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 第6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后热点化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第一部分专题二第6讲
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43864207( D )
A.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碱反应的中和热数值都相等
B.已知C(s)+O2(g)===CO(g) ΔH=-110.5 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解析] A.在稀溶液中弱酸或弱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弱酸或弱碱电离吸热,错误,不选A;B.燃烧热是指1摩尔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反应中产物为一氧化碳,错误,不选B;C.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条件才能发生,需要加热的不一定是吸热反应,错误,不选C;D.物质能量一定,对于确定的反应,反应的反应热只与体系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正确,选D。
2.下列有关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43864208( B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 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 =+(2×283.0) kJ/mol
C.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解析] 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所以H2SO4和Ca(OH)反应的中和热与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相同,都是ΔH=-57.3
kJ/mol,A错误;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表示1 mol CO完全燃烧产生CO2放出热量是283.0 kJ,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
(2×283.0) kJ/mol,B正确;C.1 mol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C错误;D.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吸收热量,所以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 kJ,D错误,答案选B。
3.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ΔH=-12.1 kJ/mol;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43864209( D )
A.-69.4 kJ/mol B.-45.2 kJ/mol
C.+69.4 kJ/mol D.+45.2 kJ/mol
[解析]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HCN(aq)+OH-(aq)===CN-(aq)+
H2O(l) ΔH=-12.1 kJ·mol-1②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HCN电离方程式为,HCN(aq)H+(aq)+CN-(aq),用①-②可得HCN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N(aq)H+(aq)+CN-(aq) ΔH=-12.1 kJ·mol-1-(-57.3 kJ·mol-1)=+45.2 kJ·mol-1,答案选D。
4.(双选)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3864210( BC )
A.由X→Y反应的ΔH=E1-E2
B.由X→Z反应的ΔH<0
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
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
[解析] A.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反应的ΔH=E3-E2,A项错误;B.由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由X→Z 反应的ΔH<0,B项正确;C.根据化学反应2X(g)3Y(g),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可逆反应,降低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C项正确;D.由B分析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Z的产率降低,D项错误;答案选BC。
5.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43864211( D )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2H2O(l)===2H2(g)+O2(g) Δ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
C(s)+H2O(g)===CO(g)+H2(g) Δ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
CH4(g)+H2O(g)===CO(g)+3H2(g) ΔH3=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
D.反应CH4(g)===C(s)+2H2(g)的ΔH=74.8 kJ·mol-1
[解析] A.①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B.②中ΔH2=131.3 kJ·mol -1>0,反应为吸热反应,B错误;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速率,但
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③-②即可得反应CH4(g)===C(s)+2H2(g)的ΔH=206.1 kJ·mol-1-131.3 kJ·mol-1=74.8 kJ·mol-1,D正确。
答案选D。
6.(2017·江苏·8)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3864212( C )
①C(s)+H2O(g)===CO(g)+H2(g) ΔH1=a kJ·mol-1
②CO(g)+H 2O(g)===CO 2(g)+H 2(g) ΔH 2=b kJ·mol
-1
③CO 2(g)+3H 2(g)===CH 3OH(g)+H 2O(g) ΔH 3=c kJ·mol -1
④2CH 3OH(g)===CH 3OCH 3(g)+H 2O(g) ΔH 4=d kJ·mol -1
A .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 .反应③也是CO 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 .反应CH 3OH(g)===12CH 3OCH 3(g)+12H 2O(l)的ΔH =d 2 kJ·mol -1
D .反应2CO(g)+4H 2(g)===CH 3OCH 3(g)+H 2O(g)的ΔH =(2b +2c +d ) kJ·mol
-1
[解析] 本题考查热化学知识。
反应①的产物为CO 和H 2,反应②的产物为CO 2和H 2,反应③的原料为CO 2和H 2,A 项正确;反应③将温室气体CO 2转化为燃料CH 3OH ,B 项正确;反应④中生成物H 2O 为气体,C 项中生成物H 2O 为液体,故C 项中反应的焓变不等于d
2 kJ·mol -1
,C 项错误;依据盖斯定律,由②×2+③×2+④,可得所求反应的焓变,D 项正确。
7.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 =-2 215 kJ·mol -1
,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 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43864213( A )
A .55 kJ
B .220 kJ
C .550 kJ
D .1 108 kJ
[解析] 丙烷分子式是C 3H 8,燃烧热为ΔH =-2 215 kJ·mol
-1,
1 mol 丙
烷燃烧会产生4 mol 水,放热2 215 kJ 。
丙烷完全燃烧产生1.8 g 水,物质的量为0.1 mol ,消耗丙烷的物质的量为0.025 mol ,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是Q =0.025 mol×2 215 kJ/mol=55.375 kJ ,选A 。
8.(2017·浙江杭州五校联盟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3864214( C ) A .图①中ΔH 1=ΔH 2+ΔH 3
B .图②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 1+E 2
C .图③表示醋酸溶液滴定NaOH 和氨水混合溶液时的电导率变化曲线
D .图④可表示由CO(g)生成CO 2(g)的过程中要放出566 kJ 热量
