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是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教授学生基本的道
德观念和法律知识。
以下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中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归纳:
一、道德与法律基本概念
1.道德: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是对善恶、对与不对的判断标准。
2.法律:指国家通过立法机关制定并公布的、用于规范社会成员行为
的规则。
二、道德知识点
1.人的尊严: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平等对待。
2.人的自由:人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自由,但要注意自由的界限。
3.共同利益:个人的利益应与社会的利益相统一,为了整个社会的共
同利益,个人有时需要放弃一部分自己的个人利益。
4.诚信: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能够正常交往的基础,包括言行诚实、守信用、尊重合同等方面。
5.敬业精神:工作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勤奋
努力。
6.志愿服务:人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人,主动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和志愿
者服务。
三、法律知识点
1.法律的作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促进社
会公平正义。
2.法律的特点:公平性、约束力、行为指导性、权威性。
3.法律的层级: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下面是法律和行政法规。
4.法律的适用:法律适用于所有的公民,不论其社会地位、财产状况等。
5.法律的制裁:违反法律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包括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
6.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是对道德的最低限度的要求,道德是法律
的基础。
四、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1.社会公德:指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如尊老
爱幼、待人诚恳、守时守信等。
2.家庭美德:指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如孝顺
父母、尊重长辈、和睦相处等。
五、法律意识与能力
1.法律意识:指公民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要求公民积极遵守法律,不违反法律。
2.法律能力:指公民掌握并有效运用法律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包括了
解法律的相关规定、知道如何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等。
以上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中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基本概念,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并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