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创建风采(5)促生产通销路富全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创建风采(5)促生产通销路富全民
作者:陈荣茂
来源:《湖南农业》 2019年第11期
陈荣茂
郴州市北湖区湘江源蔬菜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集聚区)创建于2014年,覆盖6个乡镇(街道)35个行政村,涉及人口12.9万人。

2018年集聚区蔬菜复种面积8400公顷,总产量
25.6万吨,蔬菜种植产值5.94亿元,加工流通产值13亿元,蔬菜产业综合产值25.4亿元,
占集聚区总产值的84.4%。

2018年,北湖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5元,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1.强政策,促发展北湖区将集聚区定位为“对接粤港澳湾区大市场,建设湘江源蔬菜大基地”,按照“一核、一廊、两基地”总体布局来创建实施。

“一核”即核心区,位于华塘镇、郴江街道和石盖塘街道,主要建设北湖蔬菜科技创新中心,培育蔬菜系列加工企业集群,建设
蔬菜冷链物流中心,建设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一廊”即蔬菜主题休闲长廊;“两基地”
即粤港澳大湾区新鲜蔬菜直供基地和特色蔬菜加工基地。

成立了集聚区建设领导小组和集聚区
管委会,组建北湖区现代农业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平台、“互联网+”农业电商平台、“数字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村土地流转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园区的管理部门、企业、合
作单位等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制定了《北湖区湘江源蔬菜产业集聚区财政资金使用方案》,整合重大专项资金,推动财政资金向集聚区的项目倾斜和集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自2014年起,每年整合财政资金6000多万元用于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社会资本4.8亿元,确保了集聚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2.强销售,促生产蔬菜产业要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其销售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北湖区投入150万元,整合社会资本1000万元,中国供销郴州农副产品物流园建设5000平方米集电商、仓储、分拣、冷链、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优质蔬菜产品销售平台,将于2019年底投入使用。

针对本地市场,北湖区扶持建设了福农汇商、掌上兴农等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并出台优惠政
策鼓励电商建立实体直营店和社区超市,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瓶颈。

为提高蔬菜产品的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集聚区建成4条农产品公交线路,覆盖全区6个乡镇级农产品集散中心和
62个村级农产品集中收购点,使高山优质蔬菜产品能快速便捷地运往市场。

目前,集聚区已形
成大型批发市场、电商销售运营中心、实体直营店、合作社区超市、镇级农产品集散中心、村
级农产品集中收购点的立体流通销售体系。

3.强产业,促腾飞集聚区内现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5家,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5家。

全区15个蔬菜生产企业、35个合作社和12
户种植大户共同组建了北湖区蔬菜协会,在新品种、新技术、基地建设、产品流通、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及市场信息等方面开展广泛沟通与合作。

集聚区长期聘请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领域的
专家对全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蔬菜良种覆盖率一直保持在100%。

集聚区着力培育
打造了“湘江源”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湖南
省著名商标17个。

区内蔬菜种植实现规模化、设施化生产,已建设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2733
公顷,蔬菜种植基地规模化水平达到70%,蔬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

安排资金
170万元用于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覆盖全区22个生产基地,确保蔬菜质量全程可追溯。

预计到2020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将达1.07万公顷,产量达30万吨,蔬菜种植产值达8.5亿元,蔬菜产业综合产值达3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民就业1万人以上,带动当地2000个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