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0]《政府经济学》

合集下载

[0700]《政府经济学》

[0700]《政府经济学》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700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在世界范围内,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是()。

.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上升.绝对量上升.绝对量下降.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下降2、以下不是影响国债负担的因素的是()。

. C. 纳税人的负担.负税人的负担.政府即债务人的负担.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3、实际上,课税客体就是()。

.税目.税源.税本.课税对象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债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

.公债管理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其地位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同.在一定的前提下,公债管理可以在自己的作用领域内,发挥宏观经济调控的才能.在总体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在直接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而分清主次5、政府财政政策的政策目标不包括()。

.保持年度预算平衡的目标.充分就业的目标.经济增长的目标.物价稳定的目标6、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发行的方式不同.发行的依据或担保物不同.发行的利率不同.发行的机构不同7、我国目前国债规模的具体情况是().国债负担率低,国债依存底高.国债负担率低,国债依存度低.国债负担率高,国债依存度低.国债负担率高,国债依存度高8、不属于税收三性的是()。

.固定性.强制性.无偿性.有偿性9、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设立偿债基金.依靠财政透支.举借新债.依靠财政盈余10、税收收入的自动变化是指哪种类型的税收收入。

().比例征税.累进征税.固定总额税.免税11、政府干预卫生事业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

.政府职能.提供公共物品.减少贫困.弥补保险市场缺陷12、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是()。

.货币供应量.税率.工资.价格13、从产权归属角度看,若产权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那么该企业被称为()。

.股份制企业.独资企业.公有企业.私有企业14、若经济活动中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此时该种物品的销售或生产()。

.呈现出不足状态.呈现出过多状态.不足和过多的状态都有可能.不存在不足或过多的状态15、下列物品中属于纯粹公共物品的是()。

《政府经济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政府经济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政府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1.政府经济学概念:政府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分析政府及政府的行为,用经济分析的价值,评估政府绩效的一门学科。

2.政府失败所谓政府失败,是指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人们期望政府能够办好市场办不好的事,结果却发现政府不仅不能补救市场的失灵,反而降低了社会效益2、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外部负经济效应、垄断生产和经营、公共物品的生产、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商品交易以及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的调节上运作不灵。

广义的市场失灵,除了包括狭义市场失灵的内容外,还包括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导致的经济波动。

3、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4、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6、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7、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8、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

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

《政府经济学》例文

《政府经济学》例文

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政府经济决策有较大回旋余地,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政策组合。

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

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

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

即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

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三、小组提纲:税收作为政府参与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本身也存在公平与效率的抉择问题。

就税制建设本身来讲,兼顾了公平与效率的税制才是最好的。

一般而言,效率型税收政策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而公平型税收政策则更有益于社会稳定。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政策取向与我国整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基本一致的,但“兼顾”的结果却是“顾不到”,使我国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大打折扣。

改革开放走到今天,我们已开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强调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相应的,治税理念也要及时转变。

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治税理念下。

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再分配的有效手段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理应在公平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税收政策和制度的调整:1、以公平为导向优化调整税制结构。

2、完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体系。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主观题部分)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主观题部分)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主观题部分)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2.政府经济学:是指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政府及其政府行为,用经济分析的价值,评估政府绩效的一门学科。

3.政府失败:是指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人们期望政府能够办好市场办不好的事,结果却发现政府不仅不能补救市场的失灵,反而降低了社会效益。

4.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它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

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外部性、垄断、公共产品的生产、信息不对称以及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的调节上运作不灵。

广义的市场失灵除了包括狭义的市场失灵的内容外,还包括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导致的经济波动。

5.公共支出:狭义的公共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公共部门预算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造成的费用。

从广义上来说,公共支出还包括政府实行的许多政策和法规所导致的私人部门增加的开支。

6.公共支出对社会经济的一半影响:第一,公共支出有助于你补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

第二,公共支出有助于实现收入的分配公平。

第三,公共支出有助于烫平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目标。

7.衡量公共支出规模的指标: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绝对量指标: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公共支出的货币价值总额。

