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学期辅导练习12(无答案) 苏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学期辅导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_
.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所有摩擦不计,
物重G=1N ,则弹簧测力计A 和B 的示数分别为
A .1N ,1N
B . 0N ,
1N ( ) C .2N ,1N D .1 N ,0N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M 、N 上的物体P 、Q ,分别在F P =8N 、F Q =12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 .P 的重力一定大于Q 的重力
B .P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Q 受到的摩擦力
C .P 的速度一定大于Q 的速度
D .桌面M 一定比桌面N 粗糙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滚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它的惯性越来越小
B .高速行驶的汽车即使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这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他自身的惯性来提高成绩
D .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气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拉动重为G 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 1、F 2,则F 1与F 2的关系是( ) A .无法确定 B .F 1<F 2 C .F 1=F 2 D .F 1>F 2
.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物体将( ) A .立刻停止运动 B .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 .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D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压强单位的是( )
A .m/s
B .kg/m 3
C .N/kg
D .N/m 2 .下列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锯、剪刀、斧头等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
B .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
C .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D .书包带扁而宽,而不用细绳
.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F 向右边慢慢推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推
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 、压强p 和摩擦力f 的变
化情况是( ) A .F 和f 不变,p 变大 B .F 和p 不变,f 变大
C .F 变小,p 和f 均变大
D .F 不变,f 和p 均变大
.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此现象可说明( )
A .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
B .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
C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如图所示,两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ρ水<ρ盐水),A 、B 、C 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8N N 12N
水 浓盐水
A .p A <p
B <p
C B .p A >p B >p C
C .p A <p B =p C
D .p A =p
B =p
C .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

设甲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液体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和ρ乙的关系是( )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无法确定
.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 .用塑料吸盘挂物体 B .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 .用压力锅煮熟食物
D .用塑料吸管吸饮料 .火车进站时,旅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内,这样做是因为( )
A .火车对人有吸引力
B .火车经过时噪声大
C .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流会将人用力推出
D .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压差可能将旅客压向火车
.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

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

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 ;
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 。

烧杯质量为100g ,活塞面积为7×10-5m 2,g =10N/kg ,轮轴间的摩擦和绳重不计。

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 .1.26×105Pa
B .1.10×105Pa
C .1.01×105Pa
D .0.96×105Pa
.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
针筒是利用了___________的作用。

.如图所示为一种防滑拖鞋,其正面设计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脚与鞋之间的____;鞋的底面有许多小吸盘,行走时吸盘被挤压到地面后排出部分空气,由于____的存在产生了更大的压力,从而达到了防滑的效果.
.物理知识的应用很广泛,飞机能够腾空而起,利用了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_____不同,压强不同而产生的升力;如图所示,撞击锤柄,紧固锤头利用了锤头的_____。

.小明将自制气压计(如图)从一楼拿到六楼,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水柱逐渐升高,这表明:随着高度的逐渐增加,大气压逐渐_____.生活中使用高压锅是为了增大锅内的气体压强,从而提高液体的_____.他还发现风沿着教室窗外的走廊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飘向窗_____(选填“内”或“外”),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速度较大,压强_____的缘故.
(1(2空气
带色的水
(3)对比____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叙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小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选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

小李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其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他改变图乙中金属盒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3)小李应该比较图_____,得出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_____。

(4)小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_______________。

.“五一”节,小李骑自行车到我市参加了登山的旅游活动。

活动中他经历了停放在烈日下的自行车车胎自己爆裂的事故,小李经分析后猜想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
气体压强与温度有关。

根据猜想小李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用压强计中的水银柱在烧瓶中密闭
一定质量的空气。

将烧瓶放入水中,给水槽中的水加热,水温上升。

每隔一段时间同时用温度计和压强计测量水的温度值(即为瓶中密闭
气体的温度值)及密闭空气此时的压强值。

在每次测量时都使压强计
左侧水银液面保持在图中A点的位置不变,各次测量实验数据记录如
下:
(1)根据小李上述实验过程可知:每次测量时都使压强计左侧水银液面保持在图中A点的位置不变,其目的是保持一定质量密闭气体的_____不变。

(2)分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_保持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炎热的夏天,载重汽车在盘山公路下坡行驶时,要不断往车轮上喷水,主要是通过水的汽化吸热使轮胎内气体的_____来减小轮胎内气体的压强,防止爆胎。

.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_________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小车在__________表面滑行时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

(3)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__。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
.边长为10cm ,质量为10kg ,密度均匀的正方体,放在面积为50cm 2
的水平桌面中央,桌面受到的压力为_____N ,桌面受到的压强为_____Pa ,如果将正方体沿水平方向切去一般,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Pa 。

.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
压强__大气压;抽气时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_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
体压强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14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人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 ,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
有压强。

稍后老师拿出如图14乙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14甲装置即可。

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人水中,你将观察到 。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哪个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 。

.在一个圆柱体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dm 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100g ,容器的下底面
积为100cm 2,高为12cm 。

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和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气球内气体与大气相通
抽气前 抽气时
气球内气体与大气相通 抽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