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论第四版详细知识点目录检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43倒一段-P44第一段
归经: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中药的归经)
P17上
规定新药:致畸,致突变,致癌试验。
P47倒三段中
《国家药品标准>包括的药品标准
P78上
国内关注度最高的给药系统:口服给药系统, 注射给药系统
P97下
H
哈里斯:合成β-优卡因
P43倒一段倒一行
华佗:麻沸散(处方中君药是洋金花)
P145(一)
穿心莲:治疗细菌性痢疾
P13第二段倒四行
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一般过程
P312.
创新药物研究开发途径
P27下
<词源>中药的解释
P1第一段
D
达尔文 《物种起源>
P112第一段
地尔硫卓:一种降压药
P117第三段第三行
定向进化
P117第四段第三行
大肠杆菌:应用最广泛的产酶菌,一般分泌胞内酶
P118and P123
P45第一段倒四行
常咯啉:常山乙素(有催吐作用)结构修饰物(抗疟疾作用,现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
P31第一段
超微量生理活性物质分离:蚕蛾醇 蜕皮激素
P35第一段
陈克恢---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发现麻黄碱的拟交感作用)
P73知识链接
处方和工艺的设计前研究
P103(一) 1.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管理
P4第一段第三行
第二信使学说:由萨瑟兰创立
P61第二段倒四行
典型的量时曲线
P66上
点青霉:产生青霉素从而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霉菌
P126倒数第一段
电子仪器(4.电生理学方法)
P69
定量研究体内过程主要的两个目的
P64第二段
丁咪胺:选择性组胺H2受体阻断剂,口服难吸收,改造得到甲硫米特:抑制胃酸分泌
P48倒一段第三行
P8:紫外分光光度法IR:红外分光光度法TLC:薄层色谱法HPLC
P88中
A
阿的平
P44第二段第二行
阿尔茨海默症
P2倒数第七行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P43第三段第三行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作为介绍《中国药典>>正文的例子
P79-P80
阿司匹林原料药采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法测定含量
P14第三段andP56中
巴拉塞尔苏斯:反对万灵药,提炼单一化学物质,寻根问底。
P4第三段
巴普洛夫
P3倒数第三段第一行
靶向给药系统(即靶向制剂)靶向制剂作用。 靶向制剂分类: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P110
靶向前体药物,靶向药物递送系统
P98
白介素(细胞因子)白介素-2
P120倒数第二三段
化学药物制剂的检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P85
霍夫曼:将水杨酸制成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P43倒三段第三行
P42中
DDS药物递送系统
P97上
DDT(知识链接)
P12全
EPO(红细胞生成素):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肾衰性贫血疗效最显著的生物技术药物
P128全
FDA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P135中P149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P9下P21上
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临床)
P9下P82中P142中
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非临床)。 临床前研究:例---新药研究。
P5第二段
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
P118第三段
薄层色谱法
P90序号
保健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调节机体功能。
P1倒数第二段
崩解剂:淀粉。 粘合剂:淀粉浆。 润滑剂:硬脂酸镁。
P104倒三段
苯胺:以苯胺为原料合成了苯胺紫---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染料
P43第三段第四行
苯丙素类:一个苯环与三个直链碳连在一起为单元构成(C6-C3)
P88中
红细胞生成素(EPO)(以其为例介绍基因工程药物生产工艺)
P128上
红细胞生长素:治疗严重贫血症
P101第三段第四行
洪遵《集验方》
P34第一段倒五行
后遗效应(说明靶部位的药物浓度仍在有效浓度范围内)
P60上序号
化学药物制剂的检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P85
槐花米:芦丁 黄酮类
P14下小标题 ---3
附子(含有二帖双脂类生物碱---代表性成分为乌头碱)
P17倒二段倒四行
复方磺胺嘧啶片(双嘧啶片)---性质稳定,易形成药物的片剂
P104中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以其为例介绍理化性质不稳定药物的片剂)
