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考生》高三化学总复习11-3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O+2CH3COOH―→(CH3COO)2Ca+H2O
。
④与碱反应
2CH3COOH+Cu(OH)2―→(CH3COO)2Cu+2H2O
。 ⑤与盐反应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
(2)酯化反应 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饱和 Na2CO3 溶液的液面上有 无 色 透明的 油状 液体,且能闻到 果香味 。
[解析]
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表面被氧化生成
氧化铜, C2H5OH 能使灼热后的 CuO 还原为 Cu : Δ C2H5OH+CuO――→CH3CHO+Cu+H2O,铜丝质量 Δ 不变; CO 也能使 CuO 还原为 Cu: CuO+CO=====Cu +CO2,铜丝质量不变,硝酸、硫酸使 CuO 溶解,铜 丝的质量减小。
实验方法: 将铜丝绕成 螺旋 状,在酒精灯 外 焰上加热,看 到铜丝表面生成 黑 色的 CuO , 再迅速把铜丝插入盛 有乙醇的试管里,看见铜丝表面 变红 ,反复多次,试 管内有 刺激性气味的 乙醛 生成。 乙醇发生反应的化学
Cu 2CH3CH2OH+O2――→2CH3CHO+2H2O Δ 方程式为: 。
③被 KMnO4(H )或 K2Cr2O7(H )溶液氧化。
+ +
(4)脱水反应 ①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浓H2SO4 CH3CH2OH ――→ CH2===CH2↑+H2O 170℃
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制取 乙烯 。 浓 H2SO4 与乙醇的体积比为 3:1 。
②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 浓H2SO4 CH3CH2OH+CH3CH2OH ――→ 化学方程式为 140℃
2.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 18O, 乙醇分子中的氧都 是 16O, 两者在浓 H2SO4 作用下发生反应, 一段时间后, 分子中含有 18O 的物质有( A.1 种 C.3 种 B.2 种 D.4 种 )
[答案] C
盘点三
油脂
1.油脂的概念
3.油脂的性质:油脂属酯类,能发生 水解 反应。 ①酸性条件 H2SO4 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 ②碱性条件——皂化反应 NaOH 油脂+水――→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CH3CH2—O—CH2CH3+H2O
。
怎样证明某酒精为无水酒精? 提示:取该试样适量于一试管中,加入无水 CuSO4 观察现象,若固体变蓝则酒精中含水,若不变蓝则为无 水酒精。
1.质量为 m g 的铜丝灼热后,立即插入下列物质 中,能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 m g 的是( A.HNO3 C.C2H5OH B.CO D.H2SO4 )
必考部分 第十一章 常见有机化合物
第32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
理教材· 基础化 析考点· 重点化 悟规律· 技巧化
赢高考· 经典化 课时作业
考纲定标
热点定位 1.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1.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
用。
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2.酯化反应的反应原理 2.了解糖类、油脂、蛋 以及实验操作的相关分
当用碱作催化剂时, 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碱作用生 成高级脂肪酸盐(一般是钠盐), 高级脂肪酸钠 是肥皂 称
的主要成分, 所以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皂化反应。
3.(2013· 潍坊模拟)下图是某种含有 C、H、O 元素 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该物质属于酯类 B.分子式为 C3H8O2 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 D.该物质含有双键,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浓H2SO4 CH3COOH+C2H5OH Δ
酯化反应的实质: 羧酸分子脱 羟基 ,醇脱 氢 ,其余部分相互结合 成
酯 ,酯化反应属于 取代 反应的一种。
酯化反应的条件:浓硫酸 ,并 加热 。 酯化反应的特点: 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 。
4.酯化反应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试剂的加入顺序为: 乙醇→浓硫酸和冰醋酸 ,不能先加 浓硫酸 。 (2)浓硫酸在此实验中起 催化剂和吸水剂 的作用。 (3) 要用酒精灯 小心 加热,以防止乙酸和乙醇大 量 挥发 ,液体剧烈沸腾。
。Na 在液面 下 (“上”,“下”),比与水反应 缓慢 (填“剧烈”或“缓慢”),说明 乙醇的密度比 Na 小,
乙醇中—OH 的活性比水中羟基的活性弱
。
(2)取代反应 乙醇与氢溴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 化学方程式 Δ 为: C2H5OH+HBr――→C2H5Br+H2O 。 (3)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淡蓝 色。 ②催化氧化(常用的催化剂是 Cu 或 Ag )
(4) 输导乙酸乙酯蒸气的导气管 不能插入 饱和 Na2CO3 溶液中,以防止 倒吸 。 (5)用饱和 Na2CO3 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的蒸气,优点 主要有:一是乙醇易 溶于水,二是乙酸易与Na2CO3 反应 生成易溶于水的 CH3COONa,三是降低乙酸乙酯溶解 度,这样便于乙酸乙酯分层析出。
(6)若将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可用 分液漏斗 进行分液,得到的上层油状液体即为 乙酸乙酯 。
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 析。 重要应用。 3.结合最新科技、生产 生活考查三种基本营养物 质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理教材· 基础化
对应学生用书P192 习要点 夯基础
盘点一
乙醇
1.分子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1)与 Na 反应放出 H2。
2C2H5OH+2Na―→2C2H5ONa+H2↑ 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由球棍模型读出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其分子式为 C4H8O2,属于酯,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丙酸,酯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
盘点四
糖类
12)分类:
[答案] BC
盘点二
乙酸
1.物理性质
3.乙酸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 乙酸在水中可以电离: CH3COOH H++CH3COO-
乙酸是 弱 酸,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2CH3COOH+Mg―→(CH3COO)2Mg+H2↑
