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简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翻译简史》



翻译史的客观的因素: 时期 人物 事件 翻译对象

特定历史时期对翻译提出的要求 翻译家或翻译理论家在翻译领域的重要性 特定翻译事件在翻译活动的历史发展上的作用 翻译对象的选取与历史背景的关联 翻译活动的操作模式 翻译成果的产生的影响
-------------需要一定的学术方法 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

由于全球化时代翻译的作用体现在更多的 方面,因而我们对传统的翻译之定义也应 当作出适当的修正。
图像转向




西方翻译史上的几个主要阶段:文学翻译 阶段的分期(P24): 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翻译(18世纪末到19 世纪三四十年代) 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翻译(19世纪末到二 战结束)


蒲柏的荷马史诗----英国的时代精神
语言差

“语种”---“谁的语言”:一小部分人推 崇使用的语言,还是大部分人能接受的语 言



唐宋译场----“梵呗”通过唱念译文,以求 音调协调,便于僧侣诵读。(P55) “官话和合译本”《圣经》翻译工作的负 责人富善列出的五条翻译原则,前三条强 调可读性,要求使用口语化的通用语言, 文体浅近明白-----平衡西语与中文之间的 语言差和文化差,主要是便于接受

展望翻译未来趋势

第十五章:翻译现状与展望
《翻译研究新视野》 “附录四:论翻译的 职业化时代”

文化差

比附-----借助 佛教概念比附道学概念(P47) 7世纪至9世纪《圣经》中译多用中文类似 概念比附
清末民初----译介西方文学的时候创造新词 汇,打破文言文的规矩,通过翻译借鉴西 方语言和文化,构建了现代白话文的句式、 文法、词汇,实现了白话文体系的现代化




圣经的翻译主要动因来自原文或权威版本所用 的语言与当时通行的语言之间存在的语言差, 满足人民的需求,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不 必拘泥原文形式,“因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 足普通大众的需求”,“圣经翻译重在正确传 达意义,让读者理解” 哲罗姆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 马丁·路德的德文译本《圣经》出版十年内售 出五万本 威克利夫的英文版现存近两万手抄本
当代翻译研究的视角

翻译与宗教 翻译与知识传播 翻译与民族语 翻译与文化价值的传递 翻译与当代各国的文化交流 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翻译本质上为跨民族跨文化交流服务,并且与 民族、文化、社会因素产生相互影响


揭示翻译本质

中西翻译史的分期(第二章)----文学翻译 阶段:西方重要翻译家和学者的翻译观念 中西翻译思想和理论(第十四章) ----认 识翻译思想的演进,深化对翻译本质的了 解
西: 18世纪,只要是以读者本民族语写成,科学著 作几乎吸引所有人的兴趣




中: 明末清初---士大夫 清末73年出版的科学译著约为2,100种 民国时期达到10,700种 五四运动后,科技译著的数量几乎是清末的10 倍

王宁:《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 跨文化阐释 全球化一开始主要是从( 西方) 中心地带向 ( 东方) 边缘地带波及和辐射,现在已开始 从( 东方)边缘向( 西方) 中心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