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中汉元帝的平民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03
王方王小琴
1、汉元帝的“真”——
—喜怒哀乐皆凭心
“保暖思淫欲”,汉元帝也逃不过人的俗欲,初登台的汉元帝就表达了自己填充后宫的意愿,他自认为现在的刘氏天下已然“四海晏然,八方宁静”,因此在无政事可思之下开始思美人,于是生了后宫寂寞之感。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汉元帝思美人扩后宫之心是基于一个男子的正常心理出发,表现的是古代帝王对于感情的正常需求。
未遇昭君的汉元帝认为自己是大汉最高的权威君主,他眼中的天下是“四海平安绝士马,五谷丰登没战伐”;他眼中的朝臣是“忠臣皆有用”,因此他认为“高枕已无忧”,担心的是“今后宫寂寞,如何是好!”此时的汉元帝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尊贵的天子,富有四海,理应遣人遍行天下刷选室女,“看那一个合属俺帝王家”,全天下美丽的女子都应是属于他的。
政治上昏庸无能的汉元帝却自认是一个多情体贴君子,把自己定格为后宫孤寂女子的拯救者。
汉元帝除了伤春悲秋外也有其常人的怒,他在发现毛延寿骗了他点破昭君图之后,立即对小黄门说“传旨说与金吾卫,便拿毛延寿斩首报来。
”,虽说这是为红颜一怒,但是这也从某方面体现了汉元帝的常人情感,为其所
爱之人支持撑腰。
在毛延寿献昭
君图给呼韩邪单于后,大臣一致
认为将昭君献给呼韩邪单于是最
合适的方法时,汉元帝惊怒交
加,痛斥朝臣,“你们干请了皇
家奉,着甚的分破帝王忧?那壁
厢锁树的怕弯着手,这壁厢攀栏
的怕攧破了头。
”汉元帝在爱妃
被索,群臣不支的处境下只能一
句句痛斥朝臣,以语言来表达愤
怒,这是平民百姓的愤怒,作为
个人的愤怒,并不是帝王之怒。
汉元帝在文中表现出的喜怒哀乐
都是从个人情感出发,并不是作
为一个帝王的形象,这就描绘出
了一个平民的帝王形象,而不是
高高在上的脱离常人情感的君
王。
2、汉元帝的“性”——
—怯
弱无能
《汉宫秋》中的汉元帝并不
是一个赫赫威仪的霸主,反而怯
弱无能,被群臣蒙蔽视听。
在匈
奴已经发展壮大时并不能发觉潜
在的灭国危险,一径沉醉在“四
海平安绝士马,五谷丰登没战
伐”的幻想之中,不能清醒的认
识现状。
他对群臣过度依赖,认
为群臣皆有用可信,只是一味的
贪图个人享乐。
在呼韩邪单于索
要昭君之后,汉元帝也并不能想
出妥善的办法解决此事,在大臣
的一致要求下只能妥协割让爱
人,并不能适时的解决问题,只
能一个人自怨自艾的埋怨群臣。
他只能说出“我养军千日,用军
一时。
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
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您不去出力,怎生教娘娘和番!”,
却不能叫群臣听从其命令,帝王
的权威此时已经荡然无存。
在被逼与昭君分别的时候,
汉元帝才认清了现实,认清了满
朝文武都是空有其职,不尽其
责,在遇事士,只是把国家大义
拿来做借口,满口的家国天下,
实际上是自谋私利,贪生怕死,
更何谈为帝王分忧。
汉元帝在对
大臣的痛斥中才看清其实“天子
的官差不自由”,只是众大臣谋
权争利的挡箭牌,是权力机器的
傀儡。
平时对大臣是“卿等所
言,我都依着”“有那椿儿不共
卿谋,那件儿不依卿奏”,但只要
皇帝权力与大臣权力冲突时,大
臣们都“恐怕边关透漏,央及家
人奔骤。
似箭穿着雁口,没个人
敢咳嗽”“只会文武班头,山呼
万岁,舞蹈扬尘,道那声诚惶顿
首”“那壁厢锁树的怕弯着手,
这壁厢攀栏的怕攧破了头”。
在
残酷的现实面前,汉元帝猛然清
醒,陷入了悲愤无奈中,最终妥
协于现实,并对帝王威仪产生质
疑。
前后幸福与悲伤的对比使得
汉元帝对于人生变化,世事无常
《汉宫秋》中汉元帝的平民形象
内容摘要:《汉宫秋》将汉元帝的形象细化,描绘出了一个除了帝王身份之外的平民帝王形象,文中细致的刻画出汉元帝的“真性情”,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长河中帝王的生动剪影,而不是史书上严肃刻板的样
板,本文就着重讨论《汉宫秋》中的汉元帝的“真性情”。
关键词:汉宫秋平民真性情汉元帝
116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03
体验深刻。
在万籁俱寂的深夜,白日的所有喧哗都归于寂静,那爱而不得的悲苦也就来得愈加分明,那世事无常的无奈也就更加清晰,宝殿凉生,六宫人静,才愈觉寒灯孤枕,薄幸吾身。
佳人似竹林寺不见半分形,徒留个影,即使梦中也无灵怪使楚襄王枕上云雨情。
山长水远天如镜,雁过留声,那看更瑶阶夜永,嫌杀月儿明。
