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共24题;共48分)
1.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C. 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
D. 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分别为40 ℃、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 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 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 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3.铁丝快速弯折十余次后弯折处温度升高,下列四个事例中与此相同的是()
A. 打开暖风车内温度升高
B. 行驶的过程中,汽车水箱里的水温度升高
C. 放在阳光下汽车的顶部晒热
D. 刹车时,刹车片的温度升高
4.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
A. 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B. 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小
C. 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
D. 加热时甲、乙初温相同
5.甲和乙的比热容之比是3:2,吸收的热量之比是1:2,升高的温度相同,甲和乙的质量之比是()
A. 1:3
B. 3:4
C. 4:3
D. 3:1
6.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三个冲程,缺少的一个冲程的名称及顺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吸气冲程,应在甲图之前
B. 压缩冲程,应在甲、乙图之间
C. 做功冲程,应在乙、丙图之间
D. 排气冲程,应在丙图之后
7.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3600r/min,那么它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是()
A. 30次
B. 20次
C. 600次
D. 300次
8.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
B.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大,热值越大
C. 热值和热机效率都是定值,与外界条件无关
D.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9.如果甲热机的效率比乙热机的效率高,则可以说( )
A. 甲热机的功率比乙热机的大
B. 在单位时间内甲消耗的燃料比乙热机的少
C. 甲热机的转速比乙热机的大
D. 甲热机将燃气产生的内能变成机械能的百分比比乙热机的大
1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 出膛的子弹射穿木板,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前进
B. 电水壶里的水沸腾了,给该电水壶断电,水的沸腾却永远不会停止
C. 两个斜面相对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继续冲上右斜面
D. 孤岛上被人们遗忘的一只机械表,默默地走了几十年
11.4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d球带正电,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球一定带电
B. a球一定不带电
C. b球一定带负电
D. c球可以不带电
12.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B.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C.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
D.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
13.如图所示,要使开关S 闭合后小灯泡能够发光,在金属夹A、B 间应接入下列文具中的()
A. 橡皮
B. 透明胶条
C. 钢尺
D. 塑料尺
14.进入宾馆房间时,首先要将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哪部分()
A. 电源
B. 开关
C. 导线
D. 用电器
15.如图,闭合开关S时,灯泡L1、L2都不亮。
用一段导线的两端同时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同时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同时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
则()
A. 灯L1断路
B. 灯L2断路
C. 开关S断路
D. 灯L2短路
16.如图所示,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各装有一个相当于开关的按钮。
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时,铃声响起,提醒司机有人要下车,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A. B. C. D.
17.如图是某品牌榨汁机.为保障安全,该榨汁机设置了双重开关——电源开关S1和安全开关S2.当杯体倒扣在主机上时,S2自动闭合,此时再闭合S1,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B. C. D.
1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若再闭合开关S1,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此时通过L1的电流为I1,通过L2的电流为I2,则( )
A. I1∶I2=2∶5
B. I1∶I2=3∶5
C. I1=0.3 A
D. I2=0.5 A
19.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
A. B. C. D.
20.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时,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3.8V,则电压表V3的示数是()
A. 1.3V
B. 2.5V
C. 3.8V
D. 6.3V
21.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路正常。
若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交换位置,电路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电流表不会损坏、电压表被烧毁
B. 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C. 灯泡正常发光
D. 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22.某品牌电线的铜芯直径明显比说明书上标注的小,若用这种电线替代相同长度的合格铜芯电线作导线,则会引起导线的电阻()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3.LED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光源,其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A. 绝缘体
B. 导体
C. 半导体
D. 超导体
24.某同学使用电压表时,估计待测电路中的电压应选用0~3V 的量程,但他误用0~15V 量程来测量。
这样做的结果是()
A. 指针摆动角度大,会损坏电压表
B. 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不够准确
C. 指针摆动角度小,会损坏电压表
D. .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比较准确
二、实验题(共4题;共20分)
25.小明用如图1 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1)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瓶。
(填“A”或“B”)
(2)根据________瓶(填“上”或“下”)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3)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__(选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4)如图2 所示,小明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再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向上拉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之前,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26.图甲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
B.使用相同的烧杯
C.水和煤油的初温一定相等
D.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3)某同学用同一个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象,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
②已知水的比热容是,则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 。
27.小明选用两节新电池,两个小灯泡,一个电压表来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1)若要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请在图甲中补充完整小明的实验电路图;
(2)连接电路前,小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 A 与 B 、B 与 C 、A 与 C 两点间的电压为 U AB 、U BC 、U AC 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________。
(用式子表示) 次数
11.21.22
.
