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年高考3年模拟专题九(人口与地理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人口与地理环境
【命题趋向】
高考重点:
1.从命题内容上看,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再生产的类型以及人口问题是考查的重点。
2.考核形式:以选择题为主要题型,多以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构成图或表格、曲线折线等方式呈现信息。
3.能力考查:侧重考查涉及人口迁移、人口合理容量、人口问题等影响因素或现象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命题趋势:本部分内容今后以人口与地理环境的相关图表为背景,以热点或重点区域重大环境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阅读图表的能力。
其中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以及人口问题可能为热点。
热点区域的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应重点关注。
【回归教材】
测试要点一: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1.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原始型);
2.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传统型);
3.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传统型);
4.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现代型)。
测试要点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1.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等问题。
2.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测试要点三: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一般用环境人口容量表示的。
2.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
资源越丰富,科技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一、人口问题:指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和资源不相协调,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
主要问题是人口迅速增长的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
1.粮食供给不足。
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一些国家,粮食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平均粮食消费水平不仅低下,而且呈下降趋势。
粮食问题已成为不少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
2.就业问题严重。
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偏低,劳动力供给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与有限的就业需求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3.人民生活贫困化。
突出表现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低下,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愈拉愈大,在农村有大量赤贫农民,在城市有大量贫困人口。
4.妨碍人力资源的形成。
当今发达国家有95%的妇女能够进入中等学校,享有教育和培训以及医疗保健的机会。
但是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妇女入学率低,就业无保障,难以获得医疗卫生服务。
5.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人口迅速增长,以及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包括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范围越来越大,水资源严重短缺,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环境污染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深等。
二、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又叫人口百岁图,是用几何形式来描述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一种图式,它具有说明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分析由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所反映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以及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作用。
1.图形剖析:图形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段,横轴分别表示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图的塔基底座越宽,顶端越尖,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大,反映人口高出生率、高增长率的特征;塔身越接近下窄上宽的形状,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小,反映人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特征。
2.三种人口金字塔的模型:人口金字塔基本上可分三种类型,即:
(1)年轻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如左图);
(2)成年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
只在高龄部分急剧收缩(如中图);
(3)年老型——年轻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如右图)。
【真题亮相】
(2007年江苏地理卷)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
1.该市迁入的人口特征有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②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③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2008年广东卷)“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
在下列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A.饮用水质量好 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
C.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 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
(2008年江苏卷)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
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
读图回答4~5题。
(双选)
4.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人区
D .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5.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A .山西
B .江苏
C .新疆
D .黑龙江
(江苏南通3月)右图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示意图,读后回答下面1~2题。
1.引起Y 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增长与衰退的周期性波动
B .全球气候冷暖的周期性波动
C .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 .全球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周期性爆发
2.x 时期社会处在
A .由畜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
B .由农业向手工业转变
C .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
D .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
(江苏苏州2月)下表为某国历史上不同年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甲乙丙丁四个年份人口变动的情况反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一般规律,据此回答以下3~4题。
3.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甲、丁、丙
D .甲、丙、乙、丁
4.该国家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 .北欧
B .非洲
C .东南亚
D .南美洲
(2008山东滨州1月)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完成以下5~6题。
5.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 .社会因素
B .自然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技术因素
6.据表格判断,下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D .热带雨林气候区
(2008江苏仪征1月)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7~8题。
(双选)
7.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B.P/为环境承载力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D.P为环境承载力
8.图中反映了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2008广东广州3月)右图是“人类大陆图”。
在地图中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
回答以下9~10题。
9.人口聚居在沿海地区比重最高的是
A.美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10.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A.终年高温多雨的地区 B.终年干燥的地区
C.一年旱雨季分明的地区 D.一年四季分明的地区
【社会热点】
材料一新华网长三角频道2008年5月17日消息:四人之中就有一个白发人。
上海昨日发布的老年人口信息显示,全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首次突破270万,达到275.62万人,无论是增长人数还是增幅比例均创出新高。
上海正在“跑步变老”,逐步庞大的“银发族”正在给这个城市带来不可避免的压力。
材料二 2008年3月26日,在浦东新区3届人大3次会议上,浦东新区代区长李逸平指出,今年浦东要为国家探索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提供示范效应。