P105(实例2)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引起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作用
P59序号
G
G蛋白(GTP结合蛋白)
P62第三段
P77中
阿司匹林与青霉素,地西泮并称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
P71第一段第一行
阿托品:从颠茄中提取 ,抑制腺体分泌,解除平滑肌痉挛,加快心率。
P43倒二段第二行and P59第三段第四行
阿维森纳:古阿拉伯《canon》
P56第四段倒数第二行
阿利泼金:基因治疗药物,用于治疗遗传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
P116倒二段倒一行
P28倒一段
核磁共振技术(NMR 2DNMR)
P34倒二段第四行
核黄素片(以其为例介绍小剂量药物的片剂)
P105下实例3
亨奇:发现可的松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P47第三段第二行
红霉素片(以其为例介绍具引湿性药物的片剂)
P106实例4
红曲霉菌和土曲霉菌中分离得到洛伐他汀
P38倒二段第四行
红外分光光度(IR):特征性强,操作简便,实验成本低。
P140
发酵过程(又称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具有的特点
P126-P127
番木鳖,番木鳖碱,马钱子碱。
P46P17下
反义技术:抑制细胞增殖的方法
P48第三段
反应停
P5第三段倒二行
非病毒载体
P99第一段
非那西丁
P43倒三段倒三行
非那罗辛:镇痛效果是吗啡碱的3-10倍
P30倒一段倒二行
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详解
缓释控制剂和靶向控制剂:能降低全身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缓释片剂缓释制剂优点
P107下(一)
黄芩:黄芩苷和黄芩素---清热解毒
P33倒三段第五行
黄花蒿:分离得到青蒿素
P49倒一段倒四行
黄柏:清下焦湿热药。酒炙后:清上焦之热。盐炙后:引药下行,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P18(四)
黄连素:通过对黄连中抗菌消炎有效成分的研究开发成的一个抗菌消炎药物。在三颗针中提取
氨茶碱:治疗哮喘(栓剂)
P95第二段
B
半合成法
P47第一行
半夏,天南星:含有强烈刺激性物质,经洗,漂和白矾等辅料炮制后,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
P17倒二段第二行
包衣技术,微囊化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脂质体技术,纳米技术:为新剂型开发和制剂质量提高奠定了基础。
P100倒二段第二行
《本草纲目>
P34下
Orfila首先提出毒理学这门学科(1787年)
P67下
PCR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DNA的获得
P119下
SOP中药材生产质量标准操作规程
P19下
TDDS经皮给药系统
P109中
TMP:广谱增效剂甲氧苄啶
P45第一段倒三行
TPT(拓扑特肯)9-二甲氨基-10-羟基喜树碱
P29下
X射线单晶衍射
大豆中大豆素:黄酮类
P24倒一段倒一行
丹参:有效成分丹参素甲(苯丙酸类),治疗心脑血管
P24第一段第二行
迪奥斯特里斯:<药物学>
P56第五段
第一部官方药典:公元七世纪唐《新修本草>(唐本草)。 欧洲第一部官方药典:<<新调剂大全》
P4第二段第二行
第一个国家药店:我国北宋:熟药所
P4第一段第四行
第一家私人药店:阿拉伯人
埃尔利希1908年首先提出受体的概念和两个基本特点
P56底andP61第二段第二行
艾叶:主要成分是β-丁香烯(口服有效)
P32第二段第七行
艾因霍恩(合成一个非常优良的局麻药—普鲁卡因)
P44第一段第二行
艾滋病
P2倒数第一行
安瓿:由Limousin发明,使注射剂得到了迅速发展
P99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一行
东方医药名著:本草纲目
P14第三段
东莨菪碱
P33第三段倒三行
东莨菪碱经皮吸收制剂
P109下
毒性反应(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指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注意剂量个体化是防止毒性反应的主要措施。
P59(2)
F
粉针剂,混悬型,溶液型,乳剂型---注射剂的四大类型
P96上
发改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P34下
HPLC:高效液相色谱。GS:气相色谱。MS:质谱。
P5下
TI治疗指数(LD50/ED50表示药物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
P63下
USP:美国药典NF:美国国家处方集BP:英国药典JP:日本药局方EP:欧洲药典Ph,int:国际药典
P81中
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议》
P81下
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P71
非特异性作用(如抗酸药,甘露醇)
P60(二)---1
芬太尼:构改得到新的μ阿片激动剂羟甲芬太尼
P50第一段第三行
分离纯化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同流法