4
(4)小明接下来换用其他规格的小灯泡又进行了几次实验,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寻找普遍规律 ②减小实验误差
28.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 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编号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 2A
镍铬合金0.50.5B
镍铬合金 1.00.5C
镍铬合金0.5 1.0D 锰铜合金0.5
0.5(1)按照图 1 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 M 、N 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 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 A 、D 两根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________有关。
(4)此实验中,________有电路中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流表的可能(选填“是”或“否”)。
理由是________。
三、计算题(共2题;共25分)
29.小明家新买来一台天然气热水器。
小明学习了热效率的知识后,尝试估测该热水器的热效率,已知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40kg 、温度为20℃的自来水,他把“出水温度”设置为40℃后,开始加热。
当水温达到40℃
时,自动停止加热。
加热前天然气表的示数为
129.96m
3
, 停止加热后变为130.06 m 3。
[天然气的热值q
天然气=4.2×107J/ m 3 , 水的比热容C 水=4.2×103J/(kg.℃)。
]求:
(1)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
(2)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3)该热水器的热效率。
30.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9V,电压表V1、V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示数为6V,通过灯泡L2电流为0.5A,回答下列问题:
(1)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2)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多少?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四、填空题(共1题;共1分)
3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1μ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________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________.
五、简答题(共1题;共2分)
32.小明观察到了以下与物理有关的现象:①炒菜放盐,很快变咸;②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③青岛地区夏天比内陆凉爽;请你选取两种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
(1)现象:________解释:________
(2)现象:________解释: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解析】【解答】A、分子是用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A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
B、化学变化可以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可以证明分子是可分的;
C、气体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较大,C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解析】【解答】A. 进行热传递可以使两杯水升温,热传递不一定是加热,A不符合题意;
B. 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质量不知哪杯水多,因此B不符合题意;
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C符合题意;
D.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乙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甲杯中的剧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质量不变时,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3.【解析】【解答】将铁丝快速地弯折,对铁丝做功,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A.打开暖风车内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不符合题意;
B.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汽车水箱里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不符合题意;
C.放在阳光下汽车的顶部晒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不符合题意;
D.刹车时,刹车片的温度升高,是摩擦生热的缘故,即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4.【解析】【解答】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的温度升高的快,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比热容是描述物体吸放热能力的一个物理量,相同质量的物体上升或下降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或,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或释放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变化的少。
5.【解析】【解答】甲乙比热容之比c甲:c乙=3:2,吸热之比Q甲:Q乙=1:2,升高温度之比:△t甲:△t乙=1:1,由Q=cm△t得,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甲:m乙=: =: =1:3,
故答案为:A.
【分析】由Q=cm△t的变形公式,代入数据可得甲乙两物体的质量.
6.【解析】【解答】解:甲图进气门打开、排气门都关闭,活塞由上向下运动,所以为吸气冲程;乙图中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由下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
丙图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由下向上运动,所以为排气冲程;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在乙和丙之间补充做功冲程.
故选C.
【分析】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根据曲轴的转动方向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再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冲程;读出图中三个冲程的名称即可找出应补充冲程的名称.
7.【解析】【解答】解:汽油机的转速是3600r/min,即60r/s,因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对外做功一次,
所以,该汽油机每秒可以做功30次.
故选A.
【分析】在四冲程汽油机中,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对外做功一次,完成4个冲程,据此分析计算.
8.【解析】【解答】A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烧情况、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AB不符合题意;C.热值取决于燃料种类,与外界条件无关;而燃料的燃烧情况、能量的损失都会影响热机效率,即热机效率不是定值,与外界条件有关,C不符合题意;
D.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有效利用的能量,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热机工作时,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一般来说,转化为机械能的功为有用功,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总功,可以通过减小摩擦力、简化传动装置和是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提高热机效率。
9.【解析】【解答】热机效率是用来做有用功的热量跟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比值,效率高的其比值大,效率低的比值小.
