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风颂雅”——诗经知识闯关活动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风颂雅”——诗经知识闯关活动参考资料
第一篇:“诗风颂雅”——诗经知识闯关活动参考资料
1《诗经》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部分是(C)
A.风
B.大雅
C.颂
D.小雅
2“我行其野,芃芃其麦”中的“芃”的意思是(D)
A.杂草丛生
B.稀稀落落
C.草木凋零
D.草木茂盛3“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描写的是(D)
A.人
B.箭
C.鸟
D.建筑物
4“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中的“哲”的意思是(D)
A.讲道理的
B.有哲理的
C.保全自己
D.聪明智慧
5“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悠”的意思是(C)
A.摇来摇去
B.翻来翻去
C.想念、思念
D.痛苦、悲伤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出自(A)
A.《大雅•抑》
B.《邶风•绿衣》
C.《卫风•氓》
D.《鄘风•君子偕老》“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A),与子同仇。

”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修我戈矛
B.修我矛戟
C.修我甲兵
D.修我之盾8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C)
A.咏物抒情
B.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C.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D.以彼物比此物也 9 《蒹葭》选自《诗经》中的(C)
A.《国风•周南》
B.《国风•卫风》
C.《国风•秦风》
D.《国风•郑风》 10 属于农事诗的作品有(A)
A.《豳风•七月》
B.《秦风•蒹葭》
C.《小雅•鹿鸣》
D.《小雅•采薇》下列《诗经》中的各篇,借喻为其主要表现手法的一篇是(B)
A.《卫风•氓》
B.《魏风•硕鼠》
C.《秦风•蒹葭》
D.《郑风•将仲子》桃之夭夭,(C),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有蕡其实
B.其叶蓁蓁
C.灼灼其华
D.行道迟迟1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攻”的意思是(C)
A.攻打
B.攻破
C.琢磨
D.得到 14 《诗经》的语言以(B)为主。

A.三言
B.四言
C.五言
D.七言 15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尔雅《诗经》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国风》,它的大部分作品创作于(B)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7 下列属于爱国诗的是(C)A.《周南•樛木》 B.《豳风•发柯》
C.《邶风•载驰》
D.《魏风•园有桃》18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出自(B)A.《邶风•击鼓》 B.《卫风•淇奥》
C.《卫风•硕人》
D.《秦风•蒹葭》“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中“三秋”的意思是(B)A.三年 B.三季 C.多季 D.多年 20 《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C)来划分的。

A.不同的地域
B.不同的时期
C.音乐的性质
D.篇幅的长短 21 《硕鼠》的主要表现手法是(B)A.赋 B.比 C.兴 D.颂 22 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C)A.齐、鲁、韩、马 B.齐、鲁、韩、王
C.齐、鲁、韩、毛
D.齐、鲁、韩、郑23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契”的意思是(B)A.弃 B.合约 C.散 D.聚
2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约编成于(B)A.西周末期 B.春秋中期 C.战国早期 D.西汉末年25“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出自(A)
A.《卫风•木瓜》
B.《小雅•鹤鸣》
C.《邶风•击鼓》
D.《小雅•采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B)。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德音孔昭
B.鼓瑟吹笙
C.承筐是将
D.鼓瑟鼓琴27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说”的意思是B A.说话B.摆脱C.游说 D.理解 28 《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A)传统。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象征主义
D.表现主义 29 《诗经》中十五国风是指 C A.十五国的风俗人情 B.十五首优秀民歌
C.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
D.十五国的宫廷颂歌《诗经》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其中记载宗庙祭祀乐歌的是:C A风 B雅 C颂
3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
A三百首 B三百零五首 C二百首 D三百一十五首32“蒹葭苍苍,(A)。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白露为霜
B.白露未晞
C.白露未已
D.白露未止
下列作品中,全诗采用重章叠唱的表现方式的是D A.《卫风•氓》B.《大雅•生民》C.《小雅•采薇》D《周南·螽斯》34 “桑之未落,其叶若沃。

