.政府管制: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或者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政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6.国家预算:国家财政为了保证政府行使相应的职能,在筹集的分配资金必然要对资金进行预算和测算,使资金的收入量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7.公债:国家为了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8.分级财政制度:是指在宪法或相关法律确立的各级政府独立事权的基础上,各级政府独立的行使各自的财政权力,自收自支,自求平衡9.财政收入:在一个预算年度内,政府通过各种途径依法取得的货币和实物收入10.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物品货者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物品或服务支出(二).简答题1.市场经济的特征[教材P17](1)自主性。
(2)竞争性。
(3)平等性。
(4)开放性。
(5)系统性。
2.市场失灵的表现(一)公共物品无法充足的提供这是由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决定的。
市场要求等价交换、利益边界的精确性和成本与效益的内在化。
产品生产或提供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其所有。
纯公共物品具有严格的排他性,即其存在利益外溢性。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人人都会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这些物品而自己免费使用,因此市场无法提供。
纯公共物品具有严格的非竞争性,应免费提供。
由于不能回收成本和赚取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主体是不会提供的。
政府经济学复习提纲.doc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范E一、主观题1.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2.外部效应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有资产性,或负的外部性。
是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并能为国家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
就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国家属于历史范畴,因而国有资产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的。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有资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理解。
广义:即国有财产,指属于国家所有的各种财产、物资、债权和其他权益,包括:2.基于国家行政权力行使而取得的应于国家所有的财产1. 依据国家法律取得的应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4.由于接受各种馈赠所形成的应于国家的财产3•国家以各种方式投资形成的各项资产;5.由于国家已有资产的收益所形成的应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
狭义: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的并能为国家提供未来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
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
经营性资产包括: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非经营性资产通过各种形式为获取利润转作经营的资产;国有资源中投入生产经营过程的部分。
4. 财政政策在财政方面,通过国家直接投资兴建各种公共事业,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
通过实行各种补贴和社会福利制度,保护竞争条件不利者,尤其是通过税收的调节,创造一个大体公平的竞争环境。
5. 税收管辖权也称课税权,是国际税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系指一国政府在其主权范围内对税收事务的管辖权力,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
6、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C)A、奴隶社会经济B、封建社会经济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B)A、劳动技术B、生产工具C、容器D、生产场所3、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能够执行(A)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支付手段的职能D、贮藏手段的职能4、根据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产业是(B)A、农业和工业B、轻工业和重工业C、工业和建筑业D、工业和服务业5、商品的二因素是(B)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交换价值和价值D、价值和剩余价值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D)A、私人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7、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B)A、供求均衡B、公平竞争C、价格稳定D、自由买卖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C)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9、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点”是指(D)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工人转移就价值的时间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10、资本家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B)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垄断利润D、平均利润11、在销售阶段,资本形态的转化是(C)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D、商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12、年剩余价值率表示(D)A、预付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值程度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1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A、社会总产品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消费资料之和D、全部生产资料之和1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量的关系表现在(B)A、二者相等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D、二者没有关系15、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D)A、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B、流通领域中创造的价值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6、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B)A、利润率和零之间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D)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1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C)A、竞争目的相同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C、竞争范围扩展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被称为“万能的垄断者”的机构是(B)A、工业企业B、银行C、商业企业D、政府部门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A)A、国有企业垄断资本B、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C、半国有企业垄断资本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二次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D)A、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A)A、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B、联合国的专门机构C、有着贸易政策的多边协定D、各国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联合23、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时期是(C)A、19世纪末20世纪初B、一战、二战期间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以来24、股份公司的出现是(C)A、对资本主义私人财产的否定B、直接出动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5、劳动收入包括(D)A、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B、私营经济中雇佣劳动者的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C、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收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D、以上三个方面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配(B)A、是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B、是以企业为单位的C