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支一扶之三支一扶申论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三支一扶之三支一扶申论题库附
答案(典型题)
大题(共5题)
一、给定资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古人的智慧给了治水者启发。
从2016年年初开始,L市在一些河流实行调取活水治河,目前在一些村已经显现出了明显的
效果。
2016年6月12日上午,在金丝河畔与白河交接处的桥
底下,竖着两个“炮筒”,在水泵的带动下,“炮筒”里哗哗地流出水来,从金丝河注入白河。
两条相通的河,为何要用水泵注水?“两条河虽
然相通,但白河较窄,金丝河的水难以流入狭长的白河,导致白河
成了一塘死水,清淤后也难改黑臭现象,通过3个多月引水,让水
流动起来,现在我们白河的水质好多了。
”A村村委会主任老叶介绍。
走在白河岸边,如今已可以看到一群群小鱼在河中游动,河边有不
少村民在悠闲地垂钓。
“前两天,我还跳下去游了一回。
”村民老陈说,这是时隔20多年来,第一次跳进老家的河中游泳。
老陈今年53岁,在他的记忆中,在白河游泳是20多岁的时候,后来河水
越变越脏。
“没治理之前,河里都是垃圾,河水黑臭,连洗手都不敢洗,哪敢游泳。
”让老陈明显感觉到河水开始好起来是在今年3
月份,也就是开始引水之后。
白河总长3公里,流经六个村。
去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沿河6个村抱团治河,成立了治
河基金会。
治河基金会会长、A村村委会主任老叶介绍,一期
治河基金筹集了40多万元,去年8月份,白河开始清淤,拆除了河边两个养鸭场,并在河里种上了狐尾草进行生态治理,平时还请了
4个工人负责河道日常保洁。
清淤后,河道有了一些改观,但由于
无法流动,河水水质仍然很差。
今年2月份,在市“五水共治”总督
察室的指导下,通过在七里港金丝河的交界处建起与水面齐平的堤坝,再通过水泵将金丝河的水引到白河,两个水泵同时引水,隔天
工作。
另一边,白河与横河相连接,水可以流入横河。
老陈介绍,
没有调水之前,河里看不到鱼,现在河里的鱼明显多了,每天傍晚,很多村民就在河边钓鱼。
经过检测,河水水质也从劣五类变成了四类。
“水流动起来了,但要使河水更清,还需加快截污纳管。
”B
村村委会主任李金武介绍,目前,白河流域已经有部分村庄开始截
污纳管施工。
其中.B村的截污管已于5月正式接入污水处理厂。
除
引水治河外,今年C村开展了河岸同治,河面有保洁员每天打捞垃圾,河岸实行每户人家门前“三包”。
走在该村,每条道路都非常整
洁干净。
截至目前,L市全市上报调水申报方案的已有26个项目,其中已经有14个项目开始调水。
L市“五水共治”总督察室
工作人员小赵介绍,从目前已开始调水的项目来看,效果比较好的
大多是源头水较为清澈、水质较好的,一些源头本身水质也一般,
调过来后,虽然水是流动起来了,但整体水质变化不是很明显。
因此,在生态调水前,须考察周边是否有适合的水源。
目前,生
态调水的河流大多运用于“断头河”,这些河流因水库工程建设、水
源堵塞、地势限制等原因,缺少活水,难以流动,通过生态调水,
让“断头河”形成“微循环”,达到“流水不腐”的效果。
“不过,河水污染的根子在岸上,生态引水只能缓解河水的水质,要彻底解决河
流泻染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截污纳管,阻断污染源。
”小赵说。
经过一些河流生态调水的实践,这种人工建立的“微循环”确实能起
到让“死河”变活的效果。
但调水过程中产生的水泵维护费和电费,
也让一些村里发愁。
C村村委会主任老林估算了下,他们村的水泵
每工作一小时休息20分钟,以白天电价0.54元/度、晚上电价
0.22元/度计算,一天一夜需要费用20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电
费需要将近6000元,这对于村集体收入不多的C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担心如果长期调水,费用会难以承受。
A村村委
会主任老叶也坦言,水泵引水,费用比较高,两个水泵持续打一天
的水,费用就要1000元左右,再加上平时的保洁费用,6个村的治
河资金已经快要见底,接下去又要想办法筹集了。
对此,小赵建议,对于一些水泵放置离居民居住地较远的,可以采用夜间调水的方式,有效降低用电成本。
【答案】L市“五水共治”成绩突出,其治理经验在于实行活水治河。
具体为:第一,政府引导,抱团整治。
镇党委、政府推动沿河
村落成立治河基金会,募集资金,发挥合力作用。
第二,生态
整治,河道清淤。
拆除具有污染的企业、设施,种植植物治理生态,并清理河道多年淤积。
第三,基础建设,水泵调水。
建立堤坝,设置水泵同时引水,隔天工作,将活水注入断头河道,形成微循环。
第四,截污纳管,河岸同治。
截污纳管,接入污水处理厂,解决污
染根源,聘请专人打捞垃圾,实行河岸三包,保证河岸净洁。
二、给定资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古人的智慧给了治水者启发。
从2016年年初开始,L市在一些河流实行调取活水治河,目前在一些村已经显现出了明显的
效果。
