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字形 第1课时字形基础梳理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第1课时字形基础梳理(复习课)
巧写析字诗
据《归田琐记》中记载,明朝的陈询,因得罪了朝廷权贵而被贬出京城。

在同僚好友为他饯行的酒席上,行了一个别具一格的酒令:要求说出一个字,并将它拆开,再说两个字并将它们合成一个字,最后还要说一句诗,而且必须前后语句通顺,全文连贯。

一个朋友先说: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

口口口,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句是唐代王维的诗句,此时的意思是:喝吧,尽情地喝,我们用这杯酒为你送行!
另一个朋友接着说:轰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

车车车,________________。

“轰”字繁体为“轟”,由三个“车”字组成;最后一句是唐代杜牧的诗句,在这儿的意思是:登上车,我们的好友要远走他乡了!
陈询最后说: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

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
最后一句是《论语·微子》中柳下惠被贬黜时说的一句话,在此情景中的意思是:像我这样耿直不阿的人,怎能不一次又一次地遭受贬黜的厄运呢?
三人在行酒令时巧用析字,拆拼离合,表达了各自的心绪,各具韵味,相映成趣,耐人寻味!
请问,你能根据前后文填上恰当的诗句吗?
答案劝君更尽一杯酒远上寒山石径斜
1.(2014·四川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打蜡顷刻生死攸关口干舌噪
B.飙升印证贻养天年扶摇直上
C.巨擘清彻历久弥新所向披靡
D.皱褶荧屏风生水起精简机构
解析A项“噪”应为“燥”。

B项“贻”应为“颐”。

C项“彻”应“澈”。

答案 D
2.(2011·江苏卷)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归根结底旁征博引莫衷一是舐犊情深
B.察言观色胜卷在握美轮美奂醍醐灌顶
C.孺子可教随遇而安铩羽而归相形见拙
D.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咳不容缓沧海桑田
解析B项“卷”应为“券”,C项“拙”应为“绌”,D项“咳”应为“刻”。

答案 A
3.(2014·天津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焕发剽悍鼎立相助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B.璘选更迭流光异彩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C.砥砺斡旋别出心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甄别笼络休养生息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解析A项“立”应为“力”。

B项“璘”应为“遴”,“异”应为“溢”。

D项“灰灰”应为“恢恢”。

答案 C
考点一同音误写
[先做后讲]
根据拼音,判断正误,并将错误的字改过来。

(
根据各省市高考题改编)
①bó
⎩⎪

⎪⎧泊.来品天津卷
舶.来品
浙江卷
②qìnɡ
⎩⎪

⎪⎧
磬.竹难书四川卷
售罄.浙江卷
钟磬.
江西卷
③dié
⎩⎪

⎪⎧飞碟.
四川卷
影牒.
江西卷
④jù
⎩⎪

⎪⎧
俱.乐部安徽卷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四川卷家具.江西卷
⑤bèi
⎩⎪

⎪⎧关怀备.至四川卷
关怀倍.至湖南卷
⑥xiá
⎩⎪

⎪⎧席不暇.暖北京卷
白璧微瑕.湖北卷
⑦zhèn
⎩⎪

⎪⎧震.聋发聩山东卷
振.耳欲聋天津卷
坐镇.天津卷
雷震.雨安徽卷
⑧cuì⎩⎪⎨⎪⎧
精萃.
山东卷
国粹.
2·江西卷国萃.
江西卷鞠躬尽悴.
天津卷
答案 ①×泊—舶,√;②×磬—罄,√,√;③√,×牒—碟;④√,×具—俱,√;⑤√,×倍—备;⑥√,√;⑦×震—振,×振—震,√,×震—阵;⑧×萃—粹,√,×萃—粹,×悴—瘁。

命题分析
在高考题中,考查到同音字时,错项设置方法是同音误写。

而同音误写又分为同音异形字误写和同音近形字误写两种情况。

同音异形字误写,如“投机倒把”的“倒”误写为“捣”;同音近形字误写,如“国籍”的“籍”误写为“藉”。

思维建模
同音误写字技巧点拨
1.义辨法
对音同异形字的意义有所了解,再结合整个词语来确定所应用的字,才不会写错。

【做一做,辨一辨】
①不谋而和____ ②运愁帷幄____ ③远见灼识____ ④异曲同功____ ⑤一如即往____ ⑥共商国事____ 答案 ①和—合 ②愁—筹 ③灼—卓 ④功—工 ⑤即—既 ⑥事—是 2.形辨法
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形声字,形旁具有表意功能,如果把某个字的形旁的意义联系整个词语的意义来考查,就能准确地判断出词语的书写是否正确。

【做一做,辨一辨】
①磬竹难书____ ②相儒以沫____ ③有侍无恐____ ④甘之如贻____ ⑤歌声缈茫____ ⑥信马由僵____ 答案 ①磬—罄 ②儒—濡 ③侍—恃 ④贻—饴 ⑤缈—渺 ⑥僵—缰 3.音辨法
对于有些汉字,我们可以根据字的读音来辨形,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正误。

如:饮鸩止渴,相形见绌。

[即学 即练]
1.根据拼音,判断正误,并将错误的字改过来。

(根据各省市高考题改编)
①bì⎩⎪⎨⎪

原形必.

