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智慧的“懒”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个智慧的“懒”老师
作者:吴琴娥
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16年第05期
教师的“懒”是为了放开孩子的各种感官,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教师的“懒”是授之以渔,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
教师的“懒”具体体现在“两少两多”:少说话,少动手,多抛球,多示弱。
一、少说话,多抛球,放开孩子的脑和嘴
给孩子自主表达的机会,不但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而且可以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
平时我们总说,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愿望。
那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了吗?在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老师担心孩子表达能力差,就干脆自己取而代之,滔滔不绝;有的老师唯恐孩子没有听懂或没有记住,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不断地重复。
此时,教师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完全忽略了受教育者——孩子的感受。
如此,既剥夺了孩子表达的愿望,使孩子失去了语言发展和表达内心的机会,也使老师失去了了解孩子的最佳时机,导致“教”与“学”主体的分离,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俗话说,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
只有充分相信孩子,把舞台交给孩子,才能看到孩子的成长与变化,看到孩子们带给我们的一个个惊喜。
怎样做一个少说话的“懒”老师呢?这就是老师的智慧了。
在活动中,老师要做好一个“抛球手”,将一个个答案设置成问题抛给孩子,层层递进,循循善诱,让孩子在思考中表达,在表达中思考。
这样,既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又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少动手,多示弱,放开孩子的脑和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著名学前教育家张家麟先生曾说:“要教养一个孩子会动手做事。
”美国家庭非常注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从小就教孩子学做各种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而我国由于独生子女较多,孩子的很多事情由家长包办代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
因此,我们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普遍欠缺,适应能力差,依赖性强。
这不仅妨碍了孩子动作的发展,也阻碍了他们社会化发展的进程。
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我们应该做个少动手的“懒”老师,解放孩子的双手,给孩子更多动手的机会,让孩子的双手动起来,让能力和好习惯在孩子的手中开花结果!
“懒”老师有个特点——示弱,在孩子面前说出自己的弱势,激励孩子动手、创造。
比如“班上有这么多孩子,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我想请你们帮我,自己给自己穿衣、穿鞋,好吗?”“哎呀,这个我不会,谁能帮帮我?”在老师的求助声中,孩子们学会了生活,学会了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同时也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同样是小班的孩子,有些班级的孩子可以自己如厕,自己站队喝水,独立或者相互帮助穿脱衣服;而有些班级的孩子则处处需要老师帮助,我们看到的场景是,老师忙忙碌碌,孩子长时间消极等待,等着老师去帮助他们。
“勤快”的老师培养的是只会等待的孩子,而“懒”老师培养的则是训练有素、能自我服务的孩子。
同样,在班级物品管理与收纳方面,“懒”老师提出要求后,让孩子们自己收拾整理,然后进行督促检查与评价;“勤快”的老师则是事事亲力亲为,如果孩子们用完物品后没有及时整理,老师就自己动手。
“懒”老师的班级常规活而不乱,孩子们不仅可以进行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还可以参与到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来。
他们在植物角中播种、浇水、施肥、观察、记录,兴趣盎然;他们的手工制品在美工角熠熠生辉。
而“勤快”的教师则总是辛苦而忙碌,亲自移栽好蔬菜让孩子观察,加班加点创设区域环境,虽然装饰精美,但是缺少儿童的作品。
久而久之,孩子们不仅在动手能力上的区别越来越大,而且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也有了较大的差距。
不难看出,“懒”老师在放手的同时,注重管理与培养,落脚点是培养孩子,而“勤快”的老师在担心孩子们做不好的同时,处处自己动手,注重的是服务与表象,落脚点是完成任务。
结果可想而知。
与课堂上的“懒”相对应的是活动之前的“勤”,只有活动准备充分了,才能做到“老师搭台,孩子唱戏”,把活动的主阵地给孩子,把发展的机会给孩子。
因此,放开孩子的大脑,放开孩子的嘴和手,给孩子时间与空间,让孩子去观察,去表达,去发现,去探究。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还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
由此可见,老师的“懒”体现的是一种教学智慧。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懒”老师正是在践行这种思想,让孩子在思考中表达、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得到真正的进步与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