呋喃唑酮胃漂浮片
P109上实例6
弗莱明:发现了青霉菌的抑菌作用弗洛里与钱恩得到药品结晶
P46第四段
弗莱明与青霉素
P54知识链接
辅料
P93第三段倒三行
P33第三段第五行:
海洋生物
P35第二段
含量测定
P85下
含量测定常用方法:容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P89下-P90上
含量限度的确定
P90中
蒿甲醚:以青蒿素为先导化合物,抗疟疾,继氯喹以后重大突破,我国首创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的新药
P121第二段
干细胞及干细胞技术
P126上
高效液相色谱法
P90序号
格林(格林制剂)
P99倒三段
工具酶:在基因工程中应用的酶类(特别是核酸内切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P119上
工业药剂学,工业药剂学基本任务
P102(三)
构效关系(理论)
P45倒三段倒四行
硅酮事件:有致癌作用
P47倒三段第六行
管理的定义
P132(一)
钙拮抗剂:重要的心脑血管药
P48第二段
盖伦(又称格林)盖伦制剂---数种草药混合使用成复方
P3下
盖伦
P56倒二段倒四行
肝肠循环和药物排泄
P65倒一段
肝药酶(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
P65倒二段
干扰素:抗病毒的特效药。基因工程干扰素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高科技成果。
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P137-P138
谷赖胰岛素注射液
P117倒一段
贯众:名为贯众的药材原植物有9科17属50余种蕨类植物。
P20第四段第三行
广谱增效剂甲氧苄啶(TMP)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可改变药物的耐受性
P45第一段倒三行
古柯碱:从古柯叶中提取。
P43倒二段第三行
古柯碱作用和结构的研究:作为药物构效关系理论建立的例子。
白芥子:主要成分白芥子苷:温胃散寒,助消化,温肺化痰。也含有介子酶(为防止介子苷被介子酶水解,故须炒后入药。---杀灭介子酶。
P18(三)
白赛诺:双环醇 前:五味子丙素---联苯双脂
P30第一段第六行
百浪多息(含有磺酰胺基):偶氮染料
P44倒数第一段
百浪多息:第一个对全身细菌性感染真正有效的化学药物,第一个抗菌化学治疗剂,百浪多息的发现开创了现代化药物治疗的新纪元。
P59(2)
部分激动剂:药物的内在活性介于完全激动剂和拮抗剂之间(α<1)
P62倒三段
C
曾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新药
蚕蛾醇(雌性性激素)
P35第一段
产酶菌种的筛选方法(与发酵工程中微生物的筛选方法一致)
P123第三段第三行
长春花:抗肿瘤作用(其中有效成分是长春碱和长春新碱)
P33第三段
长效磺胺药(第一个)---磺胺甲氧嗪
3-羟基-3-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P48上
606(砷凡纳明)
P5上
ACE抑制剂(降压药)
P48上
ANF心钠素
P48中
ADME(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P51上andP64中
CPT-11(伊诺替康) 7-乙基-10-(哌啶基-1-哌啶基)羰基喜树碱
P29下
Css(稳态血药浓度)
P66下
CADR计算机辅助药物研究
P23倒数第一行
苯乙基吗啡
P45倒数二段第四行
本草著作(历史上著名的三部):<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本草纲目>。
P14第三段第四行
彼德森(细菌学家):发现少根根霉菌。
P47第三段倒六行
变态反应:又叫过敏反应,与药物原有的效应无关。
P59序号
不良反应:多数为药物固有效应,可以预知,不一定可以避免。*注意与副作用区别
P9下P82中P142中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P9下P143中P82中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P9下P82下
GUP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
ED50:半数有效剂量EC50:半数有效浓度LC50:半数致死浓度LD50:半数致死剂量
P63中
NAS新活性物质
P135下
NME新分子实体
P136上
NMR2DNMR核磁共振技术
P33倒二段
黄芩(清热解毒药):含有黄芩苷和黄芩素
P33倒三段第五行
黄酮类:两个酚羟基的苯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化合物
P24下小标题 ---3
黄连(不同时期的含量测定法)
P76倒二段
黄芷多糖,人参多糖:具有较好的增强免疫作用
P35倒一段倒一行
磺胺类药物
P45第一段倒六行
活性蛋白和多肽类药物
P120倒三段第三行
归经: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中药的归经)
P17上
规定新药:致畸,致突变,致癌试验。
P47倒三段中
《国家药品标准>包括的药品标准
P78上
国内关注度最高的给药系统:口服给药系统, 注射给药系统
P97下
H
哈里斯:合成β-优卡因
P43倒一段倒一行
华佗:麻沸散(处方中君药是洋金花)
P145(一)
穿心莲:治疗细菌性痢疾
P13第二段倒四行
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一般过程
P312.
