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1年佛山市农业生产情况简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市二○○一年农业生产情况简析2001年佛山市农业生产情况简析
二○○一年我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围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发展。
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2432.39亿元,比去年增长25.3%;农民人均纯收入5988元,比去年增加300元,增长5.3%。
农业总产值136.07亿元,增长5.6%。
一、农产量情况
1、粮食作物:全年播种面积100.37万亩,比去年减少
2.08万亩,亩产377公斤,与去年持平;总产量37.81万吨,减少0.78万吨,下降2%。
①稻谷全年播种面积92.09万亩,比去年减少2.1万亩,亩产383 公斤,减少2公斤;总产量为35.30万吨,减少
0.93万吨,下降2.6%。
②旱粮:全年播种面积3.11万亩,比去年减少0.40万亩,亩产313公斤,减少6公斤;总产量0.97万吨,减少0.15万吨,下降13.4%。
③薯类:全年播种面积5.17万亩,比去年增加0.42万亩;亩产298公斤,增加36公斤;总产量1.54万吨,增加0.30万吨,增长24.2%。
2、大豆:全年播种面积0.37万亩,比去年减少0.02万
亩;亩产184公斤,增加38公斤;总产量612吨,增加35吨,增长6.1%。
3、糖蔗:全年播种面积0.24万亩,与去年持平;亩产4368公斤,减少206公斤;总产量1.04万吨,减少0.06万吨,下降5.5%。
4、花生:全年播种面积5.52万亩,比去年减少0.42万亩,亩产168公斤,增加1公斤;总产量0.93万吨,减少0.06万吨,下降6.1%。
5、蔬菜:全年播种面积97.93万亩,比去年增加1.13万亩;亩产1821公斤,增加15公斤;总产量178.28万吨,增加3.46万吨,增长2%。
6、水果:年末实有面积90016亩,比去年减少48亩;全年总产量6.17万吨,比去年增加0.46万吨,增长8.1%。
7、水产品:全年总产量44.85万吨,比去年增加1.31万吨,增长3%,其中:塘鱼面积68.21万亩,比去年减少1.01万亩;亩产634公斤,增25公斤;总产量43.26万吨,增加1.09万吨,增长2.6%。
8、生猪饲养量为274.17万头,比去年增加23.55万头,增长9.4%;生猪出栏量为188.19万头,增加19.74万头,增长11.70%;猪肉产量13.79万吨,增加1.7万吨,增长14.1%。
9、肉类总产量31.96万吨,比去年增加3.05万吨,增长10.5%。
二、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
1、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
全市调减粮食种植面积2.08万亩,其中调减水稻种植面积2.10万亩;蔬菜种植
面积增加1.13万亩。
花卉生产发展较快,成为我市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001年9月份在顺德市陈村镇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推动并加快了我市花卉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全市普通观赏花面积5.59万亩,名贵观赏花面积2.06万亩,盆景314.14万盆。
我市种植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产品档次不断提高,生产效益稳步提高。
2、进一步推动基地化生产。
在生产布局上,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支柱业和主导产品。
顺德市已形成水产、花卉为重点的生产布局;南海市种植业已形成了以蔬菜、花卉为重点的生产布局;三水市的四季椰菜、黑皮冬瓜的种植规模大,闻名省内外。
高明市的粉葛、生姜等土特产和优质水果生产也很有特色,市场占有率较高。
迳口华侨经济区由原来以糖蔗为主调整为以蔬
菜、水果为主,成为我市重要的菜蓝子基地之一。
3、进一步改善农业品种结构。
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超过7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
在粮食作物方面,继续扩大优质稻如“籼小占”、“中二软占”、“凤联系列”的面积,适当增加甜玉米、果型番薯等品种。
逐步增加蔬菜、花卉、草皮、园艺绿化苗木、名稀水果的种植面积。
在品种结构上,除稳定黑皮冬瓜、粉葛、沙葛等土特名优产品外,逐渐积极引进、扩种韭菜花、翠绿苦瓜、新农民节瓜、意大利生菜、美国甜豆、黄秋葵等蔬菜品种和夏威夷木瓜、台湾青枣、黑美人西瓜、软枝杨桃、东升南瓜、火龙果等稀有水果。
这些产品迎合了市民追新求异的消费心理,给果农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4、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生产管理。
2001年早稻由于受连
续阴雨天气及台风的影响,收获时间推迟,产量比去年略有下降,更造成办田进度慢,出现秧等田现象,晚稻插期比往年推迟了5-7天。
面对这种特殊情况,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将正在学习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把晚造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佛山市、南海市、三水市农业局分别在狮山区、河口区召开了晚造生产现场会,为晚造生产加温鼓劲,同时派出工作组,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指导、督促,组织和动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迅速掀起晚造生产高潮。
各地抓住夏种天气较好的有利时机,集中人力、物力、机力投入晚造生产,加快犁耙田进度,提高办田、沤田质量,及时抛插秧,边耙边插。
针对晚造办田仓促、沤田时间短、地力不足的情况,各地都重视抓好基肥、有机肥的施用,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工作,科学使用水肥。
由于措施得力,下半年天气
晴好,夏种各种农作物生产情况良好,单产比去年有所增加。
5、农业科技在结构调整的作用明显。
各地在调整农业结构过程中,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全市推广塑盘抛秧面积80.78万亩,占总面积87.7%。
农作物规范化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南海市继续坚持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利用分布各镇、区的水稻高产示范片,推广新品种和栽培新技术。
全市继续开展佛山市农业技术推广奖评比工作,鼓励各地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以科技进步带动农业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