、只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D、不受市场机制的制约27、宏观调控的经济总量平衡是指(B)A、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平衡B、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平衡D、三大产业之间的平衡28、我国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是(D)A、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借贷、国家债务B、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利率、国家债务C、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投资、国家债务D、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国家债务29、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D)A、人均GDP达到相当高程度B、劳动生产率达到相当高程度C、城市化率达到相当高程度D、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科技教育水平都达到相当高程度30、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有(D)A、财政信贷、商业信贷B、财政信贷、直接投资C、商业信贷、直接投资D、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B)A、物质资料的消费B、物质资料的生产C、物质资料的交换D、物质资料的分配2、生产力中的因素是指(C)A、劳动对象B、劳动工具C、生产资料D、劳动资料3、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在(A)A、生产工具的发展B、管理水平的改善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4、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A)A、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B、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C、商业与农业的分工D、商业与手工业的分工5、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之一是(D)A、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B、后者是客观存在的,前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C、前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后者是经常变化的D、后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后者大多数不是长久不变的6、自然经济是一种(B)A、交换经济B、自给自足的经济C、满足别人需要的经济D、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7、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资源配置方式有(D)A、计划方式B、市场方式C、行政方式D、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A)A、V+mB、C+vC、C+mD、C+v+m9、生产资料中既属于固定资本又属于不变资本的是(D)A、原料B、燃料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10、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D)A、各个部门的创造过程B、各个部门内部的转移过程C、各个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瓜分过程D、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D)A、资产阶级国家协调私人垄断资本的相互关系B、各个私人垄断资本相互有机结合的总体C、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矛盾的体现D、私人垄断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为其获取垄断利润服务12、当前世界范围贫富差距加大和南北对立的根本原因是(C)A、地区局部战争B、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C、国际经济旧秩序D、国际经济新秩序1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D)A、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B、按劳分配规律作用的结果C、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作用的结果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14、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体现着(C)A、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B、对外开放的本质要求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D、改革开放的本质要求15、我国城乡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是(A)A、集体经济B、国有经济C、私营经济D、个体经济1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C)A、劳动者共同富裕B、社会化大生产C、生产资料公有制D、市场经济17、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的补充形式是(B)A、补贴和救济B、奖金和津贴C、福利和补贴D、保险和救济18、在现阶段,经济运作中对资源配置其基础性作用的是(B)A、计划B、市场C、企业D、政府19、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是(A)A、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B、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C、经济制度不变,经济体制就不会改变D、经济制度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20、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政府经济学第一章绪论一、政府经济学研究对象1、政府的定义:①广义:government 区别于司法、立法机关②狭义:administration 指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机关2、政府的四个层次:①中央政府及组成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及其内部的各厅局及其附属机构;②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③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各种企、事业单位;例如:教育、卫生、铁道、电信、电办④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口银行、中国发展银行)二、政府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1、联系:公共经济学是政府经济学的前身,政府经济学是建立在公共经济学的基础上。
2、区别:(1)研究对象范围不同①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公共部门或公共组织,不仅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②而政府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管理部门。
(2)理论分析的侧重点不同①公共经济学注重对公共物品的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的分析;②而政府经济学注重对公共物品的制约条件的分析。
(3)学科性质定位有区别①尽管两者在许多知识原理有重叠和相同的方面,但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定位是经济学;②政府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综合性学科,它的学科定位是公共管理学。
第二章政府介入经济的理由一、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1、资源配置2、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3、经济体制:对资源配置基本问题的不同解答方式。
现代经济学以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和动力结构作为划分标准,把经济体制归纳为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三种类型。
自然经济:以自然和习俗、传统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
①决策结构:一切基本问题都是由家长参照习俗和个人经验来作出决策。
②信息结构:由祖传的或经验的代际传承。
③动力结构:自给自足概括:它是一种低风险的,与落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方式,社会进步十分缓慢。
计划经济:是一种以政府的行政命令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
①决策结构:经济决策权集中于最高行政当局。
②信息结构:经济信息纵向传输。
③动力结构:以行政奖惩和精神激励为主要动力机制。
政府经济学学习重点(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本科)《政府经济学》学习重点(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一、单项选择题,请见期末复习指导(白色封皮小册子)二、单项选择题,请见期末复习指导(白色封皮小册子)三、判断题,请见期末复习指导(白色封皮小册子)四、名词解释1.政府经济提示: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2.政府经济学提示: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3.市场失灵提示: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4.信息的不对称性提示: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提示: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6.经济发展提示: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医疗教育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