[解析] A 项,根据盖斯定律可知:一个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为几步完成,其热效应是相同的,故应有:-ΔH 1=ΔH 3+ΔH 2,A 项错误。
B 项,
E 1、E 2分别代表有催化剂时各步反应的活化能,整个反应的活化能为能量较高
的E 1,B 项错误。
C 项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氨水中的NH 3·H 2O 是弱电解质,滴加的醋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钠,同时溶液体积不断增大,溶液被稀释,所以电导率下降;当氢氧化钠被完全中和后,醋酸继续与弱电解质NH 3·H 2O 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所以电导率增大;NH 3·H 2O 也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醋酸,因为溶液被稀释,电导率有下降趋势,C 项正确。
D 项,图像中未标明CO 、氧气以及CO 2的状态、物质的量与焓变值的对应关系,D 项错误。
9.(2017·上海嘉定模拟)现有容积固定且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均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ΔH=-197 kJ·mol-1。
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充入的气体量和ΔH如下表所示:
容器SO2(mol) O 2(mol) He(mol) ΔH(kJ·mo l-1)
甲 2 1 0 ΔH1
乙 1 0.5 0 ΔH2
丙 1 0.5 1 ΔH3
根据以上数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43864215( B )
A.ΔH1=-197 kJ·mol-1 B.ΔH2=ΔH3
C.ΔH1=2ΔH2 D.ΔH1>ΔH3
[解析] 由于反应可逆,甲容器中反应实际放出的热量小于197 kJ,故ΔH1>-197 kJ·mol-1;乙和丙容器中平衡状态相同,故ΔH2=ΔH3;SO2的转化率甲大于乙,故ΔH1<2ΔH2,ΔH1<ΔH3。
10.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
利用合成气体(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 ΔH2
③CO2(g)+H2(g)CO(g)+H2O(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43864216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 076 465 413
由此计算ΔH1=__-99__ kJ·mol-1,已知ΔH2=-58 kJ·mol-1,则ΔH3=__+41__ kJ·mol-1。
[解析] (1)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根据表中数据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g)可知反应热ΔH1=1 076 kJ/mol+2×436 kJ/mol-3×413 kJ/mol-343 kJ/mol-465 kJ/mol=-99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即可得到反应③,则ΔH3=-58 kJ/mol+99 kJ/mol=+41 kJ·mol-1。
11.(2016·全国Ⅲ卷·27)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 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
回答下列问题: 43864217
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NaClO2,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
已知下列反应:
SO2(g)+2OH-(aq)===SO2-3(aq)+H2O(l) ΔH1
ClO-(aq)+SO2-3(aq)===SO2-4(aq)+Cl-(aq) ΔH2
CaSO4(s)===Ca2+(aq)+SO2-4(aq) ΔH3
则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 +Cl
-(aq)的ΔH=__ΔH
1+Δ
H2-ΔH3__。
[解析] 设三个反应依次是a、b、c,根据盖斯定律,由a+b-c得: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 ΔH=ΔH1+ΔH2-ΔH3。
12.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也是一种化工原料。
以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NH2)2(s)+H2O(l)2NH3(g)+CO2(g) ΔH=+133.6 kJ·mol-1。
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
43864218根据图像,结合图中信息,尿素还原N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2CO(NH2)2(l)+6NO(l)===5N2(l)+2CO2(l)+4H2O(l)__ΔH=-1__804.7__kJ/mol__。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ⅰ.4NH3(g)+6NO(g)===5N2(g)+6H2O(l) ΔH=-2 071.9 kJ·mol-1,又因为ⅱ.CO(NH2)2(s)+H2O(l)2NH3(g)+CO2(g) ΔH =+133.6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ⅰ+ⅱ×2即得到尿素还原NO(g)的热化学方程式2CO(NH2)2(l)+6NO(l)===5N2(l)+2CO2(l)+4H2O(l) ΔH=-1 804.7 kJ/mol。
13.(2017·湖南长沙一中月考)(1)丙烷热值较高,污染较小,是一种优良的燃料。
试回答下列问题。
43864219
①如图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 mol 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请在图中的括号内填入“+”或“-”。
②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C3H8(g)+5O2(g)===3CO2(g)+
4H2O(l)__ΔH=-2__215.0__kJ·mol-1__。
③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燃料,应用前景广阔。
1 mol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1 455 kJ热量。
若1 mol丙烷和二甲醚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共放出1 645 kJ热量,则混合气体中,丙烷和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1∶3__。
(2)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整个过程的总热效应相同。
试运用盖斯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H2O(g)===H2O(l) ΔH1=-Q1kJ·mol-1
C2H5OH(g)===C2H5OH(l) ΔH2=-Q2kJ·mol-1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3=-Q3kJ·mol-1
若使46 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3Q1-Q2+Q3__ kJ。
②碳在氧气供应不充足时,生成CO同时还部分生成CO2,因此无法通过实验直接测得反应:C(s)+
1
2
O2(g)===CO(g)的ΔH。
但可设计实验、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出该反应的ΔH,计算时需要测得的实验数据有__碳和CO的燃烧热__。
[解析] (1)①通过题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 mol H2O(l)的过程放热,ΔH为“-”。
②燃烧热是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所以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 3H 8(g)+5O 2(g)===3CO 2(g)+4H 2O(l) ΔH =-2 215.0 kJ·mol -1。
③n (二甲醚)×1 455 kJ·mol -1
+[1 mol -n (二甲醚)]×2 215.0 kJ·mol -1=1 645 kJ ,解得n (二甲醚)=0.75 mol ,n (丙烷)=0.25 mol 。
(2)①将题中已知三个化学方程式分别标为①、②、③,由①×3+③-②可得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l) ΔH 4=-(3Q 1-Q 2+Q 3) kJ·mol
-
1
,所以使46 g 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
量为(3Q 1-Q 2+Q 3) kJ 。
②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C(s)+1
2O 2(g)===CO(g)的ΔH ,需要测得的实验
数据有碳和CO 的燃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