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和瓷器的具体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器和瓷器的具体区别
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对于陶瓷又可分为陶器和瓷器,二者却经常并称示人。

下面由店铺为你分享陶器和瓷器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区别
第一,出现的年代不同
陶器与瓷器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原始的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我国在距今约一万年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在使用陶器了,而现今发现的最早的瓷器碎片则出自于商代。

陶器与瓷器的烧制方法亦有相同之处,瓷器的出现要比陶器晚几千年。

第二,烧制的温度不同
陶器烧制的温度也要比后来出现的瓷器低很多。

陶器烧制的温度一般在800℃-1100℃之间,因为烧制陶器的黏土如果温度过高则会被熔成玻璃质,不可能称为陶器,所以烧陶器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200℃以下,当然也有800℃以下的。

而烧制瓷器的最低温度一般都在1200℃以上,一般在1200-1400℃之间。

第三,烧制的原料不同
陶器出现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所以取材没有什么讲究,一般的黏土都可以作为烧制陶器的材料。

黏土随处都可以取材,把黏土制成坯后烧制,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可以烧制出陶器。

瓷器一般需要高岭土,用高岭土作坯,在温度上加以控制就可以烧制出瓷器。

高岭土不是随处都有的,所以瓷器取材没有陶器取材方便。

第四,质地不同
陶器的做工非常简单,质地相对来说比较粗糙,而且颜色非常暗淡,还带有杂色。

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土质没有完全烧结,所以它的胎质比较疏松,断面有很强的吸水性,用刀很容易就可以划出划痕,敲击时声音低哑沉闷,如瓦木一般。

瓷器出现的年代晚,做工也相对
细腻,质地细密,手感相对细滑,颜色也相对鲜亮。

瓷器的烧制温度较高,土质已经完全烧结,所以胎质坚实细密,断面基本上不吸水,用刀很难划出痕迹,敲击时声音清脆响亮,如金石一般。

第五,釉料不同
烧制陶器既可以用釉,也可以不用釉。

陶器的用釉不是很讲究,对釉料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釉料烧成后直接低温挂釉即可。

瓷器的用釉也很简单,可以在烧制瓷器的同时在高温的情况下直接挂釉,也可以在直接低温挂釉。

第六,透明度不同
陶器颜色比较暗淡,无论薄厚都是不透明的。

瓷器的颜色相对比较鲜亮,质地细腻,一般都是呈半透明状态的。

通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陶器和瓷器作为两种不同的东西,它们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是陶器与瓷器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归根结底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是陶器的进步与飞跃,陶器和瓷器都是火与土的交融。

所以,我们往往把陶器和瓷器合在一起称为陶瓷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陶瓷伴随中华文明发展了几千年,沉淀了浓郁的陶瓷文化,每个历史时期的陶瓷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收藏界,古代名窑所产的陶瓷制品非常珍贵,如唐朝的唐三彩、元代的青花瓷等,它们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