故答案为:D。
【分析】热机工作时,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一般来说,转化为机械能的功为有用功,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总功,有用功占的的比例越大,热机效率越高。
10.【解析】【解答】A、子弹射穿木板时,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它的动能减小,它的速度减慢,故A错误;
B在电水壶的使用过程中,消耗电能消耗电能产生热量,断电后不能放出热量,水不能吸收热量,水的沸腾会停止,故B错误;
C两个斜面相对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到达斜面底端时由于具有动能,所以会继续冲上右斜面,故C 正确;
D机械表工作将表内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几天就会消耗完毕,不会默默地走了几十年,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11.【解析】【解答】已知d带正电,由图可知,cd相互吸引,说明c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c与b 相互排斥,说明两球均带电,且为同种电荷,即c、b均带负电;b与a相互吸引,说明a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综上所述,只有C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1)电荷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2)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
12.【解析】【解答】若带电荷带的是正电荷,正电荷吸引电子,验电器会有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由于失去电子验电器的金属箔带正电荷;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多余的电子对电子产生排斥作用,则带电体的部分负电荷通过金属杆转移到金属箔上,使金属箔带负电荷。
故答案为:C
【分析】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带电体就有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金属箔上。
13.【解析】【解答】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钢尺是导体,其余是绝缘体,所以要使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能够发光,在金属夹A、B间应接入钢尺.
故答案为:C。
【分析】导电性良好的物体称为导体,金属是是导体;导电性很差的物体为绝缘体,塑料是常见的绝缘体。
14.【解析】【解答】房卡可以控制用电器的工作,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用电器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电路中的开关。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电路的结构及特点分析解答.
15.【解析】【解答】A.用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说明问题不在ab处,所以灯泡L1没有问题,A不符合题意;
B.用导线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说明bc段也没有问题,灯泡L2没有问题,B不符合题意;C.当用导线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所以开关S肯定是断路了,C符合题意;
D.如果是灯L2短路,则闭合开关后灯L1应该会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电路结构,两个小灯泡是串联关系,用导线连接两点,根据灯泡的发光情况和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16.【解析】【解答】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铃声都会响起,说明这两个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电铃位于干路上,由图示电路图可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闭合任何开关都可以让用电器工作,开关是并联的。
17.【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只有开关S1、S2都闭合后,才开始榨汁,电动机才开始工作,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一个开关不能单独控制电动机,两开关是串联的,两开关、电动机与电源组成串联电路,由图示电路图可知,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串联的各电路元件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的各电路元件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根据题意确定两开关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向,然后分析电路图答题.
18.【解析】【解答】如图电路,开关都闭合时,两灯并联,即干路电流为0.5A;
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即;D不符合题意。
则通过L1的电流为:;C符合题意。
,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9.【解析】【解答】解: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灯泡L1的电流,
A、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灯泡L1的电流,符合题意;
B、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不合题意;
C、两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灯泡L2的电流,不合题意;
D、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L2支路,而实物图中的开关控制干路,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灯泡L1的电流,据此分析.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选择电路图,关键是明白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情况,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难点也是重点,并且是中考必考内容.
20.【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1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1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3测电源的电压,
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3的示数即电源的电压为:U3=U1+U2=2.5V+3.8V =6.3V。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21.【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电压表并联灯泡的两端,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当两表互换后,则电压表串接在电路中,因其内阻过大,则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有很小电流的,故电流表示数接近为零,灯泡不亮;而此时相当于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故测量的仍为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若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22.【解析】【解答】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根据题意知道,铜芯直径明显比说明书上标注的小,即横截面积变小,所以,在材料、长度不变时,导体的横截面积变小,即其电阻变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23.【解析】【解答】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可以直接高效把电转化为光,具有单向导电性,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由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两端分别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对照各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组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
24.【解析】【解答】已知待测电路电压较低,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就能测量出两端电压,但选择0~15V 量程时,由于电压相对较小,指针偏转角度较小;同时0~3V量程分度值为0.1V,而0~15V量程分度值为0.5V,所以采用大量程导致读数不够准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在量程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小量程的电表,使用量程比较大的电压表,指针偏转比较小,测量电压不准确。
二、实验题
25.【解析】【解答】(1)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2)将两个瓶口对在一起,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会向空气中运动,所以下面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淡,上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表明气体发生了扩散现象,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实验温度在30℃时气体扩散最快;(4)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结合题目的表述分析即可。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