2016年6月12日上午,在金丝河畔与白河交接处的桥
底下,竖着两个“炮筒”,在水泵的带动下,“炮筒”里哗哗地流出水来,从金丝河注入白河。
两条相通的河,为何要用水泵注水?“两条河虽
然相通,但白河较窄,金丝河的水难以流入狭长的白河,导致白河
成了一塘死水,清淤后也难改黑臭现象,通过3个多月引水,让水
流动起来,现在我们白河的水质好多了。
”A村村委会主任老叶介绍。
走在白河岸边,如今已可以看到一群群小鱼在河中游动,河边有不
少村民在悠闲地垂钓。
“前两天,我还跳下去游了一回。
”村民老陈说,这是时隔20多年来,第一次跳进老家的河中游泳。
老陈今年53岁,在他的记忆中,在白河游泳是20多岁的时候,后来河水
越变越脏。
“没治理之前,河里都是垃圾,河水黑臭,连洗手都不敢洗,哪敢游泳。
”让老陈明显感觉到河水开始好起来是在今年3
月份,也就是开始引水之后。
白河总长3公里,流经六个村。
去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沿河6个村抱团治河,成立了治
河基金会。
治河基金会会长、A村村委会主任老叶介绍,一期
治河基金筹集了40多万元,去年8月份,白河开始清淤,拆除了河
边两个养鸭场,并在河里种上了狐尾草进行生态治理,平时还请了
4个工人负责河道日常保洁。
清淤后,河道有了一些改观,但由于
无法流动,河水水质仍然很差。
今年2月份,在市“五水共治”总督
察室的指导下,通过在七里港金丝河的交界处建起与水面齐平的堤坝,再通过水泵将金丝河的水引到白河,两个水泵同时引水,隔天
工作。
另一边,白河与横河相连接,水可以流入横河。
老陈介绍,
没有调水之前,河里看不到鱼,现在河里的鱼明显多了,每天傍晚,很多村民就在河边钓鱼。
经过检测,河水水质也从劣五类变成了四类。
“水流动起来了,但要使河水更清,还需加快截污纳管。
”B
村村委会主任李金武介绍,目前,白河流域已经有部分村庄开始截
污纳管施工。
其中.B村的截污管已于5月正式接入污水处理厂。
除
引水治河外,今年C村开展了河岸同治,河面有保洁员每天打捞垃圾,河岸实行每户人家门前“三包”。
走在该村,每条道路都非常整
洁干净。
截至目前,L市全市上报调水申报方案的已有26个项目,其中已经有14个项目开始调水。
L市“五水共治”总督察室
工作人员小赵介绍,从目前已开始调水的项目来看,效果比较好的
大多是源头水较为清澈、水质较好的,一些源头本身水质也一般,
调过来后,虽然水是流动起来了,但整体水质变化不是很明显。
因此,在生态调水前,须考察周边是否有适合的水源。
目前,生
态调水的河流大多运用于“断头河”,这些河流因水库工程建设、水
源堵塞、地势限制等原因,缺少活水,难以流动,通过生态调水,
让“断头河”形成“微循环”,达到“流水不腐”的效果。
“不过,河水污染的根子在岸上,生态引水只能缓解河水的水质,要彻底解决河
流泻染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截污纳管,阻断污染源。
”小赵说。
经过一些河流生态调水的实践,这种人工建立的“微循环”确实能起
到让“死河”变活的效果。
但调水过程中产生的水泵维护费和电费,
也让一些村里发愁。
C村村委会主任老林估算了下,他们村的水泵
每工作一小时休息20分钟,以白天电价0.54元/度、晚上电价
0.22元/度计算,一天一夜需要费用20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电
费需要将近6000元,这对于村集体收入不多的C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担心如果长期调水,费用会难以承受。
A村村委
会主任老叶也坦言,水泵引水,费用比较高,两个水泵持续打一天
的水,费用就要1000元左右,再加上平时的保洁费用,6个村的治
河资金已经快要见底,接下去又要想办法筹集了。
对此,小赵建议,对于一些水泵放置离居民居住地较远的,可以采用夜间调水的方式,有效降低用电成本。
【答案】L市“五水共治”成绩突出,其治理经验在于实行活水治河。
具体为:第一,政府引导,抱团整治。
镇党委、政府推动沿河
村落成立治河基金会,募集资金,发挥合力作用。
第二,生态
整治,河道清淤。
拆除具有污染的企业、设施,种植植物治理生态,并清理河道多年淤积。
第三,基础建设,水泵调水。
建立堤坝,设置水泵同时引水,隔天工作,将活水注入断头河道,形成微循环。
第四,截污纳管,河岸同治。
截污纳管,接入污水处理厂,解决污
染根源,聘请专人打捞垃圾,实行河岸三包,保证河岸净洁。
三、给定资料: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
移的最终归宿,也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新生代
农民工作为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第二代农业转移人口,规模已经超
过1亿人,成为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其市民化的意愿和需求十分
强烈。
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农
民工自身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匮乏,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步履维艰。