四川卷
原形毕.
露 10·江西卷
筚.
路蓝缕 天津卷
②qí⎩⎪⎨⎪⎧
出奇.
不意
浙江卷两全奇.
美 天津卷二人同心,其.
利断金 天津卷
星罗棋.
布 四川卷
③zhì⎩⎪⎨⎪

毋庸置.

湖南卷
毋庸质.
疑 天津卷推心至.
腹 009·湖北卷
答案 ①×必—毕,√,√;②×奇—其,×奇—其,√,√;③√,×质—置,×至—置。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一愁莫展 名门望族 共商国是 绿草如茵 B .墨守成规 真知灼见 人才挤挤 湮没无闻 C .精兵减政 改弦更张 优柔寡断 优哉游哉 D .再接再厉 名贯九州 不假思索 不可名状 解析 A 项,愁—筹;B 项,挤—济;C 项,减—简。

答案 D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嗔怪 博弈 清澈见底 鞭辟入里 B .夜宵 边陲 涣然冰释 稳操胜券 C .遒劲 晋升 搬师回朝 返璞归真 D .诀窍 蓬松 不谋而合 崭露头角 解析 C 项,搬—班。

答案 C
考点二 形近误写 [先做 后讲]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根据各省市高考题改编) ①口干舌噪( ) (2014·四川卷) ②贻养天年( ) (2014·四川卷)
③璘选( ) (2014·天津卷)
④锒锒上口( ) (2014·北京卷)
⑤暇想( ) (2014·福建卷)
⑥辨证法( ) (2014·重庆卷)
⑦切蹉( ) (2014·安徽卷)
⑧脉博( ) (2014·山东卷)
⑨拨得头筹( ) (2013·浙江卷)
⑩信笔涂鸭( ) (2013·北京卷)
⑪眈误( ) (2013·湖南卷)
⑫辐员( ) (2013·湖南卷)
⑬养植业( ) (2013·北京卷)
⑭修茸( ) (2013·江西卷)
⑮精捍( ) (2013·湖北卷)
⑯陷井( ) (2013·浙江卷)
⑰赎职( ) (2012·湖南卷)
答案①噪—燥②贻—颐③璘—遴④锒锒—朗朗
⑤暇—遐⑥辨—辩⑦蹉—磋⑧博—搏⑨拨—拔
⑩鸭—鸦⑪眈—耽⑫辐—幅⑬植—殖⑭茸—葺
⑮捍—悍⑯井—阱⑰赎—渎
命题分析
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并且这些形近字绝大部分是因形声字而形近,但也有一些不是因形声字而形近,是纯粹的一种形近字。

形近字还与同音字等结合紧密。

考查时经常把形声字和同音字放在一起来考查对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

思维建模
形近误写字技巧点拨
1.以义辨形
根据整个词义来判断字形。

如“蛊惑”中的“蛊”是“腹中虫”的意思,这种虫能迷惑人的神志。

“蛊惑”就是“以蛊惑之”的省略形式,意思是使人受迷惑而混淆视听,不明真相,所以写成“盅”是错误的。

2.联想记忆
结合字的形旁和意义加以联想推断。

例如:掇、缀、辍、啜。

可以如此联想:用手拾掇屋子,用丝线连缀裙子,用车拉回辍学的孩子,用嘴啜泣伤心的日子。

3.语境辨析
这一方法不仅可用于形近字辨析,也可用于同音字及其他字形的辨析。

在不同语境中
用字也是有不同的,因此要注意根据字词适用的对象,采用变通法,即通过找同义词或相似语境来辨析字形。

如“矫揉造作”中的“矫”容易写成“娇”“骄”等,这时可采用变通法,换个词组来判断,如“矫”可用于“矫情”,而“娇”则可用于“娇气”。

再根据“矫揉造作”的词义进行判断即可。

[即学即练]
1.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根据各省市高考题改编)
①轻歌慢舞( ) (2012·安徽卷)
②歌声缈茫( ) (2012·湖北卷)
③廖廓( ) (2012·湖北卷)
④得垄望蜀( ) (2012·湖南卷)
⑤九洲( ) (2012·江西卷)
⑥渲泄( ) (2012·天津卷)
⑦伏卧撑( ) (2014·山东卷)
⑧侯补( ) (2011·江西卷)
⑨发贴子( ) (2011·山东卷)
⑩眼花瞭乱( ) (2011·山东卷)
答案①慢—曼②缈—渺③廖—寥④垄—陇⑤洲—州⑥渲—宣⑦伏—俯⑧侯—候⑨贴—帖⑩瞭—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沧桑笑魇耳濡目染蓬荜生辉
B.脉搏涣散按奈不住汗流浃背
C.喝彩炽热唉声叹气恼羞成怒
D.副刊贮立青出于蓝察言观色
解析A项,魇—靥;B项,奈—捺;D项,贮—伫。