相对量指标: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公共支出占当期国民生产总值或当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8.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1)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基础性决定因素:公共支出需求,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你补市场失灵的公共财政需求规模;公共财政能力。

(2)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宏观原因:第一,经济发展因素。

经济发展促进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会引起一系列新型的属于补救性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推动公共支出扩张。

《政府经济学》考试范围

《政府经济学》考试范围
⒉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曲线。
⒊政治经济周பைடு நூலகம்模型。
⒋外部性下产品供给的效率损失。
六、论述题
⒈举例说明投票悖论现象,说明阿罗不可能定律的五个条件以及他的结论的政策意义。
在有二个以上备选方案时,会出现循环投票,无胜出者。三个人的偏好显示:
阿罗不可能定律:投票悖论说明,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个人对N种备选方案的偏好次序转换成社会偏好次序,并且准确表达社会全体成员的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的社会选择机制。满足一切民主要求而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
⒋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道德风险一词是源于研究保险合同时提出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由于机会主义行为而带来更大风险的情形称为道德风险。
⒊什么是税收瓦格纳原则。瓦格纳法则的基本原理是指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
⒊帕累托效应:又名:80/20法则、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帕累托法则等,其主张为:以一个小的诱因、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提出,故名。这种情况是有违一般人的期望的。帕累托指出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即:任何形式的资源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受益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人受损害
《政府经济学》考试范围

政府经济学课件(山东大学 陈东)

政府经济学课件(山东大学 陈东)

思考题
1.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如何认识政府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 3.政府经济学是怎样发展形成的?
4.如何认识政府经济学的地位?
5.学习和研究政府经济学应采取怎样的科学
方法?
第二章 政府经济职能
2.1 市场与政府
2.2 政府经济职能
2.3 政府财政职能
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统一公共部门。在广义的政府之上,又加上了非金 融的公共企事业。 广义公共部门。又加上了政策性金融机构。
back
第二节 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层次:研究政府的经济职能。 第二层次:研究政府收支。 第三层次:研究政府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四层次:研究包括政府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
本章小结
4.全面认识政府经济学在经济学乃至社会科
学中的地位,须考察政府经济学与微观经济 学,宏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政治学和伦 理学等的相互关系。因为这些学科与政府经 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对政府经济学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章小结
5.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以马克思的唯物辩
证法为基本指导原则,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 分析的方法,从质和量的角度对政府经济行 为进行分析,同时采取比较和借鉴的方法, 吸收历史上和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 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政府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的核心: 共同利益 公平分配 社会福利
福利经济学为政府经济活动提供了价值判断 标准。 Back
政府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 和伦理学
• •
经济学帝国主义现象 政府经济行为是一个政治过程 (公共选择和公共产品) • 政府经济行为的伦理标准 • 政府经济行为的社会基础

政府经济学(第四版)课件:政府与市场

政府经济学(第四版)课件:政府与市场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的
• 第三级
经济运行形式
市 基场本经含济义– 第的»四第级五市级场个经社济会是经以济市的场经为济中运心行来形组式织整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 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
11
1.3.单1 市击场此经济处的编含辑义与母特版征标题样式 12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价格 机制
» 第五级
核心
竞争 机制
供求 机制
8
1.1单.2击市此场处的编基辑本概母念版标题样式 9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市场文功本能样式
– 第二级
交换功能
•信第息三传级递 功能– 第四级
调节功能
约束功能
检验功能
» 第五级
促进技术 进步功能
9
1.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演变
• 第至2版财质的这强作张由思–0三2《富和研一调用经主想年第0级国的原究阶市和济义占世代»四民性因》段场主自的据纪。第级五级至末一分发政灵fai5期阶析场,府的”luk0er。段“失强干必年(etm)出这从市调预代ar
家开始研究政府
行为的内在动机,
强调“政府失败”
(government failure)或“政策 失败” (policy failure)的可能性, 主张重新以市场
公共性失


