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武术古今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沧州武术古今谈
过去,在绿林中广泛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镖不喊沧临,枪不扎石孔(读控)。
”意思是说,那些为达官显贵押送车船的镖将们到了沧州,不敢显武逞威,不敢喊镖;那些玩弄枪术的,不敢在河南石孔,地就是岳飞向他师傅周侗学艺的地方,班门弄斧。
岳家枪不是本文要说的,且不去管它。
沧州武术么——就从“镖不喊沧临”说起吧。
那还是清朝年间的事。
一次,一个保镖的大汉,押着一辆镖车,从南面来,这人觉得自个武艺有两下子,在进入沧州南门以后,直着嗓子喊了几声镖号。
这事让李冠铭拳师看见了,他见这小子在自个门口如此眼中无人,便骑马追了上去。
在超过那个镖客后,正巧前面有座石牌坊,李冠铭一抬手,攀住坊梁,两腿一夹,把坐下的那匹马给提溜了起来,那马挣扎嘶跳不能动弹,李冠铭却象没事一样。
镖客一见这架式,知道碰在茬上了,赶忙滚鞍下马,跪在地上磕头,请罪认师傅。
此后,凡镖客路过沧州,
都要打上两壶酒、拜谒一下这里的拳师们,然而再通过,并相戒不喊镖。
这事儿在《沧县志》上有记载。
再说《清烈传》上的神弹子李五吧。
他是沧州市郊白家口人,其实,他原籍在东北,是慕名求师才来沧州的。
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不是“镖不喊沧临”吗,可李五来到沧州却偏要喊着结果,在运河老桥南面的江岔子处被一个小姑娘截住了。
姑娘说,“你不要自恃武艺高强,你往姑娘头上打三弹弓子,打中了,我拜你为师,若打不中,你来跪着见我。
”李五无意伤她,便照姑娘帽子上的头花打了三弹弓子,只见姑娘头连动也没动,只是把腰上的长条丝巾连着抖甩了三下,然后,一伸手,把三个弹子从条巾下端的布袋里取了出来。
李五见姑娘身旁站着一个白胡子老头,便过来给这位长者磕了头,吐露心事拜认师傅,遂留在沧州学艺练武,后来还和那个姑娘成了亲。
要说硬功、气功、那在沧州武术界里也有不少的能人。
据《沧县志》上记载,许村郭大兴一个徒弟的刷装被运河西边的一个村扣下了,大兴便领着一伙徒弟去夺。
那村好多人出来迎斗,全被打得东倒西歪。
有一个拿着把钢刀藏在门侧。
大兴一进门,那人就猛力往:他头上砍下。
大兴的头巾被劈飞了,可是脑袋上只留下一道白印。
大兴不慌不忙,轻蔑地说:“你小子知道俺来了,为什么不把刀磨利喽!”
沧州武术有着光荣的传统。
解放前,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力士”、“摔跤家”,借表演之名来我国骗钱,侮辱中华民族是“东亚病夫”,确实狂妄之极。
沧州的武术界,常常是挺身而出,打败他们,为中国人争气。
据史料记载,孟村的丁发祥,在清朝康熙十五年北游燕京时,碰到有两个俄罗斯大力士在那里摆擂台,许多技击家屡遭其败。
丁发祥挺身而出,上去比武较量,连连把对手击败,一时名闻宫禁,皇帝和诸公大臣召见了他,并题匾相赠,以示嘉奖。
清朝时还有河间的张占奎,把一个曾在六国摆擂台,挂着六国金牌的德国大力士打败了,赢得了他那六国金牌,一时名震京津。
至于近代以“神力千斤王”著称的王子平,那更是威名远播了。
王子平,回民、沧州市义和街人,精通多种拳术,又是摔跤的能手。
有一次,在山东潍县,他碰上一辆大骡子车惊了,便绕到车后,双手抓住车后尾,“嗨”的一声把车和骡子一同拧翻在地。
从此,他便被人们誉为“神力千斤王”。
他在山东把日本的一个柔道家宫本摔坏了,在上海打了一个叫康斯顿的外国人的擂台,又打了美国沙利文、英国乔治(体重二百九十五磅)和法国彼得(体重三百零五磅,自称为“万国竞武场”)的擂台,大煞了
这批家伙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威风。
可以看出,过去沧州武术界确实是能人辈出,厉害得很!那末,为何能人多出在沧州呢?
这需要从沧州的“穷家底”说起。
沧州包括沧县(市)、黄骅、孟村、盐山、青县,古为“远悉军州”·。
据《沧县志》记载,这里过去是“旱涝频乃、蝗蝻屡发”。
正象一首民谣所说的那样,是一个“旱了收蚂蚱,清了收蛤蟆,不涝不旱收碱疙疤”的穷地方。
官府衙门压迫,地主豪绅盘剥,逼得这里的百姓不得不练武自卫。
故沧州有“小梁山”之称,曾使历代封建统治者大伤脑筋。
据《汉书》记载,汉朝龚遂任渤海郡(沧州那前身)太守时,曾张示布告,要百姓“卖剑买牛”,弃武务农。
可知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先秦两汉时代,沧州百娃就已习武成风了。
沧州,地滨渤海、中贯运河,为水陆要冲和京津门户,又是近古辽、金、宋时代的兵家必争之地。
战乱兵燹,对百姓既是茶毒,也是锻炼。
多年以来,这里武术场社遍及城乡,而尊师重义,崇侠尚武之风甚盛,一些失意的拳师和被官府缉捕的侠客,也多来沧州隐身。
如“闯王刀”,又称“五十三刀”,就是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的部将隐居沧州时留传下来的。
加之官府经常往这里刺配军犯,各地拳师又常来拜师访友,也给沧州人民留下了一些武艺。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沧州成了武术精英荟萃之地。
沧州武术,内容丰富,门派繁多,但基本上可分少林、武当两大派系。
沧州武术以少林长拳著称,少林拳系中有华拳、查拳、燕青、陆合、通臂、功力、劈挂、明堂、弥祖、太祖、八极、沙脚、戳脚、地趟、洪拳、翻子等。
武当拳也很流行,有太极、八卦、形意等。
沧州武术,古朴雄浑,刚柔相济,速度快,力度大,勇猛机敏、善于攻守,尤以技击打擂而闻名,具有鲜明的实战特点。
许多武林前辈,在擂台上以技击之术,为沧州赢得了“武术之乡”的美誉。
但是,在旧社会,一些老武术家的见义勇为,往往招致反动官府的缉捕和迫害,一些地主豪绅和反动军阀,也收养了一批拳师为他们保镖护院,利用武术来镇压百姓,致使沧州一些武术门派之间相互抵帮,有些武术,也蒙上一些迷信色彩。
一唱雄鸡天下白。
解放后,沧州武术获得新生,受到国家的重视,有了新的发展。
著名武术家王子平,积极从事传统武术的研究整理工作,编著出版了《拳术二十法》等著作。
一九五八年九月全国武术协会成立,他被当选为付主席。
一九五九年第一届全运会,他担任竞赛委员会主任,并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庆典,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
一九六一年初,他作为中国武术代表队领队,随同敬爱的周总理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到缅甸访问,以传统的沧州武术,为增进中缅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
,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沧州武术也遭受了一场浩劫,一些武术拳师被批斗,一些武术器械被抄走,岁月流逝又带走了一批武术前辈。
粉碎“四人帮”后,沧州武术才又勃发生机。
现在,地、市、县武术协会均已成立,发掘、研究、整理传统武术的工作正在展开,久负盛名的沧州武术,必将再彪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