“外出打工,没有任何技能,只能做一些临时的小工,一个月下来工资还不够吃住,更别说靠着工资养家了。
”这是2016
年海南省两会前夕,一些已返乡准备过年的农民工的呼声。
2016年1月21日,临高县新盈镇抱东村的村民王小兵刚刚从广东
惠州一处建筑工地返乡。
他去年一年在惠州打了5个月的零工,收
入按天计算,每天80元。
但是由于没有任何技能,王小兵只能在工地上搬运水泥。
由于不是每天都能找到活,因此去年一年他真正的
工作时间只有80天,收入只有6000多元,刨去外出开销,所剩无几。
抱东村村委会主任陈不礼表示,目前该村村民文化程度较低,由于新型技能掌握的难度较大,外出务工人员只能从事最低级
的体力劳动,导致无法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工作。
这种情况在临高农
村较为普遍,很多农民希望政府开展培训,提升自身劳动技能以提
高收入。
孙芝莉是湖南人,在北京打工10多年一直租住在通州区,她给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时,被告知没有通州区的社保缴纳证明
不能办理借读手续。
“可我在西城工作,社保都交到了西城区。
”孙
芝莉夫妻俩权衡之下,还是把孩子送回了老家。
“很多同事把孩子送
到河北念寄宿学校,半个月见一次,他们劝我也这么办。
可孩子成
长需要陪伴,这不是办法。
我俩打算过一段时间都回老家。
没想到
在北京辛辛苦苦十几年,最后还是不能扎下根来。
”孙芝莉对此很无奈。
正是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其背后所享有的权利失衡和福利
落差,致使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缺乏保障,而农民工自身亦面临社
保便携性不够、转移接续难等难题。
要想拉住农民工兄弟的手,关
键在于拆除城市户籍制度的藩篱。
没有户籍制度的藩篱,才有助于
农民工在城市大开眼界,并迅速完成自我塑造,实现与城市户籍人
口的真正融和。
长期以来,城乡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存在很大
差距,公共服务体制呈现城乡二元状态。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
业转移人口尽管在城镇就业和居住,有的已经实现了举家迁移,但
他们难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
过程,实质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户口的转换
是形,服务的分享是实。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键是稳步推
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
基本公共服务。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支出是一个长期的
过程。
从近期看,政府需要承担的成本主要是农业转移人口子女教育、公共卫生、低保、保障性住房等的支出。
从远期看,农业转移
人口退休后按目前的养老金发放办法,政府需要对个人养老金发放
进行补贴。
随着农业转移人口的增加,政府还需要增加各项城市基
础设施的投资。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并非不可承受,关键在
于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个人之
间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给定资料8: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2016年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亮出四项举措,将在2016
年更大力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求更大释放内需潜力。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大批沿海企业停产或关闭,导致大量农民工被
迫返乡。
据有关部门测算,返乡的农民工超过2000万。
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后,有些已经不能适应或不能胜任田间农活;更重
要的是,这些农民工返乡,基本上也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
且与当前的城市化趋势相悖。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661个城市中,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就有533个,占全国城市的80.6%.中小城市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9%。