(1)材料中反映出上海市人口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2)分析此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市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为。
(3)除上述问题外,我国人口工作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3亿,超过总人口的10%,且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
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规模要小于一般国家
B.目前,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慢于城市
C.由于社区养老社会水平、自我养老和社会意识都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不会给中国带来深刻的影响
D.中国人口老龄化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意识低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是
A.环境的不断改善 B.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
C.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D.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
3.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亟待建立,这是因为
①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②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空巢家庭增多,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③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增强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年轻人在外独立生活和不愿意承担养老责任的情况比以前增多④城市化水平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右图是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4~5题
4.1960—1965年我国人口增长类型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5.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 B.持续、稳定的人口政策
C.全球不断变暖的影响 D.自然灾害不断增多
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读图回答6~8题。
6.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A.a B.b C.c D.f
7.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A.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
B.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
C.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D.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
8.b、d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右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以下9~10题。
(双选)
9.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B.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
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10.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A.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
B.乙国的城市化进程减慢
C.甲国的劳动力短缺
D.乙国的城市大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1.右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
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A.印度 B.埃塞俄比亚 C.法国 D.巴西
专题九参考答案与解析
【答案】1.B 2.C【解析】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
15~29、30~44岁年龄段迁入人数最多,说明以青壮年人口为主,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最经常的因素;人口迁入人数中0—14岁、60岁以上人数比较多,说明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根据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影响的弊端,可知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答案】3.D【解析】人的健康长寿影响因素很多,人的饮食习惯、人的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自然环境等都会影响,自然环境中水质、土质、优美环境等会影响人体健康,影响人的生命。
【答案】4.AC 5.AC【解析】通过阅读看到西南地区是我国人口的净迁出区,而东部沿海地区则是我国的主要迁入区。
山西、新疆等省区资源丰富,吸引了人口迁入。
【答案】1.A 【解析】Y时期已经处于人口增长的现代型,多为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的调控多以市场经济方式为主。
在经济增长时期,民众预期未来前景良好,愿意生育的比例提高;而在经济衰退期,为了保证家庭生活水准不下降过多,而采取避免或减少生育的行为。
【答案】2.D【解析】x时期是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期,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生活医疗、社会保障条件改善的结果,处于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时期。
【答案】3.B【解析】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演变过程由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乙甲丙丁反映了这一趋势。
【答案】4.A【解析】能够全部经历这四种人口增长模式演变过程,目前处于现代型的大多为发达国家,故A正确。
【答案】5.B【解析】人类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答案】6.D【解析】一般在进行人口容量测算时主要依据一两种重要的资源状况进行。
热带雨林气候区森林茂密.气候湿热,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答案】7.AC 【解析】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
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表示,包含有人口最大值的意味。
最佳人口规模是指人口的合理容量。
【答案】8.CD【解析】在特定的生产力条件下,人口规模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经济发展,所以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没有正或负相关关系。
【答案】9.BD【解析】北美、欧洲、亚洲人口分布不仅集中在沿海,而上土在伸向大陆内部的平原地区的人口也非常密集。
【答案】10.AB【解析】在南美、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森林茂密。
人u稀少。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内陆荒漠区以及北美西部高山区,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社会热点】
【答案】(1)人口老龄化。
(2)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延长职工退休年龄,放宽人才迁入政策等(3)新时期我国人口工作的重点仍然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努力控制人口增长。
原因: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存在反弹的危险。
【解析】读材料可知,这说明了我国上海市老龄化现象已非常明显,这与上海市开放早、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以及人们不愿生育使上海市多年出生率低有关。
其原因与解决措施可结合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但从整体上来看,控制人口数量仍然是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
【实战演练】
【答案】1.D 2.D 3.C 【解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规模要大于一般国家;目前,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必然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亟待建立与城市化水平加快没有必然的联系。
人口的出生率不断下降,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随之突现。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亟待建立。
【答案】4.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60—1965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上升较快,而人口死亡率则大幅度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说明这段时间我国人口增长类型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
【答案】5.B【解析】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答案】6.A【解析】读图可知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a(非洲)。
【答案】7.C【解析】读图可知,e为欧洲,该洲许多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趋近于零,甚至负增长,所以其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答案】8.D【解析】读图可知,b为南美洲,d为北美洲,它们的分界线为巴拿马运河。
【答案】9.BC 10.AC【解析】甲国目前人口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转变为目前的传统型。
【答案】11.(1)人口老龄化(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3)C
【解析】(1)E图中年轻人口比重较小,而老龄人口比重较高,反映出E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2)B 国年青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较大,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压力较大,因此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四个国家中,只有法国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老龄化问题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