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婴幼儿行为观察卡是专为0-3岁孩子教养人而设计的。

通过实践“婴幼儿行为观察卡”,提升了我们观察、分析婴幼儿行为的能力,分析和调整活动方案的能力以及创设环境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自己通过这一阶段对“婴幼儿行为观察卡”的实施来谈谈我们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我们以观察“过小桥”为例。

有一段时间在户外活动时,托班孩子对于小、中班哥哥姐姐过小桥的游戏情节很感兴趣。

他们很仔细、认真地观察,显露出一种特别也想尝试玩一玩的心情。

当初是刚入园,有部分孩子的情绪还不稳定,加上可能老师思想的滞后和过分保护,我们不敢让入园时间还不长的孩子去尝试。

后来,通过婴幼儿行为观察卡的学习和实施,让我知道了,原来“过小桥”对于托班孩子的户外活动来说是比较有需要和可操作性的。

于是,我们托班三位老师一起组织孩子在户外的塑胶场地上进行“过小桥”的游戏。

在安全工作上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后,我们给了孩子们第一次尝试。

有了第一次的尝试和孩子们的兴趣,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又多次组织了游戏,并进行了适时的观察和指导。

首先,从“过小桥”中分析孩子性格气质的不同。

有些孩子比较胆大,他能独立上桥、过桥、下桥。

有些孩子则
比较胆小,需要老师帮扶才愿意走小桥。

更有些孩子在首次的游戏
中拒绝了游戏,站在旁边注视同伴。

针对所观察到的情况,针对不
同的孩子,我们分别进行了不同的指导。

胆子大的,我们要求心细,注意他们是否有不安全的动作发生;对于需要老师帮助的孩子,我
们鼓励他大胆;对于拒绝的孩子,我们不急于要求他们上桥,而是
通过同伴的榜样再鼓励他们,引发他们尝试的愿望和勇气。

其次,从“过小桥”中分析孩子的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

我们可以从孩子是平衡走过,有摔下河的现象,蜗牛式得小步
移动等分析孩子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

例如:我们的柴佳宁小朋友
很沉稳得一步跟着一步,走过了整条小桥,没有摔下河的现象。


反映出他的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在托班孩子中处于较高水平,超越了
大部分孩子的发展。

第三,从“过小桥”中分析孩子空间感知和协调能力。

在刚开始时,我们只告诉孩子桥下面是小河不能掉进水里,而
没有告诉孩子大家应该往一个方向走。

结果出现了两位孩子在桥中
间碰头的现象。

结果出现了三种情况。

有些是其中的一个跳下了小河。

让两一位幼儿顺利通过,还有一些孩子是站在中间谁也不让。

还有些是调转头。

两名孩子往一个方向走,大家一起顺利走到小桥
的一头。

从这三个不同的反应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孩子们不同的空间
感知和协调能力。

第一种情况的孩子缺乏生活经验或者是空间感知
能力。

第二种情况的孩子空间感知能力较好但缺乏协调能力。

第三种情况的孩子比较少。

说明他们拥有比较好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其发展超出该年龄段孩子的发展水平。

第四,从“过小桥”中分析孩子的生活经验。

初次游戏,当一位孩子由于种种原因掉下小桥时,老师问问他自己掉哪里了,大部分孩子都没有说出掉水里了。

经过一个阶段的游戏后,孩子们知道过桥不能掉下去,掉下去就掉河里里。

___坐妈妈的自行车上一起过桥时,她对妈妈说,不要开到桥下去,要掉到河里去的。

第五.从“过小桥”中分析孩子情境性行为的特点。

为了增强孩子的兴趣,考虑他们喜欢情境性游戏的特点,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些动物,鼓励孩子来当爸爸妈妈,带着小动物一起过河。

在游戏中,有些孩子伴随了一些简单语言。

比如,他会边走边说“过桥了,过桥了”,遇到对面的同伴过来时。

他会说“让一让,让一让”,有些孩子还会模仿老师,对着自己手里的动物会说“小心点,小心点”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也可以看出孩子不同的语言发展水平。