创新药物研究开发途径
P27下
<词源>中药的解释
P1第一段
D
达尔文 《物种起源>
P112第一段
地尔硫卓:一种降压药
P117第三段第三行
定向进化
P117第四段第三行
大肠杆菌:应用最广泛的产酶菌,一般分泌胞内酶
P118and P123
P45第一段倒四行
常咯啉:常山乙素(有催吐作用)结构修饰物(抗疟疾作用,现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
P31第一段
超微量生理活性物质分离:蚕蛾醇 蜕皮激素
P35第一段
陈克恢---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发现麻黄碱的拟交感作用)
P73知识链接
处方和工艺的设计前研究
P103(一) 1.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管理
P4第一段第三行
第二信使学说:由萨瑟兰创立
P61第二段倒四行
典型的量时曲线
P66上
点青霉:产生青霉素从而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霉菌
P126倒数第一段
电子仪器(4.电生理学方法)
P69
定量研究体内过程主要的两个目的
P64第二段
丁咪胺:选择性组胺H2受体阻断剂,口服难吸收,改造得到甲硫米特:抑制胃酸分泌
P48倒一段第三行
P8:紫外分光光度法IR:红外分光光度法TLC:薄层色谱法HPLC
P88中
A
阿的平
P44第二段第二行
阿尔茨海默症
P2倒数第七行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P43第三段第三行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作为介绍《中国药典>>正文的例子
P79-P80
阿司匹林原料药采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法测定含量
P14第三段andP56中
巴拉塞尔苏斯:反对万灵药,提炼单一化学物质,寻根问底。
P4第三段
巴普洛夫
P3倒数第三段第一行
靶向给药系统(即靶向制剂)靶向制剂作用。 靶向制剂分类: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P110
靶向前体药物,靶向药物递送系统
P98
白介素(细胞因子)白介素-2
P120倒数第二三段
化学药物制剂的检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P85
霍夫曼:将水杨酸制成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P43倒三段第三行
P42中
DDS药物递送系统
P97上
DDT(知识链接)
P12全
EPO(红细胞生成素):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肾衰性贫血疗效最显著的生物技术药物
P128全
FDA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P135中P149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P9下P21上
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临床)
P9下P82中P142中
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非临床)。 临床前研究:例---新药研究。
P5第二段
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
P118第三段
薄层色谱法
P90序号
保健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调节机体功能。
P1倒数第二段
崩解剂:淀粉。 粘合剂:淀粉浆。 润滑剂:硬脂酸镁。
P104倒三段
苯胺:以苯胺为原料合成了苯胺紫---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染料
P43第三段第四行
苯丙素类:一个苯环与三个直链碳连在一起为单元构成(C6-C3)
P88中
红细胞生成素(EPO)(以其为例介绍基因工程药物生产工艺)
P128上
红细胞生长素:治疗严重贫血症
P101第三段第四行
洪遵《集验方》
P34第一段倒五行
后遗效应(说明靶部位的药物浓度仍在有效浓度范围内)
P60上序号
化学药物制剂的检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P85
槐花米:芦丁 黄酮类
P14下小标题 ---3
附子(含有二帖双脂类生物碱---代表性成分为乌头碱)
P17倒二段倒四行
复方磺胺嘧啶片(双嘧啶片)---性质稳定,易形成药物的片剂
P104中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以其为例介绍理化性质不稳定药物的片剂)
P105(实例2)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引起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作用
P59序号
G
G蛋白(GTP结合蛋白)
P62第三段
P77中
