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七章第9节实验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节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目的与实验器材
(1)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____________的变,从而验证 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有:铁架台、铁夹、打点计时器、夹子、复写纸、刻度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实验原
在只有________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互相转,但总的
机械能守恒.即动能的________等于重力势能的____________.
(1)若以重物下落时的起点为基准,物体下落高度时的速度为v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如计算出v 2=g ,机械能守恒定律即被验证.
(2)若以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某一点A 为基准,设重物的质量为,测出物体对应于A 点
的速度v A ,再测出物体由A 点下落Δ后经过B 点的速度v B ,则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由
计算得出v -v =g Δ,机械能守恒定律即被验证.
(3)测定第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测出第点前后两段相邻相等时间间隔T 内下落的
距离、+1,由公式v =求出. 3.据处
(1)利用公式v =,计算出点1、点2、点3、…的瞬时速度v 1、v 2、v 3、…
(2)要验证的是v2=__________或v-v=________,只需验证v2=g或v-
v=gΔ,因此__________测量重物的质量
验证:通过计算,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v与g是否相等或v-v与g是否相
等.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实验器材的选择和实验的操作
1.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物量中需要测量的有( )
A.重物的质量
B.重力的加速度
.重物下落的高度
D.与重物下落高度对应的重物的瞬时速度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实验所必需的,其编号为______.
A.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 B.重物
.天平D.毫米刻度尺
E.秒表F.运动小车
(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放置要求为__________;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_______,然
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下列正确的实验步骤,并按次序排列为________.
A.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B.把打点计时器竖直地夹稳在铁架台上
.接通电,松开纸带
D.松开纸带,接通电
E.用停表记下重锤下落的时间
F.取下纸带,重复上述实验3次
G.将纸带固定在重锤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用手提住,使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
H.选取想纸带,对几个方便的点测量并计算,看g和v2是否相等
知识点二实验的原
3.在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使纸带通过时受到了较大的阻力,则结果( )
A.g>v2B.g<v2
.g=v2D.以上都不可能
4.某同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不慎将一条选择好的纸带的前面部分
损坏了,剩下的一段纸带上各点间的距离,他测出并标在纸带上,如图1所示.已知打
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T=002,重力加速度g取98/2
图1
(1)利用纸带说明重物通过第2、5两点时机械能守恒.
(2)分别说明为什么得到的结果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方法技巧练】
实验据的处方法
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
则以v2为纵轴,以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下图中的( )
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的频率为50Hz,查
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2,某同选择了一条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
点对应刻度尺上的读如图2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
、D分别是每两个点取出的计点.根据以上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B 点时.
图2
(1)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多少?
(2)动能的增加量是多少?
(3)根据计算的据可得出什么结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验证的是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
量等于其动能
的增加量,以下步骤仅是实验中的一部分,在这些步骤中多余或错误的有( )
A.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到铁架台上,并用导线把它和低压交流电连接起
.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到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把重物提升到一定
高度
D.接通电,释放纸带
E.用停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2.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物质量的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误差
B.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重物质量选用得较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D.打点计时器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比电火花计时器误差要小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不需测量或计算的物量是( )
A.下落高度B.瞬时速度
.重物质量D.时间
(2)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这样会导
致实验结果g____v2(选填“>”或“<”).
图3
4.如图3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我们选中N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出一些计算N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
确的是( )
A.N点是第个点,则v=gT
B.N点是第-1个点,则v=g(-1)T
.v=
D.v=
5
图4
图4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
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刻度尺
B.秒表
.0~12V的直流电
D.0~12V的交流电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写
出两个原因)
图5
6.利用图5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
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某班同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
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并测出下落时间,通过v=g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并通过v=计算出瞬时速度v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
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计算出高度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
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图6
7.(1)用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下面所列举的该实
验的几个操
作步骤中,你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错误的步骤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生电的直流输出端上
.用天平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先放手让纸带和重物下落,再接通电开关
E.在打出的纸带上,依据打点的先后顺序选取A、B、、D四个合适的相邻点,通过
、v,并测出B、两点间的距离为测量计算得出B、两点的速度为v
B
F.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看减少的重力势能g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v-v,从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7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周期为002,自由下落的重物质量为1g,
打出一条想的纸带,据如图7所示,单位是c,g取98/2,O、A之间有多个点
=____ /,从起点O到打没画出,打点计时器打下点B时,物体的速度v
B
下B点的过
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_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量ΔE=________
J.(答案保留两位有效字)
8.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为T,某一组同得到了
一条如图8所示的纸带,在填写实验报告时甲、乙两个同选择了不同的据处方法:
图8
甲同测出了点到第一点O 的距离O ,利用v =2g O 计算得到了点的速度,然 后验证g O 与v 相等.
