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模板(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模板
1.目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公司的人事档案,以确保档案的准确、完整和安全。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
3.档案管理责任
3.1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人事档案管理政策和程序。
3.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确保员工的档案正确、完整地记录,并及时提供人力资源部门所需的档案信息。
3.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档案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审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4.档案的分类和归档
4.1 档案应按照员工的姓名和工号进行分类,并分别归档。
4.2 档案文件应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归档,包括档案编号、姓名、工号、入职日期、离职日期等信息。
4.3 档案文件应存放在专用的档案柜中,确保其安全和保密。
5.档案的管理和使用
5.1 档案只能由经过授权的人员访问并使用。
5.2 人事档案只能用于公司内部人事管理相关的目的,禁止向外部机构或个人提供档案信息。
5.3 档案使用时应做好记录,包括档案的借阅和归还日期。
5.4 档案应定期进行备份,以防止档案丢失或损坏。
6.档案的保存期限
6.1 入职申请表、员工个人资料等重要档案应永久保存。
6.2 员工合同、薪酬记录等档案应保存至员工离职后5年。
6.3 其他员工档案可根据需要进行保存或销毁。
7.档案的销毁
7.1 档案销毁应经过人力资源部门的审批,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7.2 档案销毁时应做好记录,包括销毁日期和原因。
8.违规处罚
对于未按照本制度规定管理档案的人员,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为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模板,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模板(二)
目录
一、总则
1.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2 法律法规依据
1.3 术语和定义
二、档案的建立与归档
2.1 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
2.2 员工档案的建立
2.3 档案的分类与编号
2.4 档案的检查、整理、存储与归档
2.5 档案保密和备份策略
三、档案的使用与查询
3.1 档案的使用权限
3.2 档案的查阅与借阅
3.3 档案的引用与复制
3.4 档案的转交与销毁
四、档案的保管期限和报废
4.1 档案的保管期限
4.2 档案的报废程序和要求
五、附则
5.1 档案迁移和转储
5.2 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
5.3 档案管理制度的评估和修订
一、总则
1.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内部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保证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用性,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保障公司与员工的利益。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公司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1.2 法律法规依据
本制度制定依据《劳动法》、《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3 术语和定义
1.3.1 人事档案:指公司对员工在职期间的个人信息、合同、奖惩记录、证照等有关资料的归档和管理。
1.3.2 档案管理:指对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使用、查询、保护、迁移、转储等一系列活动的管理工作。
二、档案的建立与归档
2.1 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
人事部门负责公司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具体责任包括档案的建立、整理、存储、归档、保密等。
2.2 员工档案的建立
员工入职后,人事部门负责建立员工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个人基本信息、合同和协议、培训记录、考勤和请假记录、绩效评估记录、奖惩记录、离职手续等。
2.3 档案的分类与编号
为便于管理和检索,人事部门将员工档案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进行归类和编号,分类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岗位、部门、入职时间等。
2.4 档案的检查、整理、存储与归档
人事部门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档案应存放在封存的文件柜中,确保安全可靠,并按照一定的归档规则进行分类和编号。
2.5 档案保密和备份策略
人事部门需对档案信息进行严格保密,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查阅、复制和使用档案信息。
同时,人事部门应定期进行档案的备份,确保档案信息不会因意外事故导致的丢失。
三、档案的使用与查询
3.1 档案的使用权限
档案的使用权限按照员工的岗位和职责进行划分,只有经过授权的员工才能使用档案信息,并且需在使用时记录使用情况,遵循保密原则。
3.2 档案的查阅与借阅
员工有权查阅自己的档案信息,需提前向人事部门申请,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查阅。
离职员工只能查看离职前的档案信息。
其他员工如需查阅或借阅档案信息,需提供合理的理由,并经过人事部门的批准。
3.3 档案的引用与复制
档案信息使用过程中如需引用或复制,需经过人事部门的授权和记录。
引用或复制后的档案信息应保证准确性,并且不得用于违反公司规定和法律法规的行为。
3.4 档案的转交与销毁
员工的档案在离职时,人事部门需按照规定的程序将档案转交给相应的部门负责人,并在档案转交记录中进行备案。
档案达到保管期限后,人事部门会根据公司的规定进行销毁。
销毁程序应包括报批、审批、公示等一系列程序,并记录销毁情况。
四、档案的保管期限和报废
4.1 档案的保管期限
档案的保管期限按照公司规定的档案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永久保存、长期保存、定期保存等。
不同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定进行设定。
4.2 档案的报废程序和要求
档案达到保管期限后,人事部门需按照公司的规定进行报废程序。
报废程序应包括报批、审批、公示等一系列程序,并记录报废情况。
报废的档案应进行销毁或归档处理。
五、附则
5.1 档案迁移和转储
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如遇到部门调整或公司重组等情况,人事部门需及时处理档案的迁移和转储工作,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5.2 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
人事部门需定期对员工进行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对制度的理解和遵守,并能正确使用档案管理系统及相关工具。
5.3 档案管理制度的评估和修订
人事部门需定期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修订后的制度需及时通知全体员工并进行培训。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模板(三)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企业对员工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以下是一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参考内容:
一、档案管理的目的和范围
1. 目的:保障员工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 范围:适用于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包括入职资料、奖惩记录、绩效评估、培训记录、离职手续等。
二、档案的建立和归档
1. 入职档案:员工入职时,应提交入职登记表和个人身份证明等资料,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立档案。
2. 档案归档:档案应按照员工姓名和员工号码进行归档,每份档案应有唯一标识。
三、档案的保存和备份
1. 档案保存期限:员工档案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保存一定年限,到期后可按规定销毁。
2. 档案备份:为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应定期对档案进行备份,并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四、档案的借阅和查询
1. 借阅申请:员工或相关部门需要借阅档案时,应填写借阅申请表,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借阅。
2. 档案查询:员工或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申请查询表进行档案查询,查询结果应及时提供。
五、档案的保密和安全措施
1. 保密原则:员工档案属于企业的机密信息,应严格保密,未经授权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2. 安全措施:建立档案保管室,设置权限访问,采取防火、防盗和防湿等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
六、档案的销毁和报废
1. 销毁程序:档案在保存期限到期后,应由专人进行审核和销毁,销毁记录应做好备案。
2. 报废程序:损坏或无用的档案应及时进行报废,报废记录应做好备案。
以上是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一些参考内容,具体制度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