垄断性失 灵
16
1.3.2单市场击失此灵处与政编府辑弥补母市版场标的角题色样式 17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角色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市活场动–失的第灵必二的要级情性况决定了政府介入、干预经济
• 第三级
– 第四级

政府经济学(第二版)第15章 中国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政府经济学(第二版)第15章  中国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政府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政府经济学
(第二版)
郭小聪 主编
政府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15章 中国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政府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本章重点
•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全 民所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国的全 民所有制采取国有所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 资产就是国有资产。建立高效的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不断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是满 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物质保证。本章 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概念出发,阐明中国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分析建立国有资产产权 经营体系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架构,探讨国有 企业资产战略性重组的必要性和途径等问题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1)以国有资产管理微观基础改革为主的阶段 (1978-1988年) (2)国有资产宏观管理体制探索阶段(1988- 1998年) (3)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目标探索与确立阶段 (1999—2002年)
政府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政府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2. 产业重组
(1)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的调整和重组,促进 企业资源优化配置; (2)积极推动研究院所与相关生产企业的重 组; (3)加大对亏损企业国有资本的调整力度。
3. 内部重组
(1)突出主业,积极推进企业非主业资产重 组; (2)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内部的重组。
政府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路
(1)重视和推进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 (2)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3)规范和完善董事会的运作 3 (4)强化监事会的作用 (5)规范经理层的运作机制 (6)建立具有监管动机的外部监管机构 (7)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

[0700]《政府经济学》

[0700]《政府经济学》

64、请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功能有哪些?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目标及手段是什么?(2)什么是货币政策?其最终目标是什么?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什么?(3)参与投票过程中的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及效率的影响是什么?(4)怎样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5)决定和影响收入分配制度的因素有哪些?(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7)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8)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9)政府采取征税或罚款矫正外部效应的基本原理是什么?(10)政府采取财政补贴矫正外部效应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参考答案:(1)答: A:财政政策是国家以一定的财政经济理论为依据,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规定的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的基本规则。

B:财政政策主要具有四方面:导向功能,主要是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有引导作用;协调功能,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失衡状态的制约、调节能力;控制功能,是指国家或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与促进,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稳定动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总支出水平,使货币支出水平恒等于产出水平,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C: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达到平衡;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在国民经济已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

(2)答: A: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对货币、信贷总量与结构进行控制与调节的行为准则。

B:其最终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

C: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最初思路可以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收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会进一步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

《政府经济学》读书笔记

《政府经济学》读书笔记

本科生课程论文《政府经济学》读书笔记工商1092 叶清 200911551230关键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府、市场经济正文:简单来说,政府经济学讲的是政府如何参与经济活动,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以及提高政府经济效率。

政府经济学在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研究政府通过形式各样的方式方法来达到以上目的。

系统来说,政府经济学是一门专事研究政府特有经济现象、经济体制、经济行为、经济规律等方面内容的应用经济科学,以尽可能追求政府经济效率最大化、实现社会公平为目标,简言之,它主要研究在经济管理中的政府作用。

我们知道,政府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维持社会生活的协调运转。

高品质的政府行政需要较好的公共政策和较高的工作效率。

如果说人类社会自产生阶级和国家之后政府即已存在并体现它的威严和发挥其作用的话,那么,到现代社会,政府从未像今天这样行使着它巨大无比的职能和作用,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政府的职能,也已不仅仅是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其经济职能发挥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显著。

“在现代社会,政府无处不在。

从生产、流通、资源配置到消费导向、纳税、国际竞争、太空、气象、水利、市政建设以至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 因此,任何现代经济问题都无法脱离政府行为的研究。

可以说,政府经济学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

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

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两大类。

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

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和家庭,都以各自的行为方式参与国民经济运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即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中,把政府、企业和家庭看作三个平等的主体,相互关联,而又各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如果不考虑国际市场的因素,一国国民经济就取决于这三者的经济活动。