阿司匹林与青霉素,地西泮并称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
P71第一段第一行
阿托品:从颠茄中提取 ,抑制腺体分泌,解除平滑肌痉挛,加快心率。
P43倒二段第二行and P59第三段第四行
阿维森纳:古阿拉伯《canon》
P56第四段倒数第二行
阿利泼金:基因治疗药物,用于治疗遗传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
P116倒二段倒一行
P28倒一段
核磁共振技术(NMR 2DNMR)
P34倒二段第四行
核黄素片(以其为例介绍小剂量药物的片剂)
P105下实例3
亨奇:发现可的松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P47第三段第二行
红霉素片(以其为例介绍具引湿性药物的片剂)
P106实例4
红曲霉菌和土曲霉菌中分离得到洛伐他汀
P38倒二段第四行
红外分光光度(IR):特征性强,操作简便,实验成本低。
P140
发酵过程(又称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具有的特点
P126-P127
番木鳖,番木鳖碱,马钱子碱。
P46P17下
反义技术:抑制细胞增殖的方法
P48第三段
反应停
P5第三段倒二行
非病毒载体
P99第一段
非那西丁
P43倒三段倒三行
非那罗辛:镇痛效果是吗啡碱的3-10倍
P30倒一段倒二行
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详解
缓释控制剂和靶向控制剂:能降低全身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缓释片剂缓释制剂优点
P107下(一)
黄芩:黄芩苷和黄芩素---清热解毒
P33倒三段第五行
黄花蒿:分离得到青蒿素
P49倒一段倒四行
黄柏:清下焦湿热药。酒炙后:清上焦之热。盐炙后:引药下行,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P18(四)
黄连素:通过对黄连中抗菌消炎有效成分的研究开发成的一个抗菌消炎药物。在三颗针中提取
氨茶碱:治疗哮喘(栓剂)
P95第二段
B
半合成法
P47第一行
半夏,天南星:含有强烈刺激性物质,经洗,漂和白矾等辅料炮制后,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
P17倒二段第二行
包衣技术,微囊化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脂质体技术,纳米技术:为新剂型开发和制剂质量提高奠定了基础。
P100倒二段第二行
《本草纲目>
P34下
Orfila首先提出毒理学这门学科(1787年)
P67下
PCR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DNA的获得
P119下
SOP中药材生产质量标准操作规程
P19下
TDDS经皮给药系统
P109中
TMP:广谱增效剂甲氧苄啶
P45第一段倒三行
TPT(拓扑特肯)9-二甲氨基-10-羟基喜树碱
P29下
X射线单晶衍射
大豆中大豆素:黄酮类
P24倒一段倒一行
丹参:有效成分丹参素甲(苯丙酸类),治疗心脑血管
P24第一段第二行
迪奥斯特里斯:<药物学>
P56第五段
第一部官方药典:公元七世纪唐《新修本草>(唐本草)。 欧洲第一部官方药典:<<新调剂大全》
P4第二段第二行
第一个国家药店:我国北宋:熟药所
P4第一段第四行
第一家私人药店:阿拉伯人
埃尔利希1908年首先提出受体的概念和两个基本特点
P56底andP61第二段第二行
艾叶:主要成分是β-丁香烯(口服有效)
P32第二段第七行
艾因霍恩(合成一个非常优良的局麻药—普鲁卡因)
P44第一段第二行
艾滋病
P2倒数第一行
安瓿:由Limousin发明,使注射剂得到了迅速发展
P99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一行
东方医药名著:本草纲目
P14第三段
东莨菪碱
P33第三段倒三行
东莨菪碱经皮吸收制剂
P109下
毒性反应(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指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注意剂量个体化是防止毒性反应的主要措施。
P59(2)
F
粉针剂,混悬型,溶液型,乳剂型---注射剂的四大类型
P96上
发改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P34下
HPLC:高效液相色谱。GS:气相色谱。MS:质谱。
P5下
TI治疗指数(LD50/ED50表示药物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
P63下
USP:美国药典NF:美国国家处方集BP:英国药典JP:日本药局方EP:欧洲药典Ph,int:国际药典
P81中
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议》
P81下
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P71
非特异性作用(如抗酸药,甘露醇)
P60(二)---1
芬太尼:构改得到新的μ阿片激动剂羟甲芬太尼
P50第一段第三行