7.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提示: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8.公共物品提示:公共物品,是指和私人物品相对应,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生产、供给,而主要由政府等公共组织来提供,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9.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提示: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当一个居民或企业享受政府等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时,不能排除其他居民或企业也能享受公共服务。
10.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提示: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居民或企业享受政府等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时,其他居民或企业也能同时享受。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政府经济学的学科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包括政府的经济行为政府的经济活动和政府其他行为对经济的影响第二章政府经济学的历史脉络第一节政府经济学的历史渊源一、古代关于国家经济职能的萌芽•古希腊的城邦学说已经初步涉及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做用问题,希腊的社会组织以城邦为单位,经济学在当时的雏形是家务管理。
•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著作《雅典的收入》中从城邦国家的角度探讨了经济问题,认为城邦可在经济促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柏拉图明确和集中的阐述了国家经济管理职能,勾画了理想国家的政治制度,核心概念是“正义”,个人遵照分工,各尽其职,国家不仅是统治的工具,而且是人们在其中可以互换劳务的机制。
国家既有政治职能,经济职能。
二、近代重商主义对政府作用的首次强调•政府经济学最初的代表是十六七世纪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没有把生产当作财富的源泉,而是把商业当作增加财富的途径。
•重商主义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地位,主张国家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保证。
•最早提出政府经济学的人是法国重商主义者孟克列钦。
•法国重商主义者首次把“经济”一词的含义从家务管理扩展到公共行政和国家事务管理,并加进了政治含义,可以说是相当典型的政府经济学主张。
三、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法国的重农学派是政府经济学的另一种思想来源,重农学派是近代后期放任主义的经济学的鼻祖,对于重商主义的批评也是首次来自她们。
•以《经济表》一书闻名的法国经济学家魁奈等人总结了重商主义政策把国家致富之路放在流通领域的教训,重新提出以生产领域做为富国的根基。
•与法国重农学派在政府观点上一致的是近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和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十八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被公推为西方经济学的创始人。
他的著作《国富论》被当作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经典,九章中有八章批判重商主义,主要倾向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第二节现代政府经济学的出现一、凯恩斯主义提倡国家干预•在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曾经突出确认经济关系对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完整word版)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网考题库)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网考题库)已整理试用,百分之90的题目。
判断题1.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A正确2.按照政府经济学的理论,政府完全可以解决市场失灵的现象。
B错误3.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是政府履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能的目标。
B错误4.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应该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府经济政策。
B 错误5.边际利润大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可达到最优状态,也就是“帕累托效率”(B错误)6.公共物品的消费既具有竞争性也具有非竞争性。
(B错误)7.布坎南提出的“俱乐部物品”是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
(A正确8.准公共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对于准公共物品,消费者数量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
(B错误)9.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属于市场化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
(A正确)10.总的说来,管制方法通过牺牲经济效益来实现环境目标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
(B 错误)11.从公共选择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发展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公共选择的程序.公共选择的决定机制没有很大的差别。
(B错误)12.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A正确)13.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多峰偏好,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位选民的偏好决定的。
(B 错误)14.政府购买性支出不能遵循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准则。
(B错误)15.皮考克和怀斯曼认为内在因素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B错误)16.公共投资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
(A正确)17.政府公共投资的范围主要涵盖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起到基础性作用,有利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同时具有利润的项目。
(B错误)18.财政贴息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D )。
A.生产绝对过剩 B.生产相对过剩 C.社会总供给不足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D )。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积累理论 C.商品二因素理论 D.劳动二重性学说3.资本总公式是( D )。
A.W—G—W B.W—G—W‘ C.G—W—G D.G—W—G’4.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要求注重发展的( C )。
A.局部性、激进性 B.超前性、差异性 C.全面性、整体性 D.跳跃性、可能性5.当剩余价值被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被称作( A )。
A.利润 B.利息 C.平均利润 D.超额利润6.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B )。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7.新常态下解决发展动力的核心问题是( B )。
A.赶超发展 B.创新发展 C.渐进式发展 D.激进式发展8.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形式是( C )。
A.国家直接投资 B.国家间接投资 C.跨国公司直接投资 D.跨国公司间接投资9.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看中的是劳动力商品的( B)。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价格 D.交换价值10.社会总供给的组成部分是( C )。
A.收入、储蓄、消费 B.收入、消费、投资 C.收入、储蓄、进口 D.消费、投资、出口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D )。
A.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辅助性作用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2.新殖民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B )。
A.政治控制 B.经济兼并 C.军事侵略 D.文化渗透1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居主体地位的是( A )。
A.公有制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外资经济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A )。
A.可变资本的比率 B.不变资本的比率 C.预付资本的比率 D.固定资本的比率1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生贸易冲突的内在根源是( A )。
政府经济学课程复习指导
《政府经济学》课程复习指导(统设必修本科)参考模板一、考试题型期末考试的基本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述题(含辨析题)、论述题等。
