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的古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端午的古诗
1.《乙卯重五诗》作者: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端午节的乡村景象,以及诗人自己过节时的情景,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生活的乐趣。

2.《五月五日》作者:梅尧臣(北宋)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切哀悼和对其忠诚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对当时社会谗言横行的批判。

3.《端午》作者:文秀(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直接点出了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时也表达了对屈
原忠贞不屈精神的赞扬,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4.《六幺令·天中节》作者:苏轼(北宋)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新亭空有泪。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归去,阡陌田园间,一壶浊酒醉黄昏。

这首词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挂艾草、包粽子、赛龙舟等,还融入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复杂。

5.《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作者:欧阳修(北宋)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此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时榴花盛开、绿杨垂雨、角粽飘香的美景,以及人们共饮菖蒲酒、沐浴兰汤的欢乐场景,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生活的情趣。

6.《端午》作者:李隆基(唐)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古人习俗的追忆和对国家昌盛、忠贞传承的美好祝愿。

7.《五月五日》作者:白居易(唐)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此诗以榴花和角黍(粽子)为引子,表达了对端午节习俗的赞美,同时也对屈原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愤慨。

8.《七律·端午》作者:殷尧藩(唐)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此诗通过对比少年和老年时的不同心境,表达了对端午节的感慨,以
及对人生短暂、名利无常的深刻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