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虫咬皮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黄柏:泻下焦之火
• 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火下行
• 【功用】泻火解毒
第25页,共30页。
螨皮炎
• 应注意居室、仓库、货柜和谷物的通风干 燥,必要时置于日光下暴晒,发现螨虫应 及时喷洒杀虫剂,接触农作物时应注意个 人防护。
• 可外用1%~2%薄荷、酚炉甘石洗剂或5% 樟脑乙醇,皮损广泛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 同时内服抗组胺药;继发感染时应抗感染 治疗。
严重者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困难 等全身中毒症状。
第4页,共30页。
• 蠓虫皮炎叮咬后局部出现痕点和黄豆太小的风团, 奇痒,个别发生水疱,甚至引起丘疹性荨麻疹。
• 螨虫皮炎粟米到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疱疹,或为紫红色的肿 块或风团,有时可见到虫咬的痕迹,或因播抓而有抓痕和 血痂。
• 隐翅虫线状皮炎皮损多呈线状或条索状红肿,上有密 集的丘疹、水疱或脓疱。自觉灼热、疼痛。
• 蝎螫伤后应立即用止血带扎紧被螫部位的近心端或放置冰袋并尽量将毒汁吸 出,用肥皂水、稀氨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冷湿敷以中和酸性毒汁;疼 痛难忍时可取1%盐酸吐根碱水溶液3ml,加2%利多卡因于螫伤部位的近心 端及伤口周围作皮下注射,可迅速止痛消肿;全身症状明显时可用抗组胺药、 糖皮质激素等,并及时抢救。
第6页,共30页。
以清暑利湿为主要治法。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健 脾为主。
内治
辨证论治
热毒蕴结证
其他疗法 分类治疗
外治
外用药物、抗组胺药物
第7页,共30页。
(1)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消灭害虫。衣服、被 褥应勤洗勤晒,防虫藏身。
(2)儿童在户外玩要,要涂抹防虫叮咬药物。
(3)发病期间忌海鲜鱼腥发物,多饮水,多吃蔬 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第8页,共30页。
本节完
证侯:皮疹较多,成片红肿,水疱较大,瘀斑明显, 皮疹附近臖核肿大;伴畏寒,发热,头痛,恶心, 胸闷;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痒。
主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地肤子、白鲜 皮、紫荆皮。
第9页,共30页。
1)初起红斑、丘疹、风团等皮损,用1%薄荷三黄洗剂(即 三黄洗剂加薄荷脑1g)外搽。
2)生于毛发处者,剃毛后外搽50%百部酊(百部、75%乙醇) 杀虫止痒。 3)感染邪毒,水疱破后糜烂红肿者,可用马齿苋煎汤湿敷,再 用青黛散油剂涂搽;或外用颠倒散洗剂外搽。 4)松毛虫、桑毛虫皮炎可用橡皮膏粘去毛刺,外涂5%碘酊。 5)蜂螫皮炎应先拔去毒刺,火罐吸出毒汁,用紫金锭磨水外涂。
第10页,共30页。
2/5
第27页,共30页。
隐翅虫皮炎
• 应注意环境卫生,消灭居所周围隐翅虫孳生地;避免直 接在躯体上拍打虫体;接触部位应尽早用肥皂水清洗。
• 皮损无糜烂、渗出时可外用1%薄荷炉甘石洗剂或糖皮 质激素霜剂;水肿明显或有糜烂渗出时可用1:5000~ 1:8000高锰酸钾溶液、0.1%雷夫奴尔溶液或5%碳酸氢 钠溶液湿敷;有继发感染应给予抗感染治疗;病情严重 者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新鲜马齿苋捣烂每天1~2次 敷于患处可较快见效。
第15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0页。
蠓
第16页,共30页。
1/9
螨
第17页,共30页。
2/9
隐 翅 虫
第18页,共30页。
3/9
第19页,共30页。
刺 毛 虫
4/9
跳 蚤
第20页,共30页。
5/9
虱
第21页,共30页。
6/9
臭 虫
第22页,共30页。
7/9
飞 蛾
第23页,共30页。
8/9
蜂
第24页,共30页。
第30页,共30页。
5/5
虫咬皮炎是被致病虫类叮咬,接触其毒 液或虫体的毒毛而引起的一种皮炎。
第1页,共30页。