二、考试说明1、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重点复习导学上相应的题型。
2、简答题、论述题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三、复习重点第一、二章导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考核知识点】一、政府经济二、政府经济学的概念三、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四、市场失灵和政府经济活动的合理性五、政府失灵和政府职能的界定六、政府经济活动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七、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八、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考核要求】了解:我国政府经济及其职能的转变历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政府经济学的历史演变和学科属性;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基本掌握:政府经济和政府经济学的概念;政府经济的本质;政府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
重点掌握:市场失灵和政府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政府失灵和政府职能的界定;政府经济活动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第三章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考核知识点】一、公共物品的概念二、公共物品的特征三、公共物品的分类四、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条件五、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六、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职责【考核要求】了解: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条件;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职责。
基本掌握: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
重点掌握:公共物品的概念;公共物品的分类;公共物品的特征。
第四章外部经济效应与政府经济政策【考核知识点】一、外部效应的概念二、外部效应的分类三、外部效应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四、政府介入外部效应的原因五、庇古税和庇古补贴的含义六、庇古税和庇古补贴的政策含义和政策实践七、科斯定理的内容八、科斯定理的政策含义和政策实践九、科斯定理在解释和治理外部效应中的优点与不足十、政府对外部性问题治理与管理的方式【考核要求】了解:科斯定理在解释和治理外部效应中的优点与不足;政府对外部性问题治理与管理的方式。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资料(2012.10)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资料(2012.10)1.稀缺规律具有哪两重意义?稀缺规律具有以下两重意义:一是这种稀缺是相对的,即它不是指产品和服务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于需要的无限性来说是稀缺的;;二是这种稀缺又是绝对的,即它存在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
2.汇率是将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时使用的比率,也可以说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个国货币的价格。
3.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
4.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本国经济发展的目的需要,确定支持、鼓励产业和限制、控制产业,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政策。
5.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一般用物价指数来衡量。
6.简述国际组织在协调成员国相互关系方面的作用。
论坛功能;协调功能;沟通功能;规范与管理功能;资源配置功能。
7.简述非自愿失业产生的原因。
一是合同的存在;二是减少不确定性的风险;三是工资调整的时滞;四是减少经济权利和垄断势力的影响。
8.2012年中国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
请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并运用你学过的经济学理论,谈谈你对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的认识。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针对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偏快,物价上涨还在持续的现状,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概念及基本政策工具。
政策建议:一是扩大内需;二是增加投资;三是减税9.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能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10.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机制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自动减少各种冲击的机制,能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少萧条,而不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11.简述中央银行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答: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选择性信用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说明:选择题没有重点,需全部掌握;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的重点题号上加框,并且题目用红色标出。
一、单项选择1.政府经济的主体是( A )。
A、政府B、企业C、个人D、行业协会2.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B )。
A、道德劝说B、社会公共权力C、财产所有权D、法律制度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追求商业利润C、满足官僚享受D、维护阶级统治4.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量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C )。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5. 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 D )。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6. 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是( B )。
A、公平与效率兼顾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7. 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 C )。
A、道路B、教育C、皮衣D、医疗卫生服务8.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数量上的区别是( A )。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B、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D、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9. 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 A )。
A、免费搭车的问题B、逆向选择问题C、委托代理问题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10. 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A )。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11. 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A)。
A、交易成本零或很低B、交易成本很高C、交易价格很低D、交易价格很高12. 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办法是(C)。
A、征税B、财政补贴C、交易D、排污收费13. 外部正效应指的是(A)。
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B、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C、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D、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14.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B)。
A、马斯格雷夫B、布坎南C、德斯坦D、维克塞尔15.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A)。
A、政府决策B、企业生产决策C、个人消费决策D、劳动者劳动决策16. 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种选择,A、B、C三个人的偏好如下:对A而言——高>中>低;对于B而言——低>高>中,对于C而言——中>低>高。
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B)。
A、AB、BC、CD、D17. 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B)趋势。
A、不变B、增长C、减少D、无法考察18.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D)。
