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版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版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

【XXX版】2018学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总复
第一课时数与代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10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具有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及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难点:培养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咱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这节课我们主要复“数与代数”。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想想,在“数与代数”这一小板块中,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100之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1
【XXX版】2018学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1题。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研究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生的竖式计较方法。

在指导学生编故事时,可以恰当提醒学生一些情况,如上下车题目等。

留意随时改正学生的语言错误,指导学生合理地编故事。

也可以出示“我选36-8+19编了一个故事:有36只小鸡在草地上玩,跑了8只,又来了19只,现在草地上有多少只小鸡?”让学生模仿编故事。

我们研究了加减运算后,还研究了哪些关于数与代数的知识?
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1)课本第97页第4题。

你们还记得乘法口诀吗?我们先来做对口令的练好吗?
师生对口令,复乘法口诀。

你觉得哪句口诀不好记?如果某句乘法口诀忘了怎么办?
(2)教材第97页第2题,
你们理解乘法的含义了吗?知道除法的意义了吗?现在请大家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说说你对乘法含义及除法意义的理解。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2题。

师:你能举例说明并解答吗?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并引导学生适时评价,总结归纳。

(3)教材第97页第5题。

师:能举例说一说“3倍”的意思吗。

(4)教材第97页第3题。

2
【XXX版】2018学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师:你能应用你所学的这些知识点解决题目吗?尝尝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3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研究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师:除了上面的两类运算之外,我们在“数与代数”部分还研究了“购物”的有关知识。

(1)师:咱们先一起来解决“买早餐”的问题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6题。

师:仔细看图,说一说你能提出哪些题目。

师:肉饼的价格是油条的几倍?画一画,说一说。

师:想想2×3解决的是什么题目。

(2)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付钱的小游戏吧,看你学会购物没有。

师:第一说说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师:怎样拿出12元8角呢?
学生只要能取出12元8角就要给予肯定。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做游戏,一个人说钱数,别的人说付钱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数与代数”部分的知识点,促使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点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数与代数”是我们数学课的主角,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包孕了数的计较和应用计较解决题目,是今后我们糊口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整理与复的过程不是教师单纯的重复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并进行自我总结,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

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探究的成功与乐趣。

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中力求体现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如引导学生自己说涉及的知识点,讲述解决问题的思路等。

复计算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多安排一
些练题。

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而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

对于研究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复的过程中,抓住这次重要的机会,都能有所提高。

3
【XXX版】2018学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总复
第二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课本第98、103页。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造就学生的立异意识和能力。

2.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收拾整顿的内容与我们的一样平常糊口非常密切,第一想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研究了哪些知识。

测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米=100厘米。

能够沿着一条线剪出完全重合的图形。

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探究新知
4
【XXX版】2018学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1.课本第98页第1题。

师: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师:找一找,糊口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米?
师:关于“厘米”和“米”,你还知道什么呢?
1米=100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