”出自(D)
A《王风•黍离》 B《小雅•鹿鸣》 C《小雅•采薇》 D《卫风•氓》
为《毛诗》作笺的儒学大师是(B)A董仲舒B郑玄C王充D李善 36 《诗经》的传统分类是(B)
A 南、风、雅
B 风、雅、颂
C 雅、颂、南
D 颂、南、风
3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嗣音”的意思是(D)
A.写诗应和
B.唱歌回应
C.等我回信
D.给我捎个口信 38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C)
A.毛亨
B.董仲舒
C.司马迁
D.郑玄
39《诗经•周南•葛覃》写一位女子一边浣纱洗衣,一边(A)
A.思念父母
B.歌唱爱情
C.怀想恋人
D.渴望自由
40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诗是(D)
A.《鄘风•相鼠》
B.《小雅•巷伯》
C.《大雅•荡》
D.《秦风•无衣》
41“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出自《诗经》(B)
A.《秦风•黄鸟》
B.《大雅•云汉》
C.《齐风•东方未明》
D.《小雅•出车》
《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诗是(C)
A.抒情诗
B.山水诗
C.叙事诗
D.说理诗 43 《诗经》中祭祀后稷事迹的作品是(D)A.《周南•关雎》B.《秦风•蒹葭》C.《小雅•采薇》D.《大雅•生民》44下列《诗经》作品中运用对比手法的是(D)A.《大雅
•生民》 B.《小雅•北山》
C.《大雅•公刘》
D.《大雅•大明》
《小雅•斯干》对宫室的描写,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A)
A.赋
B.比
C.兴
D.比兴 46 《毛诗》的传授者是(D)
A.齐之辕固
B.鲁之申培
C.燕之韩婴
D.赵之毛苌 47 《诗经》所收之诗,大致产生于(B)
A.西周初年至战国
B.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C.春秋至战国
D.整个周代
《诗经•七月》是 C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49 《诗经》称为“经”成为经典开始于 C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 D.东汉50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出自A A.《邶风•静女》 B.《邶风•新台》
C.《召南•鹊巢》
D.《卫风•硕人》 51 《诗经•小雅•采薇》中表现士兵思念家乡的诗句有A A.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B.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D.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52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楚楚”的意思是 B A.华美的样子 B.光洁鲜明的样子 C.清楚的样子 D.挺直的样子53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出自 C A.《鄘风•柏舟》 B.《邶风•绿衣》 C.《小雅•小旻》 D.《鄘风•君子偕老》54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中的“佩”是指 B A.脖子上挂的项链 B.衣服的前襟 C.佩戴的美玉 D.佩戴美玉用的绶带55 “螓首蛾眉”用来具体比喻女子的 D A.额头、眼睛 B.眼睛、眉毛 C.鼻子、眼睛 D.额头、眉毛 56 雅分为大小雅,共(C)篇
A,75 B,95 C,105 D,205 57 颂:分为三颂,40篇.其中周颂(A)篇,鲁颂4篇,商颂5篇
A,31 B,34,C,14 D,35 58 下列《诗经》作品中属于史诗的是 D A.《秦风•蒹葭》 B.《王风•黍离》
C.《周南•关雎》
D.《大雅•生民》59 《诗经》中的诗D A.主要
是各地的民歌,部分为公卿列士所作B.主要是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所作C.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为乐师所作D.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采自民间
《伐檀》与《硕鼠》艺术特点的相同之处是C A.四言诗 B.比喻贴切 C.重章叠句 D.宗庙祭祀61 “呦呦鹿鸣,(C)。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食野之蒿
B.食野之芩
C.食野之苹
D.食野之草62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这几句称赞了主人公的 A A.道德人品 B.仪容装饰 C.器宇风度 D.精神面貌 63 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意境完全脱胎于 B A.《邶风•静女》
B.《秦风•蒹葭》
C.《周南•汉广》
D.《陈风•泽陂》
《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D A.反喻氓当初誓言滔滔不绝 B.描写出嫁时渡淇水的情景 C.描写被弃后渡淇水的情景 D.反喻自己的愁思无穷无尽 65 《诗经》中反映劳役的名篇是 C A.《周南•关雎》 B.《秦风•蒹葭》
C.《王风•君子于役》
D.《大雅•生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周南》。

67现在的通行本《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是(C)A.《秦风•蒹葭》 B.《王风•黍离》 C.《周南•关雎》 D.《陈风•月出》
十五《国风》,以(A)的创作年代最早。