中小城市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
也比较均匀。
推动中小城市发展,由此产生的就业岗位对单个城市
来说虽然可能有限,但众多的中小城市共同产生的作用,却最终可
能有效地解决就业难题。
发展中小城市,必然会带动小城镇的
发展,实际上,推动小城镇发展也是发展中小城市的应有之义。
中
小城镇是城乡结合点,可以为返乡而又不愿意回乡务农的农民工提
供就近择业的机会。
而且,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可以避免
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扩大,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农村移
民过得安稳了,幸福了,国家才会强大,城市才更繁荣,社会才趋
文明。
【答案】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做到:一是加强就业服务
和就业培训。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支援,购买公共服务、远程教育,
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其进城务工就业率。
二
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将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转移人口覆盖,消除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三是合理增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
本。
政府需要对个人养老金发放进行补贴,同时增加各项城市基础
设施的投资,做好接纳农业转移人口的准备。
四是优化中小城市和
小城镇功能定位。
因地制宜发挥中小城市共同发展所带来的接纳作用,解决就业难题,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给定资料:一直以来,基层计生干部们执行着国家人口政策,开罚单、限制超生。
而外界也在猜测,“全面二孩”后,中国30
年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宣告终结,那么,从事计划生育相关
工作的人员也就无事可做了。
这不是一个小问题,与之有关的人员
数量动辄以百万计算。
《第四次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人事
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计生系统共有约50万名
工作人员。
原国家计生委公布的《国人口发[2009]5号》文件显示,除上述人员之外,还有约120万名村级管理员(服务员)和600万
名村(居)民小组长承担村级人口计生工作。
2015年11月10日,国家卫计委王副主任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不会”。
“政策调整后,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任务,我们认为不是减轻了,而
是更重了,内容更丰富了,要求也更高了”,因此.“基层计划生育的
网络队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街道办事处计生干部坦言,“全面
二孩”新政策意味着“街道的计生考核压力可能会减轻”,但他们的工
作早已不只是控制人口,还有整治出生性别比、城市流动人口计划
生育、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等专门项目。
L省H市的69位计生干部除了管人生孩子,他们还积极探索新的工
作模式:做给农村婴幼儿提供免费早教服务的“养育师”。
这个
名为“养育未来”的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是由国家卫计委和“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共同推动的,后者主要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师生组成。
他们希望借助69个计生干部的“腿”,跑进最荒僻的农村,弥补农民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的匮乏。
经过一周培训的69名计生干部,带着玩具、教材和绘本,每周三去0到3岁孩子家中上一次课——既要给孩子讲故事、唱歌,陪他们做游戏,也要给家长上课——他们的父母多在外地打工。
他们的行动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肯定。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华介绍,很多年前,一些具有服务理念的计生官员就开始思考未来出路。