A、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法律规章及维护社会秩序德需要随之递增B、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C、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业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D、政府为应付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19. 下列支出项目中适合用公共定价法的是(A)。
A、公路B、国防C、政治D、资本性投资20. 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项目时,所使用的贴现率一般是(C )。
A、等于一般贴现率B、小于一般贴现率C、大于一般贴现率D、无法确定和一般贴现率的关系21. 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根本的区别不包括(D)。
A、投资主体和投资能力不同B、投资效益的评价标准不同C、投资范围不同D、投资的监管方式不同22. 政府在公共投资中的作用不包括(C)。
A、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B、利于强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领域的地位C、调节社会分配状况 D对经济总量和结构将产生调节效益23. 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D)。
A、都属于转移性支出B、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C、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D、都属于购买性支出24. 政府承担的科技支出范围应限制在(A)。
A、政府财政负责基础性理论研究B、政府财政负责应用技术研究C、政府财政负责开发技术研究D、政府财政既负责基础理论研究又负责应用技术研究25. 政府对社会医疗支出的责任是(C)。
A、放手由市场解决B、承担所有医疗支出C、部分参与医疗支出的提供D、承担重大医疗项目支出26. 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A)的作用。
A、缓和需求不足B、刺激需求C、降低需求D、对需求不起调节作用27. 社会保障与一般家庭自我保障不同之处不包括(D)。
A、保障的经济来源B、保障的对象C、保障的范围D、保障的功能28. 现收现付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优点是(D)。
A、对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运营B、对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数量上的长期规划C、防止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D、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29. 目前我国企业亏损补贴处理的方式是(A)。
A、收入退库B、预算支出C、即征即返D、先征后返30. 政府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主要是(D)。
A、转移价值B、工资C、转移价值和工资D、剩余产品价值31. 当政府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政府收入(C)。
A、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B、名义负增长,实际增长C、名义增长,实际负增长D、名义负增长,实际负增长32. 下列部门中属于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的是(B)。
A、农业B、工业C、商业D、服务业33. 我国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税的是(B)。
A、营业税B、消费税C、城镇土地使用税D、增值税34.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A)。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定额税率D、固定税率35. 国家税收制度中不同税种区别的主要标志是(A)。
A、课税对象B、纳税人C、计税依据D、税目36. 能较好地体现公平税负原则的税率是(C)。
A、比例税率B、定额税率C、累进税率D、基准税率37. 下列税种属于直接税的是(D)。
A、增值税B、消费税C、关税D、所得税38. 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是(A)。
A、增值税B、消费税C、关税D、营业税39. 下列商品中税负较易转嫁的是(A)。
A、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商品B、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商品C、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商品D、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商品40.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种(D)行为。
A、生产B、分配C、被动D、主动41. 纳税期限是税收(B)的重要体现。
A、强制性B、固定性C、无偿性D、法制性42.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增值税属于(A)。
A、流转税类B、所得税类C、资源税类D、财产税类43. 车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辆、船舶依法(D)征收的一种税。
A、定时定额B、从质定额C、定量定额D、从量定额44. 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及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应税产品(A)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
A、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B、销售数量C、自用数量D、销售数量或库存数量45. 资源税实行(C),按照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规定有上下限幅度的单位税额。
A、定量幅度税率B、比例税率C、定额幅度税率D、累进税率46. 耕地占用税实行(B)。
A、定额税率B、地区差别幅度定额税率C、地区差别基准税率D、地区差别幅度浮动税率47. 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D),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A、国有土地使用权B、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C、地上建筑物D、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48.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使用城镇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A)的一种税。
A、从量定额征收B、从价定额征收C、从质定额征收D、定期征收49. 下列事项中不属于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内容的是(C)。
A、国有企业分立B、国有企业合并C、国有企业核算D、国有企业破产解散50. 国有资产收益的获得是凭借(B)。
A、社会公共权力B、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C、政府的信誉D、企业的自愿捐助51. 国有资产收益的来源是(D)。
A、转移价值B、转移价值和工资C、工资D、剩余产品价值52. 公共定价的对象是(C)。
A、纯公共物品B、私人物品C、准公共物品D、所有公共物53. 政府收取行政规费的主要目的是(D)。
A、增加政府收入B、增强行政执法力度C、弥补财政赤字D、配合国家对有关行为、活动的统计、管理54. 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等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C)。
A、国家体育总局B、民政部C、国务院D、财政部55. 政府债务收入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B)的身份取得的收入。
A、债权人B、债务人C、所有者D、统治者56. 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D)。
A、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B、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C、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57. 公债负担率是指(C)。
A、当年的财政支出额/当年GDP ×100%B、当年公债收入额/当年公债余额×100%C、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100%D、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58. 改革开放后,我国于(B)年恢复国内公债的发行。
A、1980B、1981C、1982D、198359. 隐性债务是指(A)。
A、没有反映在政府预算帐面上的债务B、不会都变成政府现实债务的债务C、不会引发债务风险的债务D、政府可以隐藏的债务60. 债务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的技术,它不包括(B)环节。
A、风险识别B、风险分类C、风险估计D、选择风险管理技术61. 绩效预算主要是(A)在1949年提出并得到推广。
A、美国胡佛委员会B、美国农业部C、英国国防部D、英国农业部62. 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A)。
A、英国B、美国C、瑞典D、德国63. 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是按(A )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
B、预算组织形式 B、预算编制的方法C、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D、预算作用的时间64. 下列描述中不是基数预算缺陷的是(D)。
A、收支基数的科学性、合理性难以界定B、方法简单、粗糙C、依靠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观判断,主观随意性较大D、对所有的收支都进行审核,是一项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65.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国设立(C)级政府预算。
A、三B、四C、五D、六66. 经立法机关审核批准后,政府预算就具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