御榻清冷,落叶萧声,烛暗长门静,暗添人白发成衰病。
汉元帝的这些所有感慨都表现了一种繁华背后的凄凉,岁月生寒,人生如梦,那些曾经的幸福随风而去,剩下的唯有永久的孤寂。
在昭君走之后,汉元帝感受到的是对万事灰心的寂寞颓丧,是万物皆虚的绝望,而不是积极的采取措施报仇雪恨,也不是设计谋划夺回昭君,只是心灰意冷的放任一切继续,这更加表现出了汉元帝的软弱无能以及悲观消极。
3、汉元帝之“情”——
—温柔体贴
作为一个君王,汉元帝无疑是失败的,但作为一个丈夫情人,汉元帝是极尽温柔多情体贴的。
文中汉元帝对王昭君的爱护之心思念之情都是一个普通男人对其心爱女子的拳拳之心。
在未见昭君之面只闻其琵琶声时,汉元帝就已经细致体贴,吩咐小黄门“不要惊吓着他。
”这里尤为细致的刻画了汉元帝的温柔多情,还没见着面就让小黄门不要惊吓着了宫女,刻画的尤为传神,把汉元帝自诩多情君子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汉元帝在知晓了王昭君的出身之后不但不嫌弃其出身低微,反而夸其容颜如花,对其被毛延寿欺侮的愤慨以及对昭君家人的帮助都描绘出了汉元帝对于王昭君的深切喜爱。
对于其出身低微汉元帝以“那昭阳到处难安插,谁问你一犁两坝做生涯”宽慰昭
君之心,他反而认为这是“天教
雨露润桑麻”,是天意教他与昭
君相遇而两情相悦,这与一般的
普通情侣一样都希望自己与对方
是天定的姻缘,一世相爱相守。
得知毛延寿的欺瞒使得王昭君过
了一段孤寂日子,汉元帝便为王
昭君出气斩杀毛延寿,就如一个
最普通的男子在心爱的女子受到
欺凌时为其报复。
在王昭君希望
汉元帝给她的父母“恩典宽免,
量与些恩荣”时,汉元帝许诺为
其父母免除赋税,“俺官职颇高
如村社长,这宅院刚大似县官
衙。
谢天地可怜穷女婿,再谁敢
欺负俺丈人家!”以寻常百姓的称
呼称王昭君的父母为“俺丈人
家”,称自己为“穷女婿”,对昭
君之父母表现了寻常女婿对岳父
岳母的尊敬。
恋爱中的汉元帝是风光满足
的,国政不用担心,有美女相
伴,符合他自认为的风流天子的
生活。
在他眼中,昭君足以美比
西施,娇胜嫦娥,“诸余可爱”
“所事儿相投”诸般皆好。
体态
是极致的温柔,姻缘是五百载该
拨下的配偶,认为昭君是自己命
定的配偶,二人是天作之合,有
如所有陷入情网的男子一样,汉
元帝陷入昭君的情网不可自拔,
酒不醉人人自醉,在汉元帝眼
中,昭君的一切都是如诗如画的
美,没有一丝瑕疵,二人情深意
浓,这就使以后的离别更加伤
情。
在知道昭君的离去已经不可
避免后,汉元帝想到的是昭君对
匈奴的生活习惯的不适应,“怕
娘娘觉饥时吃一块淡淡盐烧肉,
害渴时喝一杓儿酪和粥。
”细致
的想到了饮食的不适以及对其独
自异乡的深深痛惜。
“折断肠
柳”“痛伤心重回首”汉元帝的
离别伤痛只能用断肠柳形容一
二,因怕回首时望不见凤阁龙
楼,夜向灞陵桥畔宿。
离别的昭
君已经改换了胡装,而汉元帝只
能索看旧时的汉装模样来聊做慰
藉,本以为的金殿鸳鸯长相厮
守,却不料是分飞翼两地相思。
一国君王而留不住自己心爱的女
人,这对于汉元帝无疑是一个致
命打击,自尊的丧失,爱人的离
开使得汉元帝心灰意冷,产生了
帝王不如寻常百姓自由幸福的想
法。
昭君的离开将汉元帝的心也
带离了汉土,飞到了异国他乡,
“回头却才魂梦里想,便休题多
忘”都说贵人多忘,而汉元帝贵
为一国天子,却天天魂梦里想,
在感情上,他不是一国君主,而
只是一个丢失了爱人的男子,在
心中苦苦思念而无法可解。
风雪
旌影,关山鼓悲,汉元帝于是只
剩满腔恋王蔷之心,心生悲凉,
于是所见只剩了一片悲凉,“草
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
苍”“月昏黄,夜生凉;夜生
凉,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
不量思。
”思念也似月光似的蔓
延无尽,由苍凉的草原大漠到孤
寂的汉宫,无边蔓延。
在爱人离
开之后,周围景致也随之心境的
凄凉而黯然,除非是铁心肠不思
量,而这离愁之悲纵是铁心肠也
泪千行,爱人身不在,只余美人
图夜夜挂昭阳殿聊做慰藉。
“高唐梦苦难成……偏不许
楚襄王枕上雨云情。
”现实的无
可奈何与凄凉孤寂使得汉元帝只
得把团圆之心,求聚之幸寄托于
梦境,期望能像楚襄王一样能梦
中得遇所爱之人。
汉元帝对于王昭君的感情深
切温柔,从听见昭君的琵琶声时
到后面昭君逝世,汉元帝都对其
情深意浓,由最初的怜惜,到相
爱时的温情,到离别时的伤悲,
最后孤夜的思念与苦涩,都是一
个寻常男人对于爱人的爱慕与思
念。
王方,王小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
院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117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