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儿童的护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儿童的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儿童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儿童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收集分析两组患儿的血
气指标和住院时间。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PaCO2和PaO2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aCO2、PaO2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
且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重
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儿童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护理效果;血气指标
引言:
重症肺炎是指炎症在患者肺部的扩散。

由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不成熟,呼
吸道狭窄,呼吸功能弱,容易引起呼吸衰竭的并发症,威胁儿童的生命安全。

但是,孩子的心智发育是不成熟的。

在儿童临床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不配合治疗
的情况。

除了有效的治疗措施外,还需要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儿的治疗依
从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这种高危疾病,除了有效的治疗措施外,对护理
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如何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儿科医院讨论的重要
话题。

治疗和护理并重,护理质量甚至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可见,采取
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分析了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
衰竭患儿的护理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57例
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
0.5-10岁,平均年龄4.81±1.72岁),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
龄1-11岁,平均年龄5.14±1.65岁)。

所有患儿经临床确诊均属于重症肺炎,
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症状,分析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资料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环境护理、疾病监测、药物护理等。


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护士需要对孩子及其父母进行心理护理,需要对孩子进行情
感安慰。

他们应该用温和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可以用卡通人物来调节他们的不良
情绪,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

家长需要准确告知孩子治疗方案,引导家长安抚
鼓励孩子,督促孩子积极治疗。

1.2.2体位护理:护士需要引导孩子侧卧位休息,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体位护理,避免孩子频繁的体位变化,保证孩子气道通畅。

1.2.3呼吸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儿采取正确的呼吸方式,有效改善肺
功能和促进气体交换。

如果孩子呼吸衰竭严重,就要及时采用氧疗护理。

应根据
孩子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氧疗方法,确定氧气浓度,维持孩子身体酸碱平衡,达到治疗效果。

1.2.4气道护理,护理人员应保持患儿气道通畅,(1)分泌物护理,护理人员
可指导患儿正确咳嗽,并在必要时通过叩击背部帮助患儿咳痰促进呼吸道分泌物
排出;如果孩子年纪小或者病情严重,护理人员要对孩子采取吸痰护理,保持气
道通畅。

(2)雾化吸入护理:如果孩子哭闹,应采用雾化吸入疗法。

护士要观察孩
子的治疗情况,鼓励孩子接受治疗。

如果出现呼吸、咳痰困难,应停止雾化吸入
治疗,并分析原因,避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1.3疗效标准
收集分析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和住院时间,血气指标采用EasyStat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收集患儿护理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中分析,患者血气指标和住院时间比较均采用t 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对比情况
通过对比分析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PaCO2和PaO2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对比情况()
组别


PaCO2(mmHg)PaO2(mmHg)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对照组
2
7
58.93±5
.27
43.61±3
.75
65.25±6
.47
87.46±2
.17
观察组
3
59.38±4
.86
35.37±3
.24
65.16±5
.82
95.24±2
.73
t-0.3358.8990.05511.821
P-0.7390.0010.9560.001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情况
对照组(n=27),住院时间为(11.47±2.85)d;观察组(n=30),住院
时间为(7.53±2.26)d;(t=5.811,P=0.003),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
患者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3讨论
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是儿童临床常见疾病,可引起儿童生理代谢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其特点是发病快、病情重、死亡率高。

临床上常采用呼吸支
持改善临床症状,但治疗期间患儿治疗依从性差,导致并发症及病情加重。

需要
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是临床住院患者的常见病症。

由于老年人的特点,在
治疗过程中整体依从性较差,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严重时还会对最终的治疗
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此外,患者更年轻。

综合护理是临床上一种新的护理理念。

这种护理方法的主要思想在于充分发
挥护理人员的专业优势和服务意识。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相对紧急。

单纯采用传统护理,无法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合护理可以使护士详细观察记
录患者病情,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
病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采取的针对性护理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结合儿童实际情况,进行规范、科学、严格的护理干预措施。

它关注儿童的精神需求,对他们进行心理关怀。

通过药物和呼吸道护理,可以缓解患儿的症状,更好地恢复疾病。

通过健康指导,让孩子的家庭成员掌握更多的疾病知识,把疾病管理好。

在这类疾病的急诊治疗中,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抗感染和营养支持为主,
辅以改善儿童肺通气和通气功能的急救措施,但对疾病控制的效果并不理想。

此时,针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传统应急预案亟待升级和更新。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方案是呼吸治疗中一种全新的呼吸支持方案。

该方
案原则上可以扩张和疏通萎缩患儿的肺泡,同时严格控制肺内分流的效果,可以
促进患儿体内SaO2水平快速升高,增加治疗前的肺气量。

在此期间,还可以促
进患儿气道压力的降低,最终保证患儿治疗后肺功能质量的提高。

应用持续气道
正压通气(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可进一步促进患儿萎缩肺的顺
行改善,调节患儿呼吸功能直至恢复正常状态,促进肺部体液渗出减少。

采用全
新的急救措施还可以促进儿童Herb反射肿胀反射功能的优化,从而增加儿童呼
吸负荷的主动性,促进儿童治疗后自主呼吸的规律性,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此外,有临床研究发现,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急诊救治中应用持续气道正压
通气,可以从患儿的根本原因上抑制呼吸衰竭诱因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提高患儿
的肺功能质量。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期间综合护理的护理路径为:一是为患儿提供良
好的治疗环境,采取药物护理、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措施,为患儿及家属提供心
理护理,安抚其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治疗期间,为患儿提供合理的休
息体位,并进行合理的分泌物护理干预,保持患儿气道通畅;当儿童需要雾化吸
入治疗时,护士需要选择合理的吸入剂和抗生素,以保证治疗效果。

让患儿需要
氧疗,护理时要根据患儿的血气指标水平设置合理的氧浓度,以提高患儿的临床
治疗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PaCO2和PaO2
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aCO2、PaO2水平改善情况明显
优于对照组,并且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
善患儿机体内PaCO2和PaO2水平,维持酸碱平衡,提高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