其临床特点是皮肤上呈丘疹样风团,上有针尖 大小的痕点、丘疹或水疱,呈散在性分布。较 常见的致病害虫有蠓、螨、隐翅虫、刺毛虫、 跳蚤、虱类、臭虫、飞蛾、蜂等。(图)
第2页,共30页。
• 人体皮肤被昆虫叮咬,接触其毒液,或接 触虫体的有毒毛刺,邪毒侵入肌肤,与气 血相搏;或禀性不耐,过敏而成本病。
第29页,共30页。
4/5
虱
•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服、勤洗澡,不与虱病患者 直接或间接接触。
• 男性头虱患者最好将头发剪掉并焚烧;女性应用50 %百部酊、1%升汞酊或25%的苯甲酸苄脂乳膏外 用于头发、头皮,并用毛巾包扎,每晚1次,连用3 天,第4天用温肥皂水洗头,并用篦子去除死亡的 成虫和虫卵。体虱患者应将污染衣物、寝具煮沸或 65℃烘烤30分钟杀虫。阴虱患者可剃除阴毛,外用 50%百部酊或25%苯甲酸苄酯乳剂,夫妻应同时治 疗。
第5页,共30页。
• 桑毛虫皮炎皮损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丘疱疹 或风团,剧痒。
• 松毛虫皮炎皮损为斑疹、风团,间有丘疹、水疱、脓疱、
皮下结节等。不少患者伴有关节红肿疼痛,甚至化脓。但 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 蜂螫皮炎伤处有烧灼感,或显著的痛痒感。如被群蜂同时 螫伤,可产生大面积的肿胀。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 症状,严重者可晕厥。
第3页,共30页。
(图)
• 本病多见于昆虫孳生的夏秋季节,好发于暴露部位。 尤以小儿及青少年多见。
• 皮损以丘疹、风团或瘀点为多见,亦可出现红斑、 丘疱疹或水疱,皮损中央常可见有刺吮点,散 在分布或数个成群。由于搔抓而水疱破裂,引 起糜烂,有的可继发感染,或局部臖核肿大。
• 自觉奇痒,灼热红肿或疼痛,一般无全身不适,
(1)外涂1%~2%薄荷或炉甘石洗剂或5%樟脑乙 醇外涂止痒。隐翅虫皮炎外甩肥皂水 或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再涂 1:10聚维酮碘溶液。虱病可用1%r-- 666霜。 (2)可选抗组胺类药物止痒。
第11页,共30页。
第12页,共30页。
第13页,共30页。
第14页,共30页。
9/9
• 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
•
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 金银花:清热解毒
• 紫花地丁、蒲公英、天葵子、野菊花:消疮毒、散结热
• 【功用】泻火解毒
•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
•
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 黄连:泻心火而解热毒
• 黄芩:泻上焦之火
第28页,共30页。
3/5
虫咬伤和虫螫伤
• 应注意环境卫生,消除蚊虫孳生地、蝎栖居地,必要时喷洒杀虫剂;外出时 皮肤可外用驱蚊药,野外林区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工作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
• 蚊虫叮咬可外用1%薄荷或酚炉甘石洗剂、樟脑搽剂,瘙痒明显可口服抗 组胺药。
• 蜂螫伤后应首先检查是否有毒刺残留在皮肤内,若有则用镊子拔出,再用吸引器 将毒汁吸出,随后局部外用10%氨水或5%~10%碳酸氢钠溶液冷湿敷,胡蜂螫 伤后应用弱酸性溶液外敷,再酌情口服或肌注抗组胺药。过敏性休克者应积极抗 休克治疗,出现肌肉痉挛者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加入25%~50%葡萄糖液 20ml内,缓慢静注,可静脉补液以促进毒物排泄,同时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
1/5
第26页,共30页。
毛虫皮炎
• 积极消灭成蛾及其幼虫并加强个人防护,野外作业 应穿长袖衣裤并扎好裤腿和袖口,必要时应戴帽子、 口罩和风镜。
• 接触毒毛或其污染物后立即用碱性溶液擦洗,或用透 明胶带、胶布反复粘取皮损部位的毒毛,避免热水烫 洗。局部可外用1%薄荷或酚炉甘石洗剂;瘙痒严重 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全身症状明显者可口服糖皮质激 素;对松毛虫引起的关节炎可给予抗炎、镇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