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留仙写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留仙写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蒲留仙写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导读: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不断积累材料,要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蒲留仙写书
原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

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

故笔法超绝。

故笔法超绝。

王阮亭闻其名,特访之,避不见,三访皆然。

先生尝曰:“此人虽风雅,终有贵家气,田夫不惯作缘也。

”其高傲如此。

继而渔洋欲以三千金售其稿代刊之,执不可。

又托人数请,先生鉴其诚,令急足持稿往,阮亭一夜读竟,略加数评,使者仍持归。

时人服先生之高品,为落落难合云。

阅读训练
[提示]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1、解释文中带阴影的词。

居(居住) 于(向) 置(放置)
语(搭话) 是(这样) 方(才)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①为为村中童子师(担任,动词) ②故故笔法超绝(所以,副词)
凡为足下道者(向,介词)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名词)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
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4、“故笔法超绝”与前文的'哪些词句相照应?(2分)(原文回答)
“笔法超绝”原因是什么?(3分)
答:(1):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
(2):①搜奇说异②归而粉饰③持之以恒
注释
(1)抗于:学习某人欲与之匹敌,称抗于。

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

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

(2) 尤:格外,十分。

(3)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

(4)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

(5)或:有时。

(6)已:止,停止。

(7)蒇(chǎn):完成。

(8)故:所以,因此。

(9)落拓无偶:因不随从世俗之见,显得孤傲。

(10) 临:到,来
(11)贮:储藏、装着
(12)具:准备
(13)置:放置
(14)王阮亭:又号渔洋山人。

下文“渔洋”即指他。

(15)刊:出版
(16)鉴:了解,感到
(17)急足;急行传达信件的人
(18)蒲留仙: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清代作家。

(19)无偶:没有朋友。

一说无比,不能匹敌。

(20)方:才
译文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
痕迹,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只是左丘明和司马迁学的。

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境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就是私塾老师),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

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罐子,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拿一包烟草,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

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

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

就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

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

王阮亭听说先生的大名后,特地来拜访他,他却避而不见,拜访了三次都是如此。

先生曾经说过:“这个人(指的是王阮亭)虽然风流儒雅,但终究是富贵气象,我是一介农夫不方便与其来往。

”可见先生品格是多么高尚。

后来王阮亭(号渔洋山人)想花三千金买下先生的稿件,替他刊登,他执意不肯。

王阮亭又找人几次去请先生,先生感激他的诚恳,于是让使者赶快步行去给他送稿件。

阮亭一晚上就把稿件读完又略微加以批注,使者仍将批注完的稿件带回。

当时的人们都佩服先生的高雅品格,认为他特别突出,与世俗难合。

启示
要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不断积累材料,要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概括蒲松龄“笔法超绝”原因
(1)搜奇说异
(2)归而粉饰
(3)持之以恒
主要是以谈狐说鬼形式来揭露当时现实黑暗官吏罪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