A.《周南》
B.《豳风》
C.《王风》
D.《魏风》 69 下列哪一首诗是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A)
A.《大雅•江汉》
B.《小雅•黄鸟》
C.《大雅•皇矣》
D.《鄘风•柏舟》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汤汤”的意思是(B)
A.水流的样子
B.水势浩大的样子
C.威武的样子
D.水流不断的样子 71 诗经是我国(A)的高峰。

A.四言诗
B.五言诗
C.六言诗
D.七言诗
《诗经》中有目无辞的六篇佚诗,后人称之为“笙诗”,出自(D)A.国风 B.大雅 C.商颂 D.小雅
“予其惩而,毖后患”中的“毖”的意思是(D)A.惩罚 B.避开 C.小心 D.谨慎
“彼其之子,硕大无朋”中的“朋”的意思是(D)
A.朋友
B.朋党
C.遍及
D.相比 75 《诗经》中《鲁颂》、《商颂》当产生于 A A.西周初期 B.西周末期 C.战国时期 D.春秋时期76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B)。

”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君子好逑
B.寤寐求之
C.琴瑟友之
D.钟鼓乐之 77 下列诗句采用了比兴手法的是(B)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78 下列《诗经》中的各篇,为叙事诗的是(A)
A.《卫风•氓》
B.《郑风•将仲子》
C.《魏风•硕鼠》
D.《君子于役》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D)。

”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中心如焚
B.中心如噎
C.中心如醉
D.中心摇摇 80 《小雅•鹿鸣》
B A.是一首描写动物的诗 B.是一首宴会嘉宾的诗
C.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
D.是一首狩猎的诗 81 《诗经》中的“颂”是 D A.教化宣传诗B.民歌民谣
C.宫廷文人乐歌。

D.祭祀乐歌82 “万寿无疆”这个成语出自《诗经》 B A.《周南•汉广》 B.《豳风•七月》 C.《魏风•木瓜》 D.《齐风•南山》
汉代“四家诗”属古文经学的是(D)
A齐 B鲁 C韩 D毛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中的“贻”的意思是 D A.美丽 B.贤淑C.耽误D.赠送85 “小心翼翼”这个成语出自《诗经》中的B A.《周南•汉广》 B.《大雅•大明》
C.《魏风•木瓜》
D.《齐风•南山》 86 《谷风》中开头写的“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是 C A.赋 B.比 C.兴 D.颂87 “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是 B A.《豳风•东山》 B.《豳风•七月》
C.《鄘风•载驰》
D.《卫风•氓》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C)。

”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君子好逑 B.寤寐求之 C.琴瑟友之 D.钟鼓乐之
《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C)A.采诗说 B.作诗说 C.删诗说 D.献诗说 90《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B)岁。

A.20
B.30
C.40
D.50 91《诗经》中的诗歌,共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多是民间歌谣的是(B)。

A.大雅
B.国风
C.小雅
D.颂 92 成语“绰绰有裕”出自《诗经》(B)
A.《小雅•鹤鸣》
B.《小雅•角弓》
C.《豳风•东山》
D.《卫风•氓》93 “信誓旦旦”一语出自下列哪篇作品(D)
A.《蒹葭》
B.《离骚》
C.《东山》
D.《氓》 94 《邶风•静女》是(D)
A.他们互赠了礼物
B.以女子口吻来叙述
C.女子所赠礼物是芍药
D.以男子口吻来叙述
《诗经•邶风•柏舟》中表达内心的不满、忧愁、怨恨的诗句有(A)A.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B.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C.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D.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96 属于妇女所唱的劳动歌的作品是 B A.《豳风•七月》 B.《周南•芣苢》
C.《小雅•谷风》
D.《小雅•采薇》97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出自 A A.《邶风•击鼓》 B.《郑风•风雨》
C.《王风•黍离》
D.《小雅•鹤鸣》98 《诗集传》的作者是D A.孔子 B.毛亨 C.郑玄 D.朱熹 99 《诗经•关雎》中诗句“钟鼓乐之”是表示 A A.对爱情的追求 B.对祖先的祭祀
C.对婚姻的庆贺
D.对君子的赞美 100 《鹤鸣》是一首 C A.爱情诗B.农业诗 C.哲理诗 D.弃妇诗
第二篇:汉雅汉颂调研
《汉雅》演出、《汉颂》进展情况调研报告
汉中市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倾力打造大型歌舞剧《汉上华章》系列篇。