《政府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就要求在政府经济 学的学习中有广阔的视野,能够从政府经济的过去、 现在,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概括。 同时,在政府经济学学习中,还应注意各种政府 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把握政府经济 行为的前因后果,理解政府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制订 和实施的理论依据,提高学习效果。
3负荷定价法。 (按照不同的时间段、时期确定不同的价格)
三、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一)含义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运 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 理论。
(二)形成过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与政府是两种相互 依存的资源配置方式
以亚当· 斯密为代表的早期的经济学家主要致力于市 场理论和市场运行机制的研究; 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加深和显露,有不少的经济学 家开始研究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3.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二、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的效果
(一)政府的经济作用 1、政府对经济运行系统的影响 政府早在市场经济确立以前就存在了,并在客观上一直 扮演着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 2、政府的经济作用 (1)内在地融入并影响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 (2)为经济运行提供国家权力干预。 (3)对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
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 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政府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 为研究对象。
(一)如何才能学好政府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属应用经济学范畴。既有对政府经 济活动的理论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研 究政府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政府制定和 实施经济政策,以及规章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二)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
1、政府干预程度 政府干预程度是和政府规模相联系的,而政府规模一 般以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这一综合性指标来表示。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集权化倾 向的国家高于分权化倾向国家。

《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 同样,新时期中国的税制改革受到全社会 的瞩目。
二、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收入分配
– 马洪、孙尚清主编《经济与管理大辞典》:一 是指国民收入在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一 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之间的分配。
– 向书坚《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研究》:将生产成 果按照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做贡献的大小 以及要素所有者拥有要素的多少在生产要素所 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的一种活动。
二、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价值取向
– 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关系
• 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决定了税 收调节收入分配具有阶段性特征。
• 在公平的总目标下,国家应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收 入分配的特点确定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具体目标, 也就是在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二、基本概念与基本理
•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价值取向
– 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 公平。
• 社会公平——在市场调节范围之外,运用国家的力 量对市场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必要干预,对财富在 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来实现的。其基本着眼点 是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需要,保障水平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并把收 入差距保持在大多数社会成员经济能力和心理能力 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二、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机制运作原理
.
税收调节系统与 环境系统的互动
机制 运作
税收调节系统内部 各要素之间的互动
与环境 的互动
系统要 素互动
机制运作两大构
成要件
二、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税收调节系统与环境系统的互动
税种税制与环境
与经济系统、政府系统、社会环境、 其他环境的互动关系

政府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

第一章一、政府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及其影响的新兴学科。

二、政府的四个层次:(1)中央政府(核心层次):组成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及其内部的各厅、局、附属机构;(2)地方政府(第二个层次):省、市、县、乡镇一级,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3)企事单位(第三个层次):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企事业单位;(4)政策性金融机构(第四个层次):中央政府为特定目标而出资兴办(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发展银行)三、政府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公共经济学是政府经济学的前身,政府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的拓展与深化区别:(1)研究对象和范围: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经济主体是公共部门或公共组织,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政府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经济主体指政府及其管理部门。

(2)理论分析重点:公共经济学注重公共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政府经济学注重对产生效益的制约条件的分析。

(3)学科性质的定位:在知识、原理虽有叠加,公共经济学属于经济学;政府经济学是一门交叉、综合性学科,属于公共管理类。

第二章一、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1、资源配置:对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选择和安排的过程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what)、为谁生产(who)、怎样生产(how)、何时生产(when)、何地生产(where)2、经济体制:对资源配置基本问题的不同解答方式。

现代经济学以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和动力结构作为划分标准,把经济体制归纳为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三种类型。

(1)自然经济:习俗、传统配置资源的经济方式。

【1】一切基本经济问题都由家长、族长参照传统、习俗及个人经验来作出决策(决策结构)【2】祖传的、个人经验的代际传承(信息结构)【3】自给自足(动力结构)总体,低风险,进步十分缓慢(2)计划经济:以政府的行政命令配置资源的经济方式,经济决策权最高集中于最高行政当局——国务院下属的委员会(决策机构),经济信息纵向传输(信息结构),以行政奖惩和精神激励为主要动力机制(动力结构)。