从1995年起,原国家计生委开始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希望“改变过去计生工作过分依靠行政措施强力推行的状况”。
一些新词翩然而至:“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生殖健康”“知情选择”。
“试点”的第一步,是改变基层计生服务站的服务态度和重视民众的生殖健康。
俞华介绍,计生干部被要求不能再不由分说地让群众节育,而是要向群众讲解各种避孕方法的优缺点,并根据群众身体条件,指导其科学选用。
而以往群众是得不到这些信息的,即使知道,也没有选择权。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一位张姓退休干部告诉记者,当地计生服务站早在数年前就启动了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
而这里的人早已经习惯独生子女家庭,大家因为经济压力等原因都不愿意多生。
这也验证了“优质服务”的支持者的初衷。
但在西部欠发达省份,计生部门对“知情选择”始终举棋不定。
贵州某县级市的一位
街道计生干部就告诉记者,省级计生部门在2004年、2005年都曾
短暂实施过一阵子“知情选择”,2008年到2009年又重新执行过一段
时间,最终都因为农村超生人数增加而作罢。
“未来肯定会做一
些调整,一方面是国家卫计委在顶层设计上会有方向性的引导,二
是基层实践。
”国家卫计委基层指导司相关工作人员说。
而在已经与
基层计生干部共同探索过一段时间的史某看来,“计生干部的意愿是
一个方面,国家高层的决策对于他们的转型更加重要”。
首要问
题是:职责如何界定?俞华指出,随着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很多计
划生育工作先进地区开始拓展工作内容。
在基层,计生部门常常被
当作了“第二国务院”。
卫计委基层指导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一些
基层计生干部甚至要帮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生产、申请住房补贴和小
额贷款。
另外,在目前基层卫生计生服务机构的合并方式中,亦没
有涉及老年人服务。
原国家计生委科技司肖司长在考察了瑞典家庭
服务中心的经验后认为,中国的计生工作网络像一块“和氏璧”,他
们正好可以转型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家庭服务业骨干,特别关注计划
生育家庭。
【答案】这种观点是忽略现实的主观臆断,“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后,从事计划生育相关工作的人员工作更重。
第一,不仅要控制人口,
还要整治出生性别比、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等专门项目。
第二,给农村婴幼儿提供
早教服务,弥补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的匮乏。
第三,改变基层计
生服务站的服务态度,重视民众的生殖健康,指导群众科学节育。
第四,拓展工作内容,帮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生产,提供生活帮助。
第五,与民政部门协作,应对老龄化问题。
为此,“全面二孩”政策
施行,从事计划生育的相关人员的工作至关重要,要肯定和支持其
工作,使政策落实得彻底、有效。
五、给定资料:创业在双创时代下是一个热门关键词,大家都
在说,但是什么是创业?创业的初心是什么?有多少人真正懂创业?在这个创业潮里,一个人在创业,一群人也在创业;一万元能创业,一百万也能创业。
若干年后,真正能存活下来的创业公司有多少?
有人把创业说得很伟大,很神圣,比如说要实现理想,实现自我价值。
在潮汕人的字典里,创业就是开始做生意,从这个定义开始,
什么是创业?小至街上的小摊档、小卖店、小餐厅是创业,大学生
用一部电脑制作一个网页同样是创业,两三个同学一起弄一个APP
放上苹果商店、安卓市场供用户下载也是创业;大至上百家连锁门店,上百人科技公司的新办企业也是创业。
其实,创业的实际定义是:开始自雇,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不管你是从家里开始,
从校园里开始,从车库里开始,或者是以大街上开始,你就是走在
创业路上,这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因为只要你回头了,就代表你
承认失败。
传统意义的创业,从第一天开始,你就得想办法养活自己,养活员工,每天起来就得盘算费用、成本、销售、收入,就得
知道客户在哪,怎么抓住他们,怎么开单,怎么让他们满意,经常
回来光顾。
现在的互联网创业,名词变了,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
就得想办法先写计划书,找天使投资人,产品上线后就得盘算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