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易错常考知识点及题型总结(超好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物理综合检测
1.
如图所示中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 s.
2.下图中,圆筒的直径d是________________
3.读出下列数:
主尺____________副尺__________ 读数________________
4.
主尺__________副尺____________ 读数______________
5.
主尺:________副尺:__________读数:
6.
1)主尺_______副尺__________读数________
2)主尺________副尺____________读数:______
7.某人在公路上由北向南行走,一辆汽车由他身后向他前进的方向疾驶而过,那么这个人相对汽车的运动是()。

A.向南运动
B.向北运动
C.由北向南运动
D.无法判断
8.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从甲地经乙地到达丙地,若汽车在甲、乙两地同行驶所用时间t,平均速度为v
;汽车在乙、丙两地间行驶路程为s,行驶的
1
,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度为v
2
A. B. C. D.
9.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7所示。

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10..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
A.可能运动
B.一定运动
C.可能静止
D.以上结论都可成立
11.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0m/s B.25m/s C.24m/s D.10m/s
12.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和5.73cm,则准确值是______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13.一列长100 m的列车,穿过500 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 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____s.
14.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

15.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
A.1次敲击声 B.2 次敲击声
C.3 次敲击声 D.4 次敲击声
1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
17.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示数为94℃,若将它放在教室内示数为22℃,则教室的实际温度为℃;如果一杯热水的实际温度为50℃,则该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

18.在标准状态下,海波的熔点是48℃,关于48℃的海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混合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9.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
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20.对冰水混合物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继续熔化,混合物温度降低
B.水的温度升高.冰的温度不变
C.部分冰熔化,混合物温度是0℃
D.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
21.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
(2)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
(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第2分钟处于____________态.(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
22.当某种液体的温度为它的沸点时,该液体()(多可选)
A.一定在蒸发
B.一定在沸腾
C.可能在沸腾
D.可能蒸发和沸腾同时进行
23.下列现象是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
B.江面上形成雾
C.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24.如图所示的a、b是两条由一点光源S发出后又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

(1)先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画出像点S'。

(2)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

25.平静的水面可以看成镜面。

如图所示,一发光点S在水面上,图中已画出由S发出的两条入射到水面的光线。

眼睛往水面看,会看到S在水中的像,这就是物体在水中的倒影。

(1)请画出该倒影,并作出那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2)S发出的另一条光线,在水面反射后,其反射光线刚好经过A点,请画出
该入射光线及反射光线。

2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在水平放置的纸板上垂直纸板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用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效果更理想.(2)为使烛焰的像更清晰,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3)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未点燃的完全相同的蜡
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4)正确测量出步骤(3)中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是相等的,于是得到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你认为这样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蜡烛B移开,在蜡烛B处放一张白纸做光屏,透过玻璃板看到光屏上有蜡烛A的像,得出结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一侧移动一些,则蜡烛A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现在,一些大厦用许多大块的平板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

这种墙既能反射光线也能透过光线。

下列四幅图中,能真实反映光通过玻璃幕墙
进入室内传播途径的是()
28.如图所示,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B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

29.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40度,左边是空气 B.入射角为50度,右边是空气
C.折射角为20度,右边是玻璃 D.折射角为70度,左边是玻璃
30.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
A.v甲<v乙,t一定为10秒 B.v甲<v乙,t可能为30秒
C.v甲=v乙,t可能为10秒 D.v甲=v乙,t可能为30秒
31.若想在高山上将饭煮熟,可采取的方法是()
A.减少加热时间 B.减小火力 C.用高压锅煮 D.打开锅盖煮
32.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离物体45cm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则()
A.凸透镜的焦距是90cm,像是放大的。

B.凸透镜的焦距是18cm,像是放大的。

C.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像是放大的。

D.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像是缩小的。

3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物体放在距焦点5cm处,一定能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实像或正立放大虚像
34.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a、b、c、d各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则:(其中F
为焦点,P为二倍焦距处)
(1)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时,蜡烛放在______点上。

(2)当屏上出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时,蜡烛放在______点上。

(4)当屏上观察不到像时,蜡烛放在______点上。

(5)当蜡烛放在_______点上,凸透镜不可能成像。

(6)若把蜡烛放在C点上,能成______________的实像,把屏和蜡烛的位置颠倒一下,则成______________的实像。

35.冰的密度是0.9×103kg/m3,一块体积是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_______ g,体积是_______ cm3;135g水结成冰,质量是 135 g,体积是 _____cm3 36.一个空瓶质量为200g ,装满水时总质量为700g,若用来装另一种液体,装满后总质量是600g,这种液体密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

37.测得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2: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4:1
B. 1:1
C. 1:4
D. 1:8
38.某钢瓶氧气密度为6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1/3,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A. 3 kg/m3
B. 4 kg/m3
C. 5 kg/m3
D. 6 kg/m3
39.若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78.5℃,则将白酒〔为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用容器盛好后放入到始终是100℃的水浴中,则〔〕
A.酒精不会沸腾,水会沸腾B.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
C.酒精和水都会沸腾D.酒精和水都不会沸腾
40.如图A、B表示站住竖直镜子前面的两个人,第三个人应站住何处才能看到这两个人的像重叠〔〕
A.AB连线的中点
B.在以AB连线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路径上 B
C.AB连线B的外侧处
D.上述三个地方都能看到两个人的像重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