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悲愤填膺yīng → 悲愤盈膺yíng
B.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 →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èi
C. 风华正茂huá → 风华正茂huā
D. 惊心动魄pò → 惊心动魄pō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C.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个问题很难,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
”他认真地说。
B. 在古代,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
C. 他看了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书籍,了解了全球变暖的现状。
D.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小明兴奋地说。
4. 下列词语中,与“春暖花开”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鸟语花香
B. 阳春三月
C. 花团锦簇
D. 风和日丽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6. 下列名言警句中,与勤奋学习无关的一项是()
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拼搏pīn bó → 拼搏pīn pō
B. 搏击bó jī → 搏击bó jí
C. 翻译yì → 翻译fān yì
D. 纷飞fēn fēi → 纷飞fēn huī
8. 下列句子中,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团结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B.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C. 他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球技高超。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才能解决。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9.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悲愤填膺yīng → 悲愤盈膺 yíng
B.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 →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èi
C. 风华正茂huá → 风华正茂huā
D. 惊心动魄pò → 惊心动魄pō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C.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
11. 下列词语中,与“春暖花开”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鸟语花香
B. 阳春三月
C. 花团锦簇
D. 风和日丽
1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13. 下列名言警句中,与勤奋学习无关的一项是()
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4.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拼搏pīn bó → 拼搏pīn pō
B. 搏击bó jī → 搏击bó jí
C. 翻译yì → 翻译fān yì
D. 纷飞fēn fēi → 纷飞fēn huī
15. 下列句子中,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团结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B.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C. 他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球技高超。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才能解决。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背影》
朱自清
背影,是父亲的背影。
那是一个秋天的傍晚,我站在月台上,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
那个背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父亲是个高大的男子,背宽肩阔,走起路来沉稳有力。
他的背影,就像一座山,给我安全感。
可是,那天,他的背影却让我感到无比的疼痛。
那天,我正在月台上等火车。
火车快开了,父亲突然回来了。
他背着一个大包裹,身上还背着一个小包裹。
他见我还在等,就把我抱起来,放在月台上。
他告诉我,他要去南京做事,要离开一段时间。
我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说不知道。
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很难过。
父亲走了,我回到了家。
那天晚上,我梦见父亲回来了。
他笑眯眯地走进家门,问我过得好不好。
我告诉他,我很好。
他问我有没有想他,我说很想。
他听了,笑了。
我醒来,发现原来是一场梦。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梦见父亲。
我知道,他去了南京,一定很辛苦。
可是,我无法帮助他,只能默默为他祈祷。
那个秋天的傍晚,我站在月台上,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
那个背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
(2)文章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有何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4分)
(3)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说“那个背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分)
17.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请简要介绍作者王之涣。
(2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2分)
(3)诗歌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4分)
四、作文(60分)
18.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一、1.C 2.B 3.D 4.A 5.D 6.B 7.C 8.D
二、9.A 10.B 11.A 12.D 13.B 14.C 15.A
三、16.(1)文章讲述了作者在秋天傍晚送别父亲,对父亲背影的怀念之情。
(2分)
(2)作者对父亲的背影有深深的爱和怀念。
在送别父亲时,作者望着父亲的背影,感到无比的疼痛;在梦中,作者梦见父亲回来,感到十分欣喜;醒来后,作者发现原来是一场梦,心中充满了失落。
(4分)
(3)文章结尾说“那个背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是因为作者对父亲的背影
充满了深深的爱和怀念,这个背影成为了作者心中永恒的记忆。
(4分)
17.(1)王之涣,唐代诗人,以描写自然风光著称。
(2)诗歌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观赏壮丽河山的景象。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太阳落山,黄河奔腾入海的景象,表现
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和辽阔。
(4分)
四、(作文答案略)。