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贝划分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分贝划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分贝划分的标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对常见环境声音进行分贝划分,并分析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分贝(dB)是衡量声音强度的单位,它是一种对数单位,用于描述声音强度相对于参考强度的比值。
分贝划分标准是根据声音强度对人类生活、工作和休息的影响而制定的。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分贝划分如下:
1. 0~30dB:极静,相当于树叶的沙沙声;
2. 30~40dB:较静,相当于安静的图书馆;
3. 40~50dB:安静,相当于正常交谈;
4. 50~60dB:较吵,相当于闹市区;
5. 60~70dB:吵闹,相当于繁忙的街道;
6. 70~80dB:很吵,相当于大声喧哗;
7. 80~90dB:非常吵,相当于工厂机器运转;
8. 90~100dB:极其吵,相当于飞机起飞;
9. 100~120dB:破坏性噪声,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10. 120dB以上:极强噪声,可能造成听力永久性损伤。
三、实验材料
1. 分贝计(用于测量声音强度);
2. 实验场地:教室、图书馆、闹市区、工厂等;
3. 实验对象:学生、教师、工人等。
四、实验方法
1. 在实验场地选择合适的测量点,确保分贝计处于稳定状态;
2. 使用分贝计分别测量实验场地的声音强度;
3. 根据测量结果,对实验场地的声音进行分贝划分;
4.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不同分贝级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实验步骤
1. 在教室进行实验,测量并划分声音强度;
2. 在图书馆进行实验,测量并划分声音强度;
3. 在闹市区进行实验,测量并划分声音强度;
4. 在工厂进行实验,测量并划分声音强度;
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不同分贝级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教室:测量结果显示,教室内的声音强度约为40~50dB,属于安静环境。
在此
环境下,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学习,教师可以顺利进行教学。
2. 图书馆:测量结果显示,图书馆内的声音强度约为30~40dB,属于较静环境。
在此环境下,读者可以安静地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3. 闹市区:测量结果显示,闹市区的声音强度约为60~70dB,属于吵闹环境。
在
此环境下,人们容易感到烦躁,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4. 工厂:测量结果显示,工厂内的声音强度约为80~90dB,属于非常吵环境。
在
此环境下,工人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容易导致听力损伤、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
七、实验结论
1. 分贝划分是衡量声音强度的重要手段,对人类生活、工作和休息具有重要影响;
2. 根据分贝划分标准,合理安排生活和生产环境,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
3. 在高噪声环境下,应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强度,如使用隔音材料、加强噪声控制等。
八、实验建议
1.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噪声污染问题,合理布局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2. 在住宅小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加强噪声控制,为人们创造一个安静的
生活环境;
3.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低噪声设备,降低噪声污染;
4. 提高公众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倡导绿色生活,共同保护听力健康。
九、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部. 噪声污染防治法[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7.
[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规范[M]. 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15.
[3] 王国平.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