答案 C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渲染候补霎时不落言筌
B.端详肆业坐镇怨天尤人
C.国粹吞筮神采要言不烦
D.盅惑钟磬青睐惹是生非
解析B项,肆—肄;C项,筮—噬;D项,盅—蛊。

答案 A
考点三熟语中的易错字
[先做后讲]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根据各省市高考题改编)
①时事造英雄( ) (2014·湖北卷)
②真人不露象( ) (2014·湖北卷)
③失之毫厘,缪以千里( ) (2014·天津卷)
④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 (2014·天津卷)
⑤促不及防( ) (2014·湖北卷)
⑥如雷灌耳( ) (2014·湖北卷)
⑦除强扶弱( ) (2014·山东卷)
⑧杞人尤天( ) (2014·山东卷)
⑨声名雀起( ) (2013·四川卷)
⑩循私舞弊( ) (2013·四川卷)
⑪好高鹜远( ) (2013·四川卷)
⑫故名思义( ) (2013·安徽卷)
⑬卷帙浩烦( ) (2013·福建卷)
⑭金璧辉煌( ) (2013·江西卷)
⑮残羹冷灸( ) (2013·江西卷)
⑯婷婷玉立( ) (2013·江西卷)
⑰赔理道歉( ) (2013·山东卷)
答案①事—势②象—相③缪—谬④灰灰—恢恢
⑤促—猝⑥灌—贯⑦除—锄⑧尤—忧⑨雀—鹊
⑩循—徇⑪鹜—骛⑫故—顾⑬烦—繁⑭璧—碧
⑮灸—炙⑯婷婷—亭亭⑰理—礼
命题分析
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熟语中的错别字的考查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命题中几乎必不可少。

熟语主要包括成语、俗语、歇后语、谚语等形式,考查的具体对象主要集中在熟语中的形近字和同音字上。

思维建模
熟语中的易错字
1.对称辨形
“伶牙利齿”,可根据“伶俐”一词和对称特点推知有误,应该是“伶牙俐齿”;“纷至踏来”,“纷”是形容词性的语素,那么对称位置的“踏”也应如此,而“踏”是动词,可知这是一个别字,应该是“纷至沓来”;“耳闻莫睹”,“耳”是名词,而对称的位置“莫”是个能愿动词,明显不对称,所以“莫”是一个别字,应该是“耳闻目睹”。

2.溯源辨形
有些成语来源于典故、寓言,需要探其来源,究其本义。

如“再接再厉”的“厉”通“砺”,本是“磨砺”之意,所以不能误写为鼓励的“励”。

“针砭时弊”的“砭”指一种石针,“脱颖而出”的“颖”出自“锥处囊中,颖脱而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指锥芒,不能写成“颍”,因为“水”是没有“尖”的,而“禾”的稻穗、麦穗的锥芒是有“尖”的。

[即学即练]
1.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①繁文辱节( )
②高屋建翎( )
③按图索冀( )
④要言不繁( )
⑤不落言荃( )
⑥惹事生非( )
⑦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
⑧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
⑨知己知彼,百战不贻( )
⑩宁缺毋烂( )
⑪急言厉色( )
⑫暇不掩瑜( )
⑬远见灼识( )
⑭以逸代劳( )
⑮鸠占雀巢( )
⑯毋庸质疑( )
答案①辱—缛②翎—瓴③冀—骥④繁—烦
⑤荃—筌⑥事—是⑦淹—掩⑧即—既⑨贻—殆
⑩烂—滥⑪急—疾⑫暇—瑕⑬灼—卓⑭代—待
⑮雀—鹊⑯质—置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敲竹杠沸反盈天覆水难收来而不往非理也
B.打圆场煊赫一时对簿公堂识时务者为俊杰
C.跑龙套有条不紊新尽火传言必信,行必果
D.挂幌子德艺双罄萧规曹随牵一发而动全身
解析A项,理—礼;C项,新—薪;D项,罄—馨。

答案 B
考场问题聚焦:音近形异字失误
[阅卷现场]
(2014·山东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
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
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
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
现场答案采样:
答案问题找一找: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嘉奖张灯结采奏效突如其来
B.慰籍弱不经风整饬推心至腹
C.真谛举步为艰休憩既往不究
D.体恤提纲挈领端倪以逸待劳
解析A项,“张灯结采”应为“张灯结彩”。

B项,“慰籍”应为“慰藉”,“弱不经风”应为“弱不禁风”,“推心至腹”应为“推心置腹”。

C项,“举步为艰”应为“举步维艰”,“既往不究”应为“既往不咎”。

答案 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防犯露马脚蛛丝马迹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B.福祉口头禅协从不问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融资局域网势不两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D.皎洁紧箍咒面黄饥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解析A项,“防犯”应为“防范”;B项,“协从不问”应为“胁从不问”;D项,“面黄饥瘦”应为“面黄肌瘦”。

答案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