分离纯化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同流法
呋喃唑酮胃漂浮片
P109上实例6
弗莱明:发现了青霉菌的抑菌作用弗洛里与钱恩得到药品结晶
P46第四段
弗莱明与青霉素
P54知识链接
辅料
P93第三段倒三行
P33第三段第五行:
海洋生物
P35第二段
含量测定
P85下
含量测定常用方法:容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P89下-P90上
含量限度的确定
P90中
蒿甲醚:以青蒿素为先导化合物,抗疟疾,继氯喹以后重大突破,我国首创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的新药
P121第二段
干细胞及干细胞技术
P126上
高效液相色谱法
P90序号
格林(格林制剂)
P99倒三段
工具酶:在基因工程中应用的酶类(特别是核酸内切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P119上
工业药剂学,工业药剂学基本任务
P102(三)
构效关系(理论)
P45倒三段倒四行
硅酮事件:有致癌作用
P47倒三段第六行
管理的定义
P132(一)
钙拮抗剂:重要的心脑血管药
P48第二段
盖伦(又称格林)盖伦制剂---数种草药混合使用成复方
P3下
盖伦
P56倒二段倒四行
肝肠循环和药物排泄
P65倒一段
肝药酶(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
P65倒二段
干扰素:抗病毒的特效药。基因工程干扰素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高科技成果。
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P137-P138
谷赖胰岛素注射液
P117倒一段
贯众:名为贯众的药材原植物有9科17属50余种蕨类植物。
P20第四段第三行
广谱增效剂甲氧苄啶(TMP)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可改变药物的耐受性
P45第一段倒三行
古柯碱:从古柯叶中提取。
P43倒二段第三行
古柯碱作用和结构的研究:作为药物构效关系理论建立的例子。
白芥子:主要成分白芥子苷:温胃散寒,助消化,温肺化痰。也含有介子酶(为防止介子苷被介子酶水解,故须炒后入药。---杀灭介子酶。
P18(三)
白赛诺:双环醇 前:五味子丙素---联苯双脂
P30第一段第六行
百浪多息(含有磺酰胺基):偶氮染料
P44倒数第一段
百浪多息:第一个对全身细菌性感染真正有效的化学药物,第一个抗菌化学治疗剂,百浪多息的发现开创了现代化药物治疗的新纪元。
P59(2)
部分激动剂:药物的内在活性介于完全激动剂和拮抗剂之间(α<1)
P62倒三段
C
曾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新药
蚕蛾醇(雌性性激素)
P35第一段
产酶菌种的筛选方法(与发酵工程中微生物的筛选方法一致)
P123第三段第三行
长春花:抗肿瘤作用(其中有效成分是长春碱和长春新碱)
P33第三段
长效磺胺药(第一个)---磺胺甲氧嗪
3-羟基-3-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P48上
606(砷凡纳明)
P5上
ACE抑制剂(降压药)
P48上
ANF心钠素
P48中
ADME(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P51上andP64中
CPT-11(伊诺替康) 7-乙基-10-(哌啶基-1-哌啶基)羰基喜树碱
P29下
Css(稳态血药浓度)
P66下
CADR计算机辅助药物研究
P23倒数第一行
苯乙基吗啡
P45倒数二段第四行
本草著作(历史上著名的三部):<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本草纲目>。
P14第三段第四行
彼德森(细菌学家):发现少根根霉菌。
P47第三段倒六行
变态反应:又叫过敏反应,与药物原有的效应无关。
P59序号
不良反应:多数为药物固有效应,可以预知,不一定可以避免。*注意与副作用区别
P9下P82中P142中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P9下P143中P82中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P9下P82下
GUP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
ED50:半数有效剂量EC50:半数有效浓度LC50:半数致死浓度LD50:半数致死剂量
P63中
NAS新活性物质
P135下
NME新分子实体
P136上
NMR2DNMR核磁共振技术
P33倒二段
黄芩(清热解毒药):含有黄芩苷和黄芩素
P33倒三段第五行
黄酮类:两个酚羟基的苯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化合物
P24下小标题 ---3
黄连(不同时期的含量测定法)
P76倒二段
黄芷多糖,人参多糖:具有较好的增强免疫作用
P35倒一段倒一行
磺胺类药物
P45第一段倒六行
活性蛋白和多肽类药物
P120倒三段第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