第六,从“过小桥”中孩子的多种玩玩分析孩子的探索能力。

从游戏中,我们发现,一些孩子选择了一些与别人不同的游戏方式。

比如,有些孩子让小动物过桥,她在桥下走,她一边在河里走一边用手操控小动物过桥。

有两个小朋友在游戏中他不再满足于过桥这一动作,他不断爬
下桥,然后从桥上跳下,再爬上桥从桥上跳下。

把兴趣点转向了爬
上又跳下这一动作的反复。

还有一些孩子从不是用脚走过桥,而是
骑在桥上,骑马式得骑着过完整条小桥。

我们根据孩子们探索延伸
出的不同玩法,适时得提供了需要的游戏材料在旁边开辟新的情况,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应的道具和器材供那部分孩子进行游戏。

就这样,通过婴幼儿行为观察卡的解读和实施,无论是孩子还
是教师都让我们收获很大。

从此我们不再盲目得观察孩子,而是带
有一定的目的性,对于孩子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幼儿行
为的观察与记录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是一本让人内心敞亮的书,它兼容
理论与实践,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以生为本,促使社会大众
关心幼儿发展,增进对幼儿成长的了解,有见地,靠谱,实用!
书香满满,我的收益也多多:
一、借一双慧眼,锤炼洞察幼儿心灵世界的观察能力
有句俗话说的好,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
明白观察的重要,才会用心去观察。

幼儿行为是最有研究价值的,
也最能真实反应各种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加以科学分析,给幼儿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这样做的过程,正是我们教师自身能力提升的关键。

二、用他山之石,建构记录幼儿行为的方法系统
只停留在观察层面,不用心记录,那么,就会流于“熟视无睹”。

观察记录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主要工具,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
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前,我的观察记录大都是叙事性的,方法单一,深度不够。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一书,为我们建构记录幼儿
行为的方法系统,收益颇深。

1.教师的观察分析
本书的七、八两章,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多种观察记录方法,如:文字记录叙述法、QSR法、次数统计法、评定量表、检核表等。


活运用多种观察记录方法,可深入研究某一问题,使研究更有实效。

例如:小班孩子最喜欢玩娃娃家,但由于刚进入集体生活,语
言表达不是很清楚,所以玩游戏时容易产生各种矛盾。

我班娃娃家
里有一个大芭比娃娃和一个大奶瓶。

小朋友们每天都喜欢抢着给芭
比娃娃喂奶,每天都有人到我这告状,谁抢了大奶瓶。

我对幼儿争
抢奶瓶行为进行了次数统计,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
支持策略。

2.幼儿参与的观察
还有些观察量表简单方便,为了加强幼儿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意识,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老师可以把幼儿游戏时的视频拍
下来给幼儿看,让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表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

也可以游戏时,老师请几位幼儿当小助手,边观察边记录。


幼儿评价他人和自己的游戏行为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规则
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三、引一泓活水,坚实记录幼儿行为的实践操作
学然后知不足,读书,更要坚持实践。

对照此书,我学以致用,
观察记录幼儿的点点滴滴。

我班有个不爱说话的孩子,语言发展极
其缓慢。

他整天不与人说话,一个人自己玩自己的。

他妈妈告诉我,他是会说一点话的,就是怕生、胆小、不愿意和别人玩。

平时他和
外婆住在一起很少与他人交流,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

我根据他
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慢慢引导:
1.打开心灵的窗户,鼓励他与别人眼神交流。

刚开始时只要一看他,他马上会把头转向别处。

为了锻炼他的
胆量,我们班上的老师经常和他玩对视游戏。

2.爱就大声说出来,引导他对别人开口说话。

我和他妈商量,无论多忙每天陪孩子说说话、读读儿歌和绘本。

每天早上点名,我会走到他旁边,鼓励他大声说“到”。

上课时,
也多关注他。

我还利用第六章的知识,按照幼儿语言沟通发展的规律,从双词句、多词句再到复合句,如:谢谢、你好、你真棒、我
很开心、老师早上好等,慢慢引导他说话。

3.融入温暖大家庭,启发他与别人快乐交往。

我让小朋友都和他交朋友,主动找他玩游戏,利用他感兴趣的
活动,如摘石榴、做月饼、蔬菜印画等,鼓励他与人交往。

我深刻
地领悟到:唯有熟读此书,方能活学活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