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北冥有鱼》课件(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 特殊地位。“逍遥”的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 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抟( tuán )
邪( yé )
齐谐( xié )
迁xǐ( 徙 ) 北míng( 冥 ) ( 鲲 )kūn鹏
划分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1.理解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理解并能翻译文中句子。 2.赏析文章内涵,理解大鹏的形象和文章的寓意。背诵课文。
姓名: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
籍贯: 宋国蒙人。
身份: 战国时期哲学家,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 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 而治”。
作品: 《庄子》。
《北冥有鱼》选自《庄子》第一篇《逍遥游》,庄子天才卓 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 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其庸可得邪?”。一方 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 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 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 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 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 之歌《逍遥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 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 月的大风离开。”像野马奔腾一样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 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鹏鸟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北冥有鱼
大鱼名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北海。冥同“溟”,海 用力鼓动翅膀
海水运动 迁徙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
天然形成的水池
悬挂在天空的云。垂,悬挂
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海里有一种大鱼,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 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 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 海去了。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
庄子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 依附于一定的条件的,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的。也寓意人只有凭借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 才能在世间有所立足,才能“水击三千里”,才 能乘长风破万里浪,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笔记: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 轻人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自信、不畏流俗与锐气。
第三层:从“天之苍苍”至结尾,作者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一种天地浑茫 的感觉。
总结:鲲鹏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 Nhomakorabea善借长风的形象。
笔记:依靠气息→万物均有所待,被 限制、束缚。 即使状似逍遥,但并未达到真正逍遥。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 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 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 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 真正的逍遥。
2.畏后生:语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 也”。
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 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预习第二点画起来
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 气息相吹来说明万物有所待的道理。借用寓言故事把道理寄托于 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说明任 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yōng》,是他 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并查 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 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 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1.宣父:指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下诏尊称孔子为“宣 父”。
笔记: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 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理清《北冥有鱼》的层次,理解“鹏”的形象
说说《北冥有鱼》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北冥有鱼》一共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至“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 鲲鹏硕大无比、力大无穷
第二层:从“是鸟也”至“生物以息相吹也”,描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 鲲鹏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拍打水面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
旋风
离开
风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盘旋飞翔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真正的颜色 表示选择
代大鹏
这样 罢了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北冥(míng)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 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yì)/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 正色邪(yé)?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