乙同测出了A 、B 、、D 各点到第一点O 的距离OA 、OB 、O 、OD ,利用v B =、 v =计算B 、点的速度,然后验证了g(O -OB )与v -v 是否相等. 请你对甲乙两位同的做法逐一分析,不合之处提出完善方法.
第9节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前预习练
1.(1)动能与势能 机械能守恒 (2)低压交流电 重物 纸带 导线 2.重力 动能 势能 增加量 减少量 3.(2)g g Δ 不需要 课堂探究练 1.D
2.(1)A 、B 、D
(2)底板要竖直 给打点计时器通电 释放重物 (3)B 、G 、、F 、H
解析 (1)选出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重物,毫米刻度尺,编号分别为:A 、B 、D 注意因g =v 2,故可约去,不需要用天平.
(2)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底板要竖直,这样才能使重物在自由落下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然后再释放重物,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
(3)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B、G、、F、H
3.A
4.见解析
解析(1)v2==/=155 /
v
==/=208 /
5
ΔE=v-v=096
而ΔE p=g25=×98×(33+36+40)×10-2
=107
故在系统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物通过第2、5两点时机械能守恒.
(2)不难看出ΔE p>ΔE,这是因为重物下落的过程中除了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外,还受到纸带和限位孔间摩擦阻力的作用.
5.[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g=v2,v2=2g,所以v2与成正比例关系,函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正确.]
点评图象法的应用必须与函关系式相结合使用,才能充分明确图象与函之间的关系及图象的形状.
6.(1)1911 (2)189 (3)见解析
解析(1)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ΔE p减=g OB=×98×0195=1911
(2)重物下落到B点时的速度
v
==/≈1944 /
B
所以重物从O点下落到B点动能的增加量为
ΔE增=v=×19442≈1889
(3)从(1)、(2)中计算的据可得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其增加的动能,机械能守恒.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重物在下落时要受到
阻力作用(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克服阻力做功.课后巩固练
1.AE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验证重力势能减少量g 和动能增加量v2之间的大小关系.若机械能守恒,则有g=v2,两边都有质量,可约去,即验证g=v2成立即可,无需用停表测量时间,因此E选项也多余,其余选项都需要,故应选A、E]
2.B [为减小实验误差,重物应选质量大些的,且重物质量不需称量,A、错,B正确;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振针与纸带间有摩擦,电火花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较小,故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误差大些,D错误.]
3.(1) (2)>
解析(1)本实验需要验证g与v2的关系,所以不需要测量重物质量,正确.
(2)重物在下落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使减小的重力势能不能完全转为动能,所以g>v2
4.D
5.(1)AD (2)见解析
解析(1)需要米尺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电磁打点计时器需用交流电,故选
A、D
(2)①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阻力;②测量两点之间距离时的读有误差;③计算势能变时,选取的两点距离过近;④交变电流频率不稳定.(选取两个原因即可)
6.D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物体下落的高度是用刻度尺测出;瞬时速度的测量则是采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根据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进行计算得出的,故只有D方案符合要求.] 7.(1)BD (2)098 049 048
解析(1)步骤B错,应该接到电的交流输出端;步骤不必要,因为根据测量原,重物的动能和势能表达式中都包含了质量,可以约去,所以不必测量重物的质量;步骤D错,应先接通电,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2)v B=A=
=×10-2/=098 /
从点O到点B,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ΔE p=g OB=1×98×501×10-2J≈049J
此过程物体动能的增量
ΔE=v=×1×0982J≈048J
8.见解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的解.甲同选择从O 到段验证机械能守恒,计算点的速度用v=2g O,犯了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去验证机械能守恒的错误.计算v可以选择v=
乙同选择了从B到段验证机械能守恒,由于B、较近可造成误差偏大,可选择BD段相对较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