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分校)2019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精校 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十月月考
物 理 试 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B .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C .周期与角速度成反比 D .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2.如图所示,人站在电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假定人与扶梯一起沿斜面加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踏板对人的摩擦力对人做负功
B .踏板对人的作用力方向是竖直向上
C .人所受的重力对人做的功等于人的重力势能的增量
D .人对踏板的压力大小等于踏板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
3.如图所示,利用向心力演示仪,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若皮带套在两个半径相等的塔轮上,且做匀速圆周运动,两侧分别放置体积相同的铝球和钢球,则此时正在研究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A .研究向心力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B .研究向心力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 C .研究向心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D .研究向心力与线速度之间的关系 4.关于以下概念中说法正确的是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同时做正功
B .一个力对物体有冲量,则该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C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加速度可能不指向圆心
D .若一个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则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5.如图所示,水平面光滑,绳的质量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可忽略不计。

物体A 的质量为M ,当在绳B 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小为a 1;当在绳B 端施以大小F =mg 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时,A 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则a 1与a 2的关系正确的是 A .a 1=a 2 B .a 1>a 2
C .a 1<a 2
D .无法判断
6.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 – t 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前3s 拉力做正功,最后2s 拉力做负功
B .前3s 与最后2s 货物的重力的平均功率相等
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货物共经历了超重和失重两个过程
D .前3s 内货物的加速度大小大于最后2s 内加速度大小
7.如图所示,物体A 用轻质细绳与圆环B 连接,圆环固定在竖直杆MN 上。

现用一水平力F 作用在绳上的O 点,将O 点缓慢向左移动,使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逐渐增大。

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平力F 逐渐增大 B .物体A 的合力逐渐增大 C .绳OB 的弹力逐渐减小 D .环对杆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固定在杆的一端,在竖直面内绕杆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当小
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瞬时速度Rg v 2
3
,R 是球心到O 点的距离,则球对杆的作用力是 A .
mg 21的拉力 B .mg 21
的压力 C .mg 23的压力 D .mg 2
3
的拉力
9.如图所示,A 、B 两个质量不等的小球(视为质点),A 球从某一高度H 处静止开始下落的同时B 球由同一高度以初速度v 0开始做平抛运动。

空气阻力不计,对于两球下落的全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动能的变化相等
B .机械能的变化相等
C .重力做的功相等
D .动量的变化相等
10.图甲是用来探究加速度和力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是其俯视图。

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前端各系一条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可放砝码。

两个小车通过细线用夹子固定,打开夹子,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运动,合上夹子,两小车同时停止。

实验中可以通过在小盘中增减砝码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

为了探究
A .使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尽可能与小车质量相等
B .在两小盘内及两小车内分别放置相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
C .用刻度尺测量两小车通过的位移,通过比较位移来得知加速度大小与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D .在两小盘内放置相同质量的砝码,在两小车内放置不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
11.某人造地球卫星在近似圆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轨道所在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
气,则
A .如不加干预,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将越来越小
B .如不加干预,卫星运行一段时间后动能会增加
C .卫星在近似圆轨道上正常运行时,由于失重现象卫星内的物体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D .卫星在近似圆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其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v 0

12.如图,一块长木板B 放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在B 上放一物体A ,现以恒力F 作用在B 上,由于A 、B 间有摩擦力的作用,以地面为参考系,A 、B 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A 、
B 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物块A 可能滑到B 的右端
B .若A 、B 之间发生相对滑动,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大于物块A 的动能的增量
C .不论A 、B 是否相对滑动,A 对B 的摩擦力冲量均与B 对A 的摩擦力冲量相同
D .不论A 、B 是否相对滑动,外力F 对B 做的功始终等于B 的动能的增量与B 克服摩擦力的功之和
13.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就是动量守
恒定律。