《汉上华章》作为汉中市倾力打造的又一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已被写入汉中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和201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汉上华章---风雅颂》创意阐述
汉中是一处有着优越自然禀赋和人文禀赋的地方。

从自然环境上说,它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北拒寒流,南阻酷暑,气候温润,风柔雨顺,汉水横贯西东,纵横交错的支流与汉水一道滋养着汉中山川,使得这儿山川秀美,物产丰饶。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汉中西部宁强县嶓冢山发源的汉水,是春秋时《尚书〃禹贡》中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四大河流之一,这一江清流被古人看做是与银河对应的地上天河,“汉沔彪炳,灵光上照,在天鉴为云汉,于地化梁州(古汉中)”《华阳国志〃汉中志》,这条天上飘落的清流,使得汉中成为被上天眷顾的地方,因此享受着上天的福祉,具备了天赐的灵气。

从人文历史概念上说,汉中的文明发轫很早,早在西周时期,汉中地域(南郑)就被称为周南,是西周十五方国之一;春秋时又更替为三十方国之一的古褒国。

从汉中出土的李家村、龙岗新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两处皆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湑水河流域大量青铜器无一不在证明着汉中文明的久远。

因着地理位臵的独特,穿过秦岭的沟壑、幽谷,就到了秦岭之北的秦地与古长安,于是,历史的机缘将汉中与中华文明的源头、与周、秦、汉、唐联系在了一起,并成为
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唐末汉中一直在中原主流文化圈内,是秦地、古长安休生养息的大后方,因此,汉中才会为历史贡献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褒姒,走出国门第一人——张骞,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封地,才会有两汉三国历史事件中的华彩篇章留在汉中。

汉中的人文历史体量可能不及其他地区,但汉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刘邦、韩信、张良、诸葛亮,汉中的古栈道、石门十三品等等,在中华文明史上都具备一流品质。

从地缘文化的意义上说,汉中虽然曾经在主流文化圈内,但它从未处在中心地带,它天造地设的优越自然条件,秀丽富庶的山川田园滋养和牵引着它返朴归真,醉心田园,始终保持与自然相融相生,因此,在汉中虽然儒、道兼存,但它更充溢着鲜活的自然气息和民间生活气息,还重泛神与尚巫。

它地理位臵独特,不但在南北分界线上,也是中国版土东西的中轴,这就使得西陇的氐羌文化、东南的荆楚文化、秦地的主流文化、西南的巴蜀文化融汇在汉中,于是造就了这儿的文化形态丰富多彩,民风浩荡,民间艺术异彩纷呈。

这样一个自然与人文兼备、文化样态丰富多彩的汉中;这样一个文明久远、秉承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所有美好情愫与记忆的汉中,在守护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文化建设中,急需要将它的自然风采、人文风采呈现出来,需要用舞台艺术的方式整合它的资源,使它为民族的精神家园增添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

有感于中国最早的文学典籍——《诗经》风篇、雅篇中有三十多篇对汉水中上游山水、风物、民情的歌咏与赞美:“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滔滔江汉”、“沔彼流水”、“瞻彼旱麓”、“幽幽南山”——历史深处的文化信号呼唤和启示着我们,祖先留下了不朽的风雅颂,作为他们的传人,我们应唱响今天这个时代这方土地上的风雅颂,我们确定用风、雅、颂三台剧目艺术地再现汉中。

二、关于《汉雅》的对外演出
2011年10月19日,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大型系列舞台剧目《汉上华章——风雅颂》会议后,创作排演等有关工作全面启动。


型系列舞台剧目《汉上华章——风雅颂》之《汉雅》篇在2012年7月创排完成,突出汉中民间艺术、清新雅致,分为“源”、“俗”、“祀”、“趣”、“庆”五部分,18个具有陕南地方特色的节目,历时1小时30分钟,进行了6场内部彩排演出,并邀请有关人员观摩后进行修改,对外公演4场,同时于2012年底,赴西安演出2场,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近期,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落实建设汉中“文化名市”发展战略,我团拟将《汉雅》作为长期对外进行公益性演出,并持续进行旅游及各项接待、市场探索性演出。

