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生态翻译内容的新教学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教学中生态翻译内容的新教学思路
摘要:生态翻译学主张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翻译,为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大学英语翻译教
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索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思路;分析;总结
教学生态系统的调整进一步突出了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位置,并增加大
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难度。

自然生态和翻译生态之间存在一定能的相似性,生态翻译
学主张翻译,教学体系应该从生态学的角度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对传统的翻译观
念提出新的认识。

本文进行一定的探索,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
理论性支持和实践探索。

一、生态翻译学分析
以生态整体论为指导思想,强调对翻译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

翻译生态系统是
一个系统,它包含了所有涉及语言、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翻译活动。

系统各组成部
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并对翻译的性质、过程和方法等
一系列翻译现象进行了新的解释。

翻译生态系统具有三个突出的理性特征:关注整
体的相关性、强调动态平衡和倡导多样性的统一。

首先,翻译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
的整体。

系统的组件是相互关联的,涉众是相互作用的。

任何一个分量的变化都会
引起其他分量的变化。

其次,翻译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实现系统的平
衡与稳定。

第三,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看,"事件后惩罚"是翻译活动评价体系的要求。

它强调译者在翻译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要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而不是预先对译者进行
说教或警告。

翻译后,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和译文都会按照"去弱留强"的规律,以
不同的形式被淘汰。

二、实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翻译教学没有得到重视,翻译教学的生态环境不和谐。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教师以及课程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有各生态要素发挥各自的作用,整个系统才会达到一定的平衡。

而在目前的教学活
动中,学生作为翻译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翻译教学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他们对翻译有一些误解。

他们认为学好英语自然会提高翻译能力。

作为另一
个重要的生态因素,教师知识对单词做分析,而轻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课程
在教学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理的课程安排和课堂安排可以使学生发
挥生态主体的最大作用。

然而,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比重相对较低,因此
面临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尴尬局面。

2.2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生态社区意识模糊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翻译群体"是指以译者为代表的参与翻译活动的人。

有些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忽视了自己的主体地位。

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仍是
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实践,教师点评。

在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翻译
技巧,然后完成翻译练习。

他们很少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也很少
思考自己在翻译技巧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满口"教学模式
会使学生对翻译学习失去兴趣。

2.3学生的翻译综合能力不足,多维视角不均衡
在学生的课堂翻译实践中,常常发现翻译不能实现"立体化"的转变,只重视语言
维度而忽视了文化和交际维度。

学生往往侧重于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而在
语言、文化、交际等方面无法做出适应性的选择。

2.4评价标准单一,关联序列链断裂
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从"翻译"到"自然"之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认知视觉延
伸链被称为"关联链"。

同样,翻译教学生态系统与社会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条链
条清晰地展示了教学生态系统与社会的关系,即学生作为生态主体的翻译作品应该
得到社会的反馈。

相比之下,今天的翻译教学是关起门来的。

学生的翻译作品只能
由老师来评价,好坏只能由一个家庭来评判。

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导致了作为生态
主体的学生之间缺乏外部刺激和竞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生态翻译模式下,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一些不足。

在生态翻译模式下,翻译主体之间的师生关系应
该是生态环境下的平等互动关系。

教师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翻译教学活动,进
而发挥多种作用。

三、新教学思路探索
3.1提高学生的翻译理论水平
要调整重视听、说、写的传统观念,重视翻译能力,创造良好的翻译教学环境。

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形成融洽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云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弥补课时少、内容多、时间短的不足。

此外,各种社交网络
能够更好地实现认知主体的生态互动,同时,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主体性,充分发
挥自己的积极性,独立完成翻译实践;然后通过相互评价,实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2突出教学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内在关联性
生态翻译学强调整体观,相互作用,使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种英语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所以我们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英语能力的提高。

目前,在翻译教学的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缺乏关联性。

教师对学生语言的能力
的提高方面重视的程度过多,对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3.3教学过程中注重中国文化的熏陶
近年来,某些题型的调整,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也检验了学生
的综合文化修养。

新题型的出现涉及到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发展,因此在翻译
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的能力方面需要高度重视的同时对学生的中国文化学
习方面也需要多下功夫。

既要突出教学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又要注意各子系统之间
的相互关系。

此外,学生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文本的翻译生态环境,从而实现
整个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生态系统的和谐衔接。

3.4追求多元化的翻译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体系是生态翻译模式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关键环节。

因此,翻译教
学体系的评价体系也强调过程导向和主体导向。

评价体系不应该仅仅是教师对翻
译工作的评价,翻译的好坏也不应该仅仅由教师来评价。

生态翻译模式下的翻译课
堂强调"去弱留强"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判断和选择。

通过学习互助小组的形式,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评断译文,保留优秀者、淘汰劣等者,选择"立体化"整合角度最高的译文,实现"适者生存"的翻译。

同时,学生之间可以交流翻译技巧,分享翻译实践经验。

这种学习互助小组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作为唯一评价主体的评价模式,在教学
活动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相互评价,会员也可以及时
收到"社会反馈",总结经验,提炼经验,从而更好地提高翻译水平。

四、结语
以上是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生态翻译内容的新教学思路的分析和探索,总之在
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新教学思路的探索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同时意义重大。

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还是需要
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实现自身的价值。

本次论
述到此结束,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程爱群.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104-105.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舒晓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上海翻译,2014(2):75-78,95.
[4] 宋志平.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反思[J].民族翻译,2012(3):84-90. 1
基金项目:本文为 2020年度黑龙江东方学院科研项目《新生态学理论视角下的小说翻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DFKY200229
第一作者:宇娜,1983年3月,性别:女,职称:讲师,民族:汉,籍贯:黑龙江哈尔滨,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 :生态翻译。

第二作者:郭晶,1982.10,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生态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