政府经济学重点概念

政府经济学重点概念

政府经济学重点概念政府经济学重点概念第一章绪论1、政府经济学:是对政府过程及其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研究政府公共经济活动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2、财政学是政府经济学的起点,并且《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3、基本方法论:(1)“经济人”假设:(动机自利行为理性),政府也是经济人。

(2)政治市场论(交易政治论):政治过程实质是一种市场交换过程,将政治过程虚拟为市场。

(3)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以个人而不是集体为出发点进行市场选择,且个人理性选择。

(4)博弈论:政治的实质是各种利益间的博弈,利益与权力的分配(研究视角)。

4、政府经济学的中心线索是效率、公平和稳定问题,其核心问题则是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平衡,也即政府与市场如何合作提供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问题。

5、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支出、政府收入、政府规制)——政府失灵——重塑政府(合作治理)。

第二章政府与市场1、政府是一个集体决策,人为设计,分层管理的行政组织体系;因政府问题的经济性和阶级性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政府经济学学科而言,政府是有别于阶级国家或公共部门的。

简单地说,所谓政府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经济实体。

2、政府的特征:(1)合法强制性(2)普遍同质性3、市场是一个个人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的权利交换体系。

4、市场的特征:(1)信息完全和对称(2)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增(3)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没有任何外部经济效应(4)交易成本忽略不计(5)经济当事人完全理性5、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是市场中供求、价格、竞争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具有交换、信息传递、调节、约束和技术促进等市场功能。

6、理性“经济人”:趋利避害的心理和规避风险的内在要求,即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想行为,以及市场经济自动建立起奖惩机制,促进经济人理性的外部因素。

使得经济主体在有能力作出经济判断和选择下,表现为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西南大学[0700]《政府经济学》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0700]《政府经济学》参考答案

1、财政管理体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税收管理体制.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2、一般认为,价外税比价内税()转嫁,价内税课征的侧重点为(),价外税课征的侧重点是().更容易,消费者,厂家或生产者.更容易,厂家或生产者,消费者.更难,厂家或生产者,消费者.更难,消费者,厂家或生产者3、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

.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4、下面哪个公式是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P=MPB=MSB=MPC=MSC.P=MPB>MSB,且P=MPC>MSC.P=MPB<MSB,且P=MPC<MSC.P=MPB=MSC5、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 ( )。

.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6、峰偏好意味着人们理想的结果()。

.只有一个.是唯一确定的.难以确定的.不止一个7、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是()。

.货币供应量.税率.工资.价格8、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过程中一般的动机是()。

.利己.效率意愿.忠诚.公共精神9、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基本上是靠()。

.透支.增发通货.发行公债.增加税收10、按照公债的(),公债可以分为内债和外债。

.认购者的国籍.发行主体.发行的地域.发行的方式11、内债和外债的区分标准是()。

.认购者的国籍.认购的币种.发行的地域.发行的方式12、按照公债的(),公债可以分为中央债和地方债。

.认购者的国籍.发行主体.发行的地域.发行的方式13、税收按照()分类,可以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性质.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税负能否转嫁.税收管理权限14、下列属于直接税的是()。

.消费税.企业所得税.销售税.增值税15、下列属于间接税的是()。

政府经济学整理

政府经济学整理

政府经济学syllabus课程准备(一)政府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二)政府经济学的体系脉络几个概念Public FinanceGovernment FinancePublic EconomicsPublic Sector EconomicsEconomics of Government几对关系1 .政府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2. 政府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3. 政府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4. 政府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5. 政府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的关系6. 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的关系第一章1.政府经济学与财政学政府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而政府经济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而且还研究财政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公平问题。

相对于财政学而言,政府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的内容:一是关于政府公共选择和公共经济决策的内容;二是关于政府公共选择和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 政府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内容,用一句话概括?研究经济人行为的最优化实现问题以及相互作用条件下所达成的市场均衡状态。