三、关于《汉颂》的前期创作准备进展情况
1、内容概述
整台剧目由汉水荡漾、汉家发祥、汉魂浩然、汉典流芳、汉韵悠长五个部分组成,剧目运用大量新概念、新技术,将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时代元素有机结合,再现发生在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经典人文故事及千年风云变幻,《汉颂》将汉中历史与自然山水风采以及地域风情融汇贯通,以散点式结构,选取体现汉中人文精粹、自然风貌、昭示汉文化精神的意象符号,抒写出一幅古朴壮阔、优美绚丽、山水人文相融的音诗画卷。

作品将借助现代舞台科技,让观众在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欣赏中醉入天河,重回大汉,享受自然抚慰,产生文化自豪与文化认同,激励人们珍惜与感恩,开拓与进取,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2、创作团队
《汉颂》力邀国内一流的导演和主创团队,该团队为国家精品剧目山西省太原歌舞剧院大型情景诗剧《桃花红》的主创团队,包括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的音乐作曲家常平、服装造型设计贾雷等。

艺术总监:赵小刚,北京闲舞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舞蹈学院首届MFA艺术硕士。

总导演:张云峰,中国青年舞蹈编导家,北京舞蹈学院MFA艺术硕士,现任教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

编剧:谢艳春,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陕西省戏剧协会理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3、进度安排及进展情况
《汉颂》文本在2011年10月完成,2011年11月我团领导班子首次赴北京与制作团队(北京闲舞人工作室)见面提交《汉颂》剧本并进行座谈,确定修改方案,2011年12月二次修改稿完成;2012年2月邀请创作团队总导演张云峰、执行导演张严及编剧谢艳春来汉进行讨论定稿并对排练人员的有关事项进行确定,同时汉歌启动对外公开招聘青年舞蹈演员的工作,分别到西安、兰州、成都等地区进行招聘(其中兰州2趟、成都2趟),但由于汉中的人均工资标准远远低于别的地市,加之我团提供的条件无法吸引外地的人才,只能转向就近的地区招聘了十余人;2012年8月我团领导班子又赴北京就前期的音乐、服装、舞美、造型、灯光设计等工作与导演组见面协商,确定了创作准备的方向和以旅游版为中心五十人左右的的演员整容。

在2012年8月中旬至2013年7月其间,我团全力投入招聘演员、训练演员的工作,同时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改稿、音乐、舞美、服装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
按照汉中市201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4月正式启动《汉颂》的相关工作。

随之5月份我团领导班子及党政办公室负责人再次赴北京与导演创作团队正式签订创排合同;导演创作团队对剧目进行了排练前最后修改计划和演员整容的调整;6月又奔赴成都考察青年舞蹈演员,初步与“四川21女子舞蹈团”及四川省歌舞剧院下属演艺公司达成合作协定,解决我团青年舞蹈演员不足的问题。

2013年8月进入排练期,创作排练周期45天,9月中旬进行装台合成工作;十一国庆期正式对外演出。

4、目标计划
参加省上和国家级艺术赛事,争取获得较好奖项。

并对外交流演出和商业演出,旅游演出;项目设定10年(即2013.3-2023.3),在汉中市歌舞团剧场(以后在天汉大剧院)做常态演出,服务于汉中的经济建设、旅游市场,为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活跃文化市场做出贡献,争取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汉中市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7.5
第三篇:32首《诗经》名篇句句生香一起来品味雅颂遗风
32首《诗经》名篇句句生香一起来品味雅颂遗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滥觞,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诗经》现行流传的版本主要是毛诗,与三家诗不同,毛诗更具有一种完整性和延续性,或许这就是它流传甚光的原因吧。

一本《诗经》也不知道翻过了多少遍,每次翻阅的时候总还会有着不同的心路历程,在雅颂遗风里细细揣摩着辛酸苦辣。

最喜欢的还是郑风里的那首《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

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一直以来就是我喜欢的诗句,不知为什么感觉总有那么魔力在吸引着我去阅读去品味,风雅颂赋比兴在不断地牵扯着彼此人生,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生有味似清欢吧!
第四篇:诗经资料
《诗经》内容:风、雅、颂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

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

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及诗的内容大致可推断出诗产生于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等。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

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

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

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

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

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

辞气不同,音节亦异。

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这
是颂的含义和用途。

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

”(《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诗经》手法:赋、比、兴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

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

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

诗经中风雅颂的区别:
风。

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雅。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