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关键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关键分析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十分复杂。

如果地基基础不好,地基基础不能
承受上部施工设施的重量,会使施工设施出现不稳定状态,降低整体水利工程的
质量。

这就会使得建筑设施呈现出不平稳的状态,拉低了总体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

如果地质条件差,那么抗滑结构面的强度将逐渐减小,地质的抗滑能力和稳
定性将小于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标准,甚至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本文主要
对水利工程地基处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特点,探讨了
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地基大多相对靠近江河湖海的环境,因此其地基结
构相较于其他的建筑类型其压缩性更强。

而也正式基于这一特性,会使得地基模
块的土地建筑强度会明显低于其他的建筑,土壤的含水量也因为靠近水源相对较大。

这一现象在长时间使用水利工程后更加突出,其地基周围会以流塑的状态分
布以及呈现,其土壤也会以饱和的黏土结构为主。

在长期使用下,地基结构所需
要承受的压力变大,使得地基的原本环境早到破坏,甚至原本固态的土壤结构转
变成为半液态、流动态的状态,影响到整个土地承载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区别于上层的建筑结构,水利工程地基结构的渗透性能相对较差,地基无法
完全渗水。

所以在排水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水利工程建筑也会不同程
度上受此影响出现沉降,且其沉降的度会远比其他建筑结构更大。

如果长期放任
这样的现象发生,不仅会造成水利工程使用上的不稳定或效率降低,还可以能带
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水利施工地基施工注意事项
2.1施工准备工作
在对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之前,需要对所需要使用到的各项施工仪器设备
进行精确的检验以及维修,确保相关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以及功能性。

同时还应当
清理好施工现场,将各类无关的材料以及杂质全部清除出去,构建一个良好的施
工环境,使得施工项目可以进展的更加顺畅。

最后,还应当开展材料的检查工作,切实的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

2.2施工工期以及施工环境
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施工时间和施工环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应当对总体水利工程的工期进行分析,以其工期为基准,制
定出一套较为合理的管理方式。

全面探索施工时间和软土地基加固时间。

应采用
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地基处理任务,深入考虑施工环
境和施工标准,选择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法。

3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关键技术分析
3.1换填土处理技术
最为简单且有效的水利工程地基处理的方法,即为换填土的处理技术使用,
而其工作的方法和原理为,首先在专业的施工设备帮助下,将原有的软土地质全
部挖出,使用更为高效的土质加以替换,例如碎石结构、粗砂结构等,再进行后
续的填埋工作,保证地基的强度。

在填埋后,还需要使用压路机等设备进行二次
的夯实,从根本上保证整个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并且避免透水能力或承载能力的
不足,为后续的持续施工做好完整的铺垫。

需要注意的是,换填土处理技术的适
用范围相对较为狭窄,只有小区域范围内的情况可采用该方法,作为一种辅助手
段不能大规模地加以使用。

3.2强夯处理技术
正如前文中所强调的,由于水利工程相对较为贴近水域,所以其土壤大多是
由沙土和黄土所形成的软土结构,因此夯锤的方法能够帮助地基有效提升强度。

比如,在某次施工中,水利工程的一条渠道地基为黏砂多层结构,渠道底板主要
处于中壤土、细砂土、重砂壤土中,中沙壤土和细砂土质不均匀,而重砂土壤具
有地震液化的潜质,待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后,决定运用强夯处理技术处理地基,
具体过程为:选择单击夯击能300kN•m夯击4次,前面3次夯锤的落距均为
14m,最后1次慢夯的落距为5m。

在对地基处理后,对夯区中的土样开展试验分析,结果发现,在运用该处理技术后,成功地解决了地震液化的问题,且处理的
质量符合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求。

3.3压喷射注浆技术
注浆又被称之为喷浆,而其方法为将不同的两种浆液根据要求互相融合,再
使用钻孔技术将已经调配好的浆液注射到地基之中,使其在地基之中能够有效扩散,在潜移默化间渗透到地下,实现整个地基有效硬化,达到加固的目的。

而整
个喷浆的过程,具体被划分为包括钻孔、插管、高喷施工、冲洗四个不同的阶段。

通过注浆的作用将原本的土质结构进行隔断划分。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压喷射注
浆的技术,是当前众多加固地基的处理方法之中,最为重要且最为常见的一类,
是一种现代化的地基处理技术,值得推崇与使用。

3.4排水固结技术
顾名思义,所谓的排水固结作用即为将原本地基之中的水含量降低,以求从
根本上提升地基的土地强度。

其方法是使用专门的机械设备,如沙井以及塑料水
管等,插入地基之中将水分排出,从而使得地基之中的结构排列更为紧密,将整
个地基结构固定,即达到了稳固地基结构的目的。

排水固结的方法主要被运用在
相对渗透性较好的土壤之中,如果土壤渗透性较差,则需要尽量控制该技术的使用,以免引发工程排水性能的降低。

3.5预应力管桩技术
根据目前已有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水利工程地基预应力管桩的技术主要分
为两类,即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两类,而其安装方法也划分为降压法和
锤击法两类。

前者是加强压力使其更好打入地下结构并结合整个软土地基。

后者
锤击法则是通过压装机等设备进行打压,具备包括质量大、速度快的优势。

需要
注意的是,在采用锤击法之前还需要对整个地质情况做好检查,并进行一定程度
上模拟测试,避免压力过大的现象发生,造成地基的二次破坏。

目前该方法主要
被运用在沿海的大规模水利工程之中,不仅提升了工程的质量还保证了其使用过
程中的安全性。

3.6排水砂垫层与加筋法
常见的地基施工处理方法包括排水砂垫法,其主要是在陆堤底部铺设排水砂
石层,增加适当的排水面在软土顶面,逐渐增加填土过程中的荷载承受力,进而
使得软土地基中的水分通过排水固结可从砂石垫层中渗出。

需要在实际施工中选
择渗水性良好的材质进行排水,保证砂石层的厚度在0.6~1m之间,进而增加砂
垫层的渗水性能,此时可选用铺设粘土封水层方式,避免地基返水并在地基两侧
设置一定的排水沟,由排水沟将砂垫层渗水排出至地基外,进而增加水利施工中
的地基的稳定性。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常见使用加筋土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将
具有较强抗拉能力的合成材料在土层中埋置,增加拉筋与土颗粒位移时产生的摩擦力,进而强化土粒与拉筋之间的融合度,使其形成整体,增加稳定性、减少变形发生率。

如在进行实际施工时,可通过搭设塑料排水板的方式,强化淤泥排水层的固结速率,增强地基基本强度,或是将土工织物铺设至砂垫层中,利用织物的受拉作用对基地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调整,进而减少地基侧向位移、沉降的可能,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也至关重要的一种作业方式,地基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当前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关键技术较多,因此还有待施工人员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在现有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出水利工程地基处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全面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让水利工程为社会造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国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10).
[2]顾晶.上海地区水利工程地基处理简述[J].中国工程咨询,2018(08).
[3]付昆艳.水利工程地基施工关键技术与技术管理路径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04):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