。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
④与碱反应
2CH3COOH+Cu(OH)2―→(CH3COO)2Cu+2H2O
。 ⑤与盐反应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
(2)酯化反应 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饱和 Na2CO3 溶液的液面上有 无 色 透明的 油状 液体,且能闻到 果香味 。
[解析]
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表面被氧化生成
氧化铜, C2H5OH 能使灼热后的 CuO 还原为 Cu : Δ C2H5OH+CuO――→CH3CHO+Cu+H2O,铜丝质量 Δ 不变; CO 也能使 CuO 还原为 Cu: CuO+CO=====Cu +CO2,铜丝质量不变,硝酸、硫酸使 CuO 溶解,铜 丝的质量减小。
实验方法: 将铜丝绕成 螺旋 状,在酒精灯 外 焰上加热,看 到铜丝表面生成 黑 色的 CuO , 再迅速把铜丝插入盛 有乙醇的试管里,看见铜丝表面 变红 ,反复多次,试 管内有 刺激性气味的 乙醛 生成。 乙醇发生反应的化学
Cu 2CH3CH2OH+O2――→2CH3CHO+2H2O Δ 方程式为: 。
③被 KMnO4(H )或 K2Cr2O7(H )溶液氧化。
+ +
(4)脱水反应 ①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浓H2SO4 CH3CH2OH ――→ CH2===CH2↑+H2O 170℃
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制取 乙烯 。 浓 H2SO4 与乙醇的体积比为 3:1 。
②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 浓H2SO4 CH3CH2OH+CH3CH2OH ――→ 化学方程式为 140℃
2.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 18O, 乙醇分子中的氧都 是 16O, 两者在浓 H2SO4 作用下发生反应, 一段时间后, 分子中含有 18O 的物质有( A.1 种 C.3 种 B.2 种 D.4 种 )
[答案] C
盘点三
油脂
1.油脂的概念
3.油脂的性质:油脂属酯类,能发生 水解 反应。 ①酸性条件 H2SO4 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 ②碱性条件——皂化反应 NaOH 油脂+水――→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CH3CH2—O—CH2CH3+H2O
。
怎样证明某酒精为无水酒精? 提示:取该试样适量于一试管中,加入无水 CuSO4 观察现象,若固体变蓝则酒精中含水,若不变蓝则为无 水酒精。
1.质量为 m g 的铜丝灼热后,立即插入下列物质 中,能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 m g 的是( A.HNO3 C.C2H5OH B.CO D.H2SO4 )
必考部分 第十一章 常见有机化合物
第32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
理教材· 基础化 析考点· 重点化 悟规律· 技巧化
赢高考· 经典化 课时作业
考纲定标
热点定位 1.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1.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
用。
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2.酯化反应的反应原理 2.了解糖类、油脂、蛋 以及实验操作的相关分
当用碱作催化剂时, 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碱作用生 成高级脂肪酸盐(一般是钠盐), 高级脂肪酸钠 是肥皂 称
的主要成分, 所以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皂化反应。
3.(2013· 潍坊模拟)下图是某种含有 C、H、O 元素 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该物质属于酯类 B.分子式为 C3H8O2 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 D.该物质含有双键,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浓H2SO4 CH3COOH+C2H5OH Δ
酯化反应的实质: 羧酸分子脱 羟基 ,醇脱 氢 ,其余部分相互结合 成
酯 ,酯化反应属于 取代 反应的一种。
酯化反应的条件:浓硫酸 ,并 加热 。 酯化反应的特点: 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 。
4.酯化反应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试剂的加入顺序为: 乙醇→浓硫酸和冰醋酸 ,不能先加 浓硫酸 。 (2)浓硫酸在此实验中起 催化剂和吸水剂 的作用。 (3) 要用酒精灯 小心 加热,以防止乙酸和乙醇大 量 挥发 ,液体剧烈沸腾。
。Na 在液面 下 (“上”,“下”),比与水反应 缓慢 (填“剧烈”或“缓慢”),说明 乙醇的密度比 Na 小,
乙醇中—OH 的活性比水中羟基的活性弱
。
(2)取代反应 乙醇与氢溴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 化学方程式 Δ 为: C2H5OH+HBr――→C2H5Br+H2O 。 (3)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淡蓝 色。 ②催化氧化(常用的催化剂是 Cu 或 Ag )
(4) 输导乙酸乙酯蒸气的导气管 不能插入 饱和 Na2CO3 溶液中,以防止 倒吸 。 (5)用饱和 Na2CO3 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的蒸气,优点 主要有:一是乙醇易 溶于水,二是乙酸易与Na2CO3 反应 生成易溶于水的 CH3COONa,三是降低乙酸乙酯溶解 度,这样便于乙酸乙酯分层析出。
(6)若将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可用 分液漏斗 进行分液,得到的上层油状液体即为 乙酸乙酯 。
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 析。 重要应用。 3.结合最新科技、生产 生活考查三种基本营养物 质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理教材· 基础化
对应学生用书P192 习要点 夯基础
盘点一
乙醇
1.分子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1)与 Na 反应放出 H2。
2C2H5OH+2Na―→2C2H5ONa+H2↑ 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由球棍模型读出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其分子式为 C4H8O2,属于酯,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丙酸,酯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
盘点四
糖类
12)分类:
[答案] BC
盘点二
乙酸
1.物理性质
3.乙酸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 乙酸在水中可以电离: CH3COOH H++CH3COO-
乙酸是 弱 酸,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2CH3COOH+Mg―→(CH3COO)2Mg+H2↑
。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