研究了供求—价格模型、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均衡等微观单位的直接经济行为。

政府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是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在政府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析工具,如供求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理论、边际效应理论等在政府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3. 政府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在“看不见的手”无法实现经济稳定的时候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对经济的干预以实现经济增长、通胀、就业等的良性态势在微观层次上,主要起作用的是价格,市场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而政府调节作用有限;在宏观层面,价格调节相对有限,而政府调节十分重要。

政府的功能与宏观经济学中提出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相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请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功能有哪些?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目标及手段是什么?
(2)什么是货币政策?其最终目标是什么?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什么?
(3)参与投票过程中的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及效率的影响是什么?
(4)怎样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
(5)决定和影响收入分配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7)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
(9)政府采取征税或罚款矫正外部效应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0)政府采取财政补贴矫正外部效应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 A:财政政策是国家以一定的财政经济理论为依据,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规定的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的基本规则。

B:财政政策主要具有四方面:导向功能,主要是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有引导作用;协调功能,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失衡状态的制约、调节能力;控制功能,是指国家或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与促进,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稳定动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总支出水平,使货币支出水平恒等于产出水平,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C: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达到平衡;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在国民经济已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

(2)答: A: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对货币、信贷总量与结构进行控制与调节的行为准则。

B:其最终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

C: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最初思路可以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收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会进一步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

这个传递过程可表示为:M增加(减少)→r下降(上升)→I增加(减少)→E增加(减少)→Y增加(减少)
(3)答:A:政府部门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同私人部门生产或提供私人物品或服务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缺乏竞争,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工作目标,公共物品或服务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

B: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将公共权力的极大化作为追求的目标,公共权力的大小又与其所控制的社会资源的数量正相关,
从而与政府预算的规模正相关,其结果也就不言自明:追求公共部门权力的极大化必然带来政府预算规模的极大化。

C: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们对政府预算极大化的追求,必然导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过剩,而高于其最佳的供给水平。

(4)答:A: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它被称作“中间投票者定理”。

B:根据中间投票者定理,简单多数规则下的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那个提案会最终获胜。

因为选择该提案会使整个社会的效益损失最小,或者说,会使整个社会获得的效益最大。

实际上,只有中间投票者可获得其最偏好的结果。

多数规则所能保证的是,所有投票者的最偏好的结果和最终达成的政治均衡的偏离度最小。

C:中间投票者定理告诉人们,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5)答:决定和影响收入分配制度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A:技术进步。

一定时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及由它们决定的社会物质产出水平始终是人类选择分配制度的“硬约束”。

B: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与分配制度相关的其他经济的、政治的和法律的基础规则。

C:市场力量。

市场力量决定和影响着收入分配,进而影响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

D:意识形态。

由意识形态影响下形成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追求正义、公平、效率等行为取向,因而影响人们对收入分配制度的选择。

E:主体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因为,收入分配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本质上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状况,取决于经济权利之间的较量和斗争。

(6)答: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上包括这样五大部分:A:社会保险。

主要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等。

B:社会救助。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乡村“五保”制度等。

C:社会福利。

包括全民保健、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教育福利、住房福利等。

D:军人保障。

主要包括军人社会保险、军人抚恤、退伍军人安置、军人福利、军属优待等。

E:其他制度。

主要有公务员医疗补助、住房公积金等。

(7)答:市场失灵是指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市场失灵的表现:公共物品失灵;外部性失灵;垄断性失灵;风险和不确定性;收入分配失灵;宏观经济的失衡。

(8)答: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框架;进行微观经济管理;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推动宏观经济增长;调节收入分配,增进社会公平。

(9)答: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对产生外部负效应的企业或个人,课征相当于他所造成的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外部成本便成了当事企业或个人的内部成本,即实现了外部负效应的内在化,从而迫使其决策必须考虑该成本,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

换句话说,政府对产生负的外部效应的主体进行适当的征税或罚款,由此引起该主体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的减少,部分资源将从该主体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中转移出来,从而也就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征税或罚款的最大特征是其数额与外部边际成本相等。

(10)答:财政补贴是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

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其突出特征是财政补贴数额与外部边际效益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