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教案
16*绝招(一课时)
【设计理念】
本设计力求使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语文文字的理解,产生情感的共鸣,感悟生活的智慧,经历语文知识“再创造”,明白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上,感悟、体验并经历语文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才能在得到语言知识的同时,生成捕捉知识、探索未知的智慧。

一、研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研究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研究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研究难点:感受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预设流程:
课前谈话,引绝招
1、看图片,展示特别的本领。

大象投篮,百发百中;空手倒立,运动一绝;老奶奶俯卧撑,稳如泰山;咱们同学,能XXX,一点也不逊色。

(转呼
啦圈、玩滑板、练书法、练小提琴等。

)2、这些本领都是他们的绝招。

(设计意图:从启发谈话入手,诱导学生理解课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一、释绝招,明确研究目标
1、(板书课题)绝招绝招就是一个人如何的才略呢?
(师小结:绝招是一个人很难练成的,了不起的本领。


课文中也有一群小伙伴,他们都有自己的绝招,他们还要——比一比呢。

(板书:比)想不想去看看?
2、看*号,明确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略读课就是让我们同砚自主研究的文章。

这篇课文比较长,不过有个帮手可以帮上忙,那就是课题上方的阅读提示,让我们一同来读一读。

“上面这篇课文写了同学间的争吵,下一篇课文写的是发生在小伙伴之间的趣事。

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再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3、讨论一下,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这篇课文,再划一划。

梳理出本课时的研究目标:(生找出,师在板书上简朴写出:比什么?最佩服谁?如何练?)二、围绕阅读提示,小组自主研究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次。

2、小组合作检查学情况
(1)字词检查
腮帮子XXX铲馅攥饺子尴尬下巴颏咧开羡慕
A读准音:自由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XXX其义:腮帮子、下巴颏(有两个词,是指人脸上的。

下巴颏是北方人的方言,指的就是下巴)
(2)、概括课文大意
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这回你可以快速地浏览了。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填空:这篇课文写了()、()和(),()次比绝招的的事。

第一次比绝招让小柱子非常(尴尬),第二次小柱子的绝招却让小伙伴非常(羡慕)。

(板书:尴尬和令人羡慕)题目一:小伙伴们比什么?
(这么有意思的比赛是藏在怎样的一个故事里呢,让我们赶紧开始根据这三个提示问题去找找答案吧。

先来找,小伙伴们比什么)
生自由找,指名说,同学们这样显得有些乱,那我们请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出示表格,思考:故事中小伙伴们都有什么绝招?
人物
XXX
XXX
小柱子
第一次竞赛
憋气
空翻
靠树倒立
第二次比赛
没有新花样
单臂倒立
口算
(用表格的方式一收拾整顿,一目了然。


(设想企图: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相识课文内容,团体感知课文,为下面的细读课文作好了铺垫。

)
问题二:你最佩服谁?为什么?(指名说)
(一)让我们一起看到1-5自然段,划一划他们表演绝招的句子。

1、先来看
(1)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撒了气,唯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

(2)XXX曾经练过武术,他站起身,刚来一个空翻,伙伴们就禁不住叫起好来。

(3)他想了一会儿,站起身,面对大树,两只胳膊往地上一撑,脚掌靠树来了个倒立,不料,XXX立刻还他个不靠树的倒立。

2、再来读
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三句话,但是有一个要求,你在读的时候要让听的同学仿佛看到他们的表演。

(1)你喜欢谁的绝招,你就练那个句子。

自己练,指名读。

(2)指名读XXX的绝招,评:多厉害的绝招呀。

我们也来比一比这个绝招吧。

师读句子,生表演憋气。

到现在还没漏气的同砚,你们就是冠军。

来,我们一同来读读。

师:XXX表演得真好,怪不得小伙伴们都称赞:“绝招,绝招!”
(3)谁来读读XXX的绝招,指名读。

评价:你把“刚……就……”这个关联词读好了,让我们仿佛看到了XXX表演时的精彩场面。

谁也想读读这句,再指名读
评:多么了不起的二福。

如果你们在场,你会怎么夸夸他们俩呢?
生夸:
师:难怪在场的小伙伴们连声夸道——生:绝招!绝招!
(4)小柱子是如何表演绝招的?
评:小柱子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没想到XXX更是技高一畴,真是太没意思了。