若一个系统动量守恒时,则
A .此系统内每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都为零
B .此系统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 .此系统内每个物体的动量大小不可能都增加
D .此系统的机械能可能增加
二、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4.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A 和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实验方案:
(1)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 和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 方案更合理;
(2)若A 和B 的重力分别为10.0N 和20.0N 。

当A 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 示数为6.0N ,b 示数为11.0N ,c 示数为4.0N ,则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15.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锤自由下落的方法 (1)用公式2
1
mv 2=mgh 时,从所打下的5条纸带选取其中一条纸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取的纸带应满足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1mm
B .选取的纸带应满足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1cm
A
B B
A
C .选取的纸带应满足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2mm
D .选取的纸带应满足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2cm
(2)在本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80m/s 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 ,另选连续的4个点A 、B 、C 、D 作为测量的点。

图中所示数据均为各点到O 点的距离,则记录C 点时,重锤的动能E kC = ,从开始下落起至C 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 p = 。

(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根据纸带算出的相关各点的速度v ,量出下落的距离h ,则以2
1v 2
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2
1v 2
-h 图线应是下图中的 。

16.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不变; (2)本实验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 A .4~6V 低压交流电源 B .4~6V 低压直流电源 C .220V 交流电源 D .220V 直流电源
cm
A
h
B
h
C
h
D
h
(3)改变所挂砂桶中砂子的质量,多次重复测量。

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 ﹣F 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经过分析,发现这些点迹存在一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轨道与水平方向夹角太大
B .轨道保持了水平状态,没有平衡摩擦力
C .所挂砂桶的总质量太大,造成上部点迹有向下弯曲趋势
D .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造成上部点迹有向下弯曲趋势
(4)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3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s ,图中长度单位是cm ,
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m/s 2。

三、本题共6小题,共41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
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7(6分)如图所示,高h =0.80m 的弧形轨道与水平轨道相切且平滑连接。

将一个质量m =0.40 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弧形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物块滑至水平轨道后,从水平轨道右侧边缘O 点水平飞出,落到水平地面的P 点,P 点距O 点的水平距离x =1.6m ,竖直距离H =3.2m 。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

求: (1)物块从水平轨道O 点飞出时的速率v 0;
(2)物块在轨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

18(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2.0kg 的小滑块,由静止开始从倾角θ=300的固定的光滑斜面
的顶端A 滑至底端B ,A 点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5.0m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 (1)滑块由A 滑到B 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 (2)滑块由A 滑到B 的过程中支持力的冲量。

19(6分)如图所示,质量m=2.2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地板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大小为F=10N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5.0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5秒钟后撤去拉力。

(cos37°=0.8,sin37°=0.6,取g=10m/s2)求:
(2)全过程中摩擦力的功。

(本问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6分)质量为m=0.60㎏的皮球(视为质点)从距地板H=0.80m高处由静止释放,与水平地板撞击后反弹上升的最大高度h=0.45m,从释放到弹跳至h高处经历的时间t=1.0s。

忽略空气阻力作用,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皮球与地板撞击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E;
(2)皮球对地板的平均撞击力F的大小。

21(8分)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

(1)求距离地球表面高为R 处运行的人造卫星的线速度v 的大小;
(2)有人设想,过地心打一个洞,并沿洞的方向建立一个x 轴,原点在地心,x 轴正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

现在将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视为质点)从洞的右侧洞口处释放,求小球的最大速度大小。

22.(9分)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底端固定一挡板,质量均为m 的物块B 、C 通过轻弹簧连接,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0,O 点为弹簧的原长位置。

在斜面上距物块B 的距离为3x 0的P 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也为m 的物块A ,A 与B 相碰(不粘连)后立即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恰好能返回到O 点。

物块A 、B 、C 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

(1)求A 、B 碰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 p ;
(2)若物块A 从P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下滑,两物块A 、B 返回O 点时还具有沿斜面向上的速度,此后恰好可以使C 离开挡板而不上滑,求物块A 在P 点的初速度v 0。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