能读好后半句吗?
师:你为什么把“立刻、不靠树”读得这么响呀?
小柱子觉得自己实在——生:太丢人了,低下头撒开腿跑了。

(指板书:尴尬)
3、刚才几位小同伙读得都很好,现在你们明白小柱子为什么会尴尬了吗?提示:除了他自己表演失利,还有什么原因?
过渡:第一次表演让小柱子感到XXX(尴尬、丢人)第二次比绝招时,小柱子却获得了小伙伴的羡慕,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第二次比绝招的情景。

(1)“伙伴们羡慕地竖
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生读,指板书“羡慕”)(2)到底他练成了什么绝招呢?
(二)研究13-17自然段,自由读读,划一划描述小柱子绝招的局部。

(1)(1)小柱子的话——指导朗读,读出小柱子的自信。

(2)师:谁来XXX自信的小柱子。

(指名读)
(3)师:如果你来拍着胸膛,读读“保准不错”,肯定就自信了。

(4)师:让我们一起来当当小柱子。

(5)生齐读。

(6)描写表演的句子——从什么地方看出小柱子绝招的“绝”?
(7)(脱口而出、完全正确)体会“脱口而出”,脱口而出就是想不都想,随
口就能马上就说出来。

A我来考考大家。

2乘以3——
B哇,脱口而出,真厉害!难一点的吧。

恩……18乘以21?
C算不出来了吧。

99乘以76不就是更难了,可小柱子却能脱口而出,而且准确无误,这就是小柱子的绝招!
3、师生朗读:
我现在不是教师哦。

我是XXX。

小柱子在那里?
师引:99……恩,乘以76?生答:7524
问题三、这么难的绝招,小柱子是怎样练成的呢?
1、从尴尬到令人羡慕,这当中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结合课文的6—11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他蔫蔫地回到家,看到奶奶正在包饺子,只见奶奶——————。

他非常佩服,就问奶奶:————————。

奶奶告诉他,————————。

小柱子说起刚才比绝招的事,问奶奶————————。

奶奶说,————————。

2、听了奶奶的话,小柱子明白了(想拿出绝招来,只有练。

)。

于是——清晨,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柱子——夜深人静,只有星星在眨着眼睛时,小柱子——
每当别的小同伙在尽情玩耍嬉戏时,小柱子——
当他练绝招遇到艰巨时,小柱子—
就这样,小柱子(),练成了绝招。

3、谁来夸夸小柱子?
(正是这份努力与坚持,小柱子才练就了令人羡慕的绝招。


4练写二福练武术的过程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XXX也是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练就了自己的绝招。

让我们拿起笔,试着用刚才想象小柱子练招的方法,学着写几句二福是怎么练绝招的过程吧。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情感共鸣。

指导学生明白课文蕴含着的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巧妙地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对刻苦求知产生一种价值认同。

)
三、小结收获,延伸课外
1、小结教室收获
1、师:学到这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2、同学们,小柱子因为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练成人人羡慕的绝招。

我们班级里有哪些同学也经过勤学苦练,练成了绝招?
3、是啊,只要努力和坚持就一定能练成绝招、获得成功,你们看小柱子镇住了小伙伴们,你看(出示第16段)“小柱子兴奋地说:“咱们定个日子再比一比,前提是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

而且要有用。

”伙伴们都说行。

小柱了一握拳:“就在今年暑假!同意的举手!”
3、小伙伴们第三次、第四次及当前的比绝招又会如何呢?课文留给我们无穷的设想,童年生活里每段都有这么多动听的故事,真好!让我们尽情地感受童年的厚实多彩,享用童年。

最后请大家看几位成功人士的故事,说不定能给你以后的生活带来好多正能量。

(XXX、XXX、千手观音等)(设想企图: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以拓展学生的思惟,锻炼了学生的设想才略;引导学生练生活谈谈对“绝招”的熟悉,升华了小学生的情感。

引导小学生采访周围人物的绝招,这就把语文教学生活化了。

)
附:学生导学单
16*绝招
班级:姓名:
一、生字我认识,(会认读的打勾,不会读的打上拼音。

)(☆)
腮帮子XXX铲馅攥饺子尴尬下巴颏咧开羡慕
需要特别注意的生字有:
二、课文大意我知道(☆☆)
1、这篇课文写了()、()和(),()次比绝招的的事。

第一次比绝招让小柱子非常(),第二次小柱子的绝招却让小伙伴非常()。

2、表格一览课文大意
人物